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2021-02-13 文言國學

赤壁

唐代: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赤壁的泥沙中,埋著一枚未鏽盡的斷戟。自己磨洗後發現這是當年赤壁之戰的遺留之物。倘若不是東風給周瑜以方便,結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被關進銅雀臺了。

這是詩人憑弔赤壁古戰場所寫的詠史詩。它認為歷史人物的成敗榮辱具有某種偶然性。杜牧的這類絕句開宋人詩歌議論之風。「赤壁」,山名,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長江南岸,對岸為烏林,相傳是孫權、劉備聯軍與曹操軍隊決戰的地方。建安十三年(208)的赤壁之戰,奠定了三國鼎足而立的形勢。周瑜統率吳軍,作為主力,用火攻大敗號稱八十萬的曹操大軍,一舉成名,成為歷史上的英雄人物。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這兩句意為折斷的戰戟沉在泥沙中並未被銷蝕,自己將它磨洗後認出是前朝遺物。在這裡,這兩句描寫看似平淡實為不平。沙裡沉埋著斷戟,點出了此地曾有過歷史風雲。戰戟折斷沉沙卻未被銷蝕,暗含著歲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於發現了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鏽跡斑斑的「折戟」,使得詩人思緒萬千,因此他要磨洗乾淨出來辨認一番,發現原來是赤壁之戰遺留下來的兵器。這樣前朝的遺物又進一步引發作者浮想聯翩的思緒,為後文抒懷作了很好的鋪墊。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小詩的後兩句是說,假如東風不給周瑜以方便,結果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被關進銅雀臺了。

  後兩句是議論。在赤壁戰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戰勝了數量上遠遠超過己方的敵人,而其能用火攻則是因為在決戰的時刻,恰好颳起了強勁的東風,所以詩人評論這次戰爭失敗的原因,只選擇當時的勝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勝的因素——東風來寫,而且因為這次勝利的關鍵,最後不能不歸到東風,所以又將東風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但他並不從正面來描摹東風如何幫助周郎取得了勝利,卻從反面落筆:假使這次東風不給周郎以方便,那麼,勝敗就要易位,歷史形勢將完全改觀。因此,接著就寫出假想中曹軍勝利,孫、劉失敗之後的局面。但又不直接鋪敘政治軍事情勢的變遷,而只間接的描繪了兩個東吳著名美女的將要承受的命運。如果曹操成了勝利者,那麼大喬和小喬就必然要被搶去,關在銅雀臺上,以供他享受了(銅雀臺在鄴縣,鄴是曹操封魏王時魏國的都城,故地在今河北臨漳西)。

  詩中的大喬、二喬兩位女子,並不是平常的人物,而是屬於東吳統治階級中最高階層的貴婦人。大喬是東吳前國主孫策的夫人,當時國主孫權的親嫂,小喬則是正在帶領東吳全部水陸兵馬和曹操決一死戰的軍事統帥周瑜的夫人。她們雖與這次戰役並無關係,但她們的身分和地位,代表著東吳作為一個獨立政治實體的尊嚴。東吳不亡,她們決不可能歸於曹操;連她們都受到凌辱,則東吳社稷和生靈的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詩人用「銅雀春深鎖二喬」這樣一句詩來描寫在「東風不與周郎便」的情況之下,曹操勝利後的驕恣和東吳失敗後的屈辱,正是極其有力的反跌,不獨以美人襯託英雄,與上句周郎互相輝映,顯得更有情致而已。詩的創作必須用形象思維,而形象性的語言則是形象思維的直接現實。用形象思維觀察生活,別出心裁地反映生活,乃是詩的生命。杜牧在此詩裡,通過「銅雀春深」這一富於形象性的詩句,即小見大,這正是他在藝術處理上獨特的成功之處。另外,此詩過分強調東風的作用,又不從正面歌頌周瑜的勝利,卻從反面假想其失敗。杜牧通曉政治軍事,對當時中央與藩鎮、漢族與吐蕃的鬥爭形勢,有相當清楚的了解,並曾經向朝廷提出過一些有益的建議。如果說,孟軻在戰國時代就已經知道「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則,而杜牧卻還把周瑜在赤壁戰役中的巨大勝利,完全歸之於偶然的東風,這是很難想像的。他之所以這樣地寫,恐怕用意還在於自負知兵,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鬱不平之氣。其中也暗含有阮籍登廣武戰場時所發出的「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那種慨嘆在內,不過出語非常隱約,不容易看出。

相關焦點

  • 寶爸講古詩: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今天爸爸要講一首唐代杜牧寫的古詩《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赤壁
    ,自將磨洗認前朝。一支折斷了的鐵戟(古代兵器)沉沒在水底的沙中還沒有銷蝕掉,經過自己又磨又洗髮現這是當年赤壁之戰的遺留之物。⑼二喬:東吳喬公的兩個女兒,一嫁前國主孫策(孫權兄),稱大喬,一嫁軍事統帥周瑜,稱小喬,合稱「二喬」。詩篇的開頭借一件古物興起對前朝人、事、物的慨嘆。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這兩句意為折斷的戰戟沉在泥沙中並未被銷蝕,自己將它磨洗後認出是前朝遺物。在這裡,這兩句描寫看似平淡實為不平。沙裡沉埋著斷戟,點出了此地曾有過歷史風雲。
  • 杜牧 |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赤壁杜牧 〔唐代〕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 背一首 |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譯文赤壁的泥沙中,埋著一枚未鏽盡的斷戟。自己磨洗後發現這是當年赤壁之戰的遺留之物。倘若不是東風給周瑜以方便,結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被關進銅雀臺了。注釋折戟:折斷的戟。
  • 銅雀春深鎖二喬
    赤壁唐代: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譯文赤壁的泥沙中,埋著一枚未鏽盡的斷戟。自己磨洗後發現這是當年赤壁之戰的遺留之物。倘若不是東風給周瑜以方便,結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被關進銅雀臺了。注釋折戟:折斷的戟。戟,古代兵器。銷:銷蝕。將:拿起。磨洗:磨光洗淨。認前朝:認出戟是東吳破曹時的遺物。東風:指三國時期的一個戰役──火燒赤壁。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輕時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後任吳軍大都督,曾參與赤壁之戰並為此戰役中的主要人物。
  • 每日學詩| 《赤壁》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赤 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1.折戟:折斷的戟。戟,古代兵器。2.銷:銷蝕。3.東風:指三國時期的一個戰役──火燒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這兩句意為折斷的戰戟沉在泥沙中並未被銷蝕,自己將它磨洗後認出是前朝遺物。在這裡,這兩句描寫看似平淡實為不平。沙裡沉埋著斷戟,點出了此地曾有過歷史風雲。戰戟折斷沉沙卻未被銷蝕,暗含著歲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 每日詩詞|《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假如東風不給周瑜以方便,結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被關進銅雀臺了。詩篇的開頭借一件古物興起對前朝人、事、物的慨嘆。「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這兩句意為折斷的戰戟沉在泥沙中並未被銷蝕,自己將它磨洗後認出是前朝遺物。在這裡,這兩句描寫看似平淡實為不平。沙裡沉埋著斷戟,點出了此地曾有過歷史風雲。戰戟折斷沉沙卻未被銷蝕,暗含著歲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⑷磨洗:磨光洗淨。⑸認前朝:認出戟是東吳破曹時的遺物。⑹東風:指火燒赤壁事⑺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輕時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後任吳軍大都督。⑻銅雀:即銅雀臺,曹操在今河北省臨漳縣建造的一座樓臺,樓頂裡有大銅雀,臺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樂處。
  • 名師解讀|杜牧《赤壁》: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 62.蒙曼講解丨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  點擊上方綠色按鈕⊙收聽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⑷磨洗:磨光洗淨。⑸認前朝:認出戟是東吳破曹時的遺物。⑹東風:指火燒赤壁事⑺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輕時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後任吳軍大都督。⑻銅雀:即銅雀臺,曹操在今河北省臨漳縣建造的一座樓臺,樓頂裡有大銅雀,臺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樂處。
  • 【跟著小編學詩詞】《赤壁》:銅雀春深鎖二喬
    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注釋折戟:折斷的戟。戟,古代兵器。銷:銷蝕。將:拿起。磨洗:磨光洗淨。認前朝:認出戟是東吳破曹時的遺物。東風:指三國時期的一個戰役──火燒赤壁。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輕時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後任吳軍大都督,曾參與赤壁之戰並為此戰役中的主要人物。
  •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趙永夫作品《江南》折戟沉沙鐵未銷,  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為了激怒周瑜,篡改了一句: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那時候也沒有百度,更沒有網絡,周瑜被氣瘋了,終於下定決心,火燒赤壁。 可以說,銅雀臺上一首賦,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促成了三國鼎立,聯吳抗曹的壯美歷史。
  •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粵語吟誦《赤壁》(鄒金燦)折戟沉沙鐵未銷。
  • 荷塘舊事,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1/ 原本是去安徽潛山潘鋪拍荷花,卻因路況不熟,誤入「二喬公園」,這裡離目的地還有三裡地。既來到了二喬的故裡,為何不停下來看看?
  • 赤壁,自將磨洗認前朝
    每當重溫三國那段歷史,便會不由自主地回想起發生於赤壁的那場最著名的戰役。一首《赤壁》詩,便會浮現於腦海,流淌於唇舌之間:「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一段詩詞,便凝聚了一段人生。詩中沉鬱的情感,如同一位飽經風霜的老者,再娓娓講述著當年,令聽者不僅心生一段唏噓惻隱之情。
  • 脫離題海,九九歸一|《赤壁》:東風姓諸葛不姓周?
    NO. 93赤壁唐代: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這是詩人憑弔赤壁古戰場所寫的詠史懷古詩。「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這兩句意為折斷的戰戟沉在泥沙中並未被銷蝕,自己將它磨洗後認出是前朝遺物。雖然是一句平淡敘事,但是沙裡沉埋著斷戟,暗示此地曾有過歷史風雲。戰戟折斷沉沙卻未被銷蝕,暗含著歲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 學詩計劃|《赤壁》:銅雀春深鎖二喬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然而作者並不,他只是提出了一個假設,如果當年周瑜定下火攻之計,沒有東風相助的話該怎麼辦呢?提問已奇,而答案更奇。一般作者必然寫江東生靈塗炭、社稷丘墟,而作者只用東吳的兩位著名美人姊妹所可能的遭遇來輕輕回答。當然,這種回答似乎有點輕薄,宋朝許顗的《彥周詩話》就說:「杜牧之作《赤壁》詩,意謂赤壁不能縱火,為曹公奪二喬置之銅雀臺上也。孫氏霸業,系此一戰。
  • 《河神2》銅雀春深鎖二喬,點出聶小秋和都督隱晦關係,太慘了
    聶小秋因為崔夫人臨時爽約,私奔失敗就要輕生,這顯然也不符合邏輯,他的背後肯定有更痛苦的事情。 丁卯發現崔瘋子的藥方上有過量的阿司匹林,為何獨獨不去調查洋大夫呢?
  • 東風不與周郎便
    【自將磨洗認前朝】第二句緊接第一句,說詩人拾起從泥沙中發掘出來的尚未完全鏽蝕的斷箭頭,磨去鐵鏽,洗去泥沙,經過辨認,確認這是古代的遺物。將:拿。認:辨認。前朝:以前朝代、古代,這裡指三國時代。從江邊泥沙中發掘出尚未完全鏽蝕掉的斷箭頭,磨洗去鐵鏽泥沙,辨認前朝的標記,並且判斷:這一定是600年前赤壁之戰的遺物,這裡一定是600年前赤壁之戰的戰場。開頭兩句詩寫的是「考古」動作,為下文「懷古」做鋪墊。懷想古代的事件,總要有一個由頭。本詩的由頭就是一個「沉沙」的「折戟」。一個鏽跡斑斑的折斷的兵器,引出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引起詩人浮想聯翩的萬千思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