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爾·汗主演的印度神劇《摔跤吧,爸爸》十天來在各大影院上映,超高票房和各大榜單接近滿分的絕佳口碑,創造出印度電影在中國上映的新高度。該片講述印度前國家摔跤冠軍馬哈維亞.辛格. 珀尕如何培養自己的女兒成為世界冠軍的故事:馬哈維亞有個世界冠軍夢,但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不退役,回歸家庭養家餬口,但是他並沒有放棄夢想,而是將希望寄托在妻子的肚子上,希望妻子能生個兒子,他一定會把兒子培養成世界冠軍,但是妻子一連生了四個女兒,讓馬哈維亞的冠軍夢破碎了。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女兒們的打架天賦,他簡直欣喜若狂,用他侄子的話說就是:好像即將淹死的人抓到了救命稻草,更何況一下抓住了兩根!馬哈維亞從妻子的手中要走了大女兒和二女兒,不讓她們再和其他的普通女孩兒一樣生活,而是開始了艱苦的訓練。
女兒們實在不能理解她們為什麼不能和其他的女孩們一樣,正常的生活,上學,而是每天早起跑步,在沙土地裡反覆地摔跤,每天搞得灰頭土臉。剛一反抗,就遭到了暴君父親的鎮壓——把長長的辮子剪去,頭髮短的像男孩子。孩子們委屈極了,也想到了各種「損招」來反抗:給爸爸的鬧鐘調慢,把訓練場的燈泡搞碎,藉以逃避訓練。看到這裡,感覺與現今我們國內的家庭教育何其相似——父母們懷揣著壯志未酬的遺憾,發誓要把孩子培養成功,自打孩子一出生,就開始給孩子做各種人生規劃,稍微長大一點,各種培訓班就充斥了孩子的生活,孩子們不願意,父母們或是溫柔的勸說,或是暴君似的強硬,一概拒絕孩子想要玩耍的願望,只能學習!
但是,如果這部神劇的思想立意僅僅是一個瘋狂的父親強迫孩子替他完成未竟的夢想,也不會有這麼超高的上座率及好評了。影片的轉折出現在女兒們的小夥伴被家裡強迫嫁給一個不認識的男人,傷心之下,對吉塔姐妹說出的發自肺腑的話語:我很希望有你們這樣一個爸爸,他會為自己女兒的未來考慮。否則她的命運將是一輩子做飯打掃衛生,並且把自己交給一個陌生的男人以減輕家裡的負擔。然後為他生孩子相夫教子。這就是我的宿命。說這句的女孩只有14歲,她的命運就是這樣,並將持續一生,而影片中的父親要通過自己努力而改變女兒的一生,告訴她們,你們不比男人差,你們應該有自己的命運。當吉塔姐妹被同伴的話驚醒後,突然領悟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她們的訓練不再需要爸爸每天的催促,而是變的自覺而高效,再也不在乎別人異樣的眼光,並且對勝利充滿了渴望。
是什麼讓姐妹倆發生了如此大的改變?是理解了父親的良苦用心之後,她們的內心起了巨大的變化,訓練的動力從來自於父親逼迫督促的外在動機,轉變成了我要打破命運的安排,活出身為女性的獨立與尊嚴的強烈的內在動機!正是因為外在動機轉為內在動機,讓吉塔姐妹愛上了曾經深惡痛絕的摔跤!而這一點恰恰是我們國內的孩子們沒有經歷的。有很多的孩子甚至一生都被各種外在動機所驅使,幹著表面精彩,但他們自感乏味透頂的事情!不是嗎?有多少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討厭極了學習?在國內頂尖的高等學府自殺的孩子還少嗎?又有多少工作成績突出的職場人最大的願望是逃離職場,年紀輕輕的就想退休?
所以在這裡真心地呼籲家長們不要再以幫助孩子成長的名義,幹著傷害孩子的事情了。孩子的成長是有其發展規律的,按照規律辦事,等待孩子真心理解學習的意義,有了內在動機,他們會努力的!而這個內在動機的培養關鍵點就是父母學會「等」在孩子的身邊,觀察孩子的成長,當孩子在成長中遇到問題,家長們可以協助孩子去解決問題,記住!是協助解決問題,而不是家長越俎代庖替代孩子。孩子們憑藉自己的愛好,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當他發現了自己的興趣點後,會激發他的內在動機,並持續的鑽研,取得好成績的。
另外劇中馬哈維亞身為父親,對孩子們的影響,也令我印象深刻,在馬哈維亞專制嚴苛的外表下深藏的是一顆相信孩子,充滿了濃濃的父愛之心!比如他說:我將培養出非常優秀的女兒,他們沒有資格來挑選我女兒,我女兒應該去挑選他們!這句話傳遞出來的就是對女兒們的充分的信任!來自於父親的堅定支持,對於女兒們自信心的建立,其影響是巨大的!他對即將上場參賽的女兒說到:爸爸不能時刻保護著你,爸爸只教你如何戰鬥,你要戰勝自己的恐懼,試著拯救自己!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道理,道理好講,但是事到臨頭又有幾個家長能真正放開手讓孩子自己去拼搏呢?
囿於篇幅,不再贅述,還是請大家自己去看影片吧!
祝捷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催眠學組常務理事。精神分析師,中德雙認證催眠治療師。從事臨床心理諮詢工作十五年。擅長運用催眠療法治療各種心理問題以及非器質性不孕不育症和催眠助產,可以減緩產痛,縮短產程。催眠減壓等(特別是催眠緩解考前焦慮,對提升考試成績有幫助)。
受訓經歷:
中德精神分析治療師連續培訓項目第三屆初級組、第四屆高級組;
中德班催眠治療師連續培訓項目第二屆;
精神動力學夫妻與家庭治療連續培訓項目組第二屆團體領導組。
擅長領域:
親子關係,壓力管理,圍產期及產後抑鬱,夫妻與家庭,青少年,焦慮,睡眠問題,大齡青年交友等問題
治療流派:催眠治療,家庭治療,心理動力學,沙盤遊戲,精神分析,認知行為
寫給來訪者:
艾瑞克森催眠療法核心是「利用」即:每個人身上都有可以為自己所利用的資源,哪怕這個人再糟糕,也會有很多有價值的資源。所以請與我攜手,去尋找你身上的資源,去開啟不曾為你所知但又存在於你身體裡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