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雲筆記「語雀」不完全使用指南

2021-02-15 Smart

文章大綱:

前言

之前推送過 「使用 Typora 畫圖」文章在知乎上突然火了,短短幾天內的點讚數量超過了2000,收藏超過 4000 次,得到不少人的認可。還沒看過的可以點開看看👀。

評論區有人讓我寫一下語雀,正好前不久在阿里實習過一段時間,所有和文檔相關工作,例如日報周報、項目排期、問題總結等等都是在語雀上完成的,對於這款雲筆記產品是再熟悉不過了。

下面就用一些篇幅,儘可能全面地介紹語雀的一些特點以及使用方法。這裡不與同類產品進行對比,每個人都有自己熟悉的一套工作流,對比起來可能會帶有強主觀意識,歡迎在評論區進行討論。

什麼是語雀

「語雀」是一個「專業的雲端知識庫」,孵化自螞蟻金服 ,是體驗科技理念下的一款創新產品,目前已是 10 萬阿里員工進行文檔編寫、知識沉澱的標配。

——語雀官方介紹[1]

語雀最初的時候僅僅是由幾位工程師做出來的一個文檔工具,以文件夾和文件形式面向個人用戶。之後在阿里內部開始推廣,名字也從「雲雀」變成了「語雀」。今年 8 月份,語雀在阿里內部改名為「阿里文檔」,分量可見一斑,但對外依然保留「語雀」的名稱。

插一句:字節跳動的文檔工具名字叫做「飛書」,英文名叫做 「Lark」,而 「Lark」的中文翻譯又是「雲雀」,緣分妙不可言。

語雀作為一款雲筆記應用,圍繞著圖、文、表三種典型的知識載體,用戶可以通過創建知識庫,將碎片化的知識內容進行歸納整理,逐漸形成結構化、體系化的知識形態。

你可以在上面編寫自己的個人博客,存放自己的私密筆記,收集和整理資料。對於團隊來說,可以一群人一起創作知識庫,分工編寫文檔、共同製作產品說明、編寫團隊博客以及其他的應用場景。

下面主要從知識庫以及編輯器兩個方面,介紹我在使用過程中的一些體驗:

知識庫

知識庫(Knowledge Base)是一個產品思想,在語雀上,知識庫作為內容的載體。

創建文檔前必須先創建一個知識庫,所有創建的文檔都要歸類放入某一個知識庫中。

登錄後,點擊右上角的 ➕,開始創建一個知識庫。

語雀分為以下四種,可以覆蓋項目文檔、博客專欄、學習筆記、日報、周報等不同場景:

文檔知識庫

文檔知識庫提供的是在線文檔、表格的編輯能力,可以用來編寫產品文檔、個人筆記、共享信息等內容。

文檔的編輯器非常的強大,下面會詳細說一下。

例如我這裡最近在維護的一個知識庫,整合學院內部群發送的招聘、內推信息,同學們可以不用翻找聊天記錄,打開文檔即可以看到過往的信息記錄。支持協同編輯,文檔有更新時,關注此文檔的人會收到郵件或者消息推送。

你也可以和 @Robin 一樣,整理自己的讀書 or 學習筆記。

截圖自 @Robin的讀書筆記資源知識庫

資源知識庫可以看成是一個小型的網盤,你可以在裡面備份一些常用的文檔。

資源知識庫支持主流格式文件,例如 Office、iWork 辦公套件以及設計類的文件,文件可以在線實時預覽,也支持整個文件夾上傳。

免費用戶有 10 GB 的上傳流量,備份常用的文件完全夠用。

畫板知識庫

畫板知識庫主要針對於一些設計師用戶,設計師可以上傳自己的設計作品。

支持 .psd、.skech 以及主流的圖片格式的文件。設計師可以很方便的將自己的作品分享出去。其他人通過連結打開即可預覽,不用再下載相關的設計軟體。

這是我在開發的小程序「同學在哪兒」設計稿[2] 👇

如果你使用 Sketch,還可以安裝 Kitchen[3] 插件,本地設計稿會自動同步到語雀雲端。

話題知識庫

話題知識庫主要用於多人協同的話題交流,針對一些特殊的討論場景,知識庫成員可以發起話題,並圍繞該話題進行討論。

這是我用於解答學弟學妹諮詢保研相關問題,創建的一個保研話題知識庫[4] ,並邀請了一些已經保研的同學來回答👇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不用在微信上做一些無意義的交流,將內容沉澱下來,還可以幫助到更多的人。

編輯器

先拋開體驗,語雀是我目前接觸到的筆記類應用中(其實也沒用過幾款 😅),編輯器功能做的最完善的。不管你是學生、開發者還是設計師,你所需要的應用場景,編輯器可能都覆蓋到了。

常用功能

先就常用功能來說,除了正常的文字排版編輯能力,編輯器支持常用的 Markdown 語法[5],例如 標題、列表、代碼塊、加粗、斜體、引入等等。

標籤可以總結文檔內容,標註段落重點。

編輯器支持快捷鍵,編寫文檔可以更加高效。

多人協作的文檔,還可以選擇插入投票模塊。

附件插入

附件支持多種文件格式,Office 套件、iWork 套件、音視頻以及設計稿等等。

插入的附件文檔會自動解析,可以在文檔中直接預覽。

畫圖

編輯器支持直接插入思維導圖和流程圖,可以通過拖拽的方式進行製圖。

本篇文章的的思維導圖就是通過語雀的編輯器繪製出來的。

文本繪圖支持主流的 PlantUML 和 Mermaid 語法,在上面的 Typora 文章中也提到過。

例如通過下面一句文本,即可即可繪製出一張餅圖。

pie
    title Key elements in Product X
    "Calcium" : 42.96
    "Potassium" : 50.05
    "Magnesium" : 10.01
    "Iron" :  5

第三方服務

第三方服務支持插入一些視頻連結、設計網站的外鏈、地圖表單等等,適用於各種的應用場景。

其他筆記導入

如果你是印象筆記(Evernote)的用戶,你可以一鍵將筆記導入到語雀。

相關教程:《Evernote(印象筆記) 遷移到語雀》[6]

端側應用

語雀有自己的客戶端,支持 MacOS 和 Windows,但相較於 Web 版,功能有所缺失。

也有自己的小程序,支持手機上查看文檔。

總結

借用官方文檔中的一句話:

語雀,一隻能言善語的雲雀,伴隨大家在「知識的世界裡」歡快翱翔。

語雀經過內部的孵化,對外的開放,以及不斷的打磨以及迭代,現在可以算得上是一款優秀的筆記應用。還是上面所說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熟悉的工作流,選擇合適自己的工具就好。

使用愉快!

參考資料[1]

語雀官方介紹: https://www.yuque.com/yuque/help/about

[2]

「同學在哪兒」設計稿: https://www.yuque.com/fevercode/preaui/

[3]

Kitchen: https://kitchen.alipay.com/

[4]

保研話題知識庫: https://www.yuque.com/fevercode/ggiv6q/hxwf6h

[5]

Markdown 語法: https://www.yuque.com/yuque/help/lnobo9

[6]

《Evernote(印象筆記) 遷移到語雀》: https://www.yuque.com/yuque/help/rp8h68

相關焦點

  • 簡書整改,或許你可以試試在語雀寫博客?
    如何使用語雀快速寫一篇博客語雀用戶,思考問題的熊寫在前面生信圈子很多人在用的「簡書」最近一段時間涼涼了。朋友圈一片哀嚎,大家紛紛表示恐慌,不知道該去哪裡安放自己的創作欲望。動手能力強的朋友計劃動手搭建自己的博客,類似於已經更新了快三年的「思考問題的熊」以及最近勢頭很生猛的「洲更」。
  • 阿里巴巴語雀上線知識庫 2.0,讓表達更自由
    全新上線的知識庫 2.0 版可能是語雀產品上線以來最大的改動,不僅帶來了全新的結構升級和更具有沉浸式的寬屏讀寫體驗,還將原來獨立的文檔知識庫,專欄知識庫,表格知識庫合併成為了全新的「文檔知識庫」。事實上,從去年上線的新版「自定義團隊首頁」開始,語雀已經在探索如何用模塊化的產品功能來滿足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的需求。自 3 年前產品上線以來,語雀一直保持著「一種知識庫面向一種專業創作」的理念,希望用這樣的方式來為不同的人群提供更直觀的服務。
  • 10 萬阿里人都愛用的網紅工具,語雀如何「用保護錢包的技術在保護...
    在完成上述的小目標後發現,語雀發現身邊的每個人、每個團隊、每塊業務都有很多「工作知識」需要沉澱,但缺少一款好用的工具讓這些「工作知識」得以保存和流傳。所以語雀不應止步於僅服務工程師,應該為每個想表達所思所想的人提供一款順手的工具,讓知識能得以記錄和傳播,成為「專業的雲端知識庫」。
  • 語雀推出桌面端,打造更輕盈的書寫體驗
    5 月 6 日,來自螞蟻金服旗下的文檔與知識管理工具語雀推出了團隊潛心打造的全新產品「語雀桌面端」,這也是繼去年 12 月 8 日正式亮相後推出的重磅新品。  此次發布的「語雀桌面端」在保留了語雀最為經典的產品設計「結構化目錄」的同時,為廣大用戶帶來了更輕盈的沉浸式書寫體驗。
  • 雲筆記哪家強,玲瓏語雀來幫忙!
    今天發現一款超級強大的雲筆記工作平臺,僅憑第一眼它提供的創作場景就深深地吸引到我,讓停更這麼久的我突然想為它寫篇推文!關於語雀這個名字的起源也很有意思,《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叫天子,詩人雪萊的傑作《致雲雀》。語雀,一隻能言善語的雲雀,伴隨大家在「知識的世界裡」歡快翱翔。新建完成後即可進行進入修改,網站為了方便大家編輯直接提供了模板。
  • 支付寶開放在線知識管理工具「語雀」 巨頭們的企業雲服務戰火升級
    12月8日,支付寶內部孵化的一款文檔與知識管理工具「語雀」,宣布正式對外開放。語雀是支付寶技術團隊從2015年開始內部孵化的雲端知識庫,有文檔、知識庫、團隊三層結構,通過知識庫來組織管理知識,通過協作及分享讓知識流動起來。事實上,除支付寶外的其他科技巨頭們也已經布局企業雲服務,同「語雀」類似的在線文檔服務已經存在不少。
  • 支付寶語雀上手體驗:讓知識流動起來
    如果你不熟悉如何開啟知識管理之旅,語雀還提供了一些知識創作的場景供大家選擇,你可以選擇學習筆記、博客專欄、旅行攻略、項目組、部門、興趣小組之類的開始。每一項知識創作場景都是一個知識庫的開始,非常具有條理性。如果你已經進行了多個操作或者編輯,那麼工作檯就會展示你的操作動態。當然你也可以直接新建一個空白文檔,這會屬於默認的知識庫。
  • iPad 數字筆記完全指南
    來源:新浪眾測作者:果核Group『後浪』的『筆記方式』大概兩年以前,我就寫過一篇 iPad Pro 筆記指南。在那篇文章中,我詳細說明了如何使用 iPad Pro 記筆記這件事。所以,如果你一開始不適應在『玻璃上』記筆記,基本上經過一定時間的書寫,將會完全掌握這種節奏。(李書琪筆記作品)2。貼膜。當然這裡特指的是類紙膜。我自己本身是一個電子產品『邋遢』戶,這意味著我從來不喜歡給自己的電子產品貼膜,所以我的 iPad Pro 從來都是不貼膜使用。
  • 「大川的指南」2020 年初 iPad 選購指南
    二、買新不買舊其實客觀的說,對於 iPad 這種使用周期很長的產品,「買新不買舊」的原則其實沒有那麼深刻三、無線區域網還是蜂窩網絡簡單來說,無線區域網只可以連接Wi-Fi使用,而蜂窩網絡可以使用 SIM 卡流量(但不可以打電話)。對於用戶來說,當然可以使用手機「開熱點」給 iPad 使用。所以對於大部分用戶來說其實無線區域網版可以滿足你的需求,並且更具有性價比。
  • 「劃線高亮」和「插入筆記」--不止是前端知識點
    開發者們熱衷於討論「如何把前端格局做大」,「如何將高高在上的概念落地」。此時,你有沒有感受到「還不知道發展方向到底是什麼,就已經被未來拋棄了」。我想,與其去琢磨「serverless 到底是什麼,跟前端有什麼關係」,不如先讓我們回到需求的起點,從前端開發的護城河特點說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前端開發說到底是內容渲染和交互實現。
  • 支付寶語雀免費開放,阿里巴巴能否藉此打開在線辦公領域新局面?
    港股研究社消息,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金服科技官方在其官方的微信公眾號上對外發文表示,稱支付寶旗下的知識管理工具語雀將免費對外開放,以此來助力受國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而轉而選擇在家辦公的企業。螞蟻金服官方表示,此次支付寶旗下的知識管理工具語雀其包含的「語雀團隊」將長期讓用戶免費使用,螞蟻金服官方向全社會中小企業及組織提供支持免費50人的「語雀團隊」,而專為中大型企業和組織打造的商業版服務「語雀空間」將提供 3 個月免費試用期。而非盈利性組織將長期免費使用「語雀空間」全部功能。
  • 新型知識管理工具-Baklib,比起語雀我更喜歡它
    如何挑選知識庫工具市場上有很多做知識管理的工具,小編用過的就有很多,比如印象筆記、幕布、石墨文檔和語雀,這些工具我基本都有會員,為啥會在那麼多工具中徘徊呢,不是小編不專一。無非是兩種原因,一種就是不好用,還有一種就是功能不太貼切具體的需求。
  • 知識管理工具選石墨、語雀還是Baklib呢?
    知識庫的建立對企業來說十分重要,當然選對好的工具則會讓你事半功倍,下面推薦老劉使用的三款知識庫製作工具語雀、Baklib、石墨,並說下使用體驗。知識庫製作工具使用體驗之語雀語雀主打雲端知主打雲端知識庫,體驗後感覺更多的它不是要打造一個個人的知識庫,而是要打造一個社區(比如開發了分享後,那麼它可以是一個CSDN,可以是一個簡書…)。
  • 太原的好玩小地方「 不完全指南」④
    兩個房間裡從地板到天花板,堆放著密密麻麻的唱片和玩具,還有各種音響設備。這時候,店裡另外那哥們兒不幹了,傲嬌地向老闆表示:你怎麼從來沒給我介紹過這些啊?也沒給我放過這些音樂啊?老闆攤手:你也沒說過你愛聽爵士樂啊……
  • 支付寶宣布旗下知識管理工具語雀免費開放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2月5日消息,為幫助社會各企業和組織高效協同運轉,支付寶宣布旗下知識管理工具「語雀」為所有企業和組織提供在線辦公支持,包括「語雀團隊」長期免費使用、「語雀空間」免費使用3個月等。
  • 《大炮的不完全使用指南》
    潤滑炮,顧名思義是用作潤滑使用的炮。為什麼潤滑液要搭配潤滑炮使用呢?一到冬天,不單單是手和臉,北方的姑娘身上也經常乾燥起皮,但是塗抹身體乳這件事,可不像擦護手霜、塗面部精華一樣輕鬆。而且背部經常夠不著。
  • 「卡拉OK」竟是日英結合?來看看日本的新式詞彙——和制外來語!
    和制外來語就很好地體現出這一文化特色。和制外來語大多是日本人為了方便交流,以簡化、改造的手段吸收其他種類的語言,使其日語化,並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詞彙。在明治維新時,日本脫亞入歐,更多地學習了西方文化。從那時起,日本就開始創造和使用和制外來語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和制外來語的幾種組合方式!
  • 盤點 Google 愚人節「惡搞」,用「荒誕不羈」去改造世界 | 完全極客養成指南
    今年的 Google 愚人節好吧,其實「土地公」這個名字是我起的,正規一點的翻譯應該是「谷歌園丁」。這個東西其實也是對 Google Home 產品的另類惡搞,將 Google Home 的產品概念延伸到家的後院和花園。
  • 石墨文檔推出筆記應用「小章魚」,它的體驗如何?(內含福利)
    包括這個名字,開發團隊表示有「八隻腳效率高」的意思,logo 是一隻章魚腳卷著鉛筆,很形象。在筆記列表,點擊右上角可以新建筆記,然後直接輸入文字即可。每個段落前面有個文字標誌,點擊可以修改格式,它最多支持六級標題,還有引用、to-do 等格式。實際寫作時,清單類的格式可以提前設定好,其它的後期編輯也可以。
  • 螢光棒的科學使用指南 音樂有意思
    螢光棒應該是在偶像文化下發揚光大,而只跟著音樂簡單揮動的話,絕對稱不上一個稱職的粉絲。特別是在日本,偶像、聲優的演唱會上,宅男們為此甚至專門發明了螢光棒舞蹈,被稱為「 Wota 藝」(ヲタ芸),也就是御宅藝術的意思,一般不會說「跳」 Wota 藝,而會說「打」 Wota 藝,而打 Wota 藝的人則被稱為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