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五代十國長期動亂,各個朝代頻繁更替,各色人等你方唱罷我登場,原來貴族階層基本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平民化社會。宋代之前,政治幾乎為貴族壟斷,宋代開始,取士不問世家,不分世庶,向全社會開放,大量平民讀書人通過科舉進入權力中心。
宋代重文輕武,宋代開始讀書人地位升高。考取功名可光宗耀祖,出人頭地。正因為如此,宋代在國家治理和文化藝術上取得了輝煌成就。
在開疆拓土方面,宋代乏善可陳,宋代的邊疆基本上靠歲銀來維持,但是宋代互市貿易很能賺錢,三十萬兩歲幣早就賺回。
宋代商業非常繁榮,生活便利,不光製造業,服務業也很發達,甚至已經有外賣服務,要是讓我選一個朝代生活,首選肯定是我們大宋,宋代的生活具體是什麼樣子的呢?
宋代有睡覺的臥床,也有待客的坐榻,已經有今天一樣的桌椅
古代中國和亞洲地區一樣,最開始是鋪蓆子直接坐臥,類似日本的榻榻米。
最初的床可坐可臥,是一種多功能的家具,大床上有幾,可供幾個人坐臥。所以馬未都說李白靜夜思裡的「床」,其實可能是叫做「胡床」的馬扎。到宋代,人們有專門睡覺的床,也有擺客廳供客人休憩的塌,可倚可靠,有點像現代的沙發。
近下圖是韓熙載夜宴圖局部,此畫創作於五代時期的南唐,生活習俗和宋代已經很接近,中間帶圍欄有2人倚靠的就是宴客的坐榻,也叫羅漢床,最右邊的帶有帷帳的是臥床,床上有紅色的被子。
前面提到古代席地坐臥,最開始沒有床,也沒有椅子,主要筵席,大者為筵,小者為席。所以今天開會還有席位一說。過去人們坐在地上,案和幾都是陳列功能的。晚唐開始人們開始不在坐在地上,各種桌椅在五代以後大量出現,宋代開始,出現了大量的高型桌子。出現桌椅後,人們生活飲食有盤腿變為垂足。
宋代睡覺有裡面帶絮的被子曰衾,也有單層被子曰寢衣
我們今天蓋的被子,在古代,小被曰寢衣,大被曰衾。
「衾,大被」。
「被,寢衣,長一身有半」—《說文》。
古代有錢人蓋絲衾,窮人只能蓋布衾。有錢的人用真絲作為裡面的絮,而窮人用蘆花、楊柳絮、敝綿(真絲下腳料)、茅草做絮。
而寢衣類似長長的披風,古代人們席地坐臥,寢衣坐臥都可以。
今天我們冬天蓋的棉被,明朝之後才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的。
我們今天常見的棉花學名是非洲棉,原產於熱帶非洲,4000年前的古埃及法老墓中已經有棉布織物,史書記載棉花3世紀南北朝時進入今新疆的吐魯番地區,唐代已經在河西走廊一帶種植。到宋代通過貿易有了少部分棉布進入富貴人家。下圖為韓熙載夜宴圖的另一部分,可以看到臥床上的藍色衾還有圓柱形的枕頭。
宋代既有上衣下裳,也有上衣下褲。
古代人穿衣服是上衣下裳,裳就是裙子,並沒有褲子。為了保暖,穿一種紈制有腿無襠的絝,紈是一種很細膩的絲絹,這也是"紈絝子弟"一詞的由來。古代一般把無襠的長褲叫做絝,有襠的短褲叫做褌。
到宋代,既有穿著上衣下裳的,也有著長袍的,更多的是上衣下褲。看清明上河圖裡,宋朝的有錢人都是上衣下裳為主,裡面應該穿的是沒襠的絝,而販夫走卒都是上衣下褲,穿的跟現在一樣有襠的褲子。
宋代雖然已有棉花,因價格太貴,平民百姓的衣服以麻、葛為主,這種衣服的纖維比較粗硬,不夠貼身,但是堅挺耐磨。 富貴人家衣服採用絲綢材料,非常輕薄而且貼身,但是不太保暖。
宋代商業繁榮,坊市制被街巷制替代,唐代時,人們買東西只能去東市西市,這是現在買東西說法的由來。宋代開始,街邊各家居民可以隨意開門經商,坊和市的界限並不明顯,方便的商業街代替了原來專門的市場,坊外設立不同行業的商店,各種商店遍布大街小巷,跟今天一樣,商業街最發達的是飲食。
我們今天烹飪方式,在宋代基本有了
宋代的飲食業非常發達,今天我們吃的大部分食物,宋代基本上都有,宋代甚至有外賣行業。宋代已經有了煎、炒、燜、炸各種烹飪方式,我們現在主要做菜的方式炒菜就從宋代開始。從宋代開始,中國人由二餐制變為三餐制,而且由分餐制變成了合餐制。
宋代的麵食也達到了一個高峰,當時吃的麵食統稱為餅,其中用火烤的是燒餅,油炸的叫油餅,麵條的叫湯餅,蒸的是蒸餅,蒸餅已經有發酵,就是我們今天的饅頭。宋仁宗趙禎登基之後,百姓需要避其名諱,就改稱為炊餅了,水滸傳裡武大郎賣的炊餅就是饅頭。當時的餃子叫餛飩,而餛飩也有,叫餶飿。宋代以前中國人主要吃羊肉和魚肉,所以「鮮」字就是魚和羊合在一起。蘇東坡在貶謫至黃州,擔任黃州團練副使時,用當地的豬肉製作了一道名菜,東坡肉,到明朝,中國人從吃羊肉為主變為吃豬肉為主。
宋代夜禁制度鬆弛,城市中出現了繁華的夜市,市民的夜生活很是豐富,酒樓茶坊夜夜笙歌、觥籌交錯;瓦舍勾欄每晚都上演精彩節目,令人流連忘返。夜生活需要更好的照明,宋代油燈使用植物油脂代替了動物脂肪,有芝麻油,芝麻當時稱作胡麻,還有桐油燈,這就跟近代的油燈一模一樣了,油燈的材料主要是陶器。
宋詞都是文藝青年們用來娛樂的流行歌曲,
前面說酒樓茶坊夜夜笙歌,瓦舍勾欄每晚都上演精彩節目,當時的消遣有什麼呢,宋詞不是用來文人墨客吟的,是可以直接用來唱的流行歌曲,每個詞牌都是有曲,填上後即可演唱,比如《水調歌頭》《西江月》《江城子》等。比如幾位文藝青年坐在酒樓裡,聽駐場歌手現場演唱,大家喝著黃酒,借著雅興,即興填上新歌詞,歌手現場演唱。如果填得很妙很有情調,歌手們以後唱這段新詞,遇到柳永這樣的高手,歌手們會在個個酒樓會四處傳唱。
雨霖鈴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除了文藝青年喜歡的宋詞,如下圖,當時也有雜耍表演,在街角舞槍弄棒,或者巧舌如簧說上一段,賺幾個角兒。
宋代市場上有馬車牛車可以租賃
古代出行,有錢人坐轎、騎馬。在宋代,服務業非常發達,宋代人出行,他們不但可以租馬車,連馬都可以租。宋代的《東京夢華錄》中,有「尋常出街市幹事,稍似路遠倦行,逐坊巷橋市,自有假賃鞍馬者,不過百錢」。此外除了馬車外還有牛車,牛力氣大,坐的人更多。
在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中描繪的車輛達十多種,有2兩條牛拉的,但是大部分由人駕轅,牲畜拉車。
雖然宋代離我們有一千多年了,但是宋人生活方式非常豐富,超出了我們的想像,宋代塑造了中國人傳統的生活方式。
同時宋代還影響了日本人的審美,宋代的瓷器還有繪畫,基本上以天青、粉色和碧色為主。日本抹茶的點茶法則傳承了中國宋代的點茶技法,並傳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