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失傳的廣州早茶名點

2021-02-08 廚影美食

談及廣東的傳統文化,早茶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每逢周末或假日,廣東人便扶老攜幼,或約上三五知己,齊聚茶樓「嘆」茶。雖然名為飲茶,但茶並非主角,真正的重頭戲在點心。粵式點心發展至今,至少已有上千個品種。


但不知從何時起,廣州的茶樓漸漸沒有了夜茶,沒有了粵劇茶座,沒有推車仔,甚至連許多傳統點心,也漸漸消失不見。炸蛋散、糖沙翁、蒸大包、棉花雞扎、鴨腳扎……這些老廣州人才知道的點心因為製作難度大,或是利潤低、口味較為小眾等原因,已逐漸淡出我們的視野。但是,這絕對是廣州人忘不掉的味道,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盤點一下這些即將消失的廣式茶點。


炸蛋散

蛋散是蛋饊的俗稱,最早是廣東的賀年油炸小吃,是以麵粉、筋粉、雞蛋和豬油搓成形後落油鑊炸,炸到淺黃色時便撈起,搭糖漿食用。吃的時候一定要淋上蜜糖或蘸麥芽糖吃!後來這種小方塊也被改良,人們加入芝麻、南乳等其他配料,在小方塊中間下一刀,捲起做成麻花樣子,更加香酥有趣。


這鬆軟又不失酥脆,入口化渣但又不軟綿的口感是炸蛋散獨有的,所以沒有吃過的人難以想像,也難以形容它的奇妙。配上蜂蜜,趁著熱氣入口,那一份美妙和滿足,如墜雲端。


糖沙翁

沙翁又叫炸蛋球、沙壅、冰花蛋球、琉璃蛋球,是中國的傳統油炸甜食之一。據《廣東新語》記載,「沙翁」最早成為「沙壅」,是明朝末年出現的一種賀年食物。免費加入廚影美食超級吃貨群(加微信 xiaotudou2002 申請入群)。最初的「沙壅」是以糯米粉加上白砂糖、豬油同煮。經過改良,變成了用麵粉、雞蛋和油混合後的麵團炸起後加白砂糖而制。外層香脆,內層鬆軟,蛋香味濃,最適合甜食愛好者。因麵團經油炸,形成中間多個氣孔,中空無餡,吃時要滾粘一層白砂糖,看似頭髮花白的老翁,故名沙翁。在廣州更多人叫它為「糖沙翁」。


雞球大包

作為廣東傳統的特色點心,「雞球大包」在廣州的酒樓裡已不多見,倒是在順德、香港一些傳統酒樓裡,仍可大而啖之。傳說在清末民初,廣州有間茶樓為了吸引食客尤其是生活於社會底層的茶客,獨創了一種有雞肉、豬肉、筍粒等餡料、包體比普通包子大得多的大包,價錢賣得比一般茶點還便宜,引得茶客紛紛嘗新,也成為了窮人的福音。每當大包登場,夥計從廚房搬出一個直徑超過半米的大蒸籠,揚聲唱出:「賣大包囉!」茶客聽到,歡欣雀躍,「這裡要!」「這裡要!」叫聲此起彼伏。


雞球大包好不好吃,關鍵之一就看發麵。發得不透,大包就發不起來;發得過頭,大包就會起豆皮一樣大的孔。發得好的雞球大包麵皮,蒸熟後應如花朵開花般爆開,肉餡隱約可見,外皮鬆軟不粘牙。至於餡料,則各家有各家的選料和配方,但雞肉、雞蛋、冬菇、沙葛、紅蘿蔔、五花腩等是必不可少的。所有餡料煮熟後要放涼,讓汁水充分吸收才包入大包中。


將釀好餡料的大包蒸熟之後,造型龐大,約為一般中式包子類體積的3倍,食量小者一個雞球大包就可抵一頓飯。用手掰開湯碗般大的雞球大包,香氣噴薄而出,只見餡中帶有雞肉、幹蒸肉各一件,熟蛋半隻,還有冬菇、鮮筍和大蝦各一件,忍不住咬一大口,鬆軟可口,香濃味美。


隨著茶客對茶點的選擇日趨豐富,對雞球大包的喜愛程度漸漸減少,加上食客的食量減少,並且大包的製作成本較高、工序複雜——難在餡多容易破包皮,包功、蒸功都要到家,故很多酒樓漸漸沒有大包出售了。


豬潤燒賣

廣東「豬潤」,就是豬肝。這是一種瀕臨消失的傳統點心,只有在一些老式茶樓或許還可一覓其蹤。選用豬肝中的蝴蝶肝(好像蝴蝶張開翅膀一樣,是豬肝口感最好的部分),用刀細細把豬肝裡的筋挑掉,這樣處理過的豬肝吃起來才會入口即化,沒有粘連遲滯感。


由於豬潤燒賣對火候要求極高,只有客人下單後,才將新鮮豬潤順著紋理切成寬大略厚的一整片,上籠蒸熟。這樣保證每一個豬潤燒賣上桌時都是新鮮燙口的,豬肝大且厚,又粉又嫩,口感極佳。

棉花雞扎

棉花雞扎,曾經的廣東早茶的富貴擔當,但現在提起來年輕一代幾乎已很少有人知道了。免費加入廚影美食超級吃貨群(加微信 xiaotudou2002 申請入群)。其實就是滑雞塊、冬菇、臘腸、浮皮、淮山,做成像腐皮卷的形式。蓬鬆雪白的浮皮就是那個「棉花」,吸收了鮮美的雞汁,所以就叫「棉花雞」。棉花的角色,隨財富條件的變動,從名貴花膠、沙爆魚肚,到浮皮(炸豬皮)、柚皮都有擔當,如世相萬象,令人玩味。

鵪鶉蛋燒賣

鵪鶉蛋燒賣並不好做,豬肉餡,但蛋皮要包住整個內餡與鵪鶉蛋,鵪鶉蛋的熟度也要把握好。生了自然發腥,太熟也發硬,不夠好吃。最後,上面還要用蛋白調汁扣上。雖說「啖啖肉」,但走的是清香遠溢的路子。


一份合格的鵪鶉蛋燒賣,蛋皮緊緻,夾起來從不鬆動脫落。豬肉的配料也要好,不搶鵪鶉蛋的風頭。舌尖首先觸到蛋白調汁,隨後是蛋皮,再後是蛋本身,層層遞進。如此耗費工時的點心,無怪今日不多見了。

鴨腳扎

鴨腳扎是一道因為工藝複雜而被許多餐廳放棄的經典港式點心,想鴨掌入味一定要先用白滷水浸泡,再用腐皮把炸過的芋頭條和調製好的肉餡包裹好,老抽上色,淋上自製醬汁蒸煮。腐皮嫩而不散、鴨腳糯而不洩,一口下去,吃到的是滿滿的老香港味道。

炒銀針粉

銀針粉,一道廣式的傳統飲茶小點。銀針粉的樣子胖胖的,兩頭尖,咬起來QQ很有彈性,配著其他的素菜或者蝦仁大火快炒,炒好的成品飄著醬油與鑊氣混在一起的香氣,真是讓人立馬繳械投降,吃多少都不知飽。

懷舊灌湯餃

雖然仍有極少部分酒樓食到,未致於完全消失,但多數都是改良版,偷懶將灌湯餃直接放在湯裡,這樣一來,灌湯餃的皮破了也好推脫。傳統的灌湯餃是麵皮包裹著湯餡蒸,餃子下方有一專門的盛器,小心翼翼用心提起來,保證不會破皮。入口之後,皮薄餡多,湯汁充盈。由於傳統的皮包湯講究手工又耗時,所以近年愈來愈少酒樓供應。

蜂巢炸芋角

在廣州,炸芋角是必須加上蜂巢做前綴的,表示它炸得夠身(粵語,火候十足)。首先要選料嚴,用上澱粉質足夠的應季芋頭;其次是豬油靚,把新鮮豬板油用大滾水燙過後再慢慢精煉而出,真是一隻鍋都貴過一隻幹鮑了。最後就是考師傅火功的時候啦:芋角之所以叫蜂巢芋角,意思就是它炸得形如蜂巢般通透酥身。這要求油得一直保持在120度到130度之間——油溫太高,芋角一下鑊就立即被「炸死」了,壓根起不了蜂巢來。一盤合格的炸芋角每一隻都「首如飛蓬」,入口鬆化,芋茸細膩得要叫人忍不住眯起眼來「唔」一聲。


火腩卷

火腩卷,麵粉皮夾住肥肥的燒腩,加上調味料,蒸熟後有汁液。一口咬下去,肥美的燒腩肉汁充滿口腔,特別香濃,令人回味無窮。


本文由廚影美食編輯整理,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免費加入廚影美食超級吃貨群(加微信 xiaotudou2002 申請入群)。您的支持就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按住下圖關注小編

盤點全球頂級食材

探索珍奇饕餮盛宴


相關焦點

  • 瀕臨失傳的老點心,童年白糖沙翁,這一款廣州早茶名點還有機會吃得到?
    食在廣州,以美食聞名天下的廣州,廣州點心一直是美食吃貨們緊跟追隨之中心。 在這個「快餐式」的消費時代,食物的創新,幾乎每一天都有很多創新的食物、創新的造型湧出現時代。 很多小時候童年時代的傳統老點心,慢慢地即將退出這個舞臺。
  • 廣州人飲早茶【葉健強跑街】
    廣州街坊鍾意飲早茶。飲早茶,有著悠久嶺南飲食文化的生活元素,不僅僅是物質消費,而是一種精神的享受。每每我慢慢端起一杯沁人心脾的香茶之時,眼前瀰漫著小時候跟老竇(父親)去「太昌茶樓」、「大三元」飲茶的快樂時光,一種眷念的思緒索繞在心頭;那時茶樓沒有現在那麼多,天未光(亮)5點多鐘起床去茶樓「霸位」,茶樓大門一開「衝啊!」
  • 廣州本地人最愛的早茶餐廳
    而「嘆早茶」,則是廣東文化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基本上所有的廣式酒樓都開設茶市,大酒樓可同時容納幾百人就餐、喝茶,堪稱廣州一景。但也正是因為選擇太多,往往能讓人眼花繚亂,不知該如何下手。怎樣才能像一個真正的地膽一樣去「嘆茶」,也是一門不小的學問呢。
  • 早餐裡的國潮,廣式早茶四天王之「叉燒包」
    廣式早茶品種多不勝數,一頓優雅的廣式早茶必然是得將菜品慢慢上齊,熱氣騰騰的早上讓廣州善變的天氣只剩和煦的模樣。也只有如此才顯得配得上如此有人間煙火氣的廣州。廣式早茶也成功成為早餐界的國潮。叉燒包叉燒包是必定會出現在早茶茶點中的一道珍品。作為廣式早茶的四大天王,即便是匆忙上班的打工人都會突然變得耐心起來為其駐足。
  • 你為什麼來廣州玩?你得喝早茶來揭開廣州人們愛的秘密喝早茶
    在看外來媳婦本地郎和其他粵劇時,我經常看到我的叔叔嬸嬸去喝早茶,為什麼廣州人們喜歡喝早茶?在廣州大學學習時,要像羅馬人一樣,去附近的小洲村莊喝早茶,和室友一起去GOGO新天地喝早茶。回到工作崗位後,不時約朋友和同事出去喝早茶已成習慣。
  • 名滿江湖的廣州早茶是如何從早喝到晚的
    有幸在廣州喝過一次早茶,品種多的讓我都不知道先吃哪個好,味道呢也是不錯的,所以一直印象深刻。廣州早茶,茶是次要的,點心才是主角。在老廣眼中,早茶可以從早喝到晚。一開始,茶樓供應早茶的時間是早上6:50—11:00。但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茶樓的運營模式也作出了改變。現在,大型茶樓一般都有早、午、晚三次茶市。除了晶瑩剔透的蝦餃,金網鮮蝦紅米腸也是必備的選擇。紅色的「腸粉皮」包裹著足量飽滿的大蝦,花生醬的點綴讓「金網」成型。
  • 到底有多少種經典的廣式早茶
    說到粵式的美食,大家一定會不由自主地就想到早茶。喝早茶對廣東廣西地區(還有香港)的人們來說,那可以說是老傳統了。每次來自外省的朋友面對源源不斷送上來的點心,桌面上堆積如山的碗、碟、大小蒸籠,總還是忍不住會說:「夠了吧?吃不完浪費啊!」但廣東人的回答一定是:「慢慢吃,急什麼?」
  • 沒有什麼能阻擋廣州人嘆早茶
    沒有什麼能阻擋廣州人嘆早茶 2020-05-17 02: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州早茶點心有哪些?推薦幾款廣式早茶裡不可或缺的美味小食
    在廣東,廣式早茶是一種嶺南民間的飲食風俗。無論是家人或朋友聚議,總愛去茶樓。全家老小圍坐一桌,點上一壺茶,再要上兩件點心,美名「一盅兩件」,如此品茶,潤喉充飢,風味橫生。「請早茶」也是廣東人一種通常的社交方式。
  • 吐血整理廣州35家早茶攻略!夠你喝上一年的早茶!
    異地朋友喝早茶求推薦腫麼辦常言道,食在廣州說起廣州飲食文化,不得不提的就是早茶
  • 席捲成都的老牌早茶——點都德,值得來吃嗎(附排隊攻略)
    早茶,中國社交飲食習俗。早茶習俗多見於中國南方地區,尤其是江蘇揚州、泰州、鹽城、裡下河地區和廣東。談及廣東的傳統文化,早茶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食在廣州,味在西關。西關是三百多年來廣州美食文化的核心區域,也是最正宗廣式點心的發源地,廣州的十大名小吃皆是出自西關地區。到廣州,不可不來西關飲茶,飲早茶,自然少不了西關名點。每逢周末或假日,廣東人便扶老攜幼,或約上三五知己,齊聚茶樓「嘆早茶」。「嘆」在廣東話中是享受的意思,由此可見,喝早茶在廣東人的心目中是一種愉快的消遣,在這個層面上來說與其他娛樂活動並無二致。
  • 廣州早茶英文名怎麼叫?在國外喝早茶時這些單詞可別露餡嘍
    對於廣州人而言,可以不吃早餐,但是不能沒有早茶!「一盅兩件」,「飲左茶未」的晨間問候只是早茶深入生活的第一彈!廣式早茶一般是指,在閒暇的時候,約上一群朋友到茶樓 / 酒店喝茶、吃東西。時間一般是介乎於早上和中午之間,稍晚於早餐,但早於午餐;而早茶的種類多到目瞪口呆,食不厭精。
  • 廣西有座「小廣州」,居民說粵語喝早茶,遊客還以為來到廣州
    每次講到我國的廣州地區,我們除了想到這裡的優秀的經濟發展以外,還有兩個特點,那就是早茶文化和粵語,其中以粵語最著名,一聽到粵語首先想到的就是廣州地區。但是事實上我們都知道粵語是在廣州地區使用的,但是在其他城市中使用粵語的人很多,我們今天要一起看的這個城市,被稱為廣西的小廣州,居民們也說著粵語,喝著早茶,但來這裡的人卻產生了來到廣州的錯覺。
  • 廣州早茶也有「三大美女」,三種粉果同時登場你又該如何選擇?
    其在廣州早茶之中就有三大流派:順德鳳城粉果、中山小欖粉果和潮州姿娘米粿。仿佛三位靚女,即使廣州本地人也常弄混淆,同時端上桌,一般人還真傻傻分不清。在明朝就有關於粉果的記載。民國初年,順德大良自梳女(多為幫傭廚娘)娥姐到了廣州第十甫茶香室工作。她年輕俏麗,心靈手巧,做得一手好粉果。茶香室老闆看中了娥姐的手藝,以重金聘請她為點心師傅,並以娥姐的名字命名該店的招牌美點。相傳,老闆為招徠顧客,特別為娥姐做了一個玻璃櫃檯,讓她坐在現場製作粉果 。這一招果然奏效,不少顧客紛紛湧到茶香室,一來為品嘗娥姐粉果的美味,二來為一睹娥姐的風採。
  • 朋友說想吃港式早茶,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裡!
    小編在去過一次廣州,被老友帶著去吃了幾回早茶之後,從此便深深愛上了這樣豐盛又健康的廣式早餐。最近,享譽娛樂圈的明星粵菜館名城煲王,又在南京路新開一家名城名點,經典粵式早點,香港米其林二星廚師團隊坐鎮,為滬上人民帶來了最正宗的廣東味道。
  • 「雙城早茶美食節」在趣園茶社開幕用早茶驚豔味蕾
    廣式早茶展示。揚州早茶展示。陳高君攝記者陳高君趣園茶社,揚州唯一「黑珍珠」二鑽茶社,揚州早茶界的「超級網紅」;白天鵝玉堂春暖,「米其林」一星,「黑珍珠」三鑽餐廳,廣式早茶界的泰山北鬥。中國最頂級的兩大早茶文化相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 廣州頂級茶樓必點招牌菜,去廣州旅遊一定要嘗嘗
    "到廣州如果咩有飲茶,就如同沒有去過一般。"談及廣東的傳統文化,早茶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談及廣東的傳統文化,早茶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每逢周末或假日,廣東人便扶老攜幼,或約上三五知己,齊聚茶樓「嘆早茶」。本文甄選了廣州人最喜歡的數家早茶餐廳,其中的必吃招牌菜,一定要去嘗嘗喲。
  • 盤點快失傳的廣州懷舊名菜 再不去就吃不到啦!
    幾乎失傳名菜:桂花扎  推薦理由:廣州老字號,沒有哪個老廣州不知道,如今雖已勢微,但有那麼一些傳統的手工菜卻是只能在這類的酒樓裡才吃到,就如桂花扎,幾近失傳。或者雲香的出品味道已不是現在標準裡的好,但吃的更多是一種回憶,為那份手藝埋單。
  • 廣州旅行必吃美食,廣式早茶到底多誘人?吃一次絕對停不下來
    中國有些地方的美食可以從一天的早茶說起,最出名的早茶文化在廣州,這裡的美食可以說是很多南方人的最愛。廣州也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城市。走在路上經常能看到開瑪莎拉蒂,卻穿著白色背心在菜市場買菜的人。小時候,港劇的流行也讓我對粵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廣州的美食也受到全國人民甚至海外華人的追捧。
  • 溫州人的廣式早茶11點開場_廣式 早茶 溫州_財經_溫商網
    溫州的早茶餐廳出現了蒸毛芋、蒸醬油肉、蒸板慄等菜品。鉑爾曼的廣式早茶蝦粥改良成加蝦皮和鹹菜。冰樂 攝 ☉商報記者 董冰樂「約嗎?中午去維多利亞吃早茶如何」,「周末起得好早,在美樂吃個早茶」,「早午茶去一品嘉,還是過江去鉑爾曼呢」……最近,溫州的年輕人越來越青睞上酒店吃廣式早茶,但跟廣州人吃早茶的方式不同的是,大多數溫州人直接把廣式早茶當成了午餐,而且還吃出了溫州味,比如溫州人偏愛蝦餃的同時,愛吃份炒粉幹而不是炒牛河,連「酸菜釘螺」也上了早茶的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