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動機助孩子走上冠軍獎臺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

2021-02-09 北京大學心理諮詢與治療中心

     阿米爾·汗主演的印度神劇《摔跤吧,爸爸》十天來在各大影院上映,超高票房和各大榜單接近滿分的絕佳口碑,創造出印度電影在中國上映的新高度。該片講述印度前國家摔跤冠軍馬哈維亞.辛格. 珀尕如何培養自己的女兒成為世界冠軍的故事:馬哈維亞有個世界冠軍夢,但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不退役,回歸家庭養家餬口,但是他並沒有放棄夢想,而是將希望寄托在妻子的肚子上,希望妻子能生個兒子,他一定會把兒子培養成世界冠軍,但是妻子一連生了四個女兒,讓馬哈維亞的冠軍夢破碎了。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女兒們的打架天賦,他簡直欣喜若狂,用他侄子的話說就是:好像即將淹死的人抓到了救命稻草,更何況一下抓住了兩根!馬哈維亞從妻子的手中要走了大女兒和二女兒,不讓她們再和其他的普通女孩兒一樣生活,而是開始了艱苦的訓練。

 

    女兒們實在不能理解她們為什麼不能和其他的女孩們一樣,正常的生活,上學,而是每天早起跑步,在沙土地裡反覆地摔跤,每天搞得灰頭土臉。剛一反抗,就遭到了暴君父親的鎮壓——把長長的辮子剪去,頭髮短的像男孩子。孩子們委屈極了,也想到了各種「損招」來反抗:給爸爸的鬧鐘調慢,把訓練場的燈泡搞碎,藉以逃避訓練。看到這裡,感覺與現今我們國內的家庭教育何其相似——父母們懷揣著壯志未酬的遺憾,發誓要把孩子培養成功,自打孩子一出生,就開始給孩子做各種人生規劃,稍微長大一點,各種培訓班就充斥了孩子的生活,孩子們不願意,父母們或是溫柔的勸說,或是暴君似的強硬,一概拒絕孩子想要玩耍的願望,只能學習!

 

但是,如果這部神劇的思想立意僅僅是一個瘋狂的父親強迫孩子替他完成未竟的夢想,也不會有這麼超高的上座率及好評了。影片的轉折出現在女兒們的小夥伴被家裡強迫嫁給一個不認識的男人,傷心之下,對吉塔姐妹說出的發自肺腑的話語:我很希望有你們這樣一個爸爸,他會為自己女兒的未來考慮。否則她的命運將是一輩子做飯打掃衛生,並且把自己交給一個陌生的男人以減輕家裡的負擔。然後為他生孩子相夫教子。這就是我的宿命。說這句的女孩只有14歲,她的命運就是這樣,並將持續一生,而影片中的父親要通過自己努力而改變女兒的一生,告訴她們,你們不比男人差,你們應該有自己的命運。當吉塔姐妹被同伴的話驚醒後,突然領悟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她們的訓練不再需要爸爸每天的催促,而是變的自覺而高效,再也不在乎別人異樣的眼光,並且對勝利充滿了渴望。

 

是什麼讓姐妹倆發生了如此大的改變?是理解了父親的良苦用心之後,她們的內心起了巨大的變化,訓練的動力從來自於父親逼迫督促的外在動機,轉變成了我要打破命運的安排,活出身為女性的獨立與尊嚴的強烈的內在動機!正是因為外在動機轉為內在動機,讓吉塔姐妹愛上了曾經深惡痛絕的摔跤!而這一點恰恰是我們國內的孩子們沒有經歷的。有很多的孩子甚至一生都被各種外在動機所驅使,幹著表面精彩,但他們自感乏味透頂的事情!不是嗎?有多少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討厭極了學習?在國內頂尖的高等學府自殺的孩子還少嗎?又有多少工作成績突出的職場人最大的願望是逃離職場,年紀輕輕的就想退休?

所以在這裡真心地呼籲家長們不要再以幫助孩子成長的名義,幹著傷害孩子的事情了。孩子的成長是有其發展規律的,按照規律辦事,等待孩子真心理解學習的意義,有了內在動機,他們會努力的!而這個內在動機的培養關鍵點就是父母學會「等」在孩子的身邊,觀察孩子的成長,當孩子在成長中遇到問題,家長們可以協助孩子去解決問題,記住!是協助解決問題,而不是家長越俎代庖替代孩子。孩子們憑藉自己的愛好,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當他發現了自己的興趣點後,會激發他的內在動機,並持續的鑽研,取得好成績的。

另外劇中馬哈維亞身為父親,對孩子們的影響,也令我印象深刻,在馬哈維亞專制嚴苛的外表下深藏的是一顆相信孩子,充滿了濃濃的父愛之心!比如他說:我將培養出非常優秀的女兒,他們沒有資格來挑選我女兒,我女兒應該去挑選他們!這句話傳遞出來的就是對女兒們的充分的信任!來自於父親的堅定支持,對於女兒們自信心的建立,其影響是巨大的!他對即將上場參賽的女兒說到:爸爸不能時刻保護著你,爸爸只教你如何戰鬥,你要戰勝自己的恐懼,試著拯救自己!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道理,道理好講,但是事到臨頭又有幾個家長能真正放開手讓孩子自己去拼搏呢?

    囿於篇幅,不再贅述,還是請大家自己去看影片吧!

  

祝捷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催眠學組常務理事。精神分析師,中德雙認證催眠治療師。從事臨床心理諮詢工作十五年。擅長運用催眠療法治療各種心理問題以及非器質性不孕不育症和催眠助產,可以減緩產痛,縮短產程。催眠減壓等(特別是催眠緩解考前焦慮,對提升考試成績有幫助)。

 

受訓經歷:

中德精神分析治療師連續培訓項目第三屆初級組、第四屆高級組;

中德班催眠治療師連續培訓項目第二屆;

精神動力學夫妻與家庭治療連續培訓項目組第二屆團體領導組。

 

擅長領域:

親子關係,壓力管理,圍產期及產後抑鬱,夫妻與家庭,青少年,焦慮,睡眠問題,大齡青年交友等問題

治療流派:催眠治療,家庭治療,心理動力學,沙盤遊戲,精神分析,認知行為

 

寫給來訪者:

艾瑞克森催眠療法核心是「利用」即:每個人身上都有可以為自己所利用的資源,哪怕這個人再糟糕,也會有很多有價值的資源。所以請與我攜手,去尋找你身上的資源,去開啟不曾為你所知但又存在於你身體裡的美好。

相關焦點

  • 育兒角度解析《摔跤吧爸爸》:「內在動力」是孩子成功的關鍵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早在2016年就上映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不僅在我國熱映,也收穫了全世界的掌聲。這部感人的電影一路開掛,輕鬆突破5億,評分高達9.0分。&34;是《摔跤吧爸爸》的關鍵詞,很多網友開頭笑著,結尾卻是感動到哭。
  • 育兒角度解析《摔跤吧爸爸》:「內在動力」是孩子成功的關鍵!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早在2016年就上映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不僅在我國熱映,也收穫了全世界的掌聲。這部感人的電影一路開掛,輕鬆突破5億,評分高達9.0分。"父愛,女權,男女平等,勵志奮鬥"是《摔跤吧爸爸》的關鍵詞,很多網友開頭笑著,結尾卻是感動到哭。
  • 摔跤吧!爸爸:看冠軍爸爸的家庭教育智慧
    《摔跤吧!今天,我想分享一下冠軍爸爸的家庭教育智慧。不知你是否關注到冠軍爸爸是在哪兒發掘到女兒的摔跤潛能?吉塔和芭比塔把鄰居的兩個兒子打得鼻青臉腫,鄰居全家上門討說法。冠軍爸爸誠心地道歉,得到了鄰居的原諒。當鄰居走後,吉塔和芭比塔等著接受爸爸的重重地處罰。冠軍爸爸出乎意料地問了一句:「你們是怎麼打他們的?」
  • 電影《摔跤吧,爸爸》觀後感
    文/石晶由阿米爾·汗主演的電影《摔跤吧!爸爸》自從公映以來,憑藉爆棚的口碑和燃爆的觀影體驗成為該檔期內的現象級大片。該片票房突破12億大關,創非好萊塢進口片最高紀錄。在豆瓣網上的評分達到了9.2。就連一向愛吐槽的導演馮小剛,也在微博裡直接稱讚說「一位說話靠譜的朋友強烈推薦我去看印度電彩(影)《摔跤吧,爸爸》。昨晚和二十幾個朋友一起看了電影,尾片升字幕時七八個人猴急往外跑,尿憋的。事後茶敘全體評價:好看!
  • 優秀作文《摔跤吧,爸爸》觀後感
    人生摔跤自我 ——觀《摔跤吧,爸爸》「在所有閃光燈的追隨下,吉塔和巴此塔幸福地與她們的爸爸擁抱在一起……」這是電影《摔跤吧,爸爸》中一個最普通卻又最讓人感動的鏡頭。《摔跤吧,爸爸》是一部充滿人文關懷的電影,講述了一位前途無量的摔跤運動員為生活所迫不得已放棄摔跤。但他並未放棄自己的夢想,他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女兒身上,希望由女兒來替他完成他未完成的夢想。在他的指導下,他的女兒吉塔和巴此塔進步神速。為了獲得更多的機會,吉塔進入了國家體育學院學習,但在那裡,面對著重重的誘惑,吉塔開始放縱自己,麻木自己,最終失去了原本最純真的那個自我。
  • 《摔跤吧!爸爸》:最深沉的父愛,是讓孩子未來有選擇的權利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部關於父愛的電影:《摔跤吧!爸爸》。《摔跤吧!爸爸》是印度2017年的電影黑馬,一經上映,便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獲得了2017年第62屆印度電影觀眾獎,第7屆澳大利亞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獎。
  • 高人碟報:車庫娛樂臺灣正版BD《摔跤吧!爸爸》【臺譯:我和我的冠軍女兒】
    爸爸其它譯名:我和我的冠軍女兒(臺灣)     打死不離三父女(臺灣)上映時間:2017-05-05(中國大陸)     2016-12-23(印度)簡介:改編自印度摔跤選手瑪哈維亞的傳奇感人故事,由印度天王阿米爾·漢主演。
  • 《摔跤吧,爸爸》-吉塔和巴比塔在屈服和抗議中成長的世界冠軍
    《摔跤吧,爸爸》中爸爸馬哈維亞·辛格·珀尕對兩個女兒「殘忍」的訓練,讓她們從屈服到抗議中成長。成為一個世界冠軍,實現了爸爸多年一來的夢想。圖片來源於網絡一、屈服 剛開始兩個女兒面對爸爸魔鬼式的訓練,內心是拒絕的,因為在印度,當地的風俗是女孩子不穿T恤和短褲,不剪掉長發的,她們也從來沒有聽說過女孩子可以在大庭廣眾下和人,甚至和男孩子摔跤。
  • 電影分析《摔跤吧!爸爸》
    爸爸》將真實的勵志故事搬上了銀幕,這部女性「摔跤王」的熱血養成史以及片中嚴厲苛刻的父親形象在國內觀眾中引發了熱議。在影片中,馬哈維亞曾是印度的摔跤冠軍,因生活所迫放棄了摔跤,卻將為印度贏得世界金牌的夢想寄托在有驚人摔跤天賦的女兒吉塔和巴比塔身上。
  • 《摔跤吧!爸爸》:面對青春期的孩子,該如何構建親子關係?
    《摔跤吧,爸爸》以印度冠軍摔跤手馬哈維亞·辛格·珀尕將二個女兒訓練成摔跤世界冠軍的故事為原型。、詐傷等各種自己的方式對抗父親,但是卻招來了馬哈維亞的猛烈鎮壓,他剃掉了女兒們的長髮,並且在女兒們的閨蜜婚禮上發火,掌煽了歐姆卡,讓辦婚禮的鄰居下不來臺,也讓女兒們臉上無光,顏面盡失。
  • 《摔跤吧爸爸》阿米爾.汗暴增40斤,印度第一位女世界摔跤冠軍
    所以,2016年,他主演的《摔跤吧!爸爸》一上映,我便去看了。它改編自真實的故事:一個曾經的冠軍摔跤手馬哈維亞·辛格·珀尕,親手把自己兩個女兒培養成世界冠軍。他的大女兒吉塔,2010年獲得大英國協運動會女子摔跤55公斤級冠軍,是印度運動史上第一位獲得摔跤冠軍的女運動員。這個故事,無關乎女權,只是關於父愛與成長。父親是否執意將自己的夢想,強加於女兒身上?女兒的命運,究竟掌握在誰手上?
  • 現實版《摔跤吧!爸爸》:七歲「小蘿莉」抱摔78公斤爸爸
    昨天,記者走進柔道館,親歷《摔跤吧!爸爸》在現實生活中上演,揭開了何林娜依訓練背後的秘密,也傾聽一位因種種原因提前退役,卻心懷夢想的父親講述女兒成長的經歷。當晚,小娜依偷偷地把心事告訴了媽媽,也讓媽媽幫她向爸爸說個情。「可媽媽站在爸爸的一邊,讓我自己解決。我只好請來了奶奶和姥姥當說客,爸爸這才同意我繼續訓練。從那以後,我再也沒說過『不想訓練、想放棄』這樣的話了。」小娜依說。意外——爸爸的柔道館成了女兒的「遊樂場」像電影《摔跤吧!
  • 鮮讀丨《摔跤吧爸爸》:父親是孩子命運的締造者
    最近上映的印度神作《摔跤吧,爸爸》,值得所有人一看。它燃情,催淚,勵志,這些都是表面,更深層次的在於,它向我們揭示了一種追求人生的姿態,以及,偉大的父愛。當我坐在電影院,看著熒幕光影交錯,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神啊,請賜我一個這樣的父親!父親,是孩子命運的締造者。我們來細數一下這位父親的過人之處。
  • 現實版《摔跤吧爸爸》!冠軍父親帶3個孩子習武,網友紛紛點讚
    有的家長會從小培養孩子,孩子長大後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現實版《摔跤吧爸爸老爸帶3個孩子習武,孩子精神飽滿英姿颯爽大家應該聽說過《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摔跤手爸爸年輕時與冠軍擦肩而過,勵志培養女兒成為摔跤冠軍,從女兒五六歲起,不顧一切反對教女兒摔跤,最終女兒成為了世界冠軍。而在中國,有一個家庭堪稱現實版的《摔跤吧爸爸》!江蘇徐州的一位老爸帶著3個孩子習武的視頻上傳到了網上,視頻中孩子個個精神飽滿英姿颯爽。
  • 《摔跤吧,爸爸》:摔跤的不一定是爸爸!
    《摔跤吧,爸爸》英文名為《Dangal》,不知道為什麼翻譯成了「奔跑吧,兄弟」體,有點想吐槽。阿米爾汗主演的馬哈維亞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卻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他希望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為印度贏得世界級金牌。不料命運捉弄讓他生了四個女兒,使他無法完成自己的夢想。
  • 現實版《摔跤吧爸爸》!冠軍父親帶3個孩子習武,網友紛紛點讚
    有的家長會從小培養孩子,孩子長大後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01現實版《摔跤吧爸爸》!老爸帶3個孩子習武,孩子精神飽滿英姿颯爽大家應該聽說過《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摔跤手爸爸年輕時與冠軍擦肩而過,勵志培養女兒成為摔跤冠軍,從女兒五六歲起,不顧一切反對教女兒摔跤,最終女兒成為了世界冠軍。而在中國,有一個家庭堪稱現實版的《摔跤吧爸爸》!江蘇徐州的一位老爸帶著3個孩子習武的視頻上傳到了網上,視頻中孩子個個精神飽滿英姿颯爽。
  • 《摔跤吧!爸爸》在臺受歡迎程度遠超大陸,是沒有動剪刀?【臺片一周】
    已於3月24日先期在臺灣上映的《摔跤吧!爸爸》(臺譯為《我和我的冠軍女兒》),上映一個多月,走出了一波低開高走的行情:第一周成績在五名開外,到第三個周末登頂票房冠軍。之後《速度與激情8》上映,《摔跤吧!
  • 《摔跤吧!爸爸!》:愛你最好的方式,是給你力量
    ——《摔跤吧!爸爸》這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印度電影,小編在網絡上看完後,發自內心的覺得,我欠它一張電影票。《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的劇情很簡單,講述了一個全國冠軍因為經濟和家人的原因放棄了自己熱愛的摔跤事業,希望通過培養自己的孩子,從而為印度獲得一枚世界級金牌的故事。
  • 《摔跤吧!爸爸》到底是直男癌,還是捍衛女權?
    讓孩子完成夢想算不算錯?《摔跤吧!爸爸》講的故事很簡單。一個曾經當過印度全國摔跤冠軍的爸爸辛格,渴望生下男孩,來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事業,為印度拿上第一塊摔跤金牌,為國爭光。但天不遂人願,他一連生了四個女兒。
  • 電影 摔跤吧!爸爸 在線看
    [2017] [印度] [劇情] [摔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