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追過的上海美影廠和國漫

2021-01-09 東方網

原標題:故事‖那些年我們追過的上海美影廠和國漫

  據樂遊上海消息:在沒有日漫、美漫的時代,來自於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動畫片是小朋友們最喜歡的的娛樂方式。

  成立於1957年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影製片廠設動畫、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曾是我國唯一一家專業製作美術動畫片的單位。上海美術電木偶和剪紙3個製片部門,以及兩個下屬企業:中外合資上海億利美動畫有限公司和集體所有制上海美術電影繪製廠,生產的動畫片佔全國美術片產量80%以上,逐漸形成了中國美術片的風格。

  上海美影廠經典動畫片

  (不完全名單)

  1956年《驕傲的將軍》

  這片子主要是揉入了京劇的舞臺元素,為中國民族風格的動畫片打響第一炮。

  1958年《小鯉魚跳龍門》

  小鯉魚們聽了鯉魚奶奶講的故事,去尋找龍門,卻誤將水壩當成了龍門,但是小鯉魚們發現水壩後面的風景也非常好。《小鯉魚跳龍門》於1959年獲得了蘇聯第一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的動畫片銀質獎。

  1958年《三毛流浪記》

  1959年剪紙動畫片《漁童》

  一部將窗花藝術與動畫完美結合的作品。

  上海美術高等專科學校60年代畢業生作品《沒頭腦和不高興》

  有兩個孩子,一個叫「沒頭腦」,一個叫「不高興」。「沒頭腦」做起事來丟三落四,總要出些差錯。「沒頭腦」設計了一座999層高的少年宮大樓,但沒有電梯...「不高興」演「武松打虎」,他扮演老虎,本來老虎應該被武松打死,可是他偏不高興死,反而把武松打得東逃西躲,二人一直打到臺下...充滿奇思妙想的一個動畫片。

  1960年《小蝌蚪找媽媽》

  1963年《長髮妹》

  1963年《牧笛》

  1964年《大鬧天宮》

  這部片長106分鐘的動畫影片可謂經典中的經典,即便現在看來,也依然是中國動畫電影中的超級大片。它獲得過第十三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獎;獲第二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美術片獎;獲第二十二屆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1979年《哪吒鬧海》

  隨後的各種電影電視劇中出現的那些哪吒造型,可能都是以這部動畫片為參照基礎的。

  1979年《熊貓百貨商店》

  1980年《雪孩子》

  與現在皆大歡喜、主打嬉笑怒罵的動畫片不同,這部動畫的結局讓人唏噓,算是一部悲情動畫吧。

  1980年《九色鹿》

  這個故事來源於敦煌壁畫《鹿王本生》,畫面和色彩也像是敦煌壁畫動起來那般,靈與美兼具。

  1980年《阿凡提的故事》

  《阿凡提的故事》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1980年發行的一部木偶動畫電影。以傳說人物阿凡提為主角,整部動畫電影分為十幾個小故事。

  1981年《三個和尚》

  1982年水墨動畫片《鹿鈴》

  1983年作品《天書奇譚》

  1980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開始籌備《天書奇譚》,至83年7月完成。生動的人物、嚴謹的製作、考究的音樂無疑達到了國產動畫的頂峰。而它的配音陣容,更是堪稱夢之隊:丁建華、畢克、蘇秀、程曉樺、施融、曹雷、尚華......

  1984年《黑貓警長》

  可惜這部好看的動畫連續劇出到第5集後就沒有了下文,頭號大壞蛋――老鼠「一隻耳」的那句「等著瞧,我找舅舅吃貓鼠去!!」也就成了絕世迴響。此片曾獲北京首屆銅牛獎優秀美術片獎。整整30年之後,2015年這部動畫片才迎來了真正的續集,大電影《黑貓警長之翡翠之星》上映。

  1987年《邋遢大王》

  小童星與動畫人物同框出現在電視螢屏裡,這部動畫算是開啟了先河。

  1988年剪紙動畫片《葫蘆兄弟》

  該部動畫片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1986年原創出品的13集系列剪紙動畫片,是中國動畫第二個繁榮時期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中國動畫最有影響的代表作品之一,被奉為一代人的「童年經典動畫」,連詭計多端的蛇妖都形象生動,令人難以忘懷。

  1989年舒克和貝塔

  這是童話大王鄭淵潔的成名作,片中的兩隻小老鼠舒克和貝塔,一個開飛機,一個開坦克,神氣活現、威風凜凜。

  2000年《寶蓮燈》

  《寶蓮燈》當年邀請陳佩斯、姜文等明星配音,邀請張信哲、李玟等演唱主題曲。該片1999年上映後,取得了2400萬元的票房,是陷入低谷的上世紀90年代中國動畫電影的一個新的起點,人們似乎又看到了美影廠重新輝煌的可能。

  2004年《大耳朵圖圖》

相關焦點

  • 《姜子牙》上映,讓我想起那些年我們曾追過的上美影廠
    ,在年度總結報告中記錄了這極為慘澹的一年:「公元1989年是我們美影廠難以忘卻的年頭,因為它是我廠建廠以來最為困難的一年。同年,上海美影廠與上海電視臺合併。換一種說法,即那些製造出爆款優質動畫影片的主創團隊裡,應該有它的名字。
  • 真假美猴王法庭上PK 上海美影廠維權勝訴
    原標題:真假美猴王法庭上PK 美影廠維權勝訴  自己擁有的動漫版權卻被人冒用並銷售獲利,製作、出版3D動畫片《大鬧天宮》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有限公司,於是起訴新上公司、九昇公司侵權。近日,上海閔行法院一審判決,新上公司、九昇公司停止對「Q版孫悟空」人物形象美術作品的侵權,並賠償各類損失24636元。
  • 經典動畫IP「回春」,上海美影廠做對了什麼?
    並且,全網首家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官方旗艦店在京東開業,上美影經典IP,化身兒童玩偶、家居日用、飾品穿搭等多種周邊文創產品,為我們這些大朋友和小朋友送來快樂陪伴。這一波操作可謂雙贏,對於即將到來的618年中購物狂歡節來說,起到了預告作用。對於那些經典動畫IP粉絲來說,掀起一波回憶殺,也找到了為情懷買單的去處。
  • 國漫圈粉不輸迪士尼 滬美影廠"猴子"有新72變
    50多歲的孫大聖,已過而立的葫蘆兄弟和黑貓警長,年屆不惑的阿凡提,以及十來歲的大耳朵圖圖等經典國漫造型,紛紛從「箱底」蹦躂出來,成了手機表情包、便利店手辦,跳進圖書、舞臺劇乃至貴金屬中,並已經或即將衍生成主題餐飲、主題酒店……  上海美影廠廠長速達透露,是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無盡想像,給了上海美影廠新的活法——將國漫情懷導流成粉絲流,以多樣化呈現來證明其經典IP(智慧財產權
  • 60年了!沒看過美影廠的動畫片,你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不知不覺也迎來建廠60周年了。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上海電視劇|上海一家人
    你還記得《封神榜》中嫵媚妖嬈的狐狸精和仙風道骨的姜子牙嗎?就讓小象君帶大家一起回顧那些年我們追過的上海電視劇,去看看記憶中的那些經典吧。《上海一家人》講述的是上個世紀二十年代末至上海解放前夕,發生在上海灘棚戶區裡的「一家人」的故事。貧苦農民沈川兒帶著年僅6歲的女兒沈若男由鄉間來到上海投奔親友巧珍。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星,陳數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星,陳數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星,陳數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星,陳數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星,陳數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星,陳數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星,陳數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星,陳數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星,陳數
  • 上海美影廠經典《我為歌狂2》在B站又爆了
    「日本的確有《灌籃高手》等不少現實題材精品動漫,但我們的網絡國漫才剛剛起步,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活下去,所以不得不去做一些迎合市場流量的題材作品。」陳波說。 打造中國第一部校園音樂題材的動畫片,需要深入生活、實地調研,2001年《我為歌狂》能夠在上海誕生並不是偶然。在課業之餘有豐富的文化娛樂生活,組建自己的流行樂隊,是上海校園文化在當時的先鋒之處。
  • 謝謝你,上海美影廠!
    其實也許我們懷念的不是童年,而是陪伴我們長大的那些記憶。記憶中的爺爺奶奶、青梅竹馬,還有孫悟空、黑貓警長和葫蘆娃.這些都是上海美影廠給我們的回憶,你的童年是從哪一部開始的?━━━━━60年了,是他們給了我們最初的夢想當童年的我們還不曾懂得人生哲理時,一部部動畫片可能是對我們最早的人生啟蒙。《大鬧天宮》給童年打開奇幻世界的大門,神話中沒有外星人,卻有個勇敢的孫悟空。
  • 做國漫的這群瘋子
    在成龍感嘆「我們有功夫,有熊貓,卻沒有《功夫熊貓》」的時候,在「夏天島事件」沸沸揚揚的時候,在「白嫖黨」橫行的時候,在隨手搜索「國漫崛起」,結果卻是大段「國漫崛起是個夠我笑一年的笑話」的時候……國漫背後有著一群「瘋子」,忍辱、孤詣、權衡著生意與情懷,也謀劃著現實世界中的一次逆天改命。
  • 上海美影廠建廠60年發布新片單 經典IP大銀幕歸來
    這句話是大部分看過「美影製造」經典作品的動畫人與普通觀眾共同的心聲,昨日,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見證六十年,美影新發布」發布會上,美影發布了包含十三部動畫新片的片單。在建廠六十年之際,原美影廠廠長嚴定憲在現場動情地表達了自己的期許與要求:「動畫片是集體動腦、需要自我革新共同努力的作品,希望美影做出更多適合觀眾觀看的作品。」
  • 上海美影廠發布13部動畫新片 阿凡提將展現3D新形象
    美影廠的頭銜中,有許多個「第一」:中國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大鬧天宮》,以及第一部彩色寬銀幕動畫長片《哪吒鬧海》等。   昨天,美影廠迎來60歲華誕,老中青幾代美影人齊聚上海電影博物館,以「六十年不忘初心,一甲子繼往開來」為主題,回憶美影廠的過去,展望中國動畫的未來。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小清新」
    若要論小清新風格鼻祖,臺灣九把刀的小成本之作《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可謂是最能刺中人軟肋的懷舊經典了。經典都是拿來回味的,雖然「那些年」的克隆版都沒有什麼超越,但是,校園風電影,還是在一波一波的毒害咱們的青少年,其中不乏有少兒不宜元素。至於,校園風小清新電影是不是要拍成色情+暴力,那個是導演的們的事,或許,在這個無奇不有的時代,什麼毀三觀的東西都會牛鬼蛇神的出現,我們只需要追憶追憶經典、回味回味昨天,畢竟,經典的,還是對咱口味的。
  • 營銷觀察 | 悟空、哪吒和黑貓警長求復出,上海美影廠也要做平行宇宙
    雖然已經在中國人的電視屏幕裡活躍了幾十年,但像美漫日漫這樣出周邊、賣手辦、拍番外、做商業變現,卻是近兩年才有的事兒。 他們共同的家,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以下簡稱「美影廠」)今年 62 歲了。它經歷過文革、抗美援朝、改革開放,受到過美漫日漫的衝擊,有過特別輝煌和特別落寞的時刻,也經常被問「倒閉了嗎」。
  • 美影廠60歲生日快樂,70、80後慎入
    4月,是一個承載著上海人滿滿情懷的月份前兩天,我們剛為上譯廠送上60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國產動畫
    1961年誕生的「孫悟空」正值上海美術製片廠的巔峰時期,《大鬧天宮》是當時上美廠一顆星辰,而上美廠所擁有的藝術世界可以說是當時中國動畫的一整片星空。1958年,上美廠吸取中國民間皮影戲、北方剪紙、窗花的藝術特點,成功地拍攝出第一部彩色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
  • 【報導】走過一甲子的上海美影廠,你還有多少記憶?
    2017年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建廠60周年,曾孕育出品600多部動畫作品的美影廠,有過太多的輝煌,卻在中國動畫產業如火如荼的今天,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與美國和日本相比,中國動畫的起步並不晚,可以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1926年,中國動畫先驅萬氏四兄弟(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萬滌寰)製作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動畫短劇《大鬧畫室》。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國產動漫,每一部都值得回放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國產動漫,每一部都值得回放……01提起國漫,就跟國足一樣,是一個提起來就讓人心痛的詞。因為他們都曾有過輝煌的時刻。只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國漫就都是《熊出沒》《喜羊羊》《豬豬俠》《吧啦吧啦小魔仙》的審美,已經遠遠被日漫美漫甩在身後。再加之隨著年齡的增長,也對國漫逐漸失去興趣。02好在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發展,動漫製作的方向也在慢慢變化,情況開始好轉。2015年,暑假檔一部《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橫空出世。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國產動畫片
    我們如今都已長大,但童年的記憶總是在腦海中迴蕩,你是否還對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念念不忘呢?小編整理了小時候我們看過的國產動畫片,讓我們一同回憶過去,懷念小時候。  舒克和貝塔:鄭淵潔筆下最著名的童話形象  舒克和貝塔是童話大王鄭淵潔筆下最著名的童話形象,舒克和貝塔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後於1989年被上海美影拍攝成了動畫片。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球鞋
    Hi,大家好,馬上就要周末了,先祝大家假期快樂好了,今天咱們就來嘮嘮那些年我們追過的A:「我小學七八歲的時候開始打的球,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喜歡籃球,我在1951年三月份開始工作,那時候就開始買回力,在當時回力可算是奢侈品了。「Q:"那時候的回力貴麼?您都怎麼買?在哪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