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大師陳佩斯的電影!每一部都經典

2020-10-31 俠客情報

陳佩斯留下了很多部經典的喜劇電影。喜歡看電影的朋友可以加關注,私信我電影名,免費給發送哦!

父子電影

早期的陳佩斯和其父親陳強也拍了不少的喜劇電影,給人們留下愛了比較深刻的印象。最早的一部是1979年上映的《瞧這一家子》

陳強,大家應該都知道吧?傳說在某部電影中因飾演黃世仁差點就被當兵的打死,足可見其表演功力非凡。老了之後,反而轉向喜劇,跨度也是夠大的。

1985年的《父與子》,講述的是二子年紀輕輕不上進,老頭子望子成龍的故事,看看這頭懸梁,額,那時候陳佩斯濃密的秀髮!

1987年《二子開店》,和前面的《父與子》是一個系列的故事,也就延續了之前的搞笑風格。

這幾部電影的上映,也讓「陳小二」的名聲大活了起來,之後的春晚小品之中,也經常可以聽到朱時茂調侃陳佩斯為陳小二。

之後的幾年兩個人又合作了《父子老爺車》、《爺倆開歌廳》

之後的幾年,陳強就退出了一線影壇。

和趙麗蓉合作

和趙麗蓉老師也合作過一回,那就是《孝子賢孫伺候著》,這部電影的偉大之處在於諷刺的恰到好處。人活著時不好好的孝順,人死了都一個個的表演起來了。

還要說一點的就是趙麗蓉老師為了這部電影敢於挑戰死人角色,真真的是令人敬佩的老藝術家

推薦一看,懷念趙麗蓉老師~~!!

斯琴高娃合作

《太后吉祥》上映於1996年,以極其調侃的口吻戲說宮闈禁事,很是符合陳佩斯喜劇電影的風格。

最後的彩蛋

和朱時茂合作過一段小短片《趕場》,講述的是趕場時的囧事,可比《人在囧途》好看多了

陳佩斯的喜劇獨樹一幟,非常值得一看。

喜歡的朋友加關注哦!

相關焦點

  • 經典再度回歸:「喜劇大師」陳佩斯與央視的這場「世紀大和解」
    01「喜劇大師」一代人的「春晚記憶」說起陳佩斯,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他是一代人的「春晚記憶」,也曾被觀眾稱為「春晚小品第一人」。,但每一次表演都會被奉為經典。02「活久見」22年後的「世紀大和解」一別22年,直到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首檔喜劇傳承類綜藝《金牌喜劇班》官宣:陳佩斯作為首發導師,時隔20餘年再度回歸央視舞臺。
  • 《金牌喜劇班》開錄,喜劇大師陳佩斯坐C位,為何趙本山不來?
    並且這一次,陳佩斯作為《金牌喜劇班》的金牌首席導師坐在了三位導師的C位。在節目開始之前,作為導師之一的英達更是直言「我和郭德綱只是老師,陳佩斯才是大師。」英達的這句話說的是一點也不假,至今為止,陳佩斯在春晚上的經典作品依舊有回味的價值,而他在《吃麵條》中的表演,更是成為了無數表演學子無實物表演的教科書。
  • 重返央視:回顧喜劇大師陳佩斯與21年前的那場官司
    前幾天,我看到了一則新聞,名為「春晚」的微博帳號發文宣布,陳佩斯將擔任央視節目《金牌喜劇班》的金牌導師,要知道陳佩斯已經在春晚的舞臺上消失了21年了。在1984年,陳佩斯第一次登上春晚舞臺之後的10餘年間,他和搭檔朱時茂為觀眾奉獻出了一部又一部經典的作品,成為了一代人共同的記憶。
  • 重返央視:回顧喜劇大師陳佩斯與21年前的那場官司
    在1984年,陳佩斯第一次登上春晚舞臺之後的10餘年間,他和搭檔朱時茂為觀眾奉獻出了一部又一部經典的作品,成為了一代人共同的記憶。如果不是因為當初的那一紙狀書,如今的喜劇屆恐怕會有不小的變化,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在21年前,這位喜劇大師與央視之間的愛恨情仇。
  • 喜劇之王陳佩斯,人們最喜歡的大師
    三個孩子,陳佩斯和陳強長的最為相似,子承父業,沒想到,陳佩斯還真成為了中國的喜劇大師。1979年,陳佩斯與父親陳強的首度合作,主演電影《瞧這一家子》,並憑此片獲文化部優秀影片獎。電影播出後,沒想到陳佩斯一夜成名,名氣直逼父親。父親陳強看到陳佩斯的天賦,就告訴他:「你可以演喜劇,以後多給大家帶去一些快樂。」
  • 喜劇之王陳佩斯,人們最懷念的大師
    三個孩子,陳佩斯和陳強長的最為相似,子承父業,沒想到,陳佩斯還真成為了中國的喜劇大師。 1979年,陳佩斯與父親陳強的首度合作,主演電影《瞧這一家子》,並憑此片獲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電影播出後,沒想到陳佩斯一夜成名,名氣直逼父親。 父親陳強看到陳佩斯的天賦,就告訴他:「你可以演喜劇,以後多給大家帶去一些快樂。」
  • 陳佩斯,一個渾身上下都是戲的喜劇大師
    導讀:陳佩斯1954年在吉林省長春市出生,是中國著名的喜劇巨星,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至今仍百看不厭,他與搭檔朱時茂1984年首次在春節聯歡晚會上表演小品《吃麵條》,憑藉高超的演技火遍大江南北,至今仍被人們津津樂道,他是名副其實的喜劇大師,渾身上下都是戲,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一個動作都能讓觀眾捧腹大笑。
  • 一位喜劇演員的誕生,中國能有幾人稱得上是「喜劇大師」?
    梅蘭芳說「您比我辛苦,每一部電影都是自編、自導、自演、自己製作,太費腦筋了,我希望您保重身體」。卓別林是默片時代時代當之無愧的喜劇大師,這點毋庸置疑,視線回到國內,中國有哪些何以算得上真正的喜劇大師呢?
  • 一代喜劇之王陳佩斯經典作品合集!收藏起來慢慢看!
    喜劇大師,陳佩斯 國家喜劇演員 在部分人認為其喜劇為一種鬧劇的情況下,陳佩斯堅持自己獨特的個性風格和特有的銀幕魅力,在銀幕上塑造了一系列滑稽、笨拙但本性不失善良的小人物。
  • 《金牌喜劇班》正式官宣,陳佩斯再登央視舞臺,喜劇大師實至名歸
    早在10月初,《金牌喜劇班》就做過相關的文案宣傳,當時央視給出的宣傳海報還賣了關子,「大師級喜劇前輩」只見其影不見其人。可未曾想到,10月26日,金牌喜劇班正式官宣了節目的首位導師,曾經的「小品第一人」陳佩斯將以首席金牌導師的身份加盟《金牌喜劇班》。
  • 一代喜劇大師陳佩斯,公司倒閉,慘遭封殺,耗盡全部積蓄也要走喜劇路線,皆因父親陳強的一句話?
    喜劇只能看他憑藉春晚小品被觀眾熟識之前,陳佩斯早已憑藉喜劇電影嶄露頭角。1979年,陳佩斯的父親、著名表演藝術家陳強復出,與陳佩斯共同出演電影《瞧這一家子》,手把手帶領陳佩斯走上了喜劇之路。陳佩斯拿著劇本跑遍了各大電影廠,都被電影廠以「我們不做喜劇片」為由拒絕。
  • 陳佩斯最被低估的電影,內地首部賀歲片,至今仍是國產喜劇巔峰!
    當代影壇的喜劇大師有很多,但陳佩斯卻只有一個。 可能不會有人想到,他今年已經66歲,鬍子幾乎全白。 然而在我們的記憶中,卻仿佛始終停留在那些帶給我們歡聲笑語的經典角色身上。
  • 陳佩斯最被低估的電影,內地首部賀歲片,至今仍是國產喜劇巔峰
    當代影壇的喜劇大師有很多,但陳佩斯卻只有一個。作為電影演員的陳佩斯,同樣成就斐然。不僅塑造了很多深入人心的角色,而且在國產喜劇創作領域積極探索,曾經在八九十年代創作了不少經典喜劇,這些作品即使放在今天,依舊不過時。
  • 經典喜劇大師,你喜歡哪一個?
    在世界電影電視發展史上,也出現了許多極具時代影響力的喜劇大師,今天,跟著小谷的腳步,一起去認識他們吧。製片人,反戰人士,後來也成為一名非常出色的導演,尤其在好萊塢電影的早期和中期他非常成功和活躍。他奠定了現代喜劇電影的基礎。卓別林戴著圓頂硬禮帽和禮服的模樣幾乎成了喜劇電影的重要代表,往後不少藝人都以他的方式表演。作為一個從無聲片時代成功過渡到有聲片時代的喜劇大師,卓別林留給後世的精神財富難以估量。
  • 老照片;「喜劇之王」陳佩斯的經典時刻
    喜劇。」(電影《白毛女》中陳強飾演的黃世仁和田華飾演的喜兒。)1969年,15歲的陳佩斯隨父親陳強上山下鄉到內蒙古插隊,陳佩斯在沙漠地區的建設兵團呆了四年。(陳佩斯和兒子陳大愚。)陳佩斯身高1.78米,在兵團期間喜愛並運動,擅長的項目是跳高和排球,曾奪得過內蒙古建設兵團的冠軍。兵團期間曾報考文工團和話劇團,因父親陳強的原因都未被錄取。
  • 封面人物 | 陳佩斯、陳大愚父子:我們一直都是喜劇爆款
    有學生沒等結課,就頂著大道文化喜劇創演訓練營鍍的一層金去混劇組了。李洪是大道喜劇班的第六期學員。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開心麻花的排練現場。李洪從去年秋天開始與開心麻花合作,參演了一出經典喜劇,場次多。即使在中間停演八個月的情況下,他也仍然出演了一百多場。他本打算替我要一張工作票,但後來發現早賣空了,「區領導來了都只能坐二層的座兒。」
  • 《金牌喜劇班》開錄,英達:我和郭德綱只是老師,陳佩斯是大師
    英達:我和郭德綱只是老師,陳佩斯才是大師陳佩斯能夠再次回歸央視的舞臺其實是出人預料的,從前他與央視的那一場維權官司,可以說是差點毀了他的喜劇人生,也讓他在民間的口碑瞬間瓦解。即便是同坐在導師席上的英達和郭德綱,對他都是敬佩的。在片段中導師的評價環節,英達直言「我和郭德綱只是老師,陳佩斯才是大師」。
  • 陳佩斯舞臺喜劇《戲臺》
    點擊藍色字關注         舞臺喜劇《戲臺》是2015年由大道文化出品、編劇毓鉞創作、陳佩斯擔當導演、並攜手楊立新共同主演的一部大型原創舞臺喜劇作品
  • 「喜劇之王」陳佩斯與央視的恩恩怨怨
    他之前拍的電影,雖然也賺了錢,但只夠他開拍下一部電影。到了1997年,他的大道影業公司出品的《好漢三條半》與馮小剛的《甲方乙方》同時上映。《好漢》起勢凌厲卻在幾天後被主流院線撤下,「原因是《甲方乙方》的投資發行都是他們的人」。就在這一年,新老喜劇之王易主。老一代喜劇之王陳佩斯被馮小剛完全打敗。
  • 一部講述京劇的喜劇究竟是什麼樣兒?陳佩斯話劇舞臺力作這次表現...
    一部講述京劇的喜劇究竟是什麼樣兒?  陳佩斯話劇舞臺力作這次表現如何?  一部喜劇,會給觀眾怎樣的驚喜?  來看看看過《戲臺》的人都是怎麼說的吧!  著名劇評人 周黎明  陳佩斯如今已經成長為不折不扣的喜劇大師,《戲臺》等作品中凝聚著他對於現實、歷史和藝術的思考,當然還有他作為藝術家的良知。  在《戲臺》中,他扮演的侯班主一次次被擠進夾縫裡,需頂住各方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