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究竟身高几許?為何嚴苛的秦法中,身高不足6尺可不坐牢?

2020-12-22 東院景明

中國歷史上,強大的大秦王朝,如果要概括它的崛起與滅亡,我們權且可以這麼總結:成也秦法,敗也秦法!成與敗之間,皆由「秦法嚴苛」所致!足見,秦法嚴苛舉世聞名!然而,在秦法中,卻有這麼一條規定,很多人不得其解,以嚴苛著稱的秦法,為何會如此破例?那就是,秦法中也曾規定:身高不足6尺者,不用坐牢!

秦法嚴苛天下聞名

身高不足6尺可免牢獄之苦,秦法嚴苛為何有如此「疏漏」?

為何身高不足6尺,在秦法裡不用坐牢?很多人在想,難道秦始皇同情矮子,秦法保護矮個子嗎?

對於秦法的這一規定,從出土的文物的相關記載中,我們也可以找到它的影子。1975年,湖北出土了《睡虎地秦簡》,其中,記載了這樣的案例:

湖北出土的《睡虎地秦簡》

案例一、

甲在牧馬時,馬匹踩踏了別人家的莊稼。此事判決結果如何?因身高不足六尺,不予追究。

案例二、

女子甲為人妻,逃離夫家後另為人妻。此事如何判決?因身高不足六尺,不予追究。

看完,不少人驚呼,為何秦法對「矮子」這麼網開一面,是不是秦始皇長得不高,因此心理大受挫傷,從而使得身高不足6尺者因此「得福」呢?

秦始皇身高究竟幾許?基本不會是矮子!

關於歷史上秦始皇的身高之謎,人們曾經有過這樣的討論,那就是在秦始皇遭遇「荊軻刺秦王」的時候,荊軻追著他轉了幾圈,他都因劍身過長,而很難一下子從腰中拔出佩著的長劍。因此,不少人覺得歷史上的秦始皇應該是個矮子,如果不然,他怎麼連腰中的劍都不容易拔出呢?

荊軻刺秦王

對於這一疑惑,歷史學家也曾有過研究。

1974年,考古學家在兵馬俑坑發現了一把長達0.91米的青銅長劍,而這把劍,目前被收藏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內。這把加長版青銅劍的發現,它徹底推翻了之前考古學家所認為的「青銅劍不能鑄得太長,一般不超60釐米」的認識。

針對這一發現,大家一致認為,當年為何荊軻追著秦始皇轉,秦始皇遲遲不能將腰中的劍拔出來?不是因為個子不夠高手臂不夠長的原因,而是秦始皇腰中所佩的,應該正是這類加長版的青銅劍,所以,才造成了當時那種非常尷尬的危局。

秦俑坑出土的青銅長劍

此外,根據這把發現的1米長的青銅劍可以推斷,秦始皇的身高應該低於1.9米,所以在當時那種情形下,才不好及時拔出劍。因為,根據人的身高,往往和人張開雙臂兩手之間的距離大體一致的說法,1米的青銅劍,若要輕鬆從腰間拔出來,根據實驗,必須是個頭在1.9米以上身高的人才可以。也就是說,秦始皇如果身高低於1.9米,這並不能證明秦始皇就是個矮子,秦始皇的真實身高在1.7米到1.9米之間,這都是極有可能的。

秦始皇身高究竟多高?宋代《太平御覽》也有過記載,說是:

「秦始皇帝名政,虎口,日角,大目,隆準,長八尺六寸,大七圍。」

而秦代一尺為23.1釐米,秦始皇身長「八尺六寸」,也就是說如果根據《太平御覽》的說法,秦始皇的身高就是1.98米左右。

那麼矛盾來了,在《荊軻刺秦王》中,秦始皇因為身高問題拔不出佩在腰間的青銅長劍,如果當時秦始皇真的使用的是如秦俑坑出土的那種接近1米加長版的青銅長劍的話,顯然《太平御覽》裡對秦始皇身高描述的「八尺六寸」是有問題的。當然,也有人說《太平御覽》是宋人不符合史學的一番杜撰,但至少可以說明,在宋人看來,秦始皇絕對不是矮子。

《太平御覽》校版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根據出土的秦始皇陵兵馬俑的身高,其中最矮的一個為1.79米大致推斷:秦始皇作為秦兵的領袖人物,身高應該不會低於1.79米,否則,在身高上,對秦軍的震懾威力還是值得懷疑的。據說,秦俑的身高是根據當時真人身高的1:1製造的。

如果我們將《荊軻刺秦王》,以及秦俑坑出土的約1米長的青銅長劍,還有《太平御覽》裡關於提到的秦始皇的身高,再加出土秦俑中個頭最低的1.79米,這四者結合來看,大致可以得出這樣的推斷:秦始皇絕非矮子,他的大致身高可能就在1.8米左右,至少不會太矮!

那麼,秦始皇身高真實情況究竟怎樣,我們也只能等到某天秦陵打開,人們準確測得秦始皇的身高方可真正大白於天下了。

驪山秦始皇陵寢

秦法對身高不足6尺的格外開恩,只是一項「未成年人保護條款」!

既然,秦始皇應該不會是矮個子,那為何以嚴苛著稱天下的秦法會對身高不足6尺者,犯罪後的處罰格外地開恩呢?實際,對於秦法的這一規定,還有一種可能的情況便是,秦法雖然嚴苛,但是也不忘考慮進對成年人的保護,因為秦朝的6尺身高,以秦朝一尺為23.1釐米計算,換算為米便是1.386米,也就是說,界定的身高大約在1.3米到1.4米之間。那麼,這樣的身高如果放到今天來看,普遍情況下,應該屬於小學生的身高。

於是,為何嚴苛秦法中對身高低於6尺者犯罪後可以不用坐牢呢?我們做個大膽推測,應該和我們今天在對未成年人所做的法律保護是一致的。比如,多少歲以下犯了錯誤不構成怎麼怎麼……因此,依次參考作為判斷,秦朝法律規定身高不足6尺者不坐牢,翻譯成今天的大白話也就是說:

秦朝兒童犯罪可以免除牢獄之苦。

出土秦法殘片

顯然,秦法對身高不足6尺不坐牢的規定,是在秦朝時期,秦始皇所執行的對未成年法律保護的特赦條款!

只不過,和我們今天對這一類似規定不同的是,今人是以年齡為未成年規定的準繩,而秦法,則是以身高為準繩。

那麼,有人會問,秦法這樣的規定,是不是會讓一些原本的矮子基因身材佔了便宜了呢?比如在《睡虎地秦簡》案例2中的那位已經是結了婚的婦人?

其實不然,我們需要知道,在中國古代,古代女子不必需要進學堂讀書,因此,基本上,都是在十三四歲的年齡,也就可以嫁人了,而她們這個年齡,如果放在今天,依然是未成年人的年齡。因此秦法對案例2的赦免,也是在對未成年人保護的情理之中的。

至於會不會真有天生的矮個子人,因此鑽著秦法的空子而為非作歹還真免予處罰,對於這個問題,目前,我們不得而知,我想,應該還另有條款作為附加說明吧,畢竟,秦法那麼嚴苛,不至於疏忽到如此不堪的地步。

大秦帝國

結語:

為何嚴苛的秦法,獨獨將身高不足6尺者的嚴苛責罰排除在外,綜合多方史料,我們基本可以得到答案,原來秦法縱然嚴苛,也並非是一點絲毫的情理不講而「一刀切」地去執行,比如這個身高不足6尺免於牢獄之苦的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條款。除了嚴苛之外,作為「依法治國」雛形的秦法,它合理的有價值的部分,還是有很多值得後人去仔細研究和揣摩的。

『文/東院景明,本文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歡迎留言、探討,感恩關注!』

相關焦點

  • 秦朝律法規定:「身高不足六尺,不用坐牢」,六尺相當於現代多高?
    然而秦始皇雖然雄才大略,可是他並沒有意識到商鞅當年留下的秦法實在是過於嚴苛,他更適合於一個戰時狀態,而秦朝統一天下之後天下已無戰事再用這樣的法律合適嗎?最終可以說秦朝是成也秦法,敗也秦法,秦始皇死後,胡亥無力控制朝局,相反他反而更加的橫徵暴斂,最終秦朝只經歷了二世就滅亡了。
  • 風水先生提醒:「身高不足六尺,不用坐牢」,六尺相當於現代多高?
    然而秦始皇雖然雄才大略,可是他並沒有意識到商鞅當年留下的秦法實在是過於嚴苛,他更適合於一個戰時狀態,而秦朝統一天下之後天下已無戰事再用這樣的法律合適嗎?
  •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其長相、身高、性格是什麼樣的呢?
    趙姬如果不貌美也不會被大商人和秦國公子看上,雖然秦始皇據記載長相算不上美男子,但按照遺傳學來說,秦始皇的長相應該還是可以的。秦始皇的身高如何?《太平御覽》卷八六《皇王部》中記載:「長八尺六寸,大七圍,手握兵執矢,名祖龍。」
  • 身高的困惑:古人身高動輒七八九尺,真有那麼多大個子麼?
    《三國演義》中寫:劉備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關羽身高九尺,髯長二尺;張飛,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這段話的意思大致是「劉備身長七尺五寸,雙耳耳垂一直垂到肩膀;關羽身高九尺,鬍鬚長兩尺;張飛身高八尺,頭似豹子,眼睛像中間有孔的玉器一樣大,下巴不明顯,直接與脖子相連,鬍鬚像虎的鬍子,怒吼的聲音像雷一樣大,氣勢如同奔跑的駿馬一樣生猛。」
  • 身高一丈的呂布到底多高?你又是身高几尺?
    而對於這些英雄人物呢,在三國演義之中通常會有這樣一個說法,那就是身高几尺顯得非常的威猛,那麼朋友們這個問題就來了,古時候的一尺到底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釐米呢?如果說把自己放到三國時期,那麼咱們是幾尺男兒呢?
  • 漢代尺子出土,終於知道劉備等人身高了,還有七尺男兒的身高
    風捲雲舒,慣看桑田變滄海;古往今來,多少故事笑談中! 中國古代長度計量通常用丈、尺、寸單位表示,經常形容一個身材高大,身高八尺,到底多高呢? 洛陽出土漢代骨尺,提供了答案。
  • 中國人身高增長不如日韓 專家:後天不足-身高 身高增長 生長激素...
    原標題:中國人身高增長不如日韓,專家:後天不足  東方網10月22日消息:日前,英帝國理工學院率領的國際研究團隊發布了一項針對全球200多個國家人口的身高報告,這份「全球身高排行榜」記錄了1914年至2014年期間人們的身高,報告顯示,2014年,荷蘭男性平均身高182.54釐米,為全球最高。
  • 秦人平均身高185釐米,原來只是誤傳?那秦人身高有多高?
    古人的身高有多高,向來都是很多人比較感興趣的一個話題,不過由於現代人跟古代人完全不是一個時代,所以往往都很難進行直觀的比較,只能從歷史的蛛絲馬跡中去進行推測。相信應該有很多人都去過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吧?那麼對其中的「兵馬俑」一定很熟悉。秦人平均身高185釐米?
  • 漢朝尺子出土,身長9尺的關羽身高是多少公分?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漢朝尺子出土,身長9尺的關羽身高是多少公分?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在古代,人們總是有一個微妙的概念,即一個好將軍的身高必須非常高。事實上,如果古代人的身高太短,就會受到歧視。根據歷史記載,如果一個男人的長度不是八尺,他就沒有面子,會說他是一個弱小的人。例如,讓我們來看三國時期的英雄。關羽是九尺高的將軍。這可以算是打破了當時的世界紀錄。
  • 6位身高不足160的女星,一個比一個漂亮,最好看是這位
    不要以為娛樂圈的明星_闕_們都是高個_衛_子,其實娛樂_濮_圈中也有很_宮_多女星長的_酈_好看,但身高不足160,那麼今天我們就一_勾_起來盤點下
  • 為什麼秦始皇會登上熱搜榜:朕為始皇帝
    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是這樣描寫他的樣貌: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在《太平御覽》關於秦始皇的身高有這樣的記載:「長八尺六寸,大七圍,手握兵執矢,名祖龍。」而《緯書》中也有同樣的記載,根據《秦史稿》記載,秦制一尺合現在的23.1釐米,一寸是2.31釐米,換算過來,秦始皇的身高就有1.98米左右。
  • 為什麼秦始皇會登上熱搜榜:朕為始皇帝
    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是這樣描寫他的樣貌: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在知乎上有一篇詳細分析秦始皇長相的文章,他的父親異人-贏子楚在落魄時期僅憑見華陽夫人一面,就讓眼界頗高的華陽夫人認為義子,之後又得到呂不韋相助,可見儀表談吐定是不凡。嬴政的母親趙姬,「絕美而善舞」。異人在一次筵席上見到她就十分喜歡,就向呂不韋討了她。想必這樣的容貌也是不會醜到哪兒去。在《太平御覽》關於秦始皇的身高有這樣的記載:「長八尺六寸,大七圍,手握兵執矢,名祖龍。」
  • 趙麗穎身高不足150公分?林更新用身高來回答你!
    從趙麗穎和林更新站在一起來看,趙麗穎很矮,但也不至於不足150公分,目測,也就160公分左右。趙麗穎身高不足150公分?
  • 三國裡面的「身高8尺」是有多高,想知道在三國裡,你有多高呢?
    在古代漢朝的時候,大家是按照尺這個單位來測量身高的,1尺大概是23.1釐米左右,那時候的人身高8尺大概是1米85,個頭那可真是不小。三國中寫的身高最高的人那是誰呢?當然就是「馬中的赤兔,人中的呂布」的呂奉先了。
  • 我那麼矮,一定是因為沒用這把身高尺!
    但直到上個月,Denise做新品Research時,給我看了這幾把西班牙超萌還能懸掛的身高尺,我覺得自己長得矮是因為小時候沒用過那麼好看的身高尺啊!! (好像透露了什麼不該說的秘密)▼ 我家用的身高尺 記憶裡是這樣的
  • 娛樂『最準身高尺』郭敬明,遇到鞠婧禕、沈月,誰謊報了身高
    ,但完全沒有以前寫真照片中那股子靈氣,看著鈍鈍的,就是一個可愛的普通女學生,連頭髮都跟著變得笨重起來。於是大家就說,沈月只適合活在精修圖中。由於刻度尺下還有10釐米的墊子,就得減掉10,也就是155cm的樣子。
  • 秦始皇十二金人還能找到麼
    司馬遷在《史記》中也專門提到過此事。 《史記.秦始皇本紀》:收天下兵,聚之鹹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 此外, 漢初《淮南子》、漢末《三輔黃圖》、北宋史學家宋敏求《長安志》等史料中都有詳細記錄。
  • 秦用百年統一六國,為何很快就滅亡了?主要是秦始皇的四大失誤
    法家主張一斷於法,有利於打擊世卿貴族;法家講究君主的權勢和權術,有利於防止豪臣弄權,加強中央集權;法家提倡法後王,反對因循守舊,有利於因時變革,使國家充滿創新的活力,法家要求信賞必罰,有利於國家令行禁止,充分發揮國家的機制;法家獎勵耕戰,有利於農業經濟的發展,鼓勵將士在戰場上獲取功名。無疑,法家思想的指導,對秦國奪得天下是起了重大作用的。
  • 三國當中的關羽身高九尺,尺到底是什麼概念?你算幾尺男兒?
    古代人形容身高一直是用尺這個度量單位,相信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三國各位將軍。要是按照現在的度量,關羽九尺就有兩米七多,那簡直是巨人啊。不過其實古代的尺並不是三十釐米足有,大概只有二十三釐米,所以關羽的身高如果是九尺的,那就是大概一米九的樣子。但是三國志中最高的並不是關羽,而是三國第一戰將呂布。
  • 錦觀·專欄l 諸葛亮 謎一樣的身高
    再有呢,交通在那個時候是不方便的啊,不是騎馬就是走路啊,必須要有一口氣爬五樓不喘氣的霸氣能力啊,自然也就吃嘛嘛香了,有這個身高不足為怪~說了這麼多,那到底諸葛亮的身高是多少?《三國志》中說,諸葛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氣;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先科普一下中國古時的計量單位~中國的計量,據古書記載,在商代,一尺就是今天的16.95釐米,「丈夫」一詞何來?因為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即1.7米,故有「丈夫」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