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8.4,陳佩斯、倪大紅這部經典,成了國產喜劇繞不開的高峰

2020-09-03 神奇的絡腮湖

如何處理家庭關係,是每個人都躲不過的一個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在家庭中擔負的責任、扮演的角色,都會隨之變化。而隨著責任、角色的變化,衝突和矛盾也會接踵而至。

在電影故事的創作之中,不少導演、編劇都能巧妙地抓住,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衝突,打造出經典的作品。李安導演的「父親三部曲」就是典型的例子。

家庭主題的電影作品,並非是臺灣電影人的專利。在內地大銀幕之上,也有不少善於把握家庭主題的電影人。而陳佩斯,無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

80年代的內地喜劇大銀幕上,陳佩斯、陳強這對「父子搭檔」獲得了許多觀眾的喜愛。而《瞧這一家子》、《父與子》等一系列圍繞父子矛盾展開的家庭喜劇,也成為了影迷們對於一個時代的電影記憶。

進入90年代之後,陳佩斯選擇了轉型導演。由他自導自演的《爺兒倆開歌廳》、《孝子賢孫伺候著》,也成為了內地大銀幕上,不可多得的家庭喜劇經典。今天我們要和大家聊的,就是誕生於1993年的家庭喜劇《孝子賢孫伺候著》。

01、陳佩斯的「風格突破」,造就國產喜劇高分經典

這部《孝子賢孫伺候著》的誕生,與陳佩斯的自我風格突破,有著密切的聯繫。

早年的陳佩斯,與父親陳強合作,拍攝了不少父子之間嬉笑怒罵的電影作品。90年代初,陳佩斯成立「海南喜劇影視有限公司」、轉型電影導演,而他執導的首部長片作品,依然還是以父子矛盾為主的《爺兒倆開歌廳》。

《爺兒倆開歌廳》之後,陳佩斯開始嘗試走出「父子家庭喜劇」的束縛,尋求故事風格的突破。

畢竟,從《瞧這一家子》、《父與子》、《二子開店》到《傻帽經理》、《父子老爺車》,整個80年代,觀眾們都在看陳氏父子相互吵架、相互耍寶。對於這類父子主題的作品,觀眾們看膩了,而陳佩斯也演膩了。

1993年,陳佩斯與曾劍鋒共同執導了這部《孝子賢孫伺候著》。曾劍鋒導演有意讓陳佩斯、陳強的「父子搭檔」再度攜手。

但陳佩斯卻放棄了與父親陳強繼續合作,而是選擇了邀請趙麗蓉、魏宗萬、倪大紅等一批實力派出演、助陣。



當然,演員的變動只是其次。故事形式、電影內核的改變,才是這部《孝子賢孫伺候著》的突破重點。

在該片中,陳佩斯不再執著於兒子的成長、父權的反抗,而是通過對雞毛蒜皮的生活瑣事進行深挖,剖析了中國家庭背後,家庭成員之間的那些思想碰撞。同時又以小見大,通過家庭矛盾,反饋大背景之下的社會問題。

深刻的故事內核,讓這部《孝子賢孫伺候著》獲得了極高的評價,成為了國產喜劇繞不開的一座高峰。而在豆瓣之上,該片也獲得了8.4的高評分。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聊一聊這部高分喜劇的故事。

02、工作職責的衝突,新舊思想的碰撞

《孝子賢孫伺候著》的故事,聚焦在了一個思想、工作都充滿矛盾感的家庭。

故事的男主角兒「二小」(陳佩斯飾演)是民政單位的一名公職人員,主要是負責在農村推行「火葬政策」。而二小的舅舅(魏宗萬飾演),是鄉裡主辦白事的大寮,專門承辦各類土葬業務。

隨著「火葬政策」的推行,二小舅舅的事業發展,遭遇了危機。而二小與舅舅也經常因為各自的工作職責,產生正面的衝突。與舅舅的不合,成為了二小家庭關係的潛在威脅。


二小的父親早逝,母親(趙麗蓉飾演)一直跟隨二小夫婦生活。舅舅經常趁二小不在家,偷偷來探望自己的老姐姐,並在姐姐面前說二小的壞話。

老一輩人都對土葬有著一種執著,共同的思想理念,讓母親、舅舅站在了同一戰線。每次舅舅來探親,二小都會受到母親的一頓數落。


家庭矛盾,大多都是因為周圍人的閒話引起,這部《孝子賢孫伺候著》的故事,也不例外。

聽多了二小舅舅的閒話,母親擔心自己百年之後,也會被兒子送去火葬,所以每次想到這件事,就又哭又鬧。

對於婆婆時不時的哭鬧,二小妻子(李麗娜飾演)心裡有不少想法。但出於孝道,她將一切都壓抑在了心中。然而,情感這種東西,越是壓抑、越是濃烈。在反覆的壓抑之下,婆媳關係也逐步陷入危局。


矛盾積攢久了總是要爆發的,而母親的73歲生日,成為了一切的導火索。

老人對於73、84這兩個年齡,十分忌諱,二小的母親也是如此。生日這天,母親擔心自己過不去人生這個坎兒,於是又哭又鬧,逼二小寫下承諾、按下手印,保證將來按照「土葬原則」,為她辦理後事。

當然,寫承諾書只是開始。生日之前,二小母親給大女兒(丁嘉莉飾演)打電話,還讓女婿(倪大紅飾演)幫忙買一口棺材。而實誠的女婿,也在生日這天,將棺材送到了二小家中。



二小的領導來找二小,結果發現了他的家中放著一口棺材,心中有些不悅。

領導勸誡二小,公職人員不該搞「封建迷信」這一套,傳出去影響不好。二小告訴領導,這些都是為了哄母親開心,如果將來母親真的到了生命盡頭,自己還是會按照規定辦事的。

二小與領導的談話,無意中被母親聽到。傷心的母親將二小斥責了一頓,之後又將心中的苦楚,告訴了自己的弟弟。

隨著二小家中矛盾的愈演愈烈,舅舅心中產生了一個歪主意。

舅舅想利用二小的母親打壓二小,如果二小這個「主辦火葬業務」的公職人員,都為母親實施土葬,那麼鄉裡的「火葬推廣工作」,自然也無法繼續進行下去。

於是,舅舅找了一個算命先生,給二小的母親算命。算命先生告訴二小母親,她今年有一個劫難,要想躲過這一劫,就必須辦一場假葬禮。

二小母親對算命先生的話,深信不疑。而舅舅也在一旁推波助瀾,讓二小母親「假戲真做」,一來可以度過劫難,二來可以看看二小的孝心。

於是,一場魔幻又荒誕的葬禮,就此展開。


03、荒誕的葬禮鬧劇,雞毛蒜皮背後的中國家庭

二小母親決定按照算命先生的辦法,來一場假葬禮,而為了檢測兒女們的孝心,她隱瞞了「自己假死」的真相,將之後的一切事宜,全部交給自己弟弟處理。

二小夫妻得知了母親去世的消息,傷心不已。在傷心之餘,二小也決定將母親的後事,交給民政部門的「紅白理事會」,一切都走火葬流程。這番話,讓「躺在棺材裡裝死」的母親氣憤不已。

聽聞母親的「死訊」,二小的姐姐也回來了。姐姐決定遵循母親的遺願,施行土葬,但遭到了二小的反對,結果姐弟二人打了起來。

二小想讓自己民政單位的領導,到家中做家人的思想工作。然而,二小的姐姐脾氣暴躁,與二小單位的領導大吵大鬧。

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面對二小與姐姐的矛盾,領導也選擇了置之不理、不再過問。經過了幾番爭吵,姐姐佔據了山風,最終二小母親的喪事,在姐姐的主導之下,選擇了土葬。

心有不甘的二小表示,土葬太花錢,還是火葬為好。而不甘示弱的姐姐,也順勢誇下海口,要自己出錢承辦葬禮。

對於出錢承辦葬禮,二小的姐夫頗有意見。但「怕老婆」的性格,讓他選擇了隱忍。

決定土葬之後,二小的舅舅開始為葬禮進行張羅,二小也被迫,參與到了其中。

舅舅告訴二小,土葬不僅是傳統,也是人情、牌面。如果放棄土葬、選擇火葬,以後還怎麼在親朋好友面前抬頭做人。舅舅的話刺激了二小,於是二小決定,母親的喪事要大辦、要辦出牌面。

二小和舅舅一起到縣上的「紙紮作坊」購買紙紮,而紙紮店的老闆也十分熱情的介紹了自己的產品。小到冰箱、彩電、洗衣機,大到「與縣長同款」的桑塔納,可謂是種類繁多、樣式齊全。

二小、舅舅臨走之際,紙紮店老闆還不忘給二小推薦一把紙糊的手槍。老闆告訴二小,黃泉路上不太平,給老人買一把有備無患。

二小的妻子在一家印刷廠上班,得知二小母親去世,印刷廠廠長也趕來探望。探望之下,廠長也不忘給二小推薦他們的產品。

原來這家印刷廠,除了刊印書籍,也印製各類冥鈔。廠長還向二小承諾,一定都是出廠價。

為了制辦這場假葬禮,二小母親白天在「棺材裡裝死」,晚上趁賓客散去之後,在二小舅舅的幫助下,吃一些東西。

這一夜,二小母親在棺材內輾轉翻身,結果被幾名賓客聽到了響動。親友們都表示,這是「死者心有牽掛」,應該找法師前來做法。而舅舅也從梆子劇團,找來了幾名法師,安排了一場法事。

在法事上,二小看出幾名法師都是假扮的,但舅舅卻表示,一切本來就都是假的,這世界難不成還真有鬼魂存在?


因為承辦葬禮,二小的舅舅從中抽取了不少油水。而為了葬禮的體面,二小、姐姐兩人也花費了大量的積蓄。

市場經濟的推動之下,利益成為了人們最為關心的問題。而「婚喪嫁娶」這類情感儀式,也都被經濟因素締結而成的利益鏈所捆綁。

出殯的前一天,二小家的矛盾徹底爆發了。在財務的壓力之下,姐姐、姐夫大打出手。而二小與妻子,也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在出殯這一天,二小母親看到了土葬儀式的人情、牌面,給子女們帶來的巨大財務壓力,隨即意識到了自己的可笑。

而二小也找來了電視臺的記者,將自己家的葬禮鬧劇進行了曝光,希望別人引以為戒。

電影的最後,導演給出了一個頗具深意的結尾。送葬的人群與結婚的隊伍,在一個路口狹路相逢。這個關於葬禮的鬧劇落下了帷幕,而關於婚禮的鬧劇,卻仍在繼續。


04、以小見大的電影經典,陳佩斯的喜劇片巔峰

這部《孝子賢孫伺候著》,可謂是一部以小見大的國產喜劇經典。

影片不僅通過二小一家,展現了中國家庭背後的雞毛蒜皮、衝突矛盾,同時還通過一場荒誕的葬禮,反饋了物質潮流衝擊之下的社會問題。

荒誕的葬禮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背後有著一群荒誕的人、一些荒誕的想法。而這些荒誕的人和荒誕的想法背後,是否也隱藏著一個荒誕的時代?

《孝子賢孫伺候著》之後,陳佩斯又接連拍攝了《臨時爸爸》、《編外丈夫》、《太后吉祥》、《好漢三條半》等作品。

這些作品的質量相比於這部《孝子賢孫伺候著》,卻呈現逐步下滑的趨勢。1998年,陳佩斯的小品事業、電影事業雙雙遭遇瓶頸。屬於他的喜劇電影時代,也在此時落下了帷幕。

1993年這部《孝子賢孫伺候著》,也成為了陳佩斯電影之路上的最高峰。

原創丨文章版權系屬:神奇的絡腮湖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相關焦點

  • 評分8.4,陳佩斯、倪大紅這部經典,成了國產喜劇繞不開的高峰
    而《瞧這一家子》、《父與子》等一系列圍繞父子矛盾展開的家庭喜劇,也成為了影迷們對於一個時代的電影記憶。進入90年代之後,陳佩斯選擇了轉型導演。由他自導自演的《爺兒倆開歌廳》、《孝子賢孫伺候著》,也成為了內地大銀幕上,不可多得的家庭喜劇經典。今天我們要和大家聊的,就是誕生於1993年的家庭喜劇《孝子賢孫伺候著》。
  • 陳佩斯、倪大紅的喜劇經典,講透了中國家庭背後的雞毛蒜皮
    由他自導自演的《爺兒倆開歌廳》、《孝子賢孫伺候著》,也成為了內地大銀幕上,不可多得的家庭喜劇經典。今天我們要和大家聊的,就是誕生於1993年的家庭喜劇《孝子賢孫伺候著》。01、陳佩斯的「風格突破」,造就國產喜劇高分經典這部《孝子賢孫伺候著》的誕生,與陳佩斯的自我風格突破,有著密切的聯繫。早年的陳佩斯,與父親陳強合作,拍攝了不少父子之間嬉笑怒罵的電影作品。
  • 《茶館》之後又一座高峰,豆瓣評分9.1,陳佩斯請您看戲臺!
    有心觀眾查看豆瓣會發現話劇《戲臺》在豆瓣評分高達9.1分那麼這部話劇到底是怎麼達到豆瓣評分9.1的呢這是一臺典型的戲中戲結構的舞臺劇,戲中人演的雖是一出(經典京劇)悲劇《霸王別姬》,而此劇實則是一部寓莊於諧的諷刺喜劇。它為我們備足了笑料,我們在笑聲裡陶醉,也在笑過之後回味。媒體紛紛贊《戲臺》是「在近年來的喜劇舞臺上的一部難得的佳作,是一部叫得響、留得下的好戲。」
  • 趙麗蓉陳佩斯演母子,倪大紅丁嘉麗演夫妻,每個鏡頭都是經典
    今天咱們先不談小品,一起來看一下春晚小品喜劇家:陳佩斯和趙麗蓉老師,「強強聯合」的一部喜劇電影《孝子賢孫伺候著》。二小是民政部門婚葬樂隊的總指揮,是一位公職人員,所以他得積極響應國家新政策,二小在民間推行死後火葬的同時,還給他七十三歲的老母親預定了死後「火葬」一條龍服務,這種思想在過去的農村,那可是要被罵不孝子孫。
  • 陳佩斯最被低估的電影,內地首部賀歲片,至今仍是國產喜劇巔峰!
    當代影壇的喜劇大師有很多,但陳佩斯卻只有一個。 可能不會有人想到,他今年已經66歲,鬍子幾乎全白。 然而在我們的記憶中,卻仿佛始終停留在那些帶給我們歡聲笑語的經典角色身上。
  • 陳佩斯最被低估的電影,內地首部賀歲片,至今仍是國產喜劇巔峰
    當代影壇的喜劇大師有很多,但陳佩斯卻只有一個。作為電影演員的陳佩斯,同樣成就斐然。不僅塑造了很多深入人心的角色,而且在國產喜劇創作領域積極探索,曾經在八九十年代創作了不少經典喜劇,這些作品即使放在今天,依舊不過時。
  • 喜劇大師陳佩斯的電影!每一部都經典
    陳佩斯留下了很多部經典的喜劇電影。喜歡看電影的朋友可以加關注,私信我電影名,免費給發送哦!父子電影早期的陳佩斯和其父親陳強也拍了不少的喜劇電影,給人們留下愛了比較深刻的印象。老了之後,反而轉向喜劇,跨度也是夠大的。
  • 陳佩斯一人分飾兩角,就憑這部神作,誰敢說他配不上喜劇之王
    以至於在當時很多人的眼中,陳佩斯本人就是喜劇的代名詞。該片是陳佩斯最被人忽視的一部作品,但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卻是對於國產喜劇電影的一次先鋒探索!利用殺手不熟悉倉庫的劣勢,藉助各種道具陳設,陳彼得將殺手繞得暈頭轉向。
  • 優惠倒計時|66歲的陳佩斯,6歲的《戲臺》,這部「神作」,我勸你不要錯過
    沒錯,他叫陳小二,也叫陳佩斯;一名喜劇演員,一位堂堂正正的人。(暴露年齡)No.2電視劇而相對於高知名度的小品角色,在電影中的陳佩斯,可能很多人就覺得有點陌生了。其實陳佩斯在1993年就自編自導過一部叫《孝子賢孫伺候著》的電影,而且豆瓣評分穩定在8.3分。
  • 陳佩斯系列喜劇作品展演《老宅》重慶站首演告捷
    2019年12月20日,由重慶演出公司主辦的2019陳佩斯喜劇作品展演《老宅》重慶站於重慶國泰藝術中心上演,全場座無虛席。《老宅》自2009年首次亮相就被譽為陳佩斯「最大膽的喜劇作品」。陳佩斯變身「頭號玩家」,和觀眾組隊「坑」演員《老宅》與其說它是被創作出來的,不如說它是被陳佩斯開腦洞「玩兒」出來的——遊戲精神是《老宅》這部劇最大的氣質。在劇中,導演陳佩斯異想天開,大膽打破傳統的觀演關係。
  • 這部豆瓣評分8.4的國產喜劇電影,我看到的卻是現實
    ,這部電影讓秦璐斬獲了第一個內地影后,飾演「陳桂蘭」的王千源也獲得了北京電影節影帝,豆瓣評分高達8.4分,曾經收到多個國際電影節的邀請。 於是這小兩口就這樣槓著,誰也不鬆口,誰也不放棄。陳桂林在下崗之後,就組了一個「四不像」的樂隊,主要收入來源就是給喜事白事串場,收入是微乎其微。
  • 大陸豆瓣評分最高的11部諷刺喜劇電影,這才是真正的大尺度啊
    最近喜歡看諷刺喜劇電影,大陸以前有很多這樣大尺度的作品,可嘲笑可尖銳可潑辣可風趣可諷刺,揭露抨擊現實生活中的各種不良現象,今天小七整理了11部這樣的電影。以豆瓣評分排列:TOP11:《光榮的憤怒》豆瓣評分8.0,2007年出品。《光榮的憤怒》是由曹保平執導,吳剛、王硯輝、李曉波、朱義、孔慶三、蒲小虎等人主演的諷刺喜劇電影。
  • 老照片;「喜劇之王」陳佩斯的經典時刻
    #老照片#「我以為我拍了很多悲劇 可是拍出來你們都覺得那是喜劇1973年,19歲的陳佩斯的人生發生了轉機,陳強的朋友田華知道了陳佩斯愛好文藝,又碰巧八一廠準備招收新學員,便叫陳佩斯去試試,這次陳佩斯考取了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此後陳佩斯的人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1979年,陳佩斯與父親陳強的首度合作,主演電影《瞧這一家子》.
  • 陳佩斯舞臺喜劇《戲臺》
    南京站售票率、上座率均達百分之百,演出大獲成功後媒體紛紛稱讚:"四千南京觀眾被陳佩斯迷倒!""《戲臺》在南京只演兩場太不過癮,還想再看上幾遍!"在山城重慶,"重慶大劇院大劇場內座無虛席","陳佩斯巔峰之作,掌聲笑聲不斷!"在上海,演出引發了社會各界熱烈討論。"《戲臺》在劇本和表演兩個方面無可匹敵!""可以肯定的是,陳佩斯是一名'真正的人民藝術家'!"
  • 央視《金牌喜劇班》開錄!郭德綱陳佩斯齊亮相
    學員似乎是向郭德綱老師表白,希望加入他的戰隊,無奈郭德綱老師說道:我教不了你呀!隨後陳佩斯老師開始笑呵呵地點評。很期待這部綜藝的播出啊!據悉,《金牌喜劇班》是陳佩斯繼1998年離開春晚後與央視的首次合作。
  • 土葬和火葬之爭,陳佩斯趙麗蓉這部電影就說明白了
    《孝子賢孫伺候著》是1993年陳佩斯與曾劍鋒共同執導的作品,邀請趙麗蓉、魏宗萬、倪大紅等一批實力派戲骨助陣,將一個沉重的題材以喜劇的形式表現。01、劇情梗概影片講述了民政局紅白理事會的陳二小和母親兩代人,對待白事的兩種態度。
  • 經典再度回歸:「喜劇大師」陳佩斯與央視的這場「世紀大和解」
    01「喜劇大師」一代人的「春晚記憶」說起陳佩斯,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他是一代人的「春晚記憶」,也曾被觀眾稱為「春晚小品第一人」。,但每一次表演都會被奉為經典。02「活久見」22年後的「世紀大和解」一別22年,直到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首檔喜劇傳承類綜藝《金牌喜劇班》官宣:陳佩斯作為首發導師,時隔20餘年再度回歸央視舞臺。
  • 基於這個神作,誰敢表示陳佩斯與喜劇之王不匹配
    很多人說國產喜劇有兩面旗一個叫做周星馳,另一個叫做陳佩斯。前者使香港無釐頭喜劇大放異彩,仍然是華語電影的標杆。後者是大陸觀眾的小品啟蒙,幾代人的集體記憶,是華語喜劇史上的先驅。在本期《遺忘的國內類型片中,讓我們回顧一下前由陳佩斯主演的喜劇電影。這部電影是陳佩斯最被忽視的作品,但從的角度來看,他是國內喜劇電影的一次開拓性探索!《迷途英雄》影片拍攝於由廣西電影製片廠製作。
  • 很多人不知道,陳佩斯才是國產喜劇電影的巔峰——《瞧這一家子》
    提起喜劇電影,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什麼呢?憨豆?周星馳?金凱利?當然,對絕大多數的八零後九零後的朋友們來說。這幾個人都是越不過去的大山。他們基本上陪伴了我們的少年,青年以及中年時代。沒有人會認為他們的表演不妥,也不會有人認為這幾位對於喜劇的理解有絲毫的妄為。
  • 與央視分手22年的陳佩斯,終於歸來
    這突如其來的「複合」當天就衝上了熱搜,並一下勾起大家對陳佩斯春晚經典小品系列(1984~1998)的美好記憶。相關宣傳文案上,給陳佩斯老師的形容詞是「大師級喜劇前輩」,網絡上討論的也多繞不開「世紀恩怨」、「回歸」或「和解」等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