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這首詠梅詞僅46字,卻寫盡了她的一生,令人唏噓不已!

2021-01-20 一起讀經典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少年時經不得順境,年老時經不得逆境。」誰也不能保證自己的一生始終是順風順水,順境、逆境是人生過程中必須經過的考驗。人生先苦而後甜,大概是最幸福的事;人生先甜而後苦,或許痛苦會更痛。生命歷程中的逆旅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無論你是誰,也無論你富貴或貧窮、才華出眾或平庸。

苦是無法避免的,大多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夠先苦後甜,但有時候並不是自己所能夠控制左右的。就像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家境優渥,又覓得好夫婿,誰能想到她的後半生會過得如此悽慘悲涼呢?晚年的李清照寫了一首詞《清平樂·年年雪裡》借賞梅寫出了自己早年、中年、晚年一生的心境,她的一生可謂是先甜後苦!

《清平樂·年年雪裡》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這首小詞僅46字,將回憶與現實結合,歡樂與悽涼交織。上片寫早年、中年時候的美好往事,下片寫晚年孤單落寞的悽涼。對比鮮明。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開篇由回憶寫起,李清照說:「小時候每年下雪,我常常會沉醉在插梅花的興致中。」這是李清照回憶小時候的景象,那時候的她是快樂的、無憂無慮的,看到美麗漂亮的景物心裡就開心。早年,她很年輕,與丈夫趙明誠每年冬天必踏雪賞梅,那時候,多麼快樂!多麼幸福!

「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鏡頭一轉,李清照接著說:「後來雖然梅枝在手,但我卻沒有好心情去賞玩它了,我只是漫不經心地揉搓著這一枝枝的梅花,卻不知怎麼竟情不自禁流下了淚水,沾滿了衣裳。」上一句還很輕鬆愉快的,這一句語氣突然變得沉重起來,為什麼呢?

李清照與趙明誠二人婚姻幸福美好的時光並沒有一直持續下去,經常分隔兩地,那段歲月裡,李清照變得孤獨憂愁、百無聊賴,對於曾經熱衷的賞梅,也雅興大減。後來因為時局的動蕩不安,李趙兩家又相繼遭遇禍亂,不斷輾轉流離搬家,生活的坎坷使她屢處憂患,飽嘗人世的艱辛。

眼看活下去都變成了一件很困難、很費力的事情,哪裡還有心思去賞梅花呢?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鏡頭再一轉,回到了當下現實之中,李清照對著鏡子看著日益憔悴的自己,不禁悲從心起嘆息道:「今年又到了梅花開放的時候,而我卻財失夫死、國破家亡,一個人流浪在很偏遠的地方,我耳鬢本已稀疏的頭髮如今更加斑白!」昔日,青春洋溢、生機活潑;現在南渡後,特別是丈夫趙明誠去世後,李清照更是顛沛流離,生活的折磨使她很快變得憔悴蒼老。

「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李清照說:「看著那寒冷的北風吹落開放的梅花,即便想看梅花,大概也難見它的絢爛了。」最後這兩句很絕妙,用梅花比作自己,晚年的李清照就像這風中凋零的梅花一樣,自己的命運無法左右;這「風勢」既是自然的「風勢」,也是政治的「風勢」,即「國勢」,國難家愁之時,她哪裡還有閒情逸緻賞梅呢?

這首小詞跟蔣捷的《虞美人·聽雨》有異曲同工之妙,蔣捷用「聽雨」寫出人生少年、中年、老年三個不同階段的感受;而李清照用「賞梅」寫出人生早年、中年、老年三個不同時候的心境,把個人的遭遇、個體生命的感受與梅花聯繫在一起,寄託情懷,構思巧妙而情感深沉,令人感動!

-END-

相關焦點

  • 李清照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僅開篇14字就驚豔世人,成為千古絕唱
    李清照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僅開篇14字就驚豔世人,成為千古絕唱在中國古代很少有以文才而名垂青史的女子,而李清照就是其中之一。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譽,她是詞中之大家。明代文學大家楊慎在《詞品》中寫道:「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
  • 《知否知否》大火:李清照7首醉酒詞,寫盡人世無常
    所愛之物遺失殆盡,所愛之人也撒手而去。自此,人世間就只剩下李清照,煢煢一人。「酒醒時、往事愁腸。」重陽佳節,形影相弔,箇中孤苦,更堪與何人說?真正的愛情,就是這樣:當你離開了,無論有多少怨有多少恨,我還是會記得你當初讓我心動的樣子。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17次,卻寫盡了一生
    三是李格非的女兒李清照,在這一年結婚。她剛過十八歲,老公是官宦子弟趙明誠。提起李清照,真真是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女子,在當時封建閉塞的宋朝,她喝酒賭博寫詩,女人該做的她一概不喜,男人想做的她統統沾邊。李清照傳奇的一生,從她寫的那些詩詞中就可見一斑。不管是少年時的肆意灑脫、濃情蜜意,還是晚年時的憂國憂民、顛沛流離,她都堪稱「千古第一人」,此後無人能與她比擬。
  • 李清照多狂?一篇《詞論》罵遍詞壇16位,王安石蘇軾都不放在眼裡
    然而李清照絕非只說不做的口嗨狂人,她在說完別人"不行"後,從來不忘證明一下自己"非常行"。更令我感到李清照的狂是她的一首詠梅詞,她在為這首詞做序的時候,自稱是"千古第一",一個人對自己竟然有如此高的評價,可見李清照的狂不是浪得虛名!首先讓我們看一看李清照的序是怎樣寫的:"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也。"
  • 她與李清照並稱「雙壁」,這是她最令人斷腸的一首詞,寫盡孤獨!
    很多人並沒有聽過朱淑真這個人,小佛簡單介紹一下:朱淑真,生卒年不詳,有認為生活在北宋,但是一般認為在南宋,她出生官宦之家,然家庭橫遭變故,不得不淪為商人的老婆,一生鬱鬱寡歡。她是當時才女,不僅通曉音律與繪畫,詩詞也很擅長,由於長期處於抑鬱之中,她的詞風多是幽怨感傷,其詩詞集均以「斷腸」命名。《斷腸詞》集,名聲不在李清照之下。
  • 李清照瞧不上前人所作詠梅詞,故自己提筆創作,竟然流傳千古
    李清照可以說是古代比較「技高人膽大」的女子了,得到這樣的稱號還是源自於她曾寫過的一篇議論文《詞論》。在這篇文章中,她一口氣將詞壇的6位高手批了個遍。李清照十分喜愛梅花,卻並瞧不上前人所寫的詠梅作品。大失所望下,乾脆自己提筆作詞一首,結果卻不曾想,這首詞竟成為了流傳千古的名作。對李清照來說,這不僅是一首挑戰前人之作,更是一首悼念亡夫之詞。
  • 李清照:17歲寫下33字千古小令,寫盡寂寞女兒香,期待著俊秀男兒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詞人,學識淵博、理想高遠、抱負豪邁;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女詞人;婉約詞派宗主;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詞獨樹一幟,被譽「詞家一大宗」。在浩若煙海的中華文壇裡,千秋才女,本就寥寥無幾,鳳毛麟角者,李清照是也,詩才比肩蘇辛,風格媲美李杜。她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惹人駐足凝望;她是一壇佳釀,彌久愈香,讓人甘之如飴。
  • 詩詞丨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17次,卻寫盡了一生
    三是李格非的女兒李清照,在這一年結婚。她剛過十八歲,老公是官宦子弟趙明誠。提起李清照,真真是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女子,在當時封建閉塞的宋朝,她喝酒賭博寫詩,女人該做的她一概不喜,男人想做的她統統沾邊。李清照傳奇的一生,從她寫的那些詩詞中就可見一斑。不管是少年時的肆意灑脫、濃情蜜意,還是晚年時的憂國憂民、顛沛流離,她都堪稱「千古第一人」,此後無人能與她比擬。李清照的詞,不似雄性荷爾蒙旺盛的豪邁派,也不像纏綿悱惻的婉約派,她的詞清新質樸,像一股清流。
  • 李清照這首詞充滿了濃濃的愛意,翻譯過來的意思:那就是我想你了
    李清照與趙明誠的愛情故事,可以說是成為了宋朝文壇的一段佳話,兩個人也是郎才女貌,為此經常一起詩詞唱和,尤其是在婚後不久,由於趙明誠遠赴外地這官,只留下李清照一個人在家,這個時候她內心是很孤獨,也很是傷感,在這一時期她寫下了大量的相思詞,其中的這首《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最為大家所津津樂道,也是寫得最為深情
  • 李清照這首《一剪梅》,初識這首詞,源自聽到的一首歌
    宋·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初識這首詞,源自我聽到的一首歌,用李清照的這首詞譜上了曲,曲調幽怨低緩,歌者嗓音空靈清透,哀怨中帶著痴情,將獨守空閨的深情女子對愛人那種思慕之情演繹得淋漓盡致。
  • 李清照最愁一首詞,如血淚所著,讀完讓人心疼不已!
    李白的愁是"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範仲淹的愁是"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然而,論將愁緒寫到了極致的,還是當屬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尤其是她筆下那首《聲聲慢》,更是經典之極。《聲聲慢·尋尋覓覓》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 李清照僅存的3首《蝶戀花》,才華橫溢如她,方能有這樣的妙筆!
    李清照這首閨閣詞堪稱宋閨秀詞之冠並不是沒有道理的,1個被離愁折磨得坐臥不安如痴如迷的思婦在李清照筆下栩栩如生。我們的情感不自覺與詞中的意象、情感重合,頓覺精彩絕倫,真是一首好詞。不過,並不是所有詞都能如此令人動容,而那些令人動容的詞卻都是文字凝練、語言流利的佳作。
  • 詞中李太白,酒中何仙姑——李清照「酒後之詞」賞析
    短短20字,卻寫盡了巾幗不讓鬚眉的豪邁氣概。也許大家未曾料到,這個才華橫溢的奇女子,卻是一個日常以酒代茶的「癮君子」,諸多詞作酒氣燻燻,甚至絲毫不輸「李白鬥酒詩百篇」。李清照自小主要受父親的薰陶,讀大書、喝小酒、睡懶覺、蕩鞦韆、駕船野遊……是當時頗為前衛的文藝女青年和花樣百出的問題少女。尚待字閨中就是這樣的瘋丫頭,這在封建禮教約束嚴格的時代堪稱一個「異類」,一個宋朝的「女版古惑仔」。
  • 《李清照詞傳》:半生煙雨,半世桃花,寫盡人生的美麗與哀愁
    在沉醉不知歸路的少女時期,是她人生中最愜意的時光。此刻沒有所謂的哀愁,這首《如夢令》年方十六的她初次提筆寫詞,流露的儘是歡顏。02少女情懷,詩意濃十七歲,是雨季,是花季,是情竇初開季度。此刻,情竇初開的李清照在等與自己心意相通的另一半,不久她就等到了,所以寫下了《點絳唇》這首詞。詞的下半闕是「見客入來,襪劃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 硬漢辛棄疾最「嫵媚」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絕唱,不輸李清照
    這首詩是從女性的角度出發,述說了閨中女子與情郎分別後的離愁別緒及相思之苦。起始三句,是'紗窗外,風搖翠竹,敲碎離愁'的倒裝,把'敲碎離愁'寫在首句,不僅是韻腳的需要,也起到開篇點明題旨,扣住讀者心弦的作用。不愧是千古名句。以「敲碎離愁」四字開篇,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調。後面兩句「紗窗外,風搖翠竹」,點明「離愁」何以敲碎的緣由。
  • 硬漢辛棄疾很「嫵媚」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唱,不輸李清照
    硬漢辛棄疾最「嫵媚」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絕唱,不輸李清照敲碎離愁,紗窗外、風搖翠竹。人去後、吹簫聲斷,倚樓人獨。滿眼不堪三月暮,舉頭已覺千山綠。但試將一紙寄來書,從頭讀。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時足?滴羅襟點點,淚珠盈掬。
  • 李清照的兩首詩篇,一首抒發愛國志,一首滿載悲傷,讀來令人感傷
    導語:李清照之才華,想必不用說,大家都能從她的作品中窺知一二了。作為宋朝數一數二的才女,李清照在寫詩方面的才華也絲毫不遜色於她的詞作。那首流傳千古的《夏日絕句》,就是李清照最具代表性的詩作。至今還能讓我們感受到她詩詞之間絲毫不輸男兒的胸懷與氣勢,縱觀整首詩,其實只寫了一個人物——項羽。但她又何嘗不是借項羽之死在痛斥北宋當權者的無為而治呢?
  • 範成大一首詠梅詞,寫得很是哀怨,通篇如歌可泣,讀來令人傷感!
    《警世賢文》裡的這一句,寫出了梅花高尚的品格,還有它最具獨特的一個地方,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無數的文人雅士都喜愛梅花,從而寫下了很多優美的詠梅詩,以及詠梅詞。在這諸多的作品中,大家比較熟悉的有王安石的《詠梅》、林逋的《山園小梅》、陸遊的《卜算子.詠梅》;這三首作品流傳最為廣泛,每一首都是經典之作,寫出了個性十足的梅花。
  • 千古詞人李清照,寫下一首詞,被稱為 「入神之詞」,讓人驚嘆
    她的才華主要體現在她寫的詞中,而她曾寫的《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這首詞,將她自己的深夜孤寂寫出來了,並且被稱為 「入神之詞」,讓人驚嘆。在李清照的詞中,究竟有何魅力,才能被世人稱為「入神之詞」呢?在這樣的場面下,詞人李清照的內心愁緒也由此而來。而恰恰因為如此美麗的春色,李清照卻只能獨自一人去欣賞,身邊的丈夫早已不在身邊,表達了詞人李清照內心的愁緒悲哀,以及對丈夫的思念之情。僅三句,卻是全詞的點睛之筆,出神入化的描寫,著實讓人驚嘆不已。
  • 李清照最豪氣的一首詩,全詩僅20字,卻令很多男兒自愧不如
    說起李清照啊,大家想到最多的應該都是她的婉約詞,她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她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縱觀李清照的一生,我們可以用三個詞來形容——「歡聚少、愁苦多、也從容」。作為千古第一才女,她擅長書畫,通宵金石;作為詞壇婉約宗主,她文詞絕妙,當行本色;雖然不幸的人生經歷使得李清照的詞風以婉約為長。但她那骨子裡依然透露出不向命運低頭的倔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