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窮臺不如持續惠臺,大陸不應終止ECFA

2020-12-28 海峽導報

就「深層民意」而言,兩岸關係並未壞到「回不去」的程度,但不容否認,兩岸敵意若持續升溫,短期趨勢就可能長期化,進而成為「新深層民意」,如何處理好兩岸關係,尤其避免敵意繼續升溫,就非常重要。

毫無疑問,統一臺灣是大陸的「陽謀」,對臺灣而言,不需要研究大陸對臺政策的「目的」,只需要研究「手段」。隨著兩岸關係惡化,「終止ECFA」、「文統無望,只能武統」已成為大陸熱議的話題,也在臺灣輿論場引起反彈。其實大陸過去談「惠臺」,如今考慮「窮臺」,過去強調「和統」,如今倡議「武統」,都屬於手段範疇,臺灣無需把手段當成目標。如何正確解讀並回應大陸的訊號,才是最重要問題。

民進黨上臺4年來,窮盡政策手段鼓勵企業南向,希望降低對大陸經濟依賴程度,但數據顯示,臺灣對大陸的依賴不降反升。尤其2019年在美中貿易戰開打、大陸面對經濟轉型挑戰、製造業轉進東南亞等不利背景下,臺灣上市公司認列大陸轉投資事業收益再創歷史新高。可見儘管兩岸關係複雜多變,臺企還是在大陸享受到豐碩的紅利,證明在市場競爭架構下,兩岸政治關係壞,企業還是會自己找到出路,臺當局政策作用有限。

所以,鼓吹「窮臺」者,不僅錯判了情勢,更落入綠營的輿論陷阱中。綠營早就把中共所有對臺政策都視為惡意,明明「惠臺」卻硬要解讀為「賄臺」、「毀臺」,一旦改口「窮臺」,豈不證明了綠營污衊惠臺「包藏禍心」、「以經逼政」為真,將對爭取臺灣民心大大不利。

其實,大陸「窮臺」的討論其來有自,最早可追溯至1990年代出現的「解決臺灣問題長痛還是短痛」的爭論。大陸決策層始終清醒,改革開放、和平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比什麼都重要,最終隱而不發。

2008年以來,「打臺灣不如買臺灣」盛行,但蔡英文上臺形同澆上一瓢冷水。此時此刻,再有大陸人鼓吹「打臺灣不如買臺灣」,只會迎來不屑的冷笑。當「武統」呼聲在大陸網絡甚至菁英階層泛濫,「打臺灣不如買臺灣」的思維,已經越過了「買臺灣不如窮臺灣」的階段,直接跳躍到「窮臺灣不如打臺灣」的最激進光譜。

大陸真的會放棄「戰略機遇期」,不惜打臺灣與美國正面對決嗎?當大陸網絡一片「武統」聲中,過去一向被認為代表「鷹派」的軍方學者,反而發出了冷峻、理性的聲音。軍方學者喬良說得很透徹:當下並非「武統」時機,解決臺灣問題本質上取決於中美實力關係。

面對即將10年屆滿的ECFA,大陸應該加大惠臺政策力度,讓更多中小企業有機會受益於兩岸交流,讓更多臺灣普通民眾參與到兩岸經濟合作之中。人民的腳是綁不住的,機會在哪裡,人與錢就會流向哪裡。經過新冠疫情檢驗,大陸的治理能力已獲得驗證,可以對自己更有自信。

大陸不但不應終止ECFA早收清單,更應要求重啟兩岸貨貿協商,讓臺灣支持兩岸和平的主流民意和各行各業取得戰略平臺,持續推動兩岸融合、抵制兩岸「脫鉤」。

來源:臺灣《旺報》社論

相關焦點

  • 羅慶生:大陸終止ECFA 臺灣不可承受之重
    ECFA十年大限將至》一文,指出臺灣不推兩岸 「服務貿易協議」與「貨品貿易協議」,中國大陸有正當理由在ECFA滿10年後終止。此議題在島內引起重視後,原本因今年1月國臺辦表態「不希望看到這一重要成果得而復失」而止息,近日ECFA是否終止的議題再度被挑起。    不一樣的是,去年討論此議題多為臺灣學者,近日討論者多為大陸學者。大陸學界已注意到兩岸敵意滋長,單向惠臺不可行,開始評估ECFA終止的利弊,而結論多認為利大於弊。
  • 臺灣《旺報》:美國沒給的疫苗,大陸會優先惠臺
    大陸新冠疫苗進展傳來好消息,由軍事科學院陳薇院士團隊及康希諾生物聯合申報的新冠疫苗,已完成一期、二期臨床試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均得到驗證,並獲得專利權,成為大陸第一個新冠疫苗專利
  • 大陸「窮臺」政策?不,民進黨才是「窮臺」罪魁禍首!
    編輯:小馬雖然說川普在明年1月20日之後就會正式從總統的位子上退下來,但是在最近幾個月最後的任期裡臺灣仍然是這屆美國政府的重點「關照對象」。據美媒報導,美國國會已經在近日正式批准了向臺灣出售新型通信系統的對臺軍售案,這已經是川普上臺之後的第十一次,也是今年以來第六次對臺軍售。雖然明眼人都能看出美方歷次對臺軍售的政治意義要遠大於實際意義,但這一消息還是給島內的「臺獨」勢力打了雞血。
  • 臺當局為美國軍售掏空臺灣,結果是「窮臺」又「坑臺」
    臺當局為美國軍售掏空臺灣,結果是「窮臺」又「坑臺」 2020年11月03日 13:3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輿論批評這已大大超過出臺灣的財政能力。過去4年,民進黨當局向美軍購的費用已經累計高達175億美元。這個巨大的錢坑怎麼填?  這幾年美國川普政府實施「全面圍堵」中國大陸的策略,在臺灣問題上大做文章,天天給臺灣挖坑,忽悠臺灣高價買美國武器,想讓臺灣做犧牲的棋子,而「臺獨」政客也積極配合,整天叫嚷著「軍購保臺」,生怕臺灣在毀滅路上走得不夠快。
  • 臺名嘴點讚大陸,惠臺措施對悽風苦雨的臺灣很溫暖
    2月28日,大陸公布了《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這31條惠臺措施引發多家臺媒熱議。臺灣政治評論家、名嘴黃智賢今日(1日)也在臉書帳號發文點讚,她表示,大陸把最好的一切跟真正親愛的家人分享,對悽風苦雨下的臺灣來說,這是多麼適時的溫暖。黃智賢在文章中道出了對大陸惠臺措施的見解。
  • ECFA今年9月終止?臺學者稱:大陸在經貿上應會留臺灣一條活路
    針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520就職演說內容,臺灣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副教授王群洋受訪時認為,蔡520說什麼都不會影響當前大局,除非涉法理「臺獨」內容。如果蔡不踩剎車,繼續配合美國極度利用臺灣「抗中」,那後面的代價也是蔡必須要承受的。王群洋認為,民進黨已經拿到權力了,重點是蔡會怎麼做?她既然集大權於一身,如何拓展兩岸,維繫穩定關係是她的責任。
  • 蔡當局或面臨大陸終止ECFA
    [新聞頁-臺海網] 臺灣《旺報》5日發表社評文章稱,蔡英文突然宣布開放含瘦肉精美豬、美牛進口,雖承諾會嚴格把關食品安全,並將設立百億元(新臺幣,下同)養豬產業基金,確保養豬戶收益不受影響,但民進黨一夕突變,受到各方強烈的質疑與批評。民進黨為何甘冒不韙?
  • 《旺報》:還大陸臺商一個公道
    《旺報》19日頭條發布評論文章「還大陸臺商一個公道」。文中提到,依據中華徵信所最新報告,2019年臺灣整體上市公司認列大陸轉投資事業收益新臺幣3744億元,繼2018年創3695億元歷史新高后再攀高峰,也是近10年來第5次刷新紀錄。事實證明,大陸市場依然甜美。
  • 旺報:在臺灣誰最害怕大陸「紅色供應鏈」?
    旺報:在臺灣誰最害怕大陸「紅色供應鏈」?中新社發 王東明 攝     中新網6月16日電 臺灣《旺報》16日社評表示,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在股東大會針對近日媒體必問的大陸「紅色供應鏈」問題,認為臺灣不必對號入座。
  • 旺報:臺灣哪裡不像大陸?
    旺報:臺灣哪裡不像大陸?2015-07-15 15:32:1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中新網7月15日電 臺灣《旺報》15日刊文表示,當我們指責大陸人到臺灣遊玩沒水平時
  • ECFA面臨終止?臺灣迫切希望大陸「拉它一把」!
    作者:淺陌審稿:萬裡據相關媒體報導,由於ECFA協議即將到期,關於兩岸經貿關係不穩定的消息造成了臺灣香蕉價格大跌,使得臺「農委會」啟動了去化作業,大部分臺灣香蕉農戶表示受到ECFA到期給臺灣帶來巨大損失 臺農香蕉產量無外銷渠道有數據表明,在端午節過後臺灣的香蕉價格就一路走低,巨大差價使香蕉的滯銷問題越來越嚴重,臺灣不得不啟動去化收購來作為暫緩之計。可是有議員站出來表示,這樣的方法治標不治本,不能緩解臺農的滯銷問題,眼下的當務之急應該是擴大外銷,以此來解決這些香蕉滯銷問題。
  • 不是取消ECFA,大陸對臺灣經濟的真正狠招
    為力挽狂瀾,今年美國對華政策恐怕都會以持續升高對抗性為基調。另一方面,中國大陸不會引頸受戮,任美國擺布,除持續對美反擊外,也可能加大對臺灣的壓力作為牽制。這個美國大選前美陸臺三角關係的基本態勢,也主導了本次大變局2020兵推各種想定的推導方向。 在經濟層面上,2月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生效後,雙方的對抗性並未如外界預期獲得緩解。
  • 臺灣30年來從大陸淨賺1.6萬億美元,2021年是「窮臺元年」?
    正當美國總統大選底定,拜登確定當選之際,大陸已開始為拜登時代的中美關係做周全的準備。且在拜登公開表態不再持續川普「美國第一政策」之後,一個嶄新的局面已然在目,值得觀察。在此同時,大陸與澳大利亞的貿易戰正如火如荼的升高之中。
  • 何以「窮臺」?惟有...
    隨著中美關係穩健下行,輿論場合越來越高漲的梧桐聲浪,有一種聲音也不失時機地出現了,就是主張「窮臺」。 這種聲音認為,大陸與臺灣的經貿往來,給了臺灣太多利潤,養肥了島內「毒派」勢力。所以為了遏制「臺毒」,就要施行「窮臺」措施。等臺灣沒錢了,自然人心思歸。
  • 大陸不太可能終止ECFA,臺灣業者:大陸要與島內民眾保持良好關係
    臺灣茶葉從日據時期就是出口主力,近幾年主要是出口大陸。未來如果兩岸ECFA終止,失去零關稅優惠,將形成衝擊。制茶業者建議,蔡當局應勇於加強茶葉的包裝行銷,設法打入更多的不同國家的市場,對島內茶產業才是健康發展。
  • 臺灣《旺報》稱復興航空墜機源於大陸「挖角」臺灣機師
    7月23日,臺灣復興航空GE-222航班因迫降失敗墜毀,48人罹難。習主席和大陸人民對遇難同胞表示哀悼,事故原因也正在調查之中。儘管結論未出,但這並不妨礙臺灣《旺報》先人一步,將墜機歸咎為大陸「挖角」臺灣航空機師。網友忍不住嘲諷:「終於把責任和大陸掛上鉤了!」、「終於找到反思點了!」
  • 大陸專家:臺灣終止ECFA對大陸利大於弊,受苦的是臺灣民眾
    民進黨當局相關新聞發言人表示,在此項協議籤訂之初,兩岸雙方並沒有就此項協議的終止日期達成非常明確的共識。民進黨當局表示,希望這項協議不要終止,這對雙方都沒有好處。民進黨當局的新聞發言人也坦誠表示,若終止此項協議,臺灣的經濟將會受到嚴重的打擊。
  • 臺商:當臺灣窮了怎開口跟大陸談條件
    他認為,民進黨蔡政府面對大陸祭出31項惠臺政策,唯一可以做,就是努力跟大陸和好。 黃良華,曾任第六屆「立委」(2007年不分區遞補)、國民黨第17、18屆中常委,廣東佛山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第二、三屆會長、冠華教育集團總裁、佛山市榮譽市民。
  • 大陸學者:大陸終止ECFA運行,有著正當性與必要性
    近段時間以來,民進黨當局十分擔心ECFA被終止運行,一改當初民進黨否定ECFA作用並極力抹黑ECFA的為反對而反對的態度,透過媒體承認ECFA是有利於臺灣產業經濟發展的,呼籲「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
  • 旺報:臺「大選」參選人要有兩岸經貿政策
    旺報:臺「大選」參選人要有兩岸經貿政策 2015-08-11 14:49:1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中新網8月11日電 臺灣《旺報》11日社評表示,目前,臺灣「大選」候選人都沒有提出清晰的前瞻性的兩岸政策與論述,這不是兩岸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