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五十知天命,寫一首俗詩,疏狂如李白,讓人唏噓不已

2020-12-23 文史掠影

「唐伯虎三笑點秋香」的故事家喻戶曉,才子唐伯虎對華太師府上的丫環秋香一見鍾情,在船夫的幫助下,他施展計謀混進了華府。經過一番曲折,唐伯虎終於與秋香拜堂成婚。

但是據史家考證,秋香是明朝成化年間南京妓女,姓林名奴兒,她的年紀比唐伯虎大十幾歲。而華太師是無錫人,要比唐伯虎小27歲。因而,唐伯虎的「三笑」姻緣可謂是後人的杜撰。

唐伯虎名寅,字伯虎,是明代著名的畫家、書法家、詩人,他與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其實真實的唐伯虎雖然有才,但並不是傳說的風流才子。唐伯虎的一生懷才不遇,而且生活貧困,非常的曲折坎坷。25歲時,唐寅家中出現重大變故,一年中有五位至親之人相繼去世;29歲時,唐寅中榜解元,卻被懷疑與「徐經會試洩題案」有染,因此被判終生不得再試。此後,妻也離開了他。後來他裝瘋賣傻躲避被寧王利用。

唐伯虎曾寫了30首「落花詩」來表達自己懷才不遇,黯淡凋零的命運。他作落花詩時年僅35歲,離科場被黜不過5、6年,胸中塊壘鬱結無由化解,乃借風雲花月以排遣之,看似傷春,實乃抒寫痛苦遭遇。

花朵憑風著意吹,春光棄我竟如遺。五更飛夢環巫峽,九畹招魂費楚詞。衰老形骸無昔日,凋零草木有榮時。和詩三十愁千萬,腸斷春風誰得知。

這是唐寅看到落英繽紛、美好的春光匆匆易逝時,寫的30首落花詩的最後一首,從詩裡可以看出唐寅「苦大仇深」的一生。唐寅五十歲時,正是知天命之年,寫下了一首總結人生的狂詩,我們或可以從此詩看到唐寅的性情。

《五十言懷詩》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樂月中眠。漫勞海內傳名字,誰信腰間沒酒錢。詩賦自慚稱作者,眾人疑道是神仙。些須做得工夫處,莫損心頭一寸天。

唐寅先說自己的作品不行,以自己的標準來看算不上好,但放在世人眼中,卻已經達到了神仙的高度!「些須做得工夫處,莫損心頭一寸天。」在該詩的最後,唐伯虎喊出了自己的人生堅守,什麼仕途聲名,什麼建功立業,唐伯虎要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壺,唐伯虎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漫勞海內傳名字,誰信腰間沒酒錢:放眼天下,誰人不知我的名字,但誰也不肯相信我的口袋裡竟然沒有錢!唐伯虎有李白的狂放,卻沒有李白的富裕,李白是五花馬,千金裘,呼兒換美酒,千金散盡還復來,非常的闊氣,而唐伯虎是喝酒錢都經常沒有。

因此,唐寅在花間行樂,在月宮醉眠,只是他的幻想而已,陪伴他的只有自然界的花朵,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苦中作樂罷了。這首《五十言懷詩》通篇如白話,還被當時的文學家評價為「俗」,也許唐伯虎的人生境遇讓他很討厭高雅。此詩疏狂如李白,其境遇讓人唏噓不已。

考古學家為何最怕古墓裡的雞蛋,真那麼詭異?專家:一下都不能碰

一生未嫁的才女,用一詩寫盡夫妻情,才24個字,令人拍案叫絕

相關焦點

  • 唐伯虎「天命」之年,寫了一首最狂的詩,桀驁不馴,技壓李白
    今天,我們來聊聊唐伯虎。 唐伯虎,原名唐寅,字伯虎,江蘇蘇州人。明朝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唐伯虎的名氣,在明朝之高,可以比肩唐朝的李白和宋朝的蘇軾。 大家對唐伯虎的認識,很多人認為他是家境殷富、倜儻風流的江南才子。
  • 五十而知天命指的是什麼天命
    孔子說,人生五十而知天命,那知道的是什麼天命?這種理解和答案因人而異,而且見解多且不同。有人說是知道了自己以後的人生該怎麼過?也就是說知道了上天給自己是怎樣安排了?有人說50歲的人對事情不再有追求,對榮辱不再關心;但事實上這個所謂的知天命,應該是兩層意思,一層是人到了50歲,已經快從中年步入老年,應該徹底知道自己了,知道自己在這個時代和社會的位置,(不是地位)十歲以前可以混沌無知;二十歲可以懵懂輕狂;三十歲可以對自己非凡幻想;四十歲可以對自己抱有半醉半醒;但到了五十歲,那就該徹底知道自己是一塊什麼料,有多大的能量。
  • 詩仙李白寫了一首懟人詩,詩聖杜甫也寫了一首,兩首讓人無言以對
    當然詩仙之名也是名副其實,千古絕句朗朗上口,只不過詩仙也有情緒,有情緒就會喝酒,喝酒之後詩意就會大發,比如那一首「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將進酒》氣勢磅礴,不過也有時候,也會因為一些心煩之事,遇到一些看不慣的人,醉意上了梢頭,一時不爽,寫了一手懟人的詩,以此表達自己的憤懣之情。
  • 唐伯虎失意時寫的一首詩,全文連出五個「不」字,卻叫人拍手稱好
    說到唐伯虎,大家肯定會想到他點秋香的影視劇。在劇中,唐伯虎不但風流瀟灑,而且才華過人,甚至還能文能武,讓人喜愛不已。歷史上的唐伯虎,雖然沒有影視劇中演繹的那麼浮誇,但是在才華方面卻更加厲害。他既是畫家,又是詩人,同時還是非常有名的書法家。
  • 五十知天命,知道的是自己的難堪
    這幾年先先後後的,身邊曾經的髮小、同學、朋友、同事,越來越多的都堆在了五十歲的門檻裡外。沒喝過一杯誰的五十歲生日酒,沒聽過一句誰的五十歲的感慨。到了這個年紀,都閉了嘴。孔子說五十知天命,實實在在的就是一句安慰人的話,五十歲了,知道了理想實現的艱難,那就不要頑固的奢求什麼結果了,一切順著走就是了。智者如孔子,也不過是把人生最尷尬的年紀一語帶過。沒方法,沒借鑑,全看自己是不是看得開。鬼扯啊,哪個五十歲的人沒在一些睡不著的夜裡輾轉反側。
  • 孔子的五十知天命:應領略時代的使命
    原標題:孔子的五十知天命:應領略時代的使命  「天命」是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用得最多的語彙之一。孔子說 「五十知天命」。對於天命一詞,多數人認為是上天賦予人的使命。但孔子的天命觀蘊含著更豐富的內涵。   《詩經》曰:「維天之命,於穆不已。」即歌頌天命深遠不息,文王也勤於天命不息。
  • 五十知天命,什麼是天命?
    五十知天命,那些使你欲罷不能的事就是你的天命。是老天安排你這輩子要幹的事,也知道這輩子的局限了。 一 五十歲做事就需要濃縮了。五十歲不再有所謂的社交了。見了很多人,見了很多事,回頭想想,不過是過眼煙雲,沉澱下來的才是最好的,最真實的還是親人、家人。 五十歲可以好好的總結經驗和教訓了。為下半生的生活打下一些好的基礎也是有必要的。
  • 除了《桃花庵歌》,唐伯虎還寫過這麼多名作,你讀過幾首?
    唐寅,字伯虎,號六如居士,明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在詩文上,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除了繪畫,在詩詞上他有一首《桃花庵歌》名傳天下,眾人皆知。除了《桃花庵歌》,唐伯虎還有400多首詩詞傳世,其中也不乏經典之作,今天我們來欣賞其中的幾首。
  • 孔子說「五十知天命」,忙碌半生的你,知天命嗎?
    「五十知天命」出自孔子的《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一段話是孔子的人生感悟。從生理角度講,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體盛衰的總規律。
  • 五十知天命
    孔子說自己已經知天命了,這意味著他老人家似乎把人世間的名堂都掰扯明白,也把玄學神鬼,天地的大事小情弄清楚了,否則不會放出這種狠話。按說孔聖人是個天才,懂得的事,肯定出乎俗人想像之外,沒事不會閒著吹大牛。但一定讓人們相信他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天上地下通吃,還是有些勉強。當一個作為導師的人,比其他人強出很多,就有資格天馬行空,可以演繹些超出自己認知之外的暢想。
  • 李白最絕望的一首詩,知道的人少之又少
    李白,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樂觀,自信,都是他身上濃鬱的特點。「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些詩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但是,即使是積極樂觀的李白也有絕望的時候,今天留給大家帶來李白最絕望的一首詩:《悲歌行》悲來乎,悲來乎。主人有酒且莫斟,聽我一曲悲來吟。悲來不吟還不笑,天下無人知我心。君有數鬥酒,我有三尺琴。琴鳴就樂兩相得,一杯不啻千鈞金。悲來乎,悲來乎,天雖長,地雖久,金玉滿堂應不守。
  • 佛說:人過五十,一定要知天命,天命就是這2個字
    孔子當年求道於老子,不禁心曠神達,說了一句話:「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今五十一方知造化為何物矣。」人過五十,一定要知天命。天命就是上天運行的規律,天命主宰眾生的命運,一個人只有知天命,才能趨吉避兇,遇事化險為夷。到底什麼是天命?
  • 李白與人「鬥詩」失敗一直不服,19年後又寫一首,到底誰更勝一籌
    那是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的夏天,李白和好友韋冰、孟浩然遊玩江夏,並一同來到了黃鶴樓。當時的李白可是名滿天下,身後跟隨的粉絲也是摩肩接踵,李白此次來黃鶴樓,就是想為黃鶴樓題一首代言詩。那麼有的人會問,什麼是代言詩?
  • 李白的一幅書法真跡,也是一首勸酒詩,短短40字盡顯豪邁大氣
    但其實李白還有一幅詩帖,很多專家都曾鑑定過,確實是他的真跡,這幅詩帖就是《嘲王歷陽不肯飲酒》,是李白寫的一首「勸酒詩」。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 浪撫一張琴,虛栽五株柳。
  • 李白寫雪的詩,一首絕美,一首悽美,謫仙人帶你看一場最大的雪
    古人描寫雪的詩詞不計其數,」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都是寫雪的名句。這裡想要推薦給大家的,是李白的二首寫雪的詩。李白天馬行空,瑰麗奇絕的想像,大筆一揮,又會有怎樣不同凡響的詩篇呢。
  • 李白標題最長的一首詩,全文長達1000字,但許多人卻只知其中2句
    唐代大詩人李白筆下的作品如似錦繁花,每一首都如美麗的花朵一樣引人注目,具有讓人看一眼就難以忘懷的魅力。李白還有一首非常特別的詩,就是這首《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不僅標題非常長,有22個字,全詩也是長達一千字。
  • 淺析李白飲酒詩
    他時而借酒銷愁,以詩寫酒,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和超脫;時而在酒中縱情歡樂,揮灑豪情。本文接下來就從三個方面來展開詳細地闡述:1.以酒悲懷,借詩揚志「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②「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③這就是酒仙李白的真實寫照,酒已成為李白生活乃至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有什麼含義
    而入世治世要和人打交道,所以要練達人情,要知生入死。所以需要窺得天命。而對於儒家來說,天命主要體現在社會學的價值取向上。一、知天命需要時間上的悟一個人從孩童到青年,再到中年老年,從家庭到社會,從工作到生活,方方面面的磨練經歷,不到一定的年齡階段是參悟不透的,孔子以人生經驗定在了50,也只是個虛數而已,古語有「老者如僧」,也是這個道理。
  • 石榴姐為什麼撩不動唐伯虎?
    唐伯虎問:「誰打我?」石榴姐掐著腰說:「是我風華絕代,萬人驚豔的石榴姐。」 然後,石榴姐乾脆躺在地上:「不要再說了,快做吧!不要因為我是嬌花而憐惜我,用力呀!」 這是星爺的無釐頭,他把生活裡的俗女人可以寫到如此勁爆。
  • 李白被人瞧不起,寫了首詩霸氣回懟,開篇和結尾驚豔了1200多年
    而對於詩仙來說,沒有什麼問題是一杯清酒和一首詩解決不了的,而當李白棋逢對手,他的筆下又會生發出怎樣絕妙的詩篇呢?周知謫仙人李白有著天生傲骨,在他的字典裡,從沒有認輸一說,而這世上桀驁不馴者甚多,性情相似之人相遇,有時並不意味著志同道合,而是針鋒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