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2018年,瑞·達利歐出版《原則》一書,引發巨大轟動。2020年,達利歐出版了針對青少年的《原則(繪本版)》,值此《原則(繪本版)》出版之際,瑞·達利歐對話蘇州大學教授,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今日資本創始人兼總裁徐新、光源資本創始人鄭烜樂,從人生的原則、教育的原則、投資的原則、企業的原則等幾個維度探討我們如何在這個不確定的世界中,直面未來。
瑞·達利歐在直播中表示,在人生剛起步的時期,人們就開始接受指導,被告知什麼是成功,我認為這樣不好。所以這本書所做的,簡單講就是教你人生規劃,這本書告訴你有選擇,告訴你你有天賦,你的天賦是什麼?有了天賦,你必須經歷一個發現的過程,發現如何讓你的天賦與你的環境相適應,知道你的路在哪裡。在這條路上,你會遇到失敗,會犯錯誤錯誤,但這些都是學習過程的一部分。學習不只是被指導、遵從指導、擔心自己犯錯誤。
生命的旅程是一個發現你自己的天性,你的動力指向哪個方向。你找到了你的動力和方向以後,你在那條路上將遇到困難,於是才會有學習。最重要的事情,我相信,是學習。我有一個原則的表達,痛苦加反思等於進步。
這樣你才有人生規劃,這就是為什麼我說你必須為自己選擇什麼是成功。但你也要知道,你未知的事物比你了解的事物多得多。所以當你經歷這段旅程時,你必須擺脫自尊障礙和盲點,它們會阻礙你吸收觀點。你懷著這樣的態度,帶著好奇,了解生活就是一場選擇的冒險,在其中你能夠停下來,你可以成長,你想要擁有你想要的最好的生活。
不過每個人的生命軌跡幾乎都是一樣的,在這本書的最後有一個練習,展示了典型的生命軌跡。你從零開始,直到,比如說,80歲。你些階段,你知道在一個階段你會有一件事,然後在生活中會有這些階段。所以退一步看看生活的全局,看看你如何選擇,是非常重要的。但我同意你的觀點,我認為教育是最重要的,但我相信所謂的教育應該是更廣泛的教育,也應該是發展人格的教育,以及認識現實的教育。如今,教育並不重視認識現實,因為你在行動裝置上就能認識現實。
但要從本質上知道如何多角度地來看待生活,如何看待艱難時世,如何抓住機會,如何適應群體。這是品格和性格與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