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三笑點秋香」的故事家喻戶曉,才子唐伯虎對華太師府上的丫環秋香一見鍾情,在船夫的幫助下,他施展計謀混進了華府。經過一番曲折,唐伯虎終於與秋香拜堂成婚。
但是據史家考證,秋香是明朝成化年間南京妓女,姓林名奴兒,她的年紀比唐伯虎大十幾歲。而華太師是無錫人,要比唐伯虎小27歲。因而,唐伯虎的「三笑」姻緣可謂是後人的杜撰。
唐伯虎名寅,字伯虎,是明代著名的畫家、書法家、詩人,他與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其實真實的唐伯虎雖然有才,但並不是傳說的風流才子。唐伯虎的一生懷才不遇,而且生活貧困,非常的曲折坎坷。25歲時,唐寅家中出現重大變故,一年中有五位至親之人相繼去世;29歲時,唐寅中榜解元,卻被懷疑與「徐經會試洩題案」有染,因此被判終生不得再試。此後,妻也離開了他。後來他裝瘋賣傻躲避被寧王利用。
唐伯虎曾寫了30首「落花詩」來表達自己懷才不遇,黯淡凋零的命運。他作落花詩時年僅35歲,離科場被黜不過5、6年,胸中塊壘鬱結無由化解,乃借風雲花月以排遣之,看似傷春,實乃抒寫痛苦遭遇。
花朵憑風著意吹,春光棄我竟如遺。五更飛夢環巫峽,九畹招魂費楚詞。衰老形骸無昔日,凋零草木有榮時。和詩三十愁千萬,腸斷春風誰得知。
這是唐寅看到落英繽紛、美好的春光匆匆易逝時,寫的30首落花詩的最後一首,從詩裡可以看出唐寅「苦大仇深」的一生。唐寅五十歲時,正是知天命之年,寫下了一首總結人生的狂詩,我們或可以從此詩看到唐寅的性情。
《五十言懷詩》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樂月中眠。漫勞海內傳名字,誰信腰間沒酒錢。詩賦自慚稱作者,眾人疑道是神仙。些須做得工夫處,莫損心頭一寸天。
唐寅先說自己的作品不行,以自己的標準來看算不上好,但放在世人眼中,卻已經達到了神仙的高度!「些須做得工夫處,莫損心頭一寸天。」在該詩的最後,唐伯虎喊出了自己的人生堅守,什麼仕途聲名,什麼建功立業,唐伯虎要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壺,唐伯虎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漫勞海內傳名字,誰信腰間沒酒錢:放眼天下,誰人不知我的名字,但誰也不肯相信我的口袋裡竟然沒有錢!唐伯虎有李白的狂放,卻沒有李白的富裕,李白是五花馬,千金裘,呼兒換美酒,千金散盡還復來,非常的闊氣,而唐伯虎是喝酒錢都經常沒有。
因此,唐寅在花間行樂,在月宮醉眠,只是他的幻想而已,陪伴他的只有自然界的花朵,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苦中作樂罷了。這首《五十言懷詩》通篇如白話,還被當時的文學家評價為「俗」,也許唐伯虎的人生境遇讓他很討厭高雅。此詩疏狂如李白,其境遇讓人唏噓不已。
考古學家為何最怕古墓裡的雞蛋,真那麼詭異?專家:一下都不能碰
一生未嫁的才女,用一詩寫盡夫妻情,才24個字,令人拍案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