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個問題:
為什麼相愛變得越來越難?
有人說,因為相愛太難又太短,短暫愛情,不如長期曖昧。
如果說愛情是一塊巧克力夾心餅乾,曖昧就是撒在表層的糖霜,選擇愛情,必然會品嘗到苦澀,而選擇曖昧,雖然只能嘗到糖霜,但已經是幸事一樁。
原來,成年人的愛情,曖昧才是常態。
01
「曖昧是一種戰術拖延」
30歲,男
我一直覺得,曖昧是很美好的階段。
經常有人形容說,心動是小鹿亂撞,那麼曖昧期的心動,我心裡的小鹿已經撞死幾百頭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樣,曖昧期裡的一句話就能心跳加速,在一起後卻心如止水。
所以後來,我寧願延長曖昧期,延長這種心動的感覺。
不過我從來不會搞「多人曖昧」,即便曖昧,也只對一個人曖昧。
我知道,會有不少女孩子覺得我這種想法不負責任,認為愛情就應該像楚河漢界一樣,界限清晰,明明白白。
但是,愛情如果真的能這麼簡單明了,不得不說,確實會少了很多的樂趣和心思。
愛情是從曖昧開始的,男女之間,最隱晦的情意不就藏在你來我往的曖昧試探中嗎?
看過一句話:
「不要想著用混亂的感情來逃避貧瘠的自我,那些虛空的曖昧感是最不值的,不要用它們來製造熱鬧的假象,自欺沒必要。」
可我很確定,我這麼做並不是在逃避自我,也不是逃避確定親密關係,反而是出於對感情的負責。
畢竟,在曖昧期發現不合適,總好過糾纏太深,彼此牽絆,不是嗎?
談了戀愛也不一定真的開心,不如先盡情享受一下戀愛之前的美好。
而且,坦白來說,遇到合心合意的伴侶不容易,曖昧算是一種戰略拖延的方式,用最小的成本,就能讓人在茫茫人海中,找到最適合的那一個。
而我們也就有更多的私人空間去不斷成長,有更大的底氣去承諾另一半的未來。
02
「曖昧只是我的保護色」
27歲,女
我的原生家庭不是很幸福,記憶中,父母永遠在爭吵,而我只能無助的躲在房間裡。
但可笑的是,在我大學畢業後,他們卻不遺餘力的催我趕緊結婚。
我真的搞不明白,為什麼要結婚呢?找個人變成像他們這樣的怨偶,還死守著不分開嗎?
其實,我一直知道,我對親密關係是懼怕的,害怕找一個爸爸一樣的伴侶,害怕變成媽媽一樣的女人,更害怕生出我這樣的孩子。
對於婚姻,我是一個悲觀主義者,所以即便愛情曾經向我招手,我也寧願擦肩而過。
這麼多年,不是沒有男生對我示好。
可是,我一直提醒自己,和他們保持距離,但是有時候真的會覺得,一個人的生活太難熬,
渴望能有個人可以陪著我。
於是,曖昧成了我的保護色。
我不拒絕他們的示好,但對他們一直若即若離,或許我這樣的人,本不適合愛情和婚姻,只能在曖昧中找到陪伴。
顧城有首小詩《避免》:
你不願意種花,你說:「我不願看見它,一點點凋落」。
是的,為了避免結束,有人選擇避免了一切開始。
生活中,有多少人的愛情也變成了這個模樣?
害怕可能會出現的痛苦,遲遲不肯交出自己的心,讓感情中的自己變成了一個冷眼旁觀的陌生人,縮進了一層名為「自我保護」的殼裡。
可是,我們似乎忘記了,保護殼越厚,也許永遠不會受傷,但也永遠失去了獲得幸福的機會。
03
「戀愛是比曖昧更殘酷的修行」
32,女
聽過一句話:
小孩子才談戀愛,成年人只搞曖昧。
換成年輕時候的我,對這句話肯定嗤之以鼻,可是,在我真正經歷過一段感情後才發現,我也終於變成了「討厭的成年人」了。
我曾經也做過愛情中的傻子,以為死心塌地就能換來對方的一心一意。
事實證明,戀愛是一個堅持弱肉強食,叢林法則的世界,是比曖昧更加殘酷的修行。
不愛的人,或者愛得不夠深的人總能全身以退,而愛得太深太滿的人總是會受到更大的傷害。
這種跟頭,一生栽一次也就夠了。
不過,我永遠不會否定那個眼神清亮,相信一生只愛一個人的自己。
因為,這也是一種不可多得的成長。
現在的我,在面對愛情時,會更加權衡利弊。
畢竟,戀愛的成本太高,無論你喜不喜歡,有多喜歡,分手都會受傷。
而曖昧恰好給了我一個緩衝期,進可攻,退可守。
不用懷疑自己是不是自作多情,也不用被人傷害的遍體鱗傷,更不用再去燃燒自己。
是的,相愛的感覺雖然美好,但會激發人性中的自私面,多多少少會帶來疲憊、猜疑和計較,甚至會讓人一度產生想要逃離的念頭,可感情的世界不允許分心和逃避,只要人永遠保持對一個人的執著和熱情。
於是,曖昧就成了成年人心照不宣的的緩衝地帶。
用不著再去糾結誰付出的多,誰付出的少,這樣,是不是也就真的能做到相敬如賓呢?
04
網易雲評論區中有這樣一段話:
「像我這樣的人,又不太喜歡去結識新朋友。你知道,介紹自己的過往很累。
可遇見你那天后,我竟想著要把我前半生拍成電影給你看,讓你看看我見過的雪,走過的街,度過的夜,把所有你未能參與的人生補齊。」
人的一生,會有許多遇見。
有的遇見會讓你會心一笑,而有的遇見會讓你如獲新生。
可是,即便曖昧像極了愛情,也終究不是愛情。
願我們都能在曖昧過後,遇見的是,可以一起牽手回味過去,奔向未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