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啟動黃嘴白鷺同步調查項目

2020-12-23 光明網

url:https://m.gmw.cn/2020-09/21/content_1301587346.htm,id:1301587346

  光明生物圈【廣東啟動黃嘴白鷺同步調查項目】日前,廣東省林業局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在內的多個單位,在珠海市觀鳥協會公益課堂內,聯合啟動了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黃嘴白鷺是鵜形目鷺科白鷺屬鳥類中保護級別最高的一種鷺鳥,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列入易危(VU)保護級別,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黃嘴白鷺全球數量約有2500-10000隻,中國約有500-1000隻,廣東省約100隻以內。據省林業局介紹,此項目是為了摸清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的分布情況,同時開展候鳥遷飛路線上的巡護和監測工作,用科學和系統的方法記錄廣東重要溼地候鳥遷飛的數據,為廣東區域候鳥保護提供可信的數據支持。從今年10月到2021年4月底,項目將對深圳灣、珠江口、粵西沿海溼地等遷徙路線上的黃嘴白鷺進行同步監測。(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王忠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責編:董大正 ]

相關焦點

  • 廣東湛江首次發現珍稀水鳥黃嘴白鷺!
    近日,湛江市愛鳥協會工作人員和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團隊在湛江某海島上開展鳥類調查時,記錄到珍稀水鳥黃嘴白鷺。黃嘴白鷺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是湛江首次錄得其確切影像資料,證明湛江有黃嘴白鷺的分布。
  • 海南日報數字報-鳥明星黃嘴白鷺意外現身
    黃嘴白鷺闖入鳥友「唐唐媽」(網名)的相機鏡頭時,也沒有任何預兆,以至於大家差點錯過了它所帶來的驚喜。  4月23日,海口東寨港溼地的灘涂上,海南觀鳥會的會員「唐唐媽」偶然間拍攝到了一隻水鳥,後經確認是黃嘴白鷺,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此次發現,也是海南近十年來對黃嘴白鷺的第二筆確切的記錄。  這對「唐唐媽」和許多鳥友而言,是驚喜,也是幸運。
  • 在廈門能見到350多種鳥類 黃嘴白鷺在廈門首次被發現
    為您列舉廈門珍稀鳥類排行榜前五名,它們分別是勺嘴鷸、黑臉琵鷺、黑嘴鷗、黃嘴白鷺、黑翅鳶。  廈門珍稀鳥類  五大「名角」  1、勺嘴鷸  久未在廈門出現  4、黃嘴白鷺  在大嶝島上出沒  罕見程度:  從前有2000多隻黃嘴白鷺出現在廈門附近的海島上,但由於漁民不加節制地撿拾鳥蛋,如今在廈門海域已不多見,夏季僅有幾隻在大嶝島上出沒。它已被列入世界瀕危動物紅皮書。
  • 天下白鷺一般白?寧波首次發現罕見「灰色白鷺」
    那麼,白鷺呢?天下的白鷺都是白色的嗎?  在極低概率下,答案應該是「不是」。因為,確實有深色型白鷺存在,不過非常罕見,迄今在國內沒有幾筆影像記錄。但是,在剛過去的雙休日,寧波鳥類攝影愛好者在奉化蓴湖的象山港海邊拍到了深灰色的白鷺。這是寧波境內第一次記錄到這種色型的白鷺。
  • 溫嶺市首次野生動物鳥類資源調查有新發現
    溫嶺市首次系統性野生動物鳥類本底資源調查日前完成秋季調查。溫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林業科負責人告訴筆者:「自8月5日在溫嶺市城南鎮梨頭咀海灘記錄到省內極為罕見的白頂玄燕鷗後(詳見本報8月31日第6版《溫嶺海灘驚現罕見的白頂玄燕鷗》)。
  • 全國青頭潛鴨越冬同步調查在武漢啟動
    中新網武漢12月1日電 (雷進宇)第三次全國青頭潛鴨越冬同步調查啟動及培訓會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武漢舉行,全國20多個城市的觀鳥組織或保護區、溼地公園代表參會。青頭潛鴨 韋銘 攝在阿拉善SEE湖北中心/湖北省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朱雀會(中國觀鳥組織聯合行動平臺)、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夥伴協定秘書處科學部、中國青頭潛鴨保護與監測工作組共同組織下,參訓代表將和本地區的團隊成員一起,於2020年1月上旬在150多個地塊同步開展青頭潛鴨調查,這將是近年來參與調查的組織數量最多、志願者最廣泛的一次。
  •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白鷺亭亭獨立的風姿惹人愛
    水塘邊、晨風吹皺了水面,蕩起一陣陣的漣漪,塘邊的柳枝也隨風起舞,只有小樹頂上的白鷺很安穩,鎮定自若地仿佛在巡視著什麼,但是模樣卻顯得很閒散,…… 白鷺(學名:Egretta garzetta),別名小白鷺、白鷺鷥、白翎鷥,中型涉禽,屬於鷺科白鷺屬。
  • 摸清水鳥「家底」 湖北將啟動越冬水鳥同步調查
    資料圖,圖為湖北新添一鳥類記錄黑翅鳶 黃興宴 攝中新網武漢1月3日電 (記者 梁婷)記者3日從湖北省林業局獲悉,該省將啟動越冬水鳥同步調查,摸清全省越冬水鳥資源狀況。據了解,此次調查將於1月8日—14日展開,共涉及該省國家級、省級溼地公園,溼地類型的自然保護區(小區),以及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重要溼地,共131個調查地點。越冬水鳥同步調查內容主要包括:記錄鳥類的種類和數量,對鳥類棲息地的地貌類型、水域面積及鳥類生存受幹擾、受威脅因素等。
  • 大個子涉禽白鷺,這大概是世界上最擅長捉泥鰍的動物了
    這種鳥類就是中型涉禽——白鷺。說到白鷺這種鳥類的時候,中國人直觀上想到的是小白鷺(又名白鷺),因為在整個白鷺屬中小白鷺在中國是最多的。我國南方乃至臺灣省、海南省都有這種鳥類。而事實上白鷺屬也屬於涉禽中相對比較大的一個家族,至今為止人們發現並已經命名的白鷺屬鳥類共計有十三種(二十八個亞種),小白鷺只是其中的一種而已。單以長相而論,與小白鷺長相最為相似的是中白鷺和大白鷺。
  • 「甘肅省館藏祁連山及黃河生態環境檔案調查與敘錄」項目在蘭啟動
    項目啟動會議現場。新甘肅客戶端蘭州1月13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欣瑤 蘇家英)今天上午,受國家檔案局委託,由甘肅省檔案館、蘭州大學共同實施的國家重點檔案保護與開發項目「甘肅省館藏祁連山及黃河生態環境檔案調查與敘錄」在蘭州啟動。
  • 3隻黃嘴河燕鷗飛回大盈江
    原標題:3隻黃嘴河燕鷗飛回大盈江   12月22日,德宏自然生態攝影師尹以祜在盈江縣大盈江流域拍攝到3隻黃嘴河燕鷗,它們時而在淺灘梳理羽毛,時而淺水捉魚,時而飛翔巡視領地
  • 【風情德宏】大盈江畔的黃嘴河燕鷗,真歡快!
    【風情德宏】大盈江畔的黃嘴河燕鷗,真歡快! 近日,盈江縣傳來好消息,時隔數月後,自然生態攝影師在盈江境內再次觀測、拍攝到黃嘴河燕鷗
  • 兒童影視教育正規軍來了,《廣東影視少兒星學院》項目啟動
    12月10日,《廣東影視少兒星學院》(以下簡稱「星學院」)項目在廣東廣播電視臺教育中心正式啟動,這標誌著廣東少兒影視教育領域迎來一支由專業影視機構打造的正規軍。據了解,該項目由廣東影視頻道攜手廣東少兒頻道聯合打造,是全省首檔少兒影視教育表演真人秀節目。
  • 極度瀕危黃嘴河燕鷗再次飛臨雲南盈江
    近日,記者在雲南省盈江縣大盈江流域拍攝到3隻黃嘴河燕鷗,它們時而在淺灘梳理羽毛,時而在江中捕魚嬉戲,時而在空中飛翔巡視。動作靈動,叫聲清脆。黃嘴河燕鷗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近年來,該物種在我國僅在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的大盈江流域有記錄。每年底至次年初,黃嘴河燕鷗會陸續遷徙至大盈江流域,4-5月開始繁殖,7月左右從大盈江流域遷飛。
  • 這個悠長假期,去看廣東濱海的舊景新顏
    廣東擁有中國大陸最長的海岸線,足以讓廣東人利用這個假期好好玩海。但這些海景還能看出什麼新意嗎?這次,不妨沿著這條廣東濱海景觀公路,東起於潮洲饒平,西止湛江廉江,途徑這些經典海域,換個角度,看廣東濱海的舊景新顏。
  • 國內黃嘴河燕鷗數量重回兩位數
    2020年5月,據持續監測記錄,一對黃嘴河燕鷗在第一窩3隻幼鳥孵化後又成功孵化3隻,這也意味著國內黃嘴河燕鷗數量重新恢復到兩位數,共11隻。 據了解,黃嘴河燕鷗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雲南省盈江縣的大盈江流域是近年來國內唯一能記錄到該物種的地方。今年3月,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發現5隻黃嘴河燕鷗。
  • 揭陽黃岐山、大北山入選「廣東最美森林50強」
    揭陽黃岐山森林公園、揭西大北山國家森林公園入選「廣東最美森林50強」揭陽黃岐山森林公園大家也許不知道,廣東有4座「猴島」入選廣東最美森林評選,可供街坊與「齊天大聖」近距離接觸。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猴子在玩水。 廣州日報記者邱偉榮 通訊員溫金溪 攝離廣州最近的是位於從化的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猴島,約兩百隻猴子,是經過培訓的第二代、第三代,雖是放養,卻已馴化。這些猴子有靈性,知道有人來,會跑到碼頭去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