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的徠卡MP和2003年的徠卡MP(2021版)

2021-02-15 膠捲迷俱樂部

照片即歷史

點擊上方膠捲迷俱樂部快速關注

我希望有一天可以為我的偶像毛曉彤拍一套照片,感謝各位新朋友的加入,更感謝各位老朋友多年的支持

最近寒假較忙,2周內更新次數將大幅降低。

1954年徠卡推出M3相機,2年之後他們推出MP相機,這種相機搭配快速過片器使用,並且簡化了M3的計數器。MP一般認為生產了400多套,徠卡拍賣說生產了311套,其中黑色138套。MP為單獨製造的,沒有納入整體的編號,所以才出現產量不明。

徠卡MP比起M3隻有2個不同,取消了M3窗口式的計數盤,改用後來M2那種外露的計數盤。最主要的點是搭配了一個快速過片器,這是M系統上的第一套正式的快速過片系統。(快速過片並不稀奇,L39時代就有了)

徠卡MP是公開發售的產品,並不僅僅交給一些職業攝影師使用,MP並不是M3的升級而是M3的簡化。也可以說MP是搭配了過片器銷售的版本,因為產量並不大,加上更換了零件所以才變成了傳說的型號。

每一臺MP內都有對應的編號,卸下底板後就可以看到,一般認為這是驗明正身的最好方法,因為這個部分要塗抹修改的難度比較大。

這是一臺被拍賣的品相還不錯的MP,這臺相機的收銀條還在:

這張收銀條顯示這臺相機是1958年10月7日購買,價格是412.8美元。那個時候美元還和黃金掛鈎,35美元=1盎司黃金,1盎司是28.35克,所以這臺相機相當於11.79盎司黃金,也就是大約334.4克黃金的價格。

現在最高級的相機價格差不多也能買個幾百克黃金,這樣看來頂級相機市場好像還挺穩定的,一套好一點的120數碼系統不也得要幾十萬麼。

在MP推出之前,徠卡為攝影師David Douglas Duncan推出了M3D相機,採用了特殊的配色,一些更便於操作的小設計。

到了2014年,也可能是因為2012年拍賣M3D的轟動,徠卡乾脆出了16套限量版M3D,編號從5到20,另外還有一臺特別編號100的。

因為M3D太傳奇,所以這16套復刻的M3D也已經成為收藏家眼中的香餑餑,只能在拍賣會場看到了,價格在5萬歐元以上。下面是我在網上看到的唯一賣M3D的信息(店家是加拿大雷霆相機行),標價是40多萬人民幣,也是極其難得的這套復刻系統的大圖,背後用了一個MA的速度盤,讓我看得很出戲。

在1959年,也就是M2發布的第2年,徠卡還發布過一款MP2相機,更加證明了所謂P主要表現在快速過片方面,MP2全套系統極其珍貴,一共只生產了15套,在拍賣會上MP2都是天價。下面這套成交價就高達300萬人民幣。

2002年,徠卡正式宣布從1984年開始生產的M6相機停產(其實TTL版本沒生產幾年,徠卡M6大部分是小盤),並且發售了機頂刻了1984-2002的限定停產紀念版本。

帶有自動曝光技術的徠卡M7也在2002年終於發表(人家日本人70年代末就有的技術,80年代初CLE就有的A檔),於是關於徠卡是不是不再造機械相機的傳聞不斷出現,因為那個時候徠卡除了M相機外,已經開始聯合柯達製造用於R8的數位化系統了。

新的徠卡MP又是怎麼冒出來的呢?這和一種限量M6有關係。

徠卡M6停產引發了激烈的討論,雖然M6造了很多,市場也絕對夠用,但還是讓許多人不舍。既然大家如此不舍,那麼徠卡豈有不賺錢的道理?

在2002年低,徠卡推出了MP6限定相機,限定400臺,不知道是不是要把剩下來的零件拼拼掉。

徠卡MP6頗有「告別機械」的感覺,但要說這個套路還真不陌生,因為在2000年的時候徠卡就把M3,M2的過片和倒片用限量的方式給裝到了M6大盤機上,搞了一把情懷。現在的MP6其實就是把小盤機的過片,倒片,快門盤換了,並且換了測光提示系統。所以MP6操作起來和M6大盤差不多(和小盤不太一樣,小盤裡只有2個箭頭標示測光,MP有2個箭頭和一個圓點),整體習慣延續了M相機。

(千禧版大盤M6)

為了讓相機更猛,更裝逼,徠卡MP6清一色黑漆塗裝。

2003年年頭MP6開賣,大家還在嚷嚷機械徠卡真的要走了,其實大家都被蒙在鼓裡,因為徠卡一看風頭不對,早在前一年年底的12月就開造後來的MP相機了。

徠卡MP的第一批編號是2889101-2890100,開造時間是2002年12月,也就是說在所謂的2003年徠卡好像做出因為MP6市場反響很好決定回心轉意繼續生產機械M相機前,他們早就想好要賺這一票了,把MP6改名叫MP,讓這個機器常態化銷售。而MP6是2003年春季才發售的。

因此也出現了一批非常特殊的MP相機:

光看這個後背,應該是一臺MP6,但其實這不是MP6,而是一臺MP,機頂刻的是MP。

這3張圖就是徠卡MP剛剛發售時候的官圖。

MP在288號到292號的最早的黑色相機都使用了和M6一樣的背盤,一直到293號以後才用了現在這個直接撥動的背盤。如果你看到用M6背盤的MP別以為碰到假貨,或者是覺得自己視力出問題了,你看一下編號,只要在288-292內就是正常現象。

一直有人問,徠卡MP和M6有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MP不就是M6麼?

答案也聽直接的,MP的確就是M6。

不過,MP的零件並不是完全和M6或者M6TTL一樣,其中用了不少新部件,也就是俗稱的「塑料件」,因此MP也被人戲稱叫塑料徠卡。但MP整體重量和M6差不多。


在2003年-2007年,MP有0.72,0.58和0.85三種倍率的取景器,72就是經典的M4-P以後的框線結構,58和85各自只有5條框,一個適合廣角,一個適合標準中焦。上圖是MP說明書裡的取景示意圖,其實通過滿框判斷,也能估摸出21mm和24mm的大致範圍。
2007年以後,正常的MP只有72,只有限量版和定製版會出現58和85的取景器。
由於數碼徠卡越造越多,產量不大的MP的編號也被撕扯得很厲害,後期的已經到了500號。既然MP來自M6,那麼自然要繼承M6的「良好基因」:狂出限量。徠卡MP是2003年後徠卡限量版的重災區,相比徠卡數碼機,MP有「機械當永恆」加持,限量版也更有收藏價值。

就在MP推出的當年徠卡就推出了愛馬仕合作款MP(還有M7),這款還是比較簡單的換皮。

徠卡MP因為本來就有限量特質,所以它的限量一般就是換色,而不像M6,M7那樣可以換零件。但是相比M6限量大多以刻字,換皮為主不同,MP的限量大多是換色,其中也有一些比較雷人的,比如我們建國60周年金機,這也是MP裡唯一一臺金機。

也有一些比較花哨的,比如下面這個前兩年出的O NEIL限量款。

常規的限量肯定是有的,軍色,鈦色,錘紋,刻字等等。

相關焦點

  • 【君峰·徠卡】LEICA MP LHSA限量版評測
    今天來到我們評測中心的就是萊卡的一款復古膠片相機——徠卡MP LHSA限量版,到底這臺相機有著怎樣的拍攝體驗?我們這就來一探究竟。繼生產歷史長達19年之久、堪稱徠卡相機常青樹的M6停產後,徠卡公司在2003年美國PMA上推出了一款機械快門控制的M系列相機,型號命名為MP,被許多徠卡迷們稱為「攝影者終身的工具」。
  • 談徠卡Leica MP膠片機
    原始的MP是1956年製作的特別版,徠卡在2003年重新設計了這款機器,也讓不少卡粉們欣喜若狂。Leica MP與35 Summicron ASPHMP像是一塊結實的磚頭,拿在手裡有堅實的質感和掌控感,同時又是一臺精密的儀器。正如我喜歡的M8和M9一樣,把MP拿在手裡,瞬間就激發了創作的信心。
  • 徠卡早期M鏡頭1954年-1959年(2020版)
    徠卡鏡頭最風光的時候是在80年代到90年代,雖然徠卡相機的科技含量已經落後日本相機,也在和日本人合作生產單反,但是徠卡鏡頭強大的光學素質依然是當時日本廠家望塵莫及的,到了90年代初,徠卡鏡頭大規模非球面化,設計思路和素質能力都是當時日本廠家無法比擬的。
  • 【影像典藏】機械的極致——徠卡Leica MP
    圖片選自:王琛視覺藝術中心古董相機典藏      王琛收藏的這款相機是繼徠卡M7之後的一臺膠捲相機——徠卡MP相機,這臺相機採用了復古的外觀,三套取景器,測光系統,傳統的快門速度,在M-A出現之前也被認為是最後的徠卡膠捲機。
  • 1956和1968年的屬猴人注意:2021年工作生活節節升,快來接「喜」
    1956年和1968年出生的屬猴人,2021年運勢還是很不錯的,不管工作生活都會有很好的發展。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也能夠抓住機會從而賺取更多的錢財。即便2020年運勢不是很好,但到了2021年,一定能夠打個翻身仗。再加上有貴人相助,自己踏實努力,明年一定會有個不錯的回報。
  • 伊爾塞·賓:和徠卡在一起的自拍像
    ——《和徠卡在一起的自拍像》(1931),成為她最為重要的作品之一。
  • 2021年,徠卡Q2還值不值得買?
    Q2 不僅提供 4K 視頻,還提供UHD(3840 x2160)和DCI(4096 x 2160)兩種風格的 4K 視頻,你甚至可以錄製 120fps 的全高清視頻,以獲得流暢的慢動作鏡頭。數碼單眼相機在拍照時聲音可能會很大,還有許多聲稱提供靜音快門的無反相機在拍照時也會發出輕微但可聽見的咔嗒聲,在某些情況下,這可能會給拍攝造成困擾。
  • 年輕人的第一臺徠卡:徠卡M5
    這次我們來聊聊,年輕人的第一臺徠卡為什麼是徠卡M5吧。 只要你玩旁軸相機,那麼必定繞不過徠卡。作為旁軸相機的高標和巔峰,LEICA已經成為了很多攝影師心中的信仰。就算你不懂攝影,想必也聽說過這個品牌,或者在眾多經典電影中見過主人公手持徠卡相機進行拍攝。1954年的德國攝影器材博覽會上,徠卡M3橫空亮相,立即引起了攝影圈極大的關注。
  • 1956年屬什麼生肖
    1956年為丙申年,這一年出生的朋友,生肖為猴。聲明:圖片由網友上傳,來源網絡,如有侵權,敬請告知!  1956年屬猴人性格分析  對於1956年屬猴人來說,性格比較暴躁,做事沒有條理,總會將原本簡單的問題,變得極為複雜化。比較愛探聽他人的八卦,做事喜歡爭搶風頭,所以很容易得罪人。雖說活潑外向,但知心的朋友寥寥無幾。
  • 徠卡的自動傻瓜機(2020版)
    今天我們要聊的是徠卡的傻瓜機,和日系相機相比,徠卡的傻瓜機數量不算多,但也絕對不少,其中既有大眾傻瓜機,也有比較高級的CM,MINILUX等相機。徠卡公司在80年代,90年代經營困難,所以那個時候已經開始了「出售可樂標」的生意。所以徠卡傻瓜機大多數也是合作和直接貼皮的產物。
  • 1956年,一直未公開照片
    1956年,作為少數被邀請訪問中國的西方攝影師之一,他來到中國,四個月裡,他以觀察者的身份走遍了中國東部地區。    從南方的廣州、上海,到北方的北京、瀋陽、鞍山和長春,從武漢到西安的西北地區,穿越戈壁沙漠到了遙遠的烏魯木齊。   哈金斯成為第一位訪問中國的紐西蘭新聞攝影記者,當時他34歲,新中國剛成立7年。
  • 徠卡最強中畫幅S3發售,現代公布搖杆概念汽車|直男Daily
    ​徠卡發布中畫幅最強數碼單眼相機「S3」早在2018年的「Photokina - 世界影像博覽會」上,徠卡發表了一部S3的預生產版本。使命召喚:現代戰爭 2」重製版將在2020年內正式發布。其中英國創作歌手「Adele - 阿黛爾」 2011年發布的專輯「21」,以512萬張的總銷量位居榜首,另外兩張專輯「25」和「19」也一同進入了前十。排名第二位的歌手是Amy Winehouse - 艾米・懷恩豪斯,專輯「回到黑」銷量達到403萬張。
  • 1956年,一直未公開照片!
    「今天圖說」將作不定期不定時推送,不盡之處敬請多多包涵和諒解。    1956年,作為少數被邀請訪問中國的西方攝影師之一,他來到中國,四個月裡,他以觀察者的身份走遍了中國東部地區。    從南方的廣州、上海,到北方的北京、瀋陽、鞍山和長春,從武漢到西安的西北地區,穿越戈壁沙漠到了遙遠的烏魯木齊。   哈金斯成為第一位訪問中國的紐西蘭新聞攝影記者,當時他34歲,新中國剛成立7年。
  • 1956年春晚
    其實,1956年的《春節大聯歡》才是新中國最早的春節聯歡會。當時,電視在中國大陸還沒廣泛普及,家家戶戶都用被稱為「話匣子」的收音機收聽晚會。節目由趙丹和白楊擔任總導演,張駿祥擔任執行,林農擔任導演,郭振清擔任主持人。
  • 徠卡限量版D-LUX數位相機
    徠卡海軍灰限量版D-LUX數位照相機!
  • 徠卡黑色油漆相機,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黑漆Leica M's在1955年進入Leica M3的現代設計。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Leitz必須加強他們對新型號相機的設計,開發和測試,所有德國專利都被取消,日本公司已經開始複製徠卡螺釘安裝設計數量眾多。Leica M3是專利相機,Leica M卡口式安裝座也是如此。
  • 徠卡或將推出Leica Q2 Monochrom黑白版?
    近日有傳聞圖片稱徠卡將在2020年11月帶來Leica Q2 Monochrom黑白版本,傳感器或許延續自M10 M的4000萬像素黑白傳感器,較彩色版4700萬像素略有降低。
  • 攜手日本潮流品牌 徠卡推出限量版D-Lux5
    近日有消息稱,德國徠卡同日本潮流品牌Uniform Experiment合作推出了一款限量版D-Lux5,這是徠卡D-Lux5的第2款限量版,該機僅生產200臺,將於2011年5月11日開始上市發售,預計售價1,480美元(約合人民幣9,616元)。
  • 不是1983年,而是在1956年
    年誕生的央視春晚,37年的春晚史,留給了幾代人難忘的記憶。這就是1956年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錄製的《春節大聯歡》。1955年是中國歷史上的轉折點,也是新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裡程碑的一年。為了紀念1955年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由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幾大媒體聯合主辦,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邀請各界人士參加《春節大聯歡》的錄製。正可謂是大師雲集!
  • 1956年中國登山隊成立 開啟中國現代登山運動
    1956年中國登山隊成立,開啟中國現代登山運動。 1960年中國登山隊隊員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實現人類第一次從北坡登頂珠峰壯舉。1975年中國登山隊再次攀登珠峰,潘多成為首位從北坡登頂成功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