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銀河映像的十部佳作

2021-02-20 澎湃有戲

警告: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有戲」欄目,轉載請聯繫contact@thepaper.cn

轉發朋友圈不需要聯繫

撰文:豬一樣

銀河映像是成立於1996年的一家香港電影製作公司。


這又不僅僅是一家公司。

在它成立伊始,香港影壇開始了巨大的市場衰退。徐克、吳宇森、林嶺東、周潤發等1980年代風雲一時的電影人紛紛出走好萊塢,莊文強、麥兆輝等新導演又無錢拍片,銀河映像獨自撐起香港影壇的半壁天空。

銀河映像成立的這20年,出品影片不僅數量眾多製作嚴謹,而且風格突出,繼承了香港電影商業性和個性化的傳統。是從邵氏武俠片、1980年代新浪潮以來香港電影的時代傳承。

本文並不是要列出「銀河映像十佳片的排行榜」,人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最佳作品。這裡借著回顧銀河映像的十部代表作,梳理一下20年間銀河映像公司以及這批優秀電影人的發展脈絡。

《一個字頭的誕生》(1997)


本片是銀河映像的第一部風格之作,就像片名宣告的那樣,銀河映像這個「字頭」開始打響了名號。

這只是導演韋家輝的第二部電影作品。但早在1980年代開始,他就在無線電視臺擔任編劇,並漸漸在眾多電視劇集中擔當核心的監製角色。《義不容情》、《大時代》等經典作品就是由他主創。


上世紀70到80年代杜琪峯也在無線電視臺工作。最初在劇組打雜,後得到演員劉松仁推薦拍攝電影處女作,又在1983版《射鵰英雄傳》中師從王天林,擔任執行導演,一步步走上了專職導演的道路。

雖然在無線電視臺期間杜琪峯和韋家輝並無太多交集,但兩人最終在1990年代結合成銀河映像最堅實的基礎。劇本大多由韋家輝組織創作。兩人一人導另一人監製,或聯合導演的模式貫穿了銀河映像的大部分作品。

本片是極其風格化的一次嘗試。劇情描寫的是小混混黃阿狗被幾個道友蠱惑,要一起出去幹大事,卻遭遇到難以想像的混亂。1990年代中期古惑仔及衍生片層出不窮,《一個字頭的誕生》表面也是古惑仔上位的人生傳奇,實質則是人生境遇寓言化的黑色幽默。岔路的選擇方式和《滑動門》、《羅拉快跑》等後現代西片都有相似之處。雖然編導並沒有想要強化政治主題,但劇中人物選擇北上大陸或南下臺灣的路線,仍暗含著香港市民對於97格局的擔憂,隱隱反映出港人在文化和政治格局中的尷尬處境。

荒誕與巧合構成的故事、寓言化與無常的人物困境、蘊含政治意味的幫派勢力角逐,構成了銀河映像其後大部分影片的主題。

本片另一特色是變形晃動的鏡頭語言,即使放到今天來看也是非常凌厲的。廣角鏡頭把人物放在混亂的環境之中,觀眾通過畫面能體會到人物的暈眩感。不適應的觀眾甚至都會看吐。


而本片男性視角的群戲,幽默和暴力混雜的風格,也奠定了銀河映像之後所有槍戰片的走向。主演劉青雲就此也成為銀河映像班底中最固定的演員。

《非常突然》(1998)

1998年銀河映像出品了兩部黑色風格的驚天之作:《非常突然》和《暗花》。都是由遊達志導演。


遊達志是馬來西亞華裔,早年也在無線電視臺任編導。1996年加入銀河映像,最初在杜琪峯導演的《十萬火急》中任執行導演。1998年拍完這兩部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後他轉戰大陸拍攝電視劇。最近作品是登陸央視的緝毒連續劇《湄公河大案》。


遊達志的經歷代表了銀河映像不僅是杜、韋兩人的公司,也是一所優秀的電影人培訓基地。包括遊乃海、羅永昌、鞠覺亮等若干工作人員,先前都有各自專業所長,在銀河映像參與製作了數部影片後,或繼續堅守,或北上發展,後來都有了自己導演的影視作品。

在《非常突然》和《暗花》之中選擇一部作為代表作,可能《暗花》的擁躉更多。這部影片描寫一個收黑錢的警察陷入黑社會間的爭鬥,最終無路可逃。主題仍然是荒誕與困局,劇情構思精巧,光影風格黑白分明。一場在監獄中的對抗戲,氛圍更是做到了極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境遇也通過道具桌球做了最好的暗示。在早期可說是奠定銀河映像聲勢最重要的黑色作品。


但我個人更推薦《非常突然》。

銀河映像在誕生伊始,就特別注意商業和風格上兩條腿走路。當韋家輝導演極致的《一個字頭的誕生》時,杜琪峯則在導演描寫救火隊員的動作群戲《十萬火急》——商業和主題上都非常穩妥的作品。

《非常突然》的演員班底沿用了《十萬火急》,描寫了一群重案組探員查辦幾宗搶劫案的過程,最後遭遇到難以想像的結局——就不劇透了。

相比《暗花》,《非常突然》在主題和劇情上的難度更大。人物之間有趣又矛盾的互動氛圍,每個人各自遭遇的事業和生活難題,乍看之下都很像商業大片中那類「煩人卻可以在結局中得到解決」的困難。但真正的結局發展,卻「非常突然」,以超過觀眾想像的方式展現了影片的黑色氣質。回頭再看,劇情的設置又絲絲入扣,是「情理之中卻意料之外」的優秀劇本。


《暗花》是部黑色風格非常突出的警匪片,是銀河映像早期探索中最成功的一個。但其他實驗品卻沒有那麼成功——包括遊達志前一年導演的《兩個只能活一個》。《非常突然》則是銀河映像在摸索中逐漸形成的主流路徑,由此加固了銀河映像的經典群戲模式和寓言風格。特別本片中兩個女性角色的加入,為影片增加了一種溫情的氛圍,雖然不似杜琪峯男人戲那麼硬朗,卻反而把黑色和殘酷的主題突出得更加明顯。

這兩部影片至今都是影迷心中難以超越的經典。

《槍火》(1999)

杜琪峯在《十萬火急》後,又拍攝了商業片《真心英雄》——類似吳宇森的《喋血雙雄》,再之後的《槍火》則完完全全走出了自己的路線。


《槍火》不是一部商業大製作,這部小品化的電影票房也未過千萬港幣,卻在各大網站上都是杜琪峯評分最高的一部作品,也為杜琪峯帶來了第一座香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從海報上可以看出本片是完全的男人戲。描寫的是社團為了保護老大,找了6個最優秀的保鏢,他們在執行任務中有矛盾碰撞,卻惺惺相惜。

這是一部幽默又酷勁十足的作品,出字幕、換場的方式中體現出濃厚的黑澤明味道。是杜琪峯自身風格的成熟之作。

如果說之前杜琪峯自己——包括所有香港槍戰片——都沒有超越吳宇森「白鴿蠟燭慢鏡頭」的槍戰方式,那麼從《槍火》開始,杜琪峯找到了另一種美學風格來拍攝槍戰。

那就是極致的「靜」。


保鏢們似男模一樣擺出酷酷的造型站著不動,各自守住方位,連殺手也都躲在柱子後面絕不輕舉妄動。危機就隱藏在這種靜止之中,氛圍仍然讓人緊張得透不過氣來。


優秀的影片能創造現實中見不到的美學風格,引發觀眾的模仿。比如看完《教父》,美國黑幫大佬的穿衣和談吐風格都深受影響。《槍火》就像一支配合優秀的CS戰隊,指引出真正的槍戰高手並非如《駭客帝國》那樣在子彈群中跳來跳去,而是搶佔先機,守住位置,然後耐心等待對手犯錯。

《槍火》的暴力美學是如此出色,以至於之後杜琪峯都沒能再有突破。雖然《PTU》和《放逐》等片中的慢鏡頭槍戰也有特色,但《槍火》仍然是令人難忘的高峰。

《暗戰》(1999)

有些導演在創作高峰期時會接連拍出幾部佳作。就像史匹柏幾乎在同一時間先後完成了《侏羅紀公園》和《辛德勒名單》。杜琪峯則在完成小品化的《槍火》同一時間,又完成了商業大製作《暗戰》。

雖然與《暗花》同屬「暗」字頭,《暗戰》卻是不擇不扣的商業警匪片類型。借鑑自美國片《王牌對王牌》,本片一樣屬於談判專家的警匪遊戲。鬥爭雙方同樣睿智、個性鮮明、具備幽默感,亦敵亦友的身份設置讓兩人的互動變得微妙而有趣。



《暗戰》之前,杜琪峯尚在摸索自己商業槍戰片的特色。苦情的《真心英雄》雖然悲壯,卻不是最體現他個性的作品。幽默感、惺惺相惜、正面的結局更能結合杜琪峯的喜劇特性,也是更為商業化的設定。相比吳宇森從邵氏繼承的「三刀六洞」的悲情兄弟義氣,杜琪峯更善於從朋友的角度來詮釋男人之間的友誼。這也是他所鍾愛的黑澤明導演的特長。

之後《柔道龍虎榜》、《大事件》等片仍然延續了這種「明朗的對抗」路線。

本片的另一大貢獻是繼劉青雲之後,杜琪峯發掘了劉德華這位可以共同合作的銀幕搭檔——《暗戰》是銀河映像期間兩人的初次合作。雖然相比劉青雲,劉德華對銀河映像的依賴程度沒那麼高,但毫無疑問,「劉天王」這些年塑造的經典形象中有不少是來自於銀河映像的。

比如下面這部。

《孤男寡女》(2000)

提到銀河映像的影迷,一般都會強調黑色風格的作品,而忽略了其出品的喜劇片。事實上從數量上來看,喜劇片佔了銀河映像作品總數的三分之一多。

除了槍戰片,杜琪峯也是拍喜劇的一把好手。早在1980年代末,他就和黃百鳴、周潤發拍攝了《八星報喜》等一系列賀歲喜劇,在1990年代初也和周星馳合作過《審死官》和《濟公》。雖然這些影片的誕生大都出於商業壓力,但杜琪峯仍然展現了自己也能拍主題輕鬆的作品。銀河映像成立第4年,隨著在商業槍戰片中取得的一系列成功,杜琪峯終於拓寬疆域,開始了屬於自己風格喜劇片的創作。


杜琪峯的喜劇並非周星馳那種底層市民打打鬧鬧的喜劇,而是和黑色風格的寓言電影類似,暗含了宿命、因果、緣分等因素。只是將「愛情」變成了人物最終的歸宿。在輕鬆歡快的主題之下,主角總有一個發現自我的過程,會領悟到人生的新方向,發現真正值得追求的理想和價值。

在主題設置方面,杜琪峯追求的意義往往比一般喜劇要來得更深。宿命感也暗暗含有一種悲情的味道。在香港電影市道並不好的時候,這些喜劇仍然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比如《孤男寡女》,收入3500萬港幣,排名2000年香港票房第一位。次年《瘦身男女》收入4000萬港幣,僅次於周星馳《少林足球》的6000萬票房。

《孤男寡女》描寫的是常見的辦公室白領戀愛。但劉德華和鄭秀文的男女組合卻是第一次在銀幕上看到。鄭秀文從歌壇起家,之前的銀幕形象只是略帶性感的都市小女人,個性並不鮮明。但在《孤男寡女》裡,她略有些「蠢萌」的定位竟比「性感」更深得人心。之後無論是與劉德華合作《瘦身男女》、《盲探》,或是與劉青雲合作《我左眼見到鬼》,都延續了這個定位,也貢獻了她最優秀的一些表演。

銀河映像在其後的16年中仍在不斷拍攝各類愛情喜劇,且題材新穎往往不落俗套。比如鬼怪愛情喜劇《我左眼見到鬼》,或是對賭片類型的重新定義《嚦咕嚦咕新年財》,或是男女主人公幾乎沒有對手戲的純愛喜劇《向左走向右走》。

但不得不承認,也有一些質量不高、一看就是匆忙拍攝完成的作品,比如《百年好合》。而韋家輝在2004年一度半脫離了銀河映像,導演了《鬼馬狂想曲》等幾部評價不高的喜劇片——出品方「中國星」和銀河映像是長期合作的兄弟公司。

相比槍戰片,喜劇片是銀河映像商業上更為安全的選擇,卻不總是質量的保證。

因為商業上的安全性,杜琪峯在2011年開始進軍大陸市場的首部影片,就是三位明星站臺出演的愛情喜劇片《單身男女》,題材與《孤男寡女》非常類似。但故事反而顯得更為安全和保守了。



《PTU》(2003)

《孤男寡女》拍完後的三年,銀河映像的重心放在了幾部愛情喜劇上,以及並不成功的槍戰片《暗戰2》和《全職殺手》。商業運作上是成功的,藝術上則並沒有多少創新的嘗試。直到2003年,《PTU》和《大塊頭有大智慧》的橫空出世,才又一次讓影迷看到了銀河映像的活力。

《大塊頭有大智慧》(港原名為《大隻佬》)是部難以評價的魔幻風格電影,結合了喜劇、愛情、打鬥和恐怖。風格多變而詭異,故事也有創新,獲得了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獎。引進大陸時,一些血腥鏡頭在國語版裡刪減,祖國人民看到的版本更加支離破碎,情節都很難串聯在一起。同時片中對於日本侵華歷史等情節的設置,如果不是香港本土觀眾,也很難體會其中的文化差異。

這是一部有很強爭議性的作品。


《PTU》則保持了銀河映像的一貫水準,是杜琪峯繼《槍火》之後小品風格的又一次嘗試。「PTU」指機動部隊,劇情是在一個晚上,一隊巡邏警員捲入了兩夥黑幫即將開始的火拼,一個探員也丟失了配槍。所有這些事件在天亮前都得到了妥善解決。

夜晚的環境設置,使本片在影像風格上有不輸《暗花》的光影氛圍。 


劇情方面除了保持銀河映像一貫多線敘事、結尾翻轉的精巧結構,人物也都帶著張力。雖然在香港或美國描寫警察的影片中,都有把警察當做黑社會來表現的例子,但《PTU》中的警察形象仍然是罕見的。他們絕不是按章辦事的正統警察,卻也不是混跡於黑幫中的油滑警員。雖然警銜不高,但顯得比所有人都要沉穩老練,是黑夜中不折不扣解決問題的執法者。

這部影片相比《槍火》體現出的幽默輕鬆,顯得更為沉靜老練。杜琪峯證明除了《槍火》的那種小品式電影,他也能拍攝另一種類型,更為風格化、黑色、精巧的小品電影。可惜動作設計沒能突破《槍火》的高度。

《PTU》之後,銀河映像又出品了羅永昌、劉國昌等導演的4部《PTU》續作。雖然水準大不如前,但說明原作在商業和風格化上都取得了不錯的平衡,這個品牌和形象是非常紮實的。

《黑社會》(2005)

《黑社會》是杜琪峯繼《PTU》後又一次突破自我的嘗試。小品式電影無法再提供創新的衝動,於是杜琪峯啟動了一個更為宏大的黑幫題材。


黑幫片是縱貫電影史數十年的片種,單是「黑社會」三個字,就包含了多少江湖恩怨的想像。本片故事圍繞「和聯勝」黑幫老大選舉展開,搶奪一根龍頭棍的設定,增加了長達百年的厚重歷史氛圍。出場演員眾多,橫跨老中青三代,每個配角都無比精彩。杜琪峯的師父王天林也出演了前任龍頭的角色。


但本片較為暴力的場面和題材決定了票房並不會很高。在投入和場景設置上,本片沒有多少能體現黑幫陣仗的場面戲。最後票房收入也僅僅接近1600萬港元,尚不及一部普通喜劇片的收入。

當然杜琪峯仍然很喜愛影片風格上極度黑色和沉靜的嘗試,人物鬥爭時表面的幫規禮儀與私下鬥爭的殘酷血腥形成了巨大反差。「愛兄弟還是愛黃金」,也成了杜琪峯最深沉的一次人性拷問。按照這一設置,次年又拍了片名就很反諷的《黑社會2以和為貴》,劇情更加暴力殘忍,同時加入了更富政治寓意的大陸黑幫線索。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片杜琪峯又邀請了羅大佑進行配樂。之前兩人在《吉星高照》、《阿郎的故事》、《東方三俠》中已經有過幾次合作,但主要集中於流行歌曲風格。但《黑社會》讓羅大佑重又展現了對純音樂的控制能力。主旋律用大鼓和吉他營造出極為肅殺嚴酷的氛圍,是電影配樂中難得的精品。

《跟蹤》(2007)

在《黑社會》之後的兩年間,杜琪峯又相繼拍攝了《放逐》、《神探》兩部電影。風格和之前的作品都有重疊。在影迷中也獲得了不錯的口碑。但創新上卻並未超過之前《槍火》或《PTU》的程度。

由於韋家輝開始自導喜劇,2006年開始銀河映像又有上市的想法,公司此時面臨著不小的經營壓力。然而不同於最初幾年的百花齊放,現在幾乎全靠杜琪峯一人撐場面。和所有往上走的新興公司一樣,面臨著幾年人才斷層危機。在這樣的背景中,遊乃海、羅永昌等人開始從幕後走向幕前擔當導演,就是一種新的嘗試。


遊乃海是銀河映像最重要的創始人和編劇。最初《一個字頭的誕生》、《暗花》、《非常突然》等幾部作品是他和司徒錦源合作,後司徒錦源離開銀河映像重回無線電視臺編寫了經典劇集《創世紀》,遊乃海又和歐健兒、葉天成等人合作。銀河映像的作品都是集體編劇,每一部影片編劇欄中都有遊乃海的名字。

杜琪峯在數次公開場合中提過遊乃海是未來銀河映像的接班人。他將放下經營等俗務,專心拍電影。

本片是遊乃海唯一的導演作品,為他帶來了香港電影節新晉導演獎。


遊乃海第一次拍片,選擇的是描寫跟蹤警探的群戲,重新回到銀河映像最初《十萬火急》的路子,題材非常穩妥。而在《黑社會》中合作過的任達華和梁家輝兩位戲骨也為他保駕。本片後來被韓國改編翻拍成《絕密跟蹤》(《監視》),邀請了任達華也去客串了一把。


本片劇本仍然是非常紮實的。相比韓國版增加了很多類似英劇《福爾摩斯》的炫目特效,《跟蹤》的風格可謂是樸實無華到了極致。任達華在裡面扮演一個貌不驚人的中年警探,還特意加了一個假的大肚子。從「跟蹤」警探特性上來看,這麼處理人物顯然是寫實的,卻也因此減少了一些銀河映像慣有的酷勁和黑色風格。若干群戲場面,仍然保有著銀河映像式的張力。

這是一部因為略顯平凡而容易被忽視的作品。但卻預示著銀河映像公司二度創業的努力。新的人才儲備戰略下,很快又發掘出一位更優秀更有風格的導演。

《意外》(2009)

《意外》給影迷帶來了不小的驚喜。由於司徒錦源的編劇加盟,加上導演鄭保瑞的風格化處理,影片頗有幾分當年《暗花》的邪勁。

本片講述的是一個類似《死神來了》的故事,一個神秘的暗殺組織總是通過安排意外事故,來殺掉僱主指定的目標。最後組織的成員卻產生矛盾,而自食其果。


導演鄭保瑞19歲開始從最基礎的場務工作幹起,跟隨葉偉信、王晶等人拍片,一點點幹上了副導演、導演。之前影片也和陳冠希、餘文樂等年輕演員合作過。《意外》是他和銀河映像合作的第一部作品,之後還有一部《車手》。

如果說在銀河映像之前,鄭保瑞通過《狗咬狗》等片已經展現了自己暴力凌厲的影像風格,那麼通過銀河映像的洗禮,則更促使他邁上了成熟。

通過杜琪峯在國際上的聲譽,本片也入選了威尼斯的競賽單元。

香港影壇的生存空間太少,鄭保瑞後來北上另謀發展,和銀河映像走出的另一位導演羅永昌一起完成了網劇《盜墓筆記》。鄭保瑞任監製。


對,就是粉絲們紛紛吐槽很爛的這部。

鄭保瑞自己則開始拍攝大製作商業片《西遊記》。現在已經完成了《大鬧天宮》和《三打白骨精》,之後計劃還有《女兒國》。

這些商業製作,因為太過平穩,並沒有完全體現出他的才華。

除了這些大製作,另一方面鄭保瑞仍然在拍攝港片式的、風格凌厲的黑色電影。去年的《殺破狼2》堪稱影院公映的最好的幾部影片之一。原本這種血腥暴力的影片是應該通過網上下載才能看到的,現在在銀幕上能夠第一時間看到,總覺得有點難以置信。


鄭保瑞通過銀河映像走向了更大的舞臺,而銀河映像未來的發展空間也在內地。

《毒戰》(2013)

內地電影市場的紅火發展,引發了香港電影人的集體北上,杜琪峯也一直有這樣的想法。

在海潤影視的投資下,杜琪峯終於在2011年憑藉《單身男女》殺入大陸市場。而《毒戰》,更是由海潤影視、央視電影頻道等單位合作完成的一部大片。無論是題材創新或是曲折的劇情,都是一次全新的嘗試。


本片銀河映像可謂是拼盡全力。杜琪峯不僅和韋家輝、遊乃海等老搭檔通力合作,同時在劇情上也翻新了銀河映像比如《神探》、《非常突然》等優秀作品的橋段,可謂拿出了壓箱底的本事。演員陣容除了新加盟的孫紅雷,包括鍾漢良、郭濤等優秀配角的參演,也是讓人眼前一亮的組合。

通過羅馬電影節等外媒的評價,在國外觀眾看來本片仍然保持了杜琪峯一貫的水準。

但無論對於熟悉杜琪峯的影迷,或是大陸的傳統電影觀眾來說,本片總有一種怪怪的氛圍。

就像大陸觀眾看美劇韓劇,從來不會對其中的生活細節和人物狀態挑三揀四,但看本土連續劇,卻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虛假之處。

《毒戰》也是如此。所有警員的人物形象,表演的分寸感掌握之間,總略有一種強努著勁的感覺。一些殘酷的場景,比如小學校前的慘烈槍戰,還是較符合環境設置的。但另一些場景,比如大聾小聾槍戰特警隊員,則帶有一種誇張的滑稽感。


相比技術和拍攝方式,影片主題和文化背景上的本土化,是每個北上的香港導演更要克服的問題。對於杜琪峯來說也不例外。《毒戰》是最初的嘗試,還略顯生硬。

銀河映像走過了20年。

從最初風格凌厲的探索時期,到商業與藝術的雙線並進,再到今天與大陸合拍,尋求更大的市場,銀河映像始終在繼承和創新之中摸索前進。

上映的新片《三人行》,是一部傳統銀河映像小品化風格的驚悚作品。而尚在製作中、預定2018年上映的《黃帝大戰蚩尤》,則是不折不扣描寫中華文化傳統的動作大片,是一次文化上的全新嘗試,是一次更大的挑戰。


讓我們期待這間成立了20年的公司,未來的路會越走越寬廣,能製作出更多讓我們眼前一亮的電影吧。

相關焦點

  • 20年銀河映像的十部佳作_有戲_澎湃新聞-The Paper
    銀河映像成立的這20年,出品影片不僅數量眾多製作嚴謹,而且風格突出,繼承了香港電影商業性和個性化的傳統。是從邵氏武俠片、1980年代新浪潮以來香港電影的時代傳承。本文並不是要列出「銀河映像十佳片的排行榜」,人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最佳作品。這裡借著回顧銀河映像的十部代表作,梳理一下20年間銀河映像公司以及這批優秀電影人的發展脈絡。
  • 銀河映像:一個字頭的20年
    杜琪峰20年來享受並熱衷於老搭檔這樣的創作方式——因為電影是有生命的。       這個習慣,似乎也映射在銀河映像20年來的際遇與命途上。經歷過時代變遷、政局更迭、金融衝擊、工業起伏大大小小不一而足的浪潮,即使在新千年後「港片已死」的粗製濫造背景下,銀河映像卻始終活了下來,並為香港電影撐住了門面。       靠的是什麼?
  • 銀河映像 一個字頭的20年
    杜琪峰20年來享受並熱衷於老搭檔這樣的創作方式——因為電影是有生命的。       這個習慣,似乎也映射在銀河映像20年來的際遇與命途上。經歷過時代變遷、政局更迭、金融衝擊、工業起伏大大小小不一而足的浪潮,即使在新千年後「港片已死」的粗製濫造背景下,銀河映像卻始終活了下來,並為香港電影撐住了門面。       靠的是什麼?
  • 了解銀河映像,從這十部電影開始
    而它們背後的銀河映像,再度成為關注的焦點。關於銀河映像的特點,上文已經提過,不再贅述。這裡,我們主要推薦銀河映像十部往期經典作品(1996--2005):監製:杜琪峯導演:杜琪峯執行導演:羅永昌編劇:遊乃海、銀河創作組演員:吳鎮宇、黃秋生、呂頌賢、張耀揚、林雪、任達華、高雄公映:1999年11月19日故事簡介:龍頭(高雄)一次遇襲,新舊兩代五個社團中人被安排走在一起當保鏢
  • 專欄|銀河映像20年,經典電影回顧
    1996年,韋家輝與杜琪峯一起創立了銀河映像,首部作品是《一個字頭的誕生》。恰逢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偏愛出奇制勝的韋家輝,擅長節奏掌控和氛圍營造的杜琪峯;加上黑、冷、狠,個人風格強烈的遊達志,銀河映像的鐵三角為我們帶來了眾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佳片。到今年,已過了整整20年。
  • 銀河映像,難以想像.銀河映像,無法複製.
    銀河映像二十年銀河映像,難以想像。銀河映像,無法複製。  而銀河映像的電影,就像荒漠裡的水,能解渴,也是足夠的安慰。  值此銀河映像成立二十周年之際,新京報獨家專訪了銀河映像團隊最主要的創作班底:杜琪峯、韋家輝、遊乃海,以及在幕後負責製作的行政及製作總監朱淑儀,暢聊二十年來的創作甘苦與未來新作。
  • 電影 | 香港電影:銀河映像二十年
    這本是劉青雲在1996年拍攝杜琪峯導演的《十萬火急》時所說的一句玩笑話,卻成了二十年後,影迷們談論起銀河映像這一「金字招牌」時的感嘆。這部影片是銀河映像的長期創作陣容的第一次聚集(杜琪峯、韋家輝聯合監製,遊乃海編劇,遊達志執行導演),同年,杜、韋成立了銀河映像公司。
  • 銀河映像:杜琪峯的人生哲學
  • 一種浪漫的痛苦:銀河映像二十年
    說起銀河映像,第一反應是杜琪峯、警匪片、香港黑幫、賀歲喜劇、票房電影、非常固定的班底和演員,幾十年的電影中常見的面孔。這是銀河映像的標籤,也是根本。 銀河映像團隊靈魂人物杜琪峯&韋家輝銀河映像成立於一個最不恰當的時候,90年代中期,相當於去年秋天的大熊市。「20世紀90年代中期,香港電影在地區市場和電影節上紅火了一陣後,便開始分化。
  • 銀河映像,難以想像
    1996-2006年,是香港電影最不景氣的十年,「銀河映像」卻在這期間,一枝獨秀地成長為個性鮮明且分量十足的電影製作品牌。他聚集了杜琪峯、韋家輝、遊乃海三位極具風格的導演,形成了穩定的鐵三角格局,在香港電影低迷的浪潮中,翻起一朵又一朵浪花。
  • 銀河映像小百科
    杜琪峰的電影裡從來都不缺少明星,從劉德華到劉青雲、再到鄭秀文、高圓圓,但眾所周知提到杜老提到香港警匪片最大的「明星天團」即是其一手創辦的銀河映像,今天小侃就為大家梳理介紹一下這個屹立華語影壇20年的神奇組織。      但凡自詡為港片迷的,若不知道「銀河映像」,簡直等於沒看過港片。
  • 銀河映像的開端:《一個字頭的誕生》
    當然,看回這部銀河映像最早期的作品,是因為最近買了一本頗為有趣的書。這本介紹銀河映像的書從十部銀河映像1996年到2005年間的標誌性電影,加上對銀河映像的主要成員的訪問,從一些方面來介紹銀河映像。從這最早期的電影中,其實已經看出了銀河映像的主要風格:宿命、長鏡頭、不拘一格。當然,銀河映像的電影一直以來對於演員的選擇也是極其高明。
  • 這部電影不算銀河映像,但卻是正宗的銀河映像
    杜琪峯執導,遊乃海編劇,遊達志任執行導演,劉青雲主演,大都會出品的《十萬火急》因為沒有銀河映像的嫡系出身,雖然班底配置全是老熟人,往往只在列舉銀河代表作時被當做旁系血脈順口一提
  • 銀河映像二十年:港片江湖,只有它還能一眼認出
    2016年是香港電影製作公司銀河映像成立的第二十個年頭,近日銀河映像舉行了慶祝會。
  • 有一種電影,叫銀河映像
    這頭一回,貢獻給銀河映像了。嘉禾、新藝城、永盛這些廠牌都是伴隨著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成長起來的,而銀河映像不是,它成立於1996年,當時香港的輝煌已近尾聲,業內人士如墜迷霧,看不清前路方向,大家都在想著怎麼收縮戰線。
  • 銀河映像二十年未來何去何從?獨家探訪三位靈魂人物
    朱淑儀說,邵氏是銀河三大創始人的發圍之地,雙方一直保持著親切的互動。20世紀70年代末,在無線電視培訓班校長劉方剛的建議下,TVB設立了菲林部,讓學員可以用膠片製作劇集。受此影響,許鞍華、徐克等一批導演成長起來,並於1979年獻出導演處女作,從此進入電影業,也掀起了香港電影新浪潮。
  • 銀河映像:一個字頭的誕生
    1996年,在香港電影整體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潮時,銀河映像橫空出世。字頭,指社團,又稱黑幫,也可以理解為一群有著同樣理想的阿貓阿狗聚成一堆組成的小團體,緊握雙手,共同為著同樣的目標前進。杜琪峯、韋家輝、羅守耀、遊達志、遊乃海、鞠覺亮。
  • 走進銀河映像 | 揭秘港片江湖誕生地
    若要談論97年後的香港電影,銀河映像必是其中不可替代的標誌性符號。曾有媒體探訪到這個秘密基地,香港電影的夢工廠。
  • 銀河映像——華語電影史上獨樹一幟的廠牌
    而韋家輝動作就慢了一點,直到1995年才拍了自己的導演處女作《和平飯店》。但在業界贏得了良好的口碑。1996年,他們二人決定不再給人打工,而是成立公司拍攝自己屬於自己的電影。一個影壇傳奇自此開始1996年底梁柏堅導演的《攝氏32度》是打著銀河映像招牌出品的第一部電影。不過當時草創期間,班子還遠沒有定型,電影拍的冷峻肅殺,已經有了較強的銀河風格,算是正式登場前的預熱之作。
  • 港片因他們不死,細數銀河映像10大演員
    劉青雲可以說是最為熟悉銀河映像的演員,沒有之一。他深知銀河的模式和特色,於是他才說出一句足以流傳千古的金句,「銀河映像,難以想像。」②李若彤劉青雲是銀河映像早期的御用男主角,李若彤則是御用女主角。1997年的4部銀河出品電影之中,李若彤出演了其中的3部。銀河映像是一家男性主導的影業,女性角色一般更多是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