女神千千萬
能讓全國人民喜歡的
No.1必然是老乾媽
能和老乾媽齊名的
唯有同樣能抓住我們胃的
「水餃皇后」臧健和
臧健和還是我們最為熟知的「灣仔碼頭」速凍食品品牌創始人。她於1945年出生於日照市五蓮縣許孟鎮仁裡村,曾獲第四屆世界傑出專業女企業家大獎,被選為中國百名優秀企業家。
據多家媒體報導,2019年2月8日,臧健和去世,終年73歲。
無論在香港還是內地
提起「灣仔碼頭」水餃
幾乎無人不曉
中國人愛吃水餃
一個當年因意外流落到香港的山東姑娘
卻把水餃做成了大產業
80年代中期
「灣仔碼頭」已發展成為港人家喻戶曉的品牌
1995年,以臧鍵和故事為原型創作的
20集電視劇《水餃皇后》在香港播出
針對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健和去世的消息,灣仔碼頭官方微博今日凌晨發文予以確認。
臧鍵和這一生
是坎坷的一生
是傳奇的一生
臧健和出生於山東日照。她小時候家裡很窮,14歲的她選擇輟學,去了醫院當一個女護工。在那裡她認識了一個泰國華僑,兩人結婚後生下2個女兒。
臧健和和兩個女兒
結婚6年後,臧健和的丈夫打算回泰國,並對臧健和說,會接她們去泰國團圓。
不過這一等就是3年,1977年臧健和帶著2個女兒,滿心歡喜去到泰國的時候,才發現丈夫在泰國已經重新結婚生子。
原來丈夫家裡是泰國富商,當時泰國允許一夫多妻,由於臧健和沒生下兒子,丈夫就又娶了一個老婆。
臧健和無法接受這種畸形的家庭而選擇離開,帶著兩個女兒去了香港。
到香港以後,臧健和與兩個女兒租了4平方的小房子。
她一個人打三份工,白天在酒樓做雜工,早上給糖尿病人打針,晚上11點去洗電車,每天只睡3、4個小時。
本來以為靠著自己辛勤工作會逐漸擺脫困境,誰知臧健因工傷住院,酒店老闆藉機就把她辭退了。
灰心無望中,命運之神為臧健和投來一縷光亮。一天,朋友去她家中吃飯,臧健和做了一頓餃子,朋友打趣說,你的水餃味道那麼好,不如去賣餃子吧。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臧健和真的帶著兩個女兒開始上街做小販,在香港的灣仔碼頭擺攤賣起了水餃。
臧健和最早的水餃「店鋪」
本來就是山東人的她,做起餃子自然是得心應手。很快就有許多在碼頭上工作的北方人來捧場。她的水餃成為了灣仔碼頭上的熱門美食。
接著,她又根據香港的人的口味,改良出適合香港人吃的餃子,還吸引到了當時東方日報的駐港記者。
他在報紙上寫了臧姑娘的故事,瞬間打開了水餃攤的知名度。在他的建議下,臧健和用灣仔碼頭來命名自己的水餃品牌。
後來,日本最大的百貨公司大丸百貨看中了臧姑娘的水餃品牌,在幾輪商談下,灣仔碼頭水餃出現在大丸百貨的香港分店中。
隨著香港的百佳、華潤、吉之島等渠道的打開,灣仔碼頭很快就佔據了香港的新鮮水餃及冷凍水餃30%的市場份額。
1997年,「灣仔碼頭」與美國通用磨坊公司合作,進一步擴大了生產規模,臧健和開始在內地廣州、上海等地方投資建廠,進入內地市場。
如今,灣仔碼頭已經擁有15大生產基地,每年銷售額超60億。臧健和也從一個被丈夫拋棄、流落香港的街頭小販,變成了比肩老乾媽的百億富豪。
通用磨坊與灣仔碼頭合作
2018年12月,跨國食品巨頭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 Inc.)發布2019財年第二季度(截至2018年11月25日)的業績,在亞洲和拉丁美洲地區業務淨銷售額下滑4%的情況下,旗下的「灣仔碼頭」速凍餃子業務卻迎來8%的增長。
「北方人愛吃韭菜豬肉餡的,香港人愛吃帶有綠甘藍餡的,廣東人的最愛是帶有粟米餡兒的……中國各地人的口味都不一樣,卻都鍾愛餃子。」2017年,臧健和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這樣說。
「臧姑娘」說起話來直爽而利落,出門喜歡戴上一串白色珍珠項鍊,再精心塗上粉紅色口紅。「我還是會在家搗鼓餃子啊,我喜歡研究怎麼擀皮子最勁道、蔬菜與肉的比例怎樣最營養、最健康。我最近還打算開發一種新的水餃,把甜嫩的南瓜苗加進去……」
40年如一日,臧健和一直用心鑽研如何做出最好吃的水餃。在她看來,水餃總令人想起團圓、溫暖、笑臉。
「小時候,跟著媽媽包餃子給一家人吃;長大了,包餃子給女兒、給朋友;後來,我包給13億同胞吃,想到大家吃到我們的水餃心裡暖暖的,很有成就感。」
她說,小小的水餃中蘊藏著大智慧,它最百搭,無論用粟米和蝦仁、還是西洋菜和魚肉……不同的餡料搭配,都能產生奇妙的效果,包容性很強。也正是這種多元,讓水餃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符號。「總有一天,中國餃子能和漢堡包、披薩一樣成為全世界的美食!」她當時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