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浩,你可真行!丨百家故事

2020-12-23 最人物

#百家故事#

有人說,聽李榮浩的歌,會有一種真切的痛感,因為他的歌聲裡總是帶著幾分自嘲,幾分玩笑,幾分隱隱約約的倔強。

在一些難過的夜裡,李榮浩的聲音很溫柔。

7月11日是李榮浩的生日,凌晨,他在微博說:「哥今天35了。」

隔著海峽,拉扯著網線,因為疫情而被迫與愛人兩地分居的楊丞琳,在零點時刻準時為他慶生,說一聲想念,思緒萬千。

一年前的這一天,她也在緊張地等待這一分鐘的到來,彼時她還不知道,這一天會被賦予新的意義。

沒有絲毫預警,楊丞琳在微博放出了一年前被李榮浩求婚的視頻:

沒有華服、沒有會場,只是在普通的房間裡,一束花、一瓶酒、三五好友說笑著見證。

他請求與她共度一生,語氣不疾不徐;她激動到渾身發抖,但是沒有絲毫遲疑。

熱烈相愛的兩個人,也做好了看細水長流的準備。

一年過去,2020年6月4日是楊丞琳的36歲生日,前一天,李榮浩預告新歌《在一起嘛好不好》:「今晚12:00準時上線,是甜的。」

歌曲被女主人大方認領,她說:「這是認識五年半以來,第一次沒有你陪伴的生日。」

五年半以前,大約是2014年的6月,那個時候,李榮浩還沒有遇到楊丞琳,剛發了第一張專輯,收穫金曲獎五項提名,迷迷糊糊地趕往中國臺灣領獎。

會場外的記者問:「你有什麼悲慘的經歷嗎?」

李榮浩的回答,讓記者語塞:「沒有,我太順了,我這輩子就不知道為什麼這麼順。」

尷尬的採訪不了了之,幾年之後,若是這位記者再看新聞,或許會大罵李榮浩:

「你騙得我好辛苦!」

李榮浩說:「我這個人就是不管人家怎麼說,撞了南牆死不回頭,我還要一直往南,撞撞撞撞……」

從9歲第一次摸到吉他,到29歲忽然成名,他用20年的時間證明牆可推、路可行,只是這一切不止頭破血流那麼簡單。

小時候,當他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Beyond的演出,便立下壯志:我要成為「中國第一吉他手」。

幼年李榮浩

李榮浩的吉他是自學的。「我家只有一個錄音機,我就翻來覆去地聽那幾盤磁帶,Beyond、劉德華,A面聽完聽B面。」

學吉他基本靠聽,小男孩跟著感覺走,彈琴的時間越來越久,從每天一兩個小時到八九個小時,很快就進入「走火入魔」的狀態。

少年李榮浩

就這樣彈了十年,當年沒有教材的小男孩,成了4本吉他教科書的撰寫者,稿費上萬。

李榮浩的家鄉是位於皖北的蚌埠,在父母一代人眼中,「音樂人」就是喝酒抽菸留著長頭髮不務正業,十幾歲的兒子能夠成為吉他老師,在他們看來已經是燒高香了。

但是想成為「中國第一吉他手」的年輕人仍然心懷「衝出蚌埠,走向世界」的夢想。最終兩代人達成共識——參加高考。

備考的期間,他完成了自己第一支正式作品,名為《煩》。「因為要高考,所以每天抱著書看也練不了琴,心裡特別煩。」

少年的隨意塗鴉驚豔了專業雜誌《吉他平方》的編輯。19歲那年,李榮浩接受了自己第一個個人專訪。

彼時,他說:「我一般會在3種情況下寫歌:

一是鬱悶的時候;

二是生氣的是時候;

三是聽到一首非常打動自己的歌。」

那次專訪後不久,意氣風發的少年人徹底鬱悶、徹底生氣,也讓自己後來的歌中儘是打動人心的切膚之痛。

19歲的李榮浩

2004年的一個上午,19歲的李榮浩從醫院病床上睜開眼睛。

有個陌生的男人圍著他打轉,世界空茫茫的,他一輩子也記不起來那之前的幾個小時發生過什麼——他失憶了。

當年,在經歷3次高考失利後,他選擇自謀生路。仍然是做音樂,日常就是和朋友們到蚌埠周邊的城市演出。

那一天,他的記憶,在自己從蚌埠出發前往南京演出之後,戛然而止。醫生告訴他,他出了嚴重車禍,撞到前面的大卡車,整個人被卷進了車底,斷了5、6根肋骨,有2根直接插到肺裡,右腿直接順著關節翻轉了180度。

司機和交警不抱希望地上前確認人活著後,緊急送醫。

來不及打麻藥,他的前身被打了7個洞,插了7根管子,胸腔裡的血瞬間順著管子灌滿了容器,後來他與這7根管子相處了整整7個月。

仍然是無法注射麻藥的情況下,4個醫生合力將他扭曲的右腿拉出、復位。

生死一線的急救之後,是好像沒有盡頭的手術。器械插進感染的肺部「攪合」、手術刀口從前胸延伸到後背,縫了80多針,他回憶起當時的自己就像「整個人被劈開了」。

他在醫院躺了一年多,無數個深夜,疼痛讓他不顧尊嚴地哭喊。

很多次,他悄悄對醫生說:「你讓我死了吧。」

「那一年我不覺得自己是個人。」

那一年,他把吉他吊在床頭,全身縫縫補補,還好尚能撥動琴弦。

醫院建在荒涼的高速公路旁邊,不算多的病人和醫護成了他的聽眾。

歌曲《滿座》就是在那時寫成的:

一生未必會滿座/都曾經來過

大概就是從那以後,少年人不再以掌聲來定義成功,不計成敗得失,但求落幕無悔。

出院時,由於長時間不動肌肉萎縮,右腿比手腕還細。

19歲那年,李榮浩重新開始學習走路。汗水摻雜著淚水砸在地面,就算此生沒有高朋滿座,但用力活著已經足夠燦爛。

李榮浩出車禍後二十多天,父母才得知這個噩耗。此前他一直在電話裡用各種理由搪塞,直到父母聲稱報警,他才不得已和盤託出。

父母趕到時,他已經獨自扛過了2次大型手術。

比海更深的,是父母對子女的愛護,是子女對父母的體諒。二者之間,又是何其相似。

李榮浩與母親

與車禍僅僅相隔一年,2006年,剛剛開始北漂的李榮浩接到母親的電話:父親身患白血病,已經半年多。

「只有48小時。只有48小時。」

十多年後,講起當年的場景,他仍然迅速地陷入到極度遺憾的情緒當中。

他趕到醫院,父親坐在輪椅上,頭髮全白。他在父親面前站定,兩個男人握了握手,相顧無言。

因為生病,父親的整個口腔都布滿了潰瘍,但仍然堅持喝著熱湯、大口吃飯。

「他想活著。」

他陪了父親兩天,老人家似有起色,母親讓兒子先回去休息。

只是剛離開3小時,就接到了父親病危的消息。

他飛奔回醫院,隔著病房的門窗,看到母親坐在病床前和父親抱在一起,那是他21年人生裡第一次看到父母擁抱。

10年之後,他把這些寫進歌曲《爸爸媽媽》:

很少主動擁抱/就算為了自豪

靦腆的笑/要強而又低調

父親彌留之際對他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榮浩,過了今天,沒有什麼事能再讓你害怕了。」

那天之後,人世間仍舊有諸多煩惱,只是經歷過生死的人,已然無畏。

他說:「比起生死,什麼都不重要。」

命懸一線是19歲,痛失父親是21歲,而當他終於願意說出這些故事,是在32歲。

「我不喜歡別人可憐我,我希望每一個知道『李榮浩』這個名字的人,都是因為我的音樂。」

父親走後那幾年,為了還清之前的債務,李榮浩賣了很多歌。

他和楊丞琳相識是在2014年,但二人的第一次交集則是在2007年。

那一年,在楊丞琳的新專輯中,有一首《幸福果子》,作曲欄打著「李榮浩」的名字,冥冥之中預示著兩個人的後來。

但是,那時的楊丞琳對於李榮浩來說,不過是數位有過合作的巨星之一。

正式出道之前,李榮浩一共在幕後寫了200多首歌。

21歲那年,他帶著一把吉他、一把貝斯、一個行李箱坐著從蚌埠北上的火車,隻身來到北京。

「交了房租,身上還剩2000多。」

出租屋裡,擺上床和工作檯,就幾乎沒有下腳的地方。

他抱著吉他窩在床沿,給唐禹哲寫了《回馬槍》、給李宇春寫了《一開始就知道》、給薛之謙寫了《醜八怪》、給趙薇寫了《大導演》、給陳坤寫了《行走的力量》……

他給自己留了一首《模特》,又有了《李白》、《老伴》……差不多做成一張專輯的時候,他拿給唱片公司。

被拒絕的方式各種各樣,李榮浩也並不生氣:「我只是拿給你聽聽,沒有其他意思,當然我也謝謝你的意見。」

不爭不辯,不急不躁,似乎是他對周遭事的一貫態度。似乎一輩子呆在錄音棚,為他人做嫁衣也無妨。

2013年,他在北京的錄音棚已經小有名氣。一個相熟朋友來錄歌,隨口問了他一句要不要發專輯。

28歲的李榮浩說:「發唄。」

拍專輯封面照的時候,青色的胡茬還掛在下巴上,身上那件舊襯衣是七年前買的。

專輯《模特》封面

那年9月,做了一場發布會,和幾個朋友在臺上彈了彈吉他、拍了幾支MV、去幾個電臺聊了會兒天,他的第一張個人專輯,就如此輕描淡寫地推出了。

「沒有什麼歌迷,第一次發歌,大家不知道我是幹嘛的。」

第二年,金曲獎評選,身邊的朋友提議他報名,他就不加分辨地一股腦報了7項,而後仍是按部就班地工作。

5月的一天,他正在錄音棚幫歌手李泉錄歌,打開手機,看到網上寫自己入圍了「金曲獎最佳新人獎」,心裡沒有太大波瀾。

後來,他又收到同事消息,不僅僅是「新人獎」,他一共入圍了五項。

他愣在原地,晃過神來,給棚裡錄歌的李泉按了暫停:「泉哥,你出來一下。」

李泉買了一大瓶清酒,陪著他喝了一夜,他得出一個結論:「原來這個事兒,挺大的。」

2014年,第25屆金曲獎頒獎典禮,李榮浩

那一年的金曲獎,李榮浩五項入圍全部斬獲,分別是最佳國語專輯、最佳男歌手獎、最佳新人獎、最佳專輯製作人、最佳作詞,成為殺出重圍的一匹黑馬。

這樣的殊榮,在內地男歌手範圍內,史無前例。

從那以後,李榮浩便一發不可收拾。2017年,他成為首位在香港紅磡和臺灣小巨蛋,開演唱會的內地男歌手。

那一年,他在演唱會上「突然襲擊」,把楊丞琳的臉親變了形,「謝謝我的女朋友楊丞琳」。

2017年的演唱會上,李榮浩忽然親吻楊丞

那一年,他終於敞開心扉說起自己的故事,「今天我可以說出來了,因為大家都知道我是一個音樂人」。

那一年,他發行了一張新專輯,名叫《嗯》。

「嗯」,是他的口頭禪。

「它可以沒有意思,也可以代表一切意思。」

不解釋,亦不掩飾。世間風浪不斷,他一直輕盈而有力量地活著。

幾天前,他發布了新歌《要我怎麼辦》,歌詞反反覆覆不過9個字,評價褒貶不一。

他認為,「呵呵、哈哈」這四個字更能夠描述人生。

這四個字看起來,好像說了什麼,但又好像沒說什麼,可以包含很多情緒。

評論區裡,有人說他意味深長、有人說他江郎才盡、有人說他敷衍了事。

勝固欣然,敗亦可喜。

他曾說:「如果覺得歌不好聽,您就再多聽兩遍。」

少年時自由,中年後自在。

或許,人間悲喜,在他心上,都不過「呵呵」而過。

相關焦點

  • 李榮浩,你可真行!
    會場外的記者問:「你有什麼悲慘的經歷嗎?」 李榮浩的回答,讓記者語塞:「沒有,我太順了,我這輩子就不知道為什麼這麼順。」 尷尬的採訪不了了之,幾年之後,若是這位記者再看新聞,或許會大罵李榮浩: 「你騙得我好辛苦!」
  • 市界行 看小康⑨丨一個「土專家」帶富百家養蠶戶
    市界行 看小康⑨丨一個「土專家」帶富百家養蠶戶 2020-10-15 17: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李榮浩唱的《醜八怪》你可聽過?
    有趣的是,這次李榮浩也加碼選唱「香港四大天王」的四大經典歌曲,分別是黎明的《今夜你會不會來》;劉德華《笨小孩》;張學友《如果這都不算愛》及幾乎整首大改編的郭富城《對你愛不完》,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好歌!正當大家好奇為什麼會選這些歌曲時,李榮浩則解釋道:「我以前是聽這些歌長大的,受香港文化影響比較深,也常有人說我的唱腔或是歌曲滿像廣東歌的!
  • 60萬換一個肺,誰在威脅你的呼吸權?|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圖片來源:人間世2·呼吸丨生死一搏,只為自由呼吸!作者 | 布吶吶早在今年2月份的時候,世界首例新冠肺炎逝者遺體解剖報告公布。也去過職業鑑定中心,可工作人員說,沒有單位證明,就不能給你判斷。」他叫李松輝。「如果我有錢,我寧願用所有的錢去換一個健康回來。」
  • 風入松|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可拋開虛假的口號不說,這話有一定的現實基礎。我坐在三樓的教研組裡,看著窗外的那棵松樹。時令深秋,百葉凋零,但是松樹,一頭青綠。我不是刻意的審美,熟視無睹,任思維漫遊,目光散淡。事情是對稱的。
  • 咱大爺畢竟是咱大爺丨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大爺病危。爹給城裡工作的倆孩子打電話:「你大爺快不行了,趕緊回來,再看一眼。」老大問老二說:「大爺快不行了,咱爹為啥叫咱倆快回去看看,你知啥意思不。」老二說:「我哪知道,要不咱先回去,問問爹咋回事咧。」兩個孩子孝順,沒多想也沒細問,拖兒帶女先趕回去。到家後,爹靠炕沿蹲著,吧嗒吧嗒吸著旱菸,說了一段30年前的往事。那時,倆孩子小,一個兩歲,一個三歲。爹在老遠的地方打工,一年回一次家。
  • 一個人真有才華,困境總會是一時的|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作者:靜賢一個理想的社會,應該人盡其才、各司其職,只是說起來容易,真做到又是非常之難。一個人真有才華,困境總會是一時的,一旦時來運轉,機緣到了,定有其用武之地。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三顧茅廬」的典故,世人皆知,諸葛亮一身韜略,過著半耕半讀的日子,但依然被劉備所知,多次請他出山,這就是「求為可知也」。
  • 《青山空向人》不知何處|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沒什麼可介紹的,就是這些了。」「那問你個問題,我以前和你師父有仇麼?」我不相信初次見面的人會以這種方式打招呼。「雲易不知。」算了,和這種人聊天真沒意思,這麼神叨的師父是怎麼教出如此一個老實到極致的徒弟倒是個不可思議的事情。「雲易哥哥!」突然遠處傳來歡快的呼聲。
  • 在男性「統治」的南極,這個中國姑娘真給女人長臉!|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圖片來源:網絡作者丨loop對大部分人來說,地球上最神秘的地方就是南北兩極。常年的冰天雪凍,危險又迷人,很多國家都在那裡設有科考團隊。但是,你聽說過難抵極嗎?
  • 月亮與路燈/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當一束光照進黑夜裡,要麼它有罪,來自於地獄。要麼它是救贖,來自於神明的目光。他對我有所期待,可我缺辜負了他。他希望我學有所成,別在像他當個普普通通的車間工人。在父母的心裡,孩子是無所不能的。成績優秀,品德兼優,長相美觀。可在父母眼裡,好孩子都是別人家的,考試名列前茅,善良勇敢,樣貌甚偉。我拿著被辭退下來的求職簡歷,以及自己的文憑書,說實話,本科生太多了,出色的學生也不少,要想在拔尖當中拔尖。
  • 趙雷,真不幸丨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像在《理想》中他唱得一樣:「理想永遠都年輕,你讓我倔地反抗著命運。」2015年,大冰曾經出版短篇故事集《阿彌陀佛麼麼噠》,其中收錄了一個這樣的故事。15歲的男孩王越陽身患白血病,離世前他將自己創作的歌詞託父母交給大冰,希望能夠滿足自己當「歌手」的遺願。他說:讓我一個人走吧,讓爸爸媽媽留下。
  • 蛇涎草|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鍾飛雨是個生意人,天南海北地跑。有一天機緣巧合,拜訪客戶的時候,在酒宴上遇見一名童顏鶴髮的老中醫。鍾飛雨的母親有二十幾年的老胃病,藥倒是吃了不少,病情卻沒有好轉。鍾飛雨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趕緊向老中醫討教治療老胃病的方法。
  • |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圖片來源:《三十而已》作者丨山野《三十而已》,三個女人一臺戲。各有千秋,各有苦衷。在她們身上,我看到了細思極恐的婚姻真相。可恰恰這樣一個「完美女人」,他的老公還是出軌了。所以男人下次出軌,麻煩換一個理由,不要什麼事都把鍋甩在女人身上。
  • 你是我心頭的一滴血丨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阿文坐在船艙內,獨對著冮面發呆。遠山灰濛濛的與江水連成一色,淡淡的薄霧如玉帶飄浮在水面。到時我一定好好補償你,定不負你的情意。"他說著話,心中的惶恐卻分明在增加。「阿哥,我想家了,我想我父母了"。阿文抬起臉,眼中的淚水盈盈欲滴。李秀才心中一驚,最不想看到的結局出現了,讓她回家,自己怎麼辦?他想告訴她,他們沒有回頭路的。離家時的慘劇她沒想起嗎?
  • |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圖片來源:紀錄片《急診》及網絡作者丨布吶吶這一個月來,人們把視線都聚焦在了醫院。這裡每天都上演著牽動人心的故事。在1月22日 武漢某醫院的門口,市民們排著隊進行檢查。
  • 在朋友圈消失2年的薛之謙,出現在韓紅的捐款名單中丨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2年多之前,薛之謙的名字似乎隨處可見,朋友圈、微博熱搜、音樂平臺、熱門視頻……他唱歌、跳舞、上綜藝、講段子……很多人喜歡他。但從那個秋天之後,曾經風光無兩的薛之謙,漸漸在朋友圈銷聲匿跡。
  • 王菲謝霆鋒,沒完沒了……丨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王菲與謝霆鋒人到中年,終究還是等到了彼此。那些兜兜轉轉的曲折與傷痛,最後都變成了細水長流的風景。在近期的一檔節目中,謝霆鋒在被蕭敬騰問道王菲最愛吃的水果是什麼時,有人說是榴槤,他篤定地反駁:「不可能,她從來不吃榴槤。」
  • |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作者|八兩前兩天,德雲社郭德綱于謙20周年專場演出。上場前,謙兒哥隔空表白「與有榮焉,你我當如此」,老郭隨後微博認愛「小半輩子都搭你身上了」。原來這文案還有後半句:「無一是你,無一不是你」。你瞧瞧,沒點文化還真看不懂郭德綱是在「表白」,多甜吶!
  • 林憶蓮的故事,不止李宗盛。丨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遇見李宗盛那年,她26歲。今天,她54歲。他們曾經深愛過。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只是愛到後來,總有人要為愛受盡冷風吹。於是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風雨風雨。張開命運的船帆漂洋過海,終於發現,唯有自己值得深愛。
  • 微小說:溫暖的時刻|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秀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他環顧了一下四周,「上上貨,打掃衛生什麼的都可以,」他咽了下口水,「只要,能,管飯就行。」他的聲音越來越輕,要不是我站起來,怕是聽不見他最後說出的「管飯」那兩個字了。站在我眼前的瘦小的身影,捏著那個看起來在地攤上買的或者是撿來的廉價的墨鏡,滿是期待地看著我,等著我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