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勞動節當天,湖南衛視《嚮往的生活》第四季先導片播出,同日,韓國tvN《三時三餐》漁村篇第五季也播出了第一集。
兩個節目同時開播,在迅速受到觀眾矚目的同時,對於《嚮往的生活》是否抄襲韓國羅PD的代表綜藝《三時三餐》的問題再一次被提起。
其實在《嚮往的生活》第一季,節目開播之初,就因為節目設定與《三時三餐》高度相似,而飽受爭議,節目組下場解釋,尊敬羅PD,但是兩個節目只是創意相似,但節目內容大相逕庭,人物個性天差地別,並沒有抄襲,屬於原創。原話是這樣的:
《嚮往的生活》2016年回應抄襲爭議
但是觀眾並沒有買帳,而隨著整整四季節目的播出,人們漸漸淡忘記這一茬,《嚮往的生活》以其「創新性」成為了國內慢綜藝的開山作與代表作,籠絡了大量鐵桿粉絲。
那麼到底是否「節目內容大相逕庭,人物個性天差地別」,大家通過我之後對兩節目的對比,應該會有自己的判斷,關於抄襲與否,每個人對原創的標準不同,我對此不下結論。
主要想分析《嚮往的生活》和《三時三餐》有什麼異同?藉此來探討一下,國內慢綜藝與韓綜的創作取向差異。
《三時三餐》漁村篇 第五季
《三時三餐》是2014年在韓國tvN有線頻道播出的,一檔體驗自給自足農村生活的實境綜藝節目,展現在農村與漁村,平凡生活的趣味與感動。目前播出農村篇3季,漁村篇5季,山村篇1季。
節目成員:分別有農村篇「主人」李瑞鎮,「奴隸」玉澤演,漁村篇「車大嬸」車勝元,「主外大叔」劉海鎮,萌新助手孫浩俊。主要分工為在外收割捕魚,在內洗菜料理。另外有家畜雞、鴨、羊、狗、貓等。
2019年新引申出來的山村篇系列為全女生陣容,有廉晶雅、尹世雅及樸素淡。
節目創意:《三時三餐》打破了當時娛樂真人秀的瓶頸,將目光轉向大自然,讓成員們遠離都市,來到農村。
用緩慢而樸素的農村生活,衝刷在都市中積累的疲勞感,讓觀眾沉浸其中並獲得治癒。也讓人們了解到每一餐的來之不易,更加珍惜自己便捷的生活。
節目模式:利用農村中現有的有機食材製作一日三餐,解決吃飯問題,需要其他食材,可以通過種植和收割作物的勞動,向節目組換取。
節目看點:如何在艱難的大自然中獲取食物,並做成讓人垂涎欲滴的日常料理。
《嚮往的生活》是2017年湖南衛視與合心傳媒聯合推出的,一檔大型生活服務紀實節目。通過節目成員守拙歸田園,為觀眾帶來一幅「自力更生、自給自足、溫情待客、完美生態」的生活畫面。
節目第一季招商時擬名《一僕二主》,原定由東方衛視播出,後改名為《嚮往的生活》,在湖南衛視播出,每年一季,至今共四季。
節目成員:有管家何炅、大廚黃磊、哥哥劉憲華、弟弟彭昱暢、妹妹張子楓。
另外有家畜狗、雞、鴨、山羊、奶牛,第四季新加藍孔雀。
節目充分利用我國疆域遼闊,風景迥異的特點,在全國各地取址,表現出祖國的大好風光,酷似一部旅遊宣傳片。
節目創意:自己去田地裡採摘,搭爐灶,利用農居裡僅有的傳統生活用品,過自給自足的生活。如果再有額外的需求則需要他們用相應的勞動來交換。
美好的生活都是用雙手勞動換來的,節目通過讓嘉賓們回歸生活本身,來講述一些簡單樸實的道理,比如要珍惜一頓飯的價值,講講中國人的待客之道。
節目模式:成員們來到農村,在一個叫蘑菇屋的地方過日子,一日三餐都需要自給自足,而需要其他食材可以用自己收割的作物和節目組換錢購買。
每期都會有客人來訪,並提前點菜,蘑菇屋主人要想辦法滿足他們的要求,並以各種方式招待他們。
節目看點:成員做菜招待朋友的過程,與明星朋友間的互動相處。
《嚮往的生活》與《三時三餐》,在節目創意與節目模式上高度相似,第一季節目的人物設定,也可以在其最初擬定的節目名稱《一僕二主》中,看到《三時三餐》「主人」李瑞鎮與「奴隸」玉澤演的影子。
唯一不同之處,在於《嚮往的生活》慢慢將重心從自己自足解決三餐,移到如何滿足客人要求,與客人聊天談心招待客人上,如果說第一季和第二季,還是沒有褪去《三時三餐》的影子,那麼從第三季,張子楓登場之後,人物設定基本確定,蘑菇屋一家人也幾近定型,組成家族,慢慢發展出自己的節目魅力。
1.《三時三餐》聚焦「小」與自然 VS《嚮往的生活》偏向「大」與商業
《三時三餐》作為一檔回歸農村的真人秀,核心看點就是慢節奏的農村生活,就像我們看李子柒的視頻獲得治癒一樣,我們想看的是都市中所沒有的,我們大部分人已失去的,那份簡單與快樂。
《三時三餐》實地找了一個農村的家,贊助主人出去旅行,在房子空下的時候,進行拍攝。所以節目中的房子是真實存在,且沒有經過大幅裝修的,原滋原味的農村住房。成員們要自己下田摘菜,用柴火生火,用鐵鍋燒飯,唯一使用的電器,估計就是小冰箱了。
而這個地方真的很小,小到第五季的無人島,劉海鎮早上散步運動,小島走一圈,只需11分鐘。
《嚮往的生活》則毫不吝嗇製作費,通過在東南西北不同地區選址,大手筆搭建改造蘑菇屋,房子又大又亮,裡面的家用電器一應俱全。並在周圍種植了大量農作物與水果,物資充足,裡裡外外到處都是節目組打磨的痕跡,多少失去了農村樸素自然的韻味,但另一方面,也表現了我國多樣且美麗富饒的農村圖景,增加了別樣的魅力。
隨著節目大火,大量代言商湧入,從早餐喝的牛奶,到抽油煙機,熱水器,燃氣灶,各種現代化的廚房設備出現在蘑菇屋中,明目張胆的廣告植入,讓人心生不適,並使人產生節目與初衷背道而馳,日益商業化的擔憂。
2.《三時三餐》個人敘事的角色化 VS《嚮往的生活》集體敘事的合家歡
《三時三餐》主要關注個人在節目中的行為,並將其角色特徵化,與其他人物放在一起,產生自然的連接,形成有趣的故事。如漁村篇的車勝元和劉海鎮,分別擔任料理和捕魚,並且車勝元又十分嘮叨,所以獲得「車大嬸」和「主外大叔」的別稱。
你會看到早上車勝元做早飯的時候,劉海鎮出去散步運動,孫浩俊在家睡懶覺的不同場景。每一期來的嘉賓不多,所以他們的敘事重心,還是在做飯的行為上,嘉賓來就是做苦力,充人手的,並沒有受到特別待遇,但在大家的言談中,節目組總是能夠精準抓取,挖掘出嘉賓個人的亮點。
而《嚮往的生活》每期來的客人特別多,成員們要想辦法讓客人開心,給他們做菜,玩遊戲,陪聊天,給唱歌,表演各種節目。
所以整體看下來,十分的熱鬧愉快,如同春遊一般,明星們不是來農村生活的,更像是來度假的。
人員多,隨之對於個人的關照也變少,而明星私下的樣子,明星之間的關係,朋友間的互動,成為更大的看點。
3.《三時三餐》幻想的快感 VS《嚮往的生活》日常的共情
《三時三餐》在樸素的一日三餐準備中,表現平凡簡單的日常,種菜,摘菜,抓魚,做飯,餵羊,逗狗。節目時而幽默,時而感動,治癒人心,吸引人沉浸其中,在平淡中引起人們的共情。
《嚮往的生活》通過美化的農村生活,把酒言歡的朋友,富饒的自然風貌,塑造了一個世外桃源,帶給觀眾一種幻想,及代理滿足的快感。
《三時三餐》第五季首播即獲得9.3%的超高收視,而《嚮往的生活》第四季想必也能再續往日的榮光,獲得收視第一。
《嚮往的生活》從與《三時三餐》相似的設定,到後來發展出自己的風格,到現在成為受觀眾認可的慢綜藝代表,他的成功不可否認,但隨著節目長青,自己自足,回歸自然的宗旨好似有些偏離,大量明星訪客的轟炸,也讓節目焦點由農村生活轉移到明星話題,稍顯浮躁,雖然是國內少有的沒「撕逼」沒矛盾的真人秀,但比起《三時三餐》還是差點韻味。
我國綜藝的原創性,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如何才能做出原創,需要廣大綜藝人的創意與摸索,也需要觀眾的欣賞與鼓勵,但我們不能盲目自滿,閉門造車,也不能東拼西湊,強說原創。
原創不是說出來的,更需要踏實地做,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金子總會發光。
我是胖藍鯊,您有什麼對兩個節目不一樣的看法?歡迎留言,一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