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映像:杜琪峯的人生哲學

2021-02-18 投資大頑主

杜琪峯創立的銀河映像應該不用多介紹,喜歡是真喜歡,不喜歡的也早晚會喜歡。

成立至今20年,銀河映像顯然已經是香港電影類型片的旗幟,而杜琪峯本人也成為華人導演中的大師,水準一直很穩定。

客觀說,銀河映像出品的電影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完美電影,但是是那種有態度有味道的電影。要說銀河系列電影的主線大多是爛大街的題材,但杜琪峯就是能拍出不一樣的格局,這就是牛氣的地方。

銀河映像有兩大核心,杜琪峯和韋家輝,這兩人一個是導演,一個是編劇。杜韋兩人的關係就好像巴菲特和芒格,在偶然的時間碰到對方便一見如顧擦出火花,銀河映像正是由這兩人形成奇妙化反,按投資話術說這是基本面和技術面的共振。

看銀河映像其實更多是在看杜琪峯的人生哲學,在很多細節可以看出老杜在為人處世上有大智慧,但凡有些經歷的人應該都很有共鳴。

一、拍電影沒有劇本

《暗花》應該是銀河映像第一部這麼玩的作品,聽劉青雲說當時只有模糊劇情,杜琪峯幾乎就是碎片式的拍攝,天馬行空,拍到哪算哪,沒人知道在拍什麼,最後重新剪輯才出來一個完整故事,而且很驚豔。儘管這部《暗花》拍得很隨興,但是,最後看電影時完全沒有那種不連貫或者拼湊的感覺。

我的理解是藝術很講究靈性,很多擊中人心的瞬間就來自於現場即興的靈感,設計好的劇情往往沒有意外感,出不來驚喜。

銀河映像的電影宿命感極強,有一段時期都在強調人生無常,這種意外出來的效果往往是最好的。這其實就跟人生一樣,電影也很難被設計。

我們看回銀河映像歷年的作品,確實是沒有劇本的比有劇本的要精彩很多。

二、神經質

杜琪峯很喜歡堆神經質派的演員,像御用的劉青雲、黃秋生、任達華和鄭秀文等等都是神經質演技流。

神經質搭配無劇本的玩法算是一種獨特的風格,能玩得轉的演員還真是不多,像劉德華這類刻苦型的演員雖然很勤奮,但就是演不大來,一直到《盲探》才算脫下包袱勉強達到及格線。

為什麼銀河映像都是老面孔,杜琪峯的回答很明確,用新人要磨合很麻煩,效果還不定好,還是用回老人節省時間。

這種特定演員還真就是要有天賦,像劉德華也很納悶老對手鄭秀文的神經質演法從來不用彩排,每次都是第一次直接開演最精彩,再演第二次就比較行貨了,不知怎麼就是沒有第一次那種古靈精怪的新鮮感。

三、大膽實驗

杜琪峯很明確要追求電影中的個人辨識度,不管市道多困難,還是要堅持原創、堅持新嘗試。

或許銀河映像有些作品看著重複,但其實每次還都能找出些不同的東西來。

在銀河成立初期,也是香港電影最低迷的時候,杜琪峯乾脆破罐子破摔,帶著團隊拍出了幾部自己想拍的實驗性電影,像《一個字頭的誕生》、《暗花》、《槍火》和《真心英雄》等就是在這階段拍的,這時候不拍以後就更沒機會了。

這事放在企業財務上就是洗個大澡,既然都虧了那就玩大點,把虧錢這事虧值了。

當然,老闆就沒這麼任性了,韋家輝拍《一個字頭的誕生》是拍爽了,但老闆不高興了,最後還是杜琪峯賣老臉去扛雷。不管怎麼說,這部電影終究還是在香港電影史上留下一大筆,儘管不賺錢。

這類實驗性質的事情還有很多,像《大事件》最大的亮點就是那個10分鐘的長鏡頭,杜琪峯的初衷不是炫技,而是通過拍這個鏡頭來鍛鍊一下團隊協作。因為費用問題,這個長鏡頭只有一次拍攝機會,每個工作人員都必須保證無失誤一次過。最後,果然驚險過關。

四、和這市場好好談談

97年後銀河映像是拍了不少風格化很強烈的電影,但是很遺憾,觀眾不愛看。杜琪峯也在納悶這事,換其他德藝雙馨的藝術家肯定就直接和觀眾互懟了。

但人還是得現實,如果市場不接受,那肯定是哪裡出了問題。整個銀河團隊還是願意改變自己來迎合市場,後來,確實就從《暗戰》開始慢慢找到商業和藝術的結合。

拍電影本質就是一種投資,作為主導人,杜琪峯明確表示首先考慮的是為投資人賺錢。

再後來,到2013年杜琪峯也北上大陸合拍片,內地市場真是大,再怎麼樣也不能跟錢過不去。銀河映像拍《毒戰》也算完成一次突破,當然實驗精神也要保留,杜琪峯精心設計了一個逆天結局,最後的團滅就用了《非常突然》的套路,這在內地審查制度下還是相當意外的。

五、電影中很多醫院、電梯和商場的場景

在被問到電影中很多醫院、電梯和商場的場景是不是特別設計的,杜琪峯的回答很實在,說這樣拍主要是因為沒有足夠預算。在大街上拍戲需要封路,費用很大,劇組承擔不了。所以很多時候只能選擇費用低的特定場景,看看,只要你能善用資源,多用用腦子,反而用這些場景也能拍出個人風格。

確實,在電梯、商場這些狹窄空間很容易造成衝突感,這在電影中很取巧。《槍火》據說就只用了28天拍出來,其中的商場槍戰群戲就成為經典案例。

六、做一行愛一行

這個人生哲學和日本壽司大神小野二郎如出一轍,做一行就要愛一行,不管你剛開始喜不喜歡。

和很多人一樣,杜琪峯入行是偶然,進影視圈純粹只是想找一份工作賺錢。只不過,看你怎麼對待這份工作。從宿命角度來說,人做什麼事情都是設定好的,你接受它順勢而為就是。

像杜琪峯就在影視圈專心玩開了,不出20年也成就一番事業,這就是堅持專注的力量。

我想,按這種執拗的性格,即便杜琪峯進的是其它行業也應該有所成就。要不小心走進投資這行,那現在絕對也是個投資大師了。

最後還有一件事很詭異,就是市場都覺得杜琪峯的風格化很強,但他自己好像不是這麼看。

在2004年有一次採訪,當時正好是拍《黑社會》的期間,杜琪峯說自己還在尋找一種應該要拍的電影類型,但還沒找到。

事隔十幾年,現在找到沒有,我不知道。或許,找到了也還在繼續找。

相關焦點

  • 香港電影最後的旗幟,杜琪峯與銀河映像代表作十八部
    而就在此時由杜琪峯導演牽頭的銀河映像電影製作公司於1996年成立了,在之後的二十多年裡,銀河映像一直堅守著港產片最後的陣地。以商業片賺取資金,以作者電影確立銀河映像的獨有風格,成為了香港電影最後的旗幟。2016年銀河映像的新生代導演拍出了當年的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這部連銀河的logo都沒敢打,其實這也是自欺欺人的做法,具體這部電影怎麼回事大家都清楚。
  • 銀河映像,難以想像.銀河映像,無法複製.
    而銀河映像的電影,就像荒漠裡的水,能解渴,也是足夠的安慰。  值此銀河映像成立二十周年之際,新京報獨家專訪了銀河映像團隊最主要的創作班底:杜琪峯、韋家輝、遊乃海,以及在幕後負責製作的行政及製作總監朱淑儀,暢聊二十年來的創作甘苦與未來新作。
  • 新青年·閱讀 ▏銀河映像:杜琪峯和韋家輝
    而《十萬火急》的海報中則有一句頗令人動容的宣傳語,似乎昭示著一個傳奇的蓄勢待發。我們的時代,需要真正的英雄此後,《一個字頭的誕生》終於用全面「反《古惑仔》」類型的黑馬姿態,正式將一個全新的集體推上前臺,這就是難以想像,拒絕流俗的銀河映像。毫無疑問,杜琪峯導演是銀河映像的不二領袖,筆者將以他的個人經歷開始。
  • 香港電影最後的旗幟,杜琪峯與銀河映像代表作十八部.
    而就在此時由杜琪峯導演牽頭的銀河映像電影製作公司於1996年成立了,在之後的二十多年裡,銀河映像一直堅守著港產片最後的陣地。以商業片賺取資金,以作者電影確立銀河映像的獨有風格,成為了香港電影最後的旗幟。2016年銀河映像的新生代導演拍出了當年的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這部連銀河的logo都沒敢打,其實這也是自欺欺人的做法,具體這部電影怎麼回事大家都清楚。
  • 黑、冷、酷的杜琪峯,從電影名看銀河映像裡的宿命感
    「黑、冷、酷」是杜琪峯警匪電影最大的特點,正如他電影公司的名字「銀河映像」一樣,他的電影就像是在一片漆黑無垠的夜空中,突然划過一道絢麗耀眼的銀光,隨後又消失在茫茫黑暗中留給人無盡的回味與思考和遊達志一起成立了「銀河映像電影有限公司」,致力於探索香港警匪電影的新方向。
  • 一種浪漫的痛苦:銀河映像二十年
    說起銀河映像,第一反應是杜琪峯、警匪片、香港黑幫、賀歲喜劇、票房電影、非常固定的班底和演員,幾十年的電影中常見的面孔。這是銀河映像的標籤,也是根本。銀河映像雖然現在名聲在外,打出的影片各各大名鼎鼎,卻並不是大製片廠的風格流程,多年以來,它一直守著「手藝人」式的小團隊,以杜琪峯、韋家輝、遊乃海、林青雲、林雪等一眾人等為核心,師傅帶徒弟,兄弟相親,公司員工之間的情感不僅是工作與創作之間,而是貫徹到人生觀、生活方式等各個方面,他們拍攝警局黑幫描繪香港世界,其實他們自己也是個小江湖。
  • 銀河映像十大經典電影 杜琪峯的一個字頭的誕生只是處女作
    導演杜琪峯1996年是香港電影全線下滑的元年,但也是銀河映像創辦的元年。自1996年銀河映像創辦至今,拍攝了20多部精彩絕倫的電影。導演角度刁鑽,風格獨特。在2000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的角逐中,杜琪峯穩贏了一尊最佳導演獎,還把多年的偶像天王劉德華捧上影帝寶座。進入新世紀,杜琪峯的王者時代宣告來臨。今天,我們盤點一下銀河映像的十大經典電影。
  • 任達華、林雪尋槍故事,杜琪峯的悲觀主義,銀河映像的暗黑故事
    可是在杜琪峯的電影裡,他的觀點是天命不可違。人的命運是由不得自己決定的。從這一點來說,杜琪峯是個濃厚的悲觀主義信徒。《機動部隊》裡,肥沙(林雪飾)丟槍後又失而復得的故事,如此巧合、發生機率甚小的事,在銀河作品裡出現很」正常「,銀河出品,故事必有三大要素:奇、隱、絕。
  • 銀河映像小百科
    杜琪峰的電影裡從來都不缺少明星,從劉德華到劉青雲、再到鄭秀文、高圓圓,但眾所周知提到杜老提到香港警匪片最大的「明星天團」即是其一手創辦的銀河映像,今天小侃就為大家梳理介紹一下這個屹立華語影壇20年的神奇組織。      但凡自詡為港片迷的,若不知道「銀河映像」,簡直等於沒看過港片。
  • 20年銀河映像的十部佳作
    1990年代中期古惑仔及衍生片層出不窮,《一個字頭的誕生》表面也是古惑仔上位的人生傳奇,實質則是人生境遇寓言化的黑色幽默。岔路的選擇方式和《滑動門》、《羅拉快跑》等後現代西片都有相似之處。雖然編導並沒有想要強化政治主題,但劇中人物選擇北上大陸或南下臺灣的路線,仍暗含著香港市民對於97格局的擔憂,隱隱反映出港人在文化和政治格局中的尷尬處境。
  • 銀河映像:一個字頭的誕生
    1996年,在香港電影整體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潮時,銀河映像橫空出世。字頭,指社團,又稱黑幫,也可以理解為一群有著同樣理想的阿貓阿狗聚成一堆組成的小團體,緊握雙手,共同為著同樣的目標前進。杜琪峯、韋家輝、羅守耀、遊達志、遊乃海、鞠覺亮。
  • 電影 | 香港電影:銀河映像二十年
    這本是劉青雲在1996年拍攝杜琪峯導演的《十萬火急》時所說的一句玩笑話,卻成了二十年後,影迷們談論起銀河映像這一「金字招牌」時的感嘆。這部影片是銀河映像的長期創作陣容的第一次聚集(杜琪峯、韋家輝聯合監製,遊乃海編劇,遊達志執行導演),同年,杜、韋成立了銀河映像公司。
  • 銀河映像 一個字頭的20年
    杜琪峯:無論環境時代怎麼變,銀河映像的基本班底都是全心全意為銀河工作,大家都了解,我們拍電影有一個信念:拍好電影,拍好自己的電影。而且這段時間我也要感謝很多電影公司老闆相信我們。你說到的那是1996-1998年,可以說是銀河映像建立20年來,我認為最難的階段。
  • 走進銀河映像 | 揭秘港片江湖誕生地
    工作室門口沒有明顯氣派的標誌,若不是一張林雪拉車的廣告海報,恐怕很難被人發現,不過走進裡面便會發現原來別有洞天…… ▲走進辦公區,首先看到的便是銀河映像的標誌為什麼那麼喜歡擺兩個位置呢?雙雄對決是最好的解釋。座位應該是杜琪峯和韋家輝坐的,也可屬於愛徒羅永昌和遊乃海。金光閃耀的銀河映像標誌:MILKYWAY IMAGE 標誌著一個跨越兩世紀的傳奇誕生。
  • 有一種電影,叫銀河映像
    這頭一回,貢獻給銀河映像了。創始人除了杜琪峯與韋家輝,可能還有其他股東,我沒有查到,但這不重要。統觀銀河映像的作品,其類型化的程度非常高,杜琪峯和韋家輝都是電視臺出身,半輩子都在跟收視率打交道,所以不像很多搞地下藝術片的導演那樣對大眾有天然排斥。
  • 20年銀河映像的十部佳作_有戲_澎湃新聞-The Paper
    兩人一人導另一人監製,或聯合導演的模式貫穿了銀河映像的大部分作品。本片是極其風格化的一次嘗試。劇情描寫的是小混混黃阿狗被幾個道友蠱惑,要一起出去幹大事,卻遭遇到難以想像的混亂。1990年代中期古惑仔及衍生片層出不窮,《一個字頭的誕生》表面也是古惑仔上位的人生傳奇,實質則是人生境遇寓言化的黑色幽默。岔路的選擇方式和《滑動門》、《羅拉快跑》等後現代西片都有相似之處。
  • 這部電影不算銀河映像,但卻是正宗的銀河映像
    杜琪峯執導,遊乃海編劇,遊達志任執行導演,劉青雲主演,大都會出品的《十萬火急》因為沒有銀河映像的嫡系出身,雖然班底配置全是老熟人,往往只在列舉銀河代表作時被當做旁系血脈順口一提
  • 銀河映像——華語電影史上獨樹一幟的廠牌
    銀河映像最初的名字叫「金鱗」,後來才改了過來,兩個主要的創始人是杜琪峯與韋家輝。二人是無線電臺,也就是TVB的老同事。他們在電視圈磨盤滾打多年,都是從最底層的職位做起,逐漸贏得獨立拍片的資格。從電視臺出來後,杜琪峯經過幾年奮鬥,,成為賣座大導演。1994年與周星馳合作的《審死官》甚至拿到過年度票房冠軍。
  • 銀河映像二十年:港片江湖,只有它還能一眼認出
    這二十年裡,以杜琪峯為首的銀河映像在華語電影界打造出一個獨具風格又商業成功的創作品牌,大受評論界與影迷的推崇。彼時,該片的導演杜琪峯、監製韋家輝、編劇遊乃海、執行導演遊達志等人共同創立了銀河映像,劉青雲的這句話也就成了此後二十年間人們談及銀河映像時習慣性脫口而出的口頭禪,像是一句口號,又像是一條宣傳標語。
  • 【香港電影傳奇】字頭的誕生:銀河映像,難以想像
    那麼《一個字頭的誕生》絕對是銀河映像的開山之作。而在這些電影中擔當男主角的,都是劉青雲!加入銀河映像後成為御用編劇,2004到2007年,因韋家輝離開銀河,遊乃海補位。《柔道龍虎榜》、《以和為貴》都是那時候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