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悅Tai創始人張鬥回應「戰略收縮」傳聞:如果誰都懂粉絲經濟,還要音悅臺幹嘛?

2021-02-20 娛樂獨角獸

最近忽然收到了很多媒體的關心,在這裡感謝大家的關注。

針對媒體朋友提出的幾個問題,這裡跟大家談談音悅臺的反思和看法。

從10到13年,我們是孤獨的,因為粉絲經濟根本沒有人理;14年到16年,一夜之間,湧現出了大批宣稱要做粉絲經濟的公司,巨頭們也摩拳擦掌,紛紛入場。17年以來,我們又重回孤獨,很多公司嘗試了後,覺得粉絲經濟太難做,所以又紛紛撤退。

 

而我們,還一直走在這條路上,因為我們相信,這是一條即將迎來光明的路。

 

音悅臺數據:2016年全年收入達到1.2億元,比2015年增長240%,會員和粉絲虛擬收入是2015年的4倍,商城收入是2015年的7倍。連續成功舉辦5屆音悅V榜盛典,出席歌手囊括幾乎所有一線藝人。

 

關於質疑

 

音悅臺成立於2009年,並不是一個成立了「十幾年」的公司。這8年來,我們嘗試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教訓。

 

13-14年的時候,公司面臨著極大的資金壓力,那時候每月我們員工的工資都是推遲幾天才發的,而且我們確實是拖了一些員工的社保。這些是事實,我們都承認。這些社保早都已完成補繳,後來再也沒有發生過拖欠社保的事情。最近有些媒體用3年前的舊帳吸引眼球其實大可不必(北京的社保記錄需要兩個月後才能查屬於常識),因為音悅臺今天要深刻反思的事情比這更有價值的多。

 

因為我們對形勢的判斷錯誤,以為粉絲經濟的大勢已經到來,B輪融資後,音悅臺開始了戰略擴張。我們給自己定下的戰略目標是打造從生產,到媒體,到社區,到服務到線下的「全產業鏈平臺」, 人員從150人,最多時候達到350人。我們做了很多嘗試,比如主辦低價演唱會,做圖片社交工具等,但效果都不理想。我沒有考慮到戰略時機尚早,更忽視了音悅臺在人員能力和管理能力上的缺失。

 

在去年8,9月份時,我們就意識到了這些問題,及時調整進行了戰略收縮,確立了以「內容」和「服務」為核心的新戰略,在這個過程中,優化了人員,重新梳理了業務線。這是很多創業團隊都可能會犯的錯誤,我們很遺憾也沒能倖免。

 

但是,正是戰略收縮讓音悅臺更加專注在粉絲服務,更加深刻地反省音悅臺要做粉絲服務平臺的核心價值和存在邏輯;也許就是戰略收縮,讓音悅臺可以活到現在。

 

關於MV及音樂視頻

 

MV一開始是為了宣傳歌曲而產生的,所以很早之前MV的版權費並不高。同時,因為音頻和MV是可以分開授權的,故我們只用購買MV的版權,而不用去購買更高昂的音頻,所以對我們來說,在這個領域還是可以支撐的下去的。我們看好視頻的形式,是因為在這個時代,視頻比音頻更具傳播力,也更受大家歡迎。我們相信音樂視頻會比音頻更有想像空間。

 

關於音悅V榜的公正性和盛典

 

音悅臺從2011年開始做MV榜單,在這之前,國內還沒有任何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用打造產品、打造品牌的方式做榜單。為避免數據集中而導致得分波動過大,我們把數據統計維度分為8項,每十分鐘更新一次。立榜7年來,我們持續與刷票者進行鬥爭,不斷建立健全防刷機制。引入手機驗證,也是為了防範虛假帳號刷票的行為。這是一個真正由用戶參與,且數據清晰透明的榜單。

 

當時,音悅臺已經把MV領域做到了行業最大,歌手新歌MV在音悅臺的播放量遠高於其他平臺,因為用戶養成了在音悅臺看MV的習慣,榜單的權威性逐漸樹立。每周一中午十二點榜單揭曉的時候,音悅臺都會因為瞬間訪問量過大而導致短暫的宕機。幾乎所有的內地、港臺、韓國歌手在新作品發布的時候,都為音悅V榜錄製過打榜ID。很多藝人考慮到V榜的數據統計周期,還特意把MV的發布時間從周末改到了周一。

 

我們在2013年4月舉辦了國內第一個真正由網際網路平臺發起的音樂頒獎典禮——第一屆音悅V榜年度盛典。林俊傑、庾澄慶、張靚穎等眾多明星出席。音悅V榜盛典一直堅持一個原則,即無論藝人是否能夠出席盛典,數據類的獎項該是誰的就是誰的,這一規定一直延續至今。今年的第五屆盛典,五地區最佳男歌手(張藝興、周杰倫、金在中、Justin Bieber、赤西仁)均未能出席,但我們依然在現場頒發獎項。這是對於過去一年用心唱歌,努力發片的藝人的認可,也是對過去一年努力為藝人打榜,為藝人進行宣傳的粉絲的肯定。

 

音悅V榜除了真實地反映歌手作品的受歡迎程度外,還具備發現具有潛力的新人的能力。2014年第二屆盛典,TFBOYS一飛沖天,獨得三項大獎。彼時許多人還不認識他們,認為是黑幕,然而其實早在2013年下半年,他們的作品就已經在音悅V榜上霸榜數周,擁有廣泛的粉絲基礎。此後,我們又發現了更多的有潛力的新人,並幫他們宣傳作品,做團綜,做籤售會,就是希望整個音樂行業能夠更加的熱鬧,有更多的藝人能夠生存下來、火起來。

 

今年4月,在第五屆音悅V榜盛典現場人氣獎-組合獎的投票最後一刻,內地新人女團ATF的得票數比亞洲人氣偶像EXO要高。我們要不要改數據?答案是否定的。忠於數據是不能動搖的底線,哪怕會遭受很多人的圍攻甚至謾罵。有些粉絲說,我們投了近2000萬票,為什麼還會輸給一個新人團?但其實當天是兩個獎項,一個是個人獎,一個是組合獎。EXO粉絲在個人獎上投入了1700萬票,而在組合獎上只投入了170萬票,所以才最終輸給了ATF。這件事情帶給了我深刻的教訓。我們的規則制訂得不夠周全,雖然堅持了原則,但沒有考慮到可能會出現單個帳號投票過高的情況,這個我們認,我們也會在未來做一系列的修正。

 

2015年, 4月和8月,音悅V榜分別和韓國的gaon chart、美國的billboard達成合作,實現數據互通。音悅V榜得以藉此將華語音樂輸送到海外,讓更多的人了解了華語音樂。當時中國內地已經有不少榜單,其中不乏網際網路巨頭公司旗下的榜單,而billboard選擇音悅V榜成為公告牌上代表中國音樂的榜單,也再一次證明音悅V榜本身的公正性、科學性和影響力得到了國際上同行的認可。今年,第五屆音悅V榜盛典第一次在澳門舉辦,未來,音悅V榜還會在國際化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關於粉絲經濟

 

音悅臺在粉絲經濟上是否趕了個晚集?恰恰相反,現在看,集市才剛剛開始上人。

 

我們過去7年實踐得出了一個結論: 粉絲經濟是一個慢生意,需要慢慢養,急不得。

 

粉絲經濟的市場大家都看到了,大家關注的點是如何做的問題。一種是直接擁有藝人,另一種是做平臺。我們認為,這兩種方式都沒有問題,而且相互需要。但是做藝人和做平臺很難同時來做,因為你不能既做裁判又做運動員。

 

做粉絲經濟這麼長時間,我們發現這個市場是缺乏服務的;在韓國和日本,都是SM,YG,傑尼斯這種大公司來系統的服務藝人,大概50-80個人服務一組藝人。但在中國,大量藝人以個人工作室的形式存在著,每個工作室只有5-10個人,這樣就很難為藝人提供完整的服務,需要將很多工作如專輯、周邊、線下活動等外包出去,而這就是平臺的機會。音悅臺就致力於成為一個「服務平臺」,為藝人和粉絲提供更優質更貼心的服務。具體來說,粉絲經濟的平臺價值就是提供「產品化」和「商品化」的能力,並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的能力。

 

去年我們做了張藝興的專輯售賣及籤售會,我們為每場籤售會都定製了不同的主題,把一個簡單的籤售會變成一個party,張藝興的專輯賣掉了4萬多張。也就是產品化能力的表現;針對觀看張藝興MV和為他打榜的粉絲針對性提供這種服務,就是效率極高的「商品化」的能力表現。藝人和粉絲都十分享受這種服務,口碑極好,就是在兩者中找到平衡的服務能力的體現。

 

我們覺得,服務就是商務,要提供讓粉絲覺得「值」得的服務,這樣粉絲才願意付費,而音悅臺才能獲得收入。我看到有很多人會說音悅臺「圈錢」的質疑,我要說的是,音悅臺做為一個公司,肯定是要賺錢的,但是我們不圈錢,我們只用自己提供的服務來獲取相應的「服務費」。粉絲花錢不是重點,重點是讓他們花錢花的「值」。

 

關於音悅臺的未來


我們依然相信粉絲經濟,依然會堅定地走在粉絲經濟這條路上。雖然很艱難,但我們認為自己的道路是正確的。

首先,音悅臺一定是一個能讓娛樂更美好的公司。

 

在MV業務方面,音悅臺不會放棄已獲得認可的MV業務。早在2010年,音悅臺就第一個跟各大唱片公司籤訂了MV版權授權協議。後來所面臨的版權壓力,主要是來自於版權戰所帶來的高昂授權費,而不是因為音悅臺沒有尊重版權的傳統。和同行業其他夥伴一起推進正版化,維護藝人和著作權人的權益,並通過MV讓更多人欣賞到優秀的音樂作品,是音悅臺不會忘記的初心。

 

在粉絲服務方面,音悅臺很多員工都是粉絲,他們了解粉絲在追星過程中的不便和痛苦,也深知追星、娛樂不是社會上所認為的那樣腦殘,而是有其價值的美好的事情。所以,他們致力於服務粉絲和音樂愛好者,讓每個人都能愉快地追星和娛樂。這也是音悅臺始終不願意修改、抹黑榜單數據的重要理由。

 

其次,音悅臺希望能夠做好自己的業務,同時服務好藝人和粉絲。

 

音悅臺雖然是個小公司,但在服務藝人的過程中一直堅持專業的態度。例如,我們舉辦了五屆音悅V榜盛典,藝統都是由員工親力親為,雖然很多人都是粉絲,但沒有發生一起越界行為。這可能也是藝人發片時會選擇音悅臺這個既沒有傳統媒體背景,也沒有網際網路巨頭背景的平臺進行宣傳的原因。也正因如此,音悅臺和藝人之間的關係一直比較密切。

 

服務好藝人的同時,還要服務好粉絲。由於粉絲服務這個業務才剛剛興起,我們沒有可以複製的先例,只能堅持模式創新與服務至上並重,力圖滿足粉絲多方位的需求。比如,去年上線的Star明星直播項目,不是傳統的網紅直播,也不同於單純的藝人直播,而是做高質量的直播節目,讓藝人和粉絲有機互動,項目啟動一年至今,除了做第一個項目因缺乏經驗而虧損,其他每個項目都收穫了利潤和口碑。這條路我們會繼續摸索下去,目的是讓藝人和粉絲都能在音悅臺得到想要的東西,都能接受最優質的服務。

 

最後,音悅臺一定是「既可以服務好粉絲,又能賺錢讓自己發展起來的公司。

 

MV本身和音頻不同,不是可以直接買賣的商品,因此MV平臺肯定是一個燒錢的生意;而在粉絲經濟這個領域,如上文所說,是一個還尚未到收割期的生意,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快速變現模式來套這個生意,是不合理的。

 

作為先行者,音悅臺正在探索,但目前所取得的成績可能還不足以讓公司實現完全盈利。在沒有融資進來的情況下,我們的這份堅持確實會很艱難,甚至會犯錯,讓用戶失望,認為音悅臺忘了初心,只想著掙錢。

 

我們不會否認戰略上的失策和一些具體項目執行中的錯誤,但我們能做的只有不停總結、避免再犯,並且通過模式創新,確保在服務好藝人和粉絲的同時,也能保證自己的利潤。

 

我不會放棄,公司裡一心想要做成這番事業的粉絲們也不會放棄。

 

最後,感謝行業、市場、媒體、各界朋友對我們的質疑和批評,關心和支持。

 

粉絲經濟的方向是正確的,道路是曲折的。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看到任何一家在粉絲、粉絲服務上比音悅臺理解的更深,嘗試的更多,找到解決方案的公司。 這還是一個東方剛剛開始泛白的朝陽產業,我們有理由相信,音悅臺一定會在未來的讓娛樂更美好、做一個公正的媒體。只要是對的事情,再難也有必要堅持下去。

 

因為你們,過去8年支持音悅臺的粉絲,因為我們的初心,服務粉絲的愛與誠,所以我們說:堅持不易,放棄更難! 

相關焦點

  • 音悅Tai疑似倒閉,音樂V榜黑幕粉絲流失,法人捲款跑路
    現在的音悅Tai不但視頻無法播放,無法搜索,就連評論也消失了,音悅TaiAPP也數據異常。音悅Tai創始人張鬥曾經是阿里巴巴元老級人物,工號126,頂頭上司是十八羅漢之一的謝世煌。據說張鬥是「 阿里銷售中的Top sales」 ,陪馬雲賺得了第一桶金。2002年,張鬥從阿里離職,先後創辦了「ICast富媒體廣告」和「BBSEE網站」,不過都以失敗告終。
  • 音悅臺時隔半年再傳倒閉,成也粉絲敗也粉絲
    記者於日前搜索發現,音悅tai官網正式更名為「音悅網」,官網頁面已進行修復,首頁部分MV已恢復正常;同時其搜索功能重新出現,但內容仍未進行更新,最近更新日期為11月初。有行業內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音悅tai的問題早已出現,「多年來該公司的主營業務都圍繞粉絲經濟展開,隨著粉絲和版權的流失,音樂傳播的方式和用戶習慣也發生了轉變。音悅tai昔日的流量已經不再。
  • 音悅Tai怎麼了?2年前融資3500萬美金,如今「戰略收縮」資金吃緊
    4月20日,張鬥回應稱,「沒欠過員工工資」,只是有過未按時發放的情況,而社保在2013年確實拖,但沒有欠過,該公司也正在進行「戰略性收縮」,有員工離職,但「屬於正常情況」。 本周五,音悅Tai方面回應娛樂資本論稱,網上查詢社保信息會有延遲現象,比如你3月份交的社保,5月份才能在系統上查到。
  • 倒在第十個年頭的音悅臺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在眾多MV分享網站中,音悅臺曾是最大的一個。12月4日,音悅臺卻再度陷入倒閉傳聞。多名用戶反映,音悅臺官網及App出現數據異常,僅首頁與部分頁面可成功訪問,視頻無法搜索和播放。此前,音悅臺資金緊張、創始人跑路的傳言曾多次出現。
  • 音悅Tai疑似倒閉,十年偶像夢終破碎
    在追討欠款過程中,音悅臺創始人人張鬥承認專輯銷售所得的款項1000萬被挪用。一石激起千層浪,坤音娛樂狀告音悅Tai拖欠款項的事件曝光後,引起了業內廣泛共鳴。其他音悅Tai的前員工、供應商也紛紛在微博上曝光其欠薪欠款,扯下了音悅Tai最後一塊遮羞布。作為國內粉絲文化的啟蒙老師,巔峰時期的音悅Tai舉辦過群星雲集的頒獎典禮,可誰又曾料到一朝倒閉淪落賣號給莆田。
  • 音悅臺倒閉了?
    然而,音悅臺這些年的盛衰也均源於此——音悅臺站內的海外高清MV多為人工下載、二次上傳,並無版權。隨著國內在線音視頻平臺逐漸完成從野蠻生長到注重版權的成熟化過渡,音悅臺不得不下架大量MV。版權震蕩之後,音悅臺開始重整內容,並將重心轉移到粉絲經濟。2015年,音悅臺剛獲B輪3500萬美元融資、平臺月活人數達4000萬人次,然而此後音悅V榜的黑幕事件又給其致命一擊。
  • 音悅臺:十年一覺偶像夢
    2015年,音悅商城獨家發售了鹿晗的首張專輯《reloaded重啟》。2萬張專輯2小時內售空,創下了商城有史以來的最快銷售記錄。這讓音悅臺創始人張鬥更加深信粉絲經濟的威力,他曾公開表示:我相信鹿晗的專輯銷量將會超過泰勒·斯威夫特。為了全面釋放粉絲的戰鬥力,除年度盛典外,音悅臺也推出了一些日常的打榜、投票活動,並用宣傳資源、廣告露出等福利刺激用戶參加其中。對
  • 音樂網站「音悅Tai」疑似倒閉!官網視頻無法播放、App數據異常
    科技先生12月4日訊,據多位微博大V爆料,知名音樂網站音悅Tai疑似倒閉,官網無法正常訪問,僅首頁和部分頁面可以訪問,視頻也無法播放,無法搜索,評論消失,App也數據異常,並且已從App Store下架。
  • 音悅臺:十年一覺偶像夢-虎嗅網
    追逐偶像紅利十年,竟成空夢一場,音悅臺終究是走偏了。而它的崛起和沒落背後,是整個內地偶像市場和粉絲經濟的流變。韓流,音悅臺的命脈多數創業故事都有個「從生活中來」的靈光乍現的開頭,這點從《致富經》到音悅臺都不例外。
  • 音悅Tai疑似倒閉:官網視頻無法播放、App異常
    IT之家12月4日消息 據多位微博大V爆料,知名音樂網站音悅Tai疑似倒閉,官網無法正常訪問,僅首頁和部分頁面可以訪問,視頻也無法播放,無法搜索,評論消失,App也數據異常,並且已從App Store下架。此外,音悅Tai大多數微博官方帳號也已賣掉。
  • 音悅臺張鬥現身GAON頒獎典禮 為BIGBANG頒獎
    作為在中國地區唯一的直播夥伴,音悅臺負責整場盛典的臺前及臺後直播,音悅臺CEO張鬥做為GAON頒獎典禮特約嘉賓出席,頒發「亞洲最具影響力組合獎」,經過激烈的競爭,最終BIGBANG贏得這一殊榮。  據悉,早在2015年8月,音悅臺就已經和GAON達成戰略合作,音悅臺播放數據做為GAON的social chart計入榜單,從而實現了韓流粉絲在中國影響韓國權威榜單的願望。而這次音悅臺成為GAON在中國境內的獨家直播及採訪平臺,更是為粉絲帶來從臺前到臺後立體化的了解偶像的機會。
  • 「聚焦」「搖晃」的音悅臺——「偶像泡沫」的犧牲者
    偶像經濟的先行者縱使如此,音悅臺曾經也有過一段恢弘的歲月。據天眼查顯示,音悅臺的實際經營主體為「北京寬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時間為2005年10月,此前的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均為控股股東張鬥,平臺主要致力於高清音樂MV分享以及粉絲經濟運營。張鬥曾經說過,他對音樂並沒有感覺,但他認為做音樂產業並不需要懂音樂,更重要的是懂市場。
  • 音悅臺十年一夢終散場?
    此前,音悅臺資金緊張、創始人跑路的傳言曾多次出現。今年 5 月,坤音娛樂官博上演在線追債。聲明指出:音悅臺拖欠自家男團  oner  實體專輯銷售款 1000 多萬;雙方協商數月無果,音悅臺法人代表張鬥承認已將款項挪用至公司其他業務;同時,由於音悅臺未和物流公司結算費用,導致部分專輯至今未能送到粉絲手中。
  • 音悅臺陷「倒閉風波」 十年夢碎?
    這一結果引發EXO粉絲的強烈不滿,紛紛指責音悅臺「暗箱操作」。至此,音悅臺的公信力和口碑形象一落千丈,平臺粉絲大幅流失。   對此,艾媒諮詢CEO張毅指出,音悅臺近年來屢次出現的問題,根源在於其在資金和經營上的不足。「作為一家音樂垂直網站,音悅臺運作模式單一,難以與綜合性音樂平臺抗衡,而且其對資金和經營管理都缺乏有效把控。」
  • 聽說音悅臺要倒閉,真愛粉冷靜的寫了一篇回憶錄
    難道真如傳說的那樣,音悅臺賣給「莆田系」了? 於是趕忙動動手指,查查相關信息,資料顯示了從今年4月底到10月底,與音悅臺相關聯的4家企業,法定代表人信息由音悅臺的創始人張鬥,變更為劉正恕。在2019年10月25日,音悅臺相關聯公司之一的「北京寬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和經理職位,也從原先的張鬥變更為劉正恕,但張鬥還是這家公司的董事和股東。
  • 音悅臺倒閉了?曾經的音樂平臺之王是怎麼淪落的
    音悅臺創始人張鬥在優酷秋集上談打歌節目後來,連引以為傲的音悅V榜也因為票數造假的黑幕問題被粉絲吐槽,用戶紛紛出走,對品牌口碑造成持續性的致命打擊,被粉絲捧起來的音悅臺就這樣逐漸被粉絲拋棄。沒有打造拳頭產品缺乏核心競爭力一直以來,音悅臺都深耕粉絲經濟,創始人張鬥曾公開表示,「
  • 音悅Tai疑似倒閉!
    2009年.在女兒的抱怨偶像MV畫質很差得到啟發的張鬥,敏銳的捕捉到了MV市場的巨大商業價值。這位前阿里工號126員工,用了僅僅四年就將音悅Tai發展成了月活4000萬,總營收1億元,國內排行第一的MV音樂網站。那時候,畫質清晰、更新及時的MV,令音悅Tai成為了無數追星粉絲的聚集地。
  • 被粉絲熱追的音悅臺,為何最後以慘敗收場?
    韓國偶像文化十分強盛,音樂行業的完善度也很高,偶像文化的輸入,讓粉絲開始熱衷買專輯、打榜、音樂節目投票、看演唱會。但當時的中國,並沒有專業性的音樂榜單讓粉絲投票,也沒有飯圈粉絲圈供粉絲討論。音悅臺發覺這個缺口後,便開展了粉絲經濟服務。音悅臺總會在第一時間公開全球各個國家歌手的新歌mv,並提供包括韓國音樂打榜節目現場、演唱會錄像等Live影像。
  • 音悅臺:真正的高手,是這樣「撩」粉的【商評新商業】
    從高清MV、新歌首發媒體,到商城、V 榜,音悅臺的粉絲經營成績非常亮眼,這一切都源於創始人張鬥對粉絲的深刻洞察。在本文中,我們將為你展現他的「撩」粉秘技。伴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成熟以及90後的崛起,我們已經進入泛娛樂時代,娛樂的邊界正不斷被分解與重構。娛樂圈內,演員開始唱歌、歌星出演小品、舞蹈家講起了脫口秀,而更多圈外的名人也紛紛參與各種娛樂演出。
  • 「炮灰」音悅臺
    音悅臺的CEO為張鬥,為什麼會創辦音悅臺?這個創意的來源源於張鬥的女兒喜歡韓國男團Super Junior。但當時在網絡上觀看MV的體驗實在太差,畫質在今天看來實在讓人看不下去。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一個疼愛女兒的好父親,以及擁有阿里巴巴第126號的老員工,從女兒的抱怨中,張鬥創辦了音悅臺。創立伊始,依靠著更新快和高畫質,趁著韓流在中國的爆火,音悅臺迅速成為日韓音樂粉絲們的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