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唐伯虎為了生計,不得不只身北上替寧王修復一副畫作,可謂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祝枝山、文徴明和徐禎卿不約而同地從兩個地方,分兩路追隨唐伯虎到了京城,一起「入虎穴」,只願在虎穴當中突圍時,彼此有一個踏實的照應。
唐伯虎、祝枝山、文徴明和徐禎卿,是明朝四大才子,他們的才學歷史上赫赫有名。我在讀王懸最新小說《唐伯虎筆墨驚奇》時,又深切地被這4個人之間的友情給打動了。
魯迅先生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是啊,世界那麼大,居然有那麼一個人,讓你把它當成了自己——絕非刻意,而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自發情感,它本身已經是一種非常美好的擁有了,尤其是當你在危難之時,與你發生這種共鳴的那個人會義無反顧的地走到你的身邊給你依靠,賦予你無言的自信,你的艱難越是巨大,他可能靠你會靠得更近。
《唐伯虎筆墨驚奇》雖然封面上點出的主題是,他用一支筆攪動了大明文化圈,但其實在讀小說的時候,最打動人的還是人與人之間的那種深情厚誼,以及唐伯虎在父母雙亡、兄弟反目的情況之下的孤獨處境,而正是在這種不利處境之中,因為有了明朝四大才子間志同道合的不離不棄而彰顯出了高尚的人性和品行。
「相識滿天下,知心有幾人?」
「莫嘆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從張口就來的古詩詞當中,我們都可以 get到一個點,就是「人生一世,知己難求」,無論是在500年前,還是在今天,科技已經如此的發達,而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卻沒有隨著科技的進步而更上一層樓,相反的,因為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反倒變得愈加地疏離與微妙,於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居然出現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離你最近的那個人,突然某一天你發現你完全不了解他這樣的人如何能在你受苦受難的時候對你挺身而出呢?
人字只有兩個筆畫,一撇一捺,離了一撇捺沒有了依靠,離了一捺一撇找不到支點。儘管我知道在真正的史詩當中是王陽明,平叛了寧王之亂的,而不是像《唐伯虎筆墨驚奇》中說的那樣,是靠唐伯虎高超的畫技和心智一點點瓦解寧王勢力的——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因為我喜歡的部分是明朝四大才子之間的友誼,萬古難尋啊!
有人不喜歡唐伯虎的風流成性,而拒絕讀這本書《唐伯虎筆墨驚奇》。我笑了。就像1000個人的心目當中有1000個哈姆雷特一樣,世上那麼多的人,怎麼能保證人人心目中的唐伯虎都是一模一樣的呢?作為一個個體,我們又何必去強求天下的唐伯虎必須得是符合我們心目中的那一個呢?!
希望讀到此處,每一個人都能莞爾一笑,繼而釋然吧。
從今天看去,500多年的明朝可謂是背地裡暗潮洶湧,而作為文人,讀書作畫是他們的強項,而他們卻肯為了國家社稷的安穩,毅然走進最危險的中心地帶。而且是唐伯虎舉步踏入那個圈子之後,其他的三個戰友也居然能夠不謀而合的接踵而至,用自己絕世的才華,最後在一場文化比武大賽裡順利會師!
——朋友是另外一個自己。看來這句話是真的了。
真正的朋友絕對是對你雪中送炭的,如果你的身邊總是不乏那些給你錦上添花的人的話,你一定得找機會考驗考驗他們:是不是能配得上「朋友」二字?
「朋友啊朋友!如果你正享受幸福,請你忘記我……」這首歌裡唱的應該是真朋友吧,只是覺得如果我在享受幸福的時候,就必須忘記了我的朋友你的話,那我還是你的朋友不?「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才是朋友的正常狀態吧。就像一本我們喜愛的書,總是擺放在案頭,想看的時候隨手拿起來就可以讀了。朋友也是如此,突然有一天想找他說話了,一個電話就可以打過去,而兩個人之間的話題卻不會冷場。
患難與共,明朝四大才子之誼,越難越走近彼此,好朋友是靠山啊!
2020年已經過去了,2021年願我們都可以擁抱友情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