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消息,《貓和老鼠》導演吉恩·戴奇在布拉格去世了。他的作品不僅在國外享有極高的評價,在國內也廣受大眾的喜愛,陪伴著無數人成長,可謂是人盡皆知。
吉恩喜歡使用誇張手法來表達搞笑鏡頭,其中也包括一些簡單粗暴的劇情,如湯姆貓經常受到主人虐待般的亂揍。
所以,有人說吉恩執導的《貓和老鼠》過於暴力,超出了很多觀眾所能接受的極限。吉恩曾表示,如果把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他並不會為此感到開心,暴力不是他刻意要表達的內容。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作品就好像一面鏡子,讀者對作品作出何種解讀,某種程度上,已經和作者沒有關係,《貓和老鼠》同樣如此。
有人在《貓和老鼠》中看到了種族歧視內容,並加以警告,甚至要加以刪除之,在他們眼中,湯姆貓就像是一隻具有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的老煙槍。
還有人在其中看到了不一樣的意識形態,稱會顛覆、毒害孩子毒害孩子的思想。有的家長為此不願意讓孩子觀看《貓和老鼠》,強調這個動畫片裡有不好的東西。
把自己的認知強加於他人的行為是不明智的,《貓和老鼠》有一集講的故事就是如此。湯姆教導小貓咪要抓老鼠,可小貓咪覺得老鼠挺可愛的,想和它做朋友,湯姆想將抓老鼠的思想強加於它,最後湯姆反而被小貓和老鼠聯手鬧了洋相。
或許,吉恩早就預料到,觀眾會對他執導的作品有種種不同的見解,或者人們一直以來就喜歡用自己的見解評說世間事。所以他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我們確實要從這個警示中反省。
因為,許多人從小就喜歡看《貓和老鼠》,卻從未因此看輕黑人,或者被引導去抽雪茄菸,或者思想被顛覆毒害了。因為他們的價值觀本來就沒有種族歧視的觀念,也從沒有見過雪茄菸,他們的童年因為《貓和老鼠》而增添了一份美好回憶。
誠然,如果我們以現有的價值觀來評斷過去的藝術作品,是一種偏執、狹隘的表現。
所以,《貓和老鼠》不僅是吉恩留在世間的一部優秀作品,也是一面可以幫助人反觀自省的鏡子。感謝《貓和老鼠》,感謝吉恩,一路走好!
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