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喜劇大師陳佩斯,公司倒閉,慘遭封殺,耗盡全部積蓄也要走喜劇路線,皆因父親陳強的一句話?

2020-11-03 人民藝術家

10月26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首檔喜劇傳承類綜藝《金牌喜劇班》官宣首位導師,暌違央視舞臺22年之久的陳佩斯的出現,著實令喜歡他的觀眾感到驚喜。

《金牌喜劇班》導師海報

自從1998年春晚那場不太成功的小品《王爺與郵差》之後,陳佩斯再也沒有在央視的活動中出現過,隨後陳佩斯、朱時茂二人與央視獨資的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的著作權官司,更是使得「二人被央視封殺」的傳聞在坊間流傳了很多年。

1998年春晚《王爺與郵差》

陳佩斯離開得越久,觀眾對他的思念越深,對於他的歸來,無論是誰,都充滿了期待。

重新定義「小品」

1983年,春晚總導演黃一鶴得知八一廠的陳佩斯、朱時茂在哈爾濱走穴表演的小短劇非常受歡迎,邀請他們參與1984年央視春晚的演出。

陳佩斯、朱時茂在當時春晚劇組的大本營天壇體育賓館一待就是幾個月,每當他們提出新的想法,總是被導演組否決,每次被否決之後,陳佩斯脾氣一上來,就會拉著朱時茂從賓館「出走」。

1984年春晚小品《吃麵條》

在那個連BB機都沒有的年代,黃一鶴只能一次次去八一廠要人。最後一次回賓館,陳佩斯和朱時茂拿出了一個新劇本《吃麵條》,為了驗證節目效果,黃一鶴安排他們二人在天壇體育賓館的餐廳試演一遍。

據朱時茂回憶,餐廳裡坐著的都是當年的體育名將莊則棟、李富榮等人,他和陳佩斯演出時,前半段還能聽到臺下不停發出的笑聲,後面笑聲都停了,人也不見了。他越演越慌,結束以後才發現,觀眾早都笑得抱著肚子趴在了椅子上面,上氣不接下氣。

小品《吃麵條》

演出效果這麼好,導演組反而猶豫了。在那個年代,語言類作品的教育意義遠比觀眾的笑聲更重要,即使觀眾笑,也得是「健康的笑」。果不其然,節目審查時,便有專家提出:「這種節目還要推敲一下,不要流於純搞笑。走入純娛樂,春晚分量就輕了。」

那屆春晚的重心在於引進港臺明星,導演黃一鶴一時也顧不上這個作品,陳佩斯和朱時茂始終沒有收到確切的答覆。

小品《吃麵條》

大年三十那天,央視派車到賓館接演員,車上甚至沒有陳佩斯和朱時茂的位置。他們兩個人蹭車前往央視大樓,卻只能在後臺等待,直到當晚新聞聯播都播了,依然沒有人來通知他們。

等黃一鶴想起他們的時候,他們卻不見了。黃一鶴在大樓裡一陣小跑,最後在晚會大廳二樓的一塊幕布後面找到了他們,只見他們兩個人都低著頭在幕布後面沉默不語。陳佩斯說:「這都快直播了,我們的小品能不能上也沒個話兒,我們倆沒地方去,在這裡躲一躲。」

最後黃一鶴拍板:「沒人說你們能上,但也沒人說你們不能上,我是春晚導演,我說了算,你們上。但是,你們得按照審定的稿子來,一個字都不能錯,你們的錯誤,你們擔,其他錯誤,我來擔。」

小品《吃麵條》

在那個喜劇和搞笑土壤貧瘠如沙漠的年代,陳佩斯和朱時茂重新定義了「小品」,一部《吃麵條》贏得了當晚最多的笑聲,陳佩斯第二天出門,都能聽到大家在討論他的小品:「哈哈哈哈,哎呦喂,昨天晚上給我笑的,那一碗一碗的……」

小品《吃麵條》

直到今天,1984年春晚仍是觀眾們最懷念的一屆。老臺長洪民生退休後說,他最喜歡這一屆春晚,因為它最真誠,只是純粹讓老百姓高興。多年後提起春晚總是面色冷峻的陳佩斯,也唯獨說起這一段語調溫柔:「當時缺笑料,馬季、姜昆等人一起幫忙想辦法,後臺就像一家人。」

更重要的是,一部《吃麵條》,終於讓這個緊張的社會,學會發笑。

喜劇只能看他

憑藉春晚小品被觀眾熟識之前,陳佩斯早已憑藉喜劇電影嶄露頭角。

1979年,陳佩斯的父親、著名表演藝術家陳強復出,與陳佩斯共同出演電影《瞧這一家子》,手把手帶領陳佩斯走上了喜劇之路。

《瞧這一家子》海報

1982年,陳佩斯在電影《夕照街》中飾演「二子」一角,戲份不多,勝在出彩,從那以後,陳佩斯便在醞釀拍攝「二子系列」喜劇片。

《夕照街》二子

1985年,「二子系列」的第一部電影《父與子》開拍,拍攝過半,陳佩斯收到電影局的通知,電影必須掛名於電影廠才能繼續拍攝。

陳佩斯拿著劇本跑遍了各大電影廠,都被電影廠以「我們不做喜劇片」為由拒絕。

後來,陳強跟電影局翻了臉,電影局礙於他是老同志,才勉強出面讓中國電影公司收購了這部電影。這部電影也因此成為新中國歷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沒有廠標的電影。

《父與子》海報

此後,陳佩斯與父親又合作拍攝了《二子開店》《傻冒經理》《父子老爺車》等一系列電影。

《父子老爺車》片段

1991年,陳佩斯成立了自己的影視公司,之後相繼拍攝了《爺兒倆開歌廳》《孝子賢孫伺候著》等多部喜劇電影,豆瓣評分均不低於7分。

陳佩斯毫不掩飾對自己的喜劇電影的自信:「(過去的作品)有很多問題,我們當時還在對喜劇的摸索過程中,對喜劇的認識還不全面。觀眾覺得不過癮是必然的,但不代表觀眾不喜歡。我們當時的電影以十分之一的成本能夠緊跟港臺片,說明了老百姓對它的喜歡。即便如今從學術的角度看,那時候的作品還很不成熟,但那個時候,(觀眾)也只能看它了。」

《孝子賢孫伺候著》片段

然而,面對電影市場混亂、票房瞞報嚴重的現實,陳佩斯以一人之力根本改變不了什麼。

1997年聖誕節前,陳佩斯投資和主演的電影《好漢三條半》上映,影片上映之初票房大漲,卻在幾天之後毫無徵兆地被全國主流院線同步撤下,只能在郊區院線公映。同期上映,票房本不如《好漢三條半》的馮氏喜劇《甲方乙方》,卻一直放映到春節前後,賺得盆滿缽滿。

《好漢三條半》海報

嚴重的虧損讓陳佩斯的電影公司關門大吉,心灰意冷的他,沒再碰觸過電影製作,只是偶爾應朋友邀請在幾部作品裡客串或配音。

始終逆流而行

2001年底,沉寂了一段時間的陳佩斯選擇在戲劇舞臺上重新出發。他一手創辦了「大道喜劇院」,並推出了他自導自演的第一部話劇作品《託兒》。

他用自己僅有的35萬元積蓄全部投到了這部話劇上,對他而言,這是一次近乎孤注一擲的賭博,不成功便成仁。

話劇《託兒》海報

當時,根本沒有多少人會去劇院看演出,跟《託兒》同時在全國巡演的,也只有當時正紅的孔雀公主楊麗萍。

「省一級的話劇院,一進後臺一股尿騷味:廁所的水閥已經鏽住了,不知多少年沒有打開過,我們得一點一點給它弄開,先打掃廁所,再打掃舞臺,然後才能演出。」

《託兒》在北京首演那天,陳佩斯一整天都坐立不安,直到他看到現場上座率達到了95%,又在結束時看到觀眾集體起立鼓掌,他懸著的心才得以放下。

話劇《託兒》劇照

陳佩斯賭贏了,僅演到第30場,他便收回了全部投資,第一輪全國巡演結束後,這部話劇更是創下了4000多萬的票房紀錄。

從那之後,陳佩斯徹底轉型為話劇演員,接連推出了《親戚朋友好算帳》《阿鬥》《老宅》等多部話劇作品,全都叫好又賣座。

話劇《陽臺》劇照

2015年7月,醞釀許久的話劇《戲臺》正式開演,陳佩斯說,自己這60年,就是在等這部戲。

在豆瓣上,有網友這樣評價這部戲:「當一縷頂光打在陳佩斯身上,有種遺世獨立的孤獨感。明面上的喜劇,卻透著深厚的諷刺悲涼,夾雜著一絲欣慰。改朝換代是瞬息間的事,經典卻還是會在時光中找到共鳴而流傳百世,今世的鬱鬱寡歡好像也已不再重要。」

話劇《戲臺》劇照

47歲才投身話劇表演的陳佩斯,用十幾年的時間,再次證明了自己的選擇沒錯。

小人物的堅守

無論是小品還是電影抑或是話劇,陳佩斯的作品始終聚焦在小人物的悲歡喜樂上,而他自己,也如他作品中的小人物,飽嘗人情冷暖。

陳佩斯舊照

陳佩斯的父親陳強曾塑造了「黃世仁」「南霸天」等經典銀幕反派,被評為「新中國二十二大影星」,獲獎無數。

陳佩斯的童年,是在吃喝不愁、無憂無慮中度過的。當很多人還掙扎在溫飽線上的時候,陳佩斯卻能吃上一頓五塊錢的大餐。

富足的生活,讓陳佩斯養成了單純散漫的性格。小時候,老師讓同學們用「五彩繽紛」造句,他造的句子都透著幾分玩世不恭的意味——「我放了一個五彩繽紛的豆花兒屁」。

陳佩斯舊照

然而,陳佩斯15歲時,那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改變了陳佩斯的一生。

他隨父親到內蒙古插隊,一去就是4年。那段歲月使他印象最深的,便是父親的白襯衫上那一道一道的血痕和大片大片的血跡。也是那段經歷,讓年少的陳佩斯早早明白,榮譽名利猶如過眼雲煙,就像自己曾被掌聲和喝彩環繞的父親,不也轉眼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陳佩斯舊照

為了回到北京,陳佩斯報考了北京軍區文工團和總政文工團。因為父親的身份,他連考試的資格都沒有。

對兒子心存愧疚的陳強,厚著臉皮,四處求人,才在田華的幫助下,為陳佩斯求得了一個到八一電影製片廠面試的機會。

陳佩斯憑藉自己的獨特形象順利通過考試,卻被別人舉報說走後門,接受了長達半年的審查。審查結束後,他又跑了七八年的龍套。

陳佩斯(右)在《四渡赤水》中跑龍套

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讓陳佩斯更加明白小人物的不易,所以他飾演的角色,永遠是那些不起眼的,有點滑稽又不失淳樸可愛的角色。

陳佩斯春晚小品

讓他堅定走喜劇路線的,則是父親的一句話——「笑很重要,無論哪個時代,笑聲都是人民的需要。」

陳強、陳佩斯漫畫形象

60歲那年,陳佩斯罕見地接受了專訪。他的鬍子白了,聲音柔和了,笑聲也變多了,提及舊日恩怨,他說自己早就忘了,唯一遵從的,只有自己的內心——為老百姓表演最好的喜劇。

如今,6年又已過去,這位喜劇大師選擇在此時與央視合作,也不過是為了「把自己的喜劇理念傳播出去」。

陳佩斯近照

在當下的文化娛樂新節奏下,陳佩斯是否適應綜藝節目的遊戲規則,又將為我們帶來哪些驚喜呢?我們拭目以待。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陳佩斯、朱時茂與央視春晚的恩怨情仇,請參考以下文章:

相關焦點

  • 陳佩斯:被父親陳強提攜,與朱時茂演《吃麵條》爆紅,為何被封殺
    那年導演王好為正在為自己的喜劇電影《瞧這一家子》籌備開拍,當時王好為找到了他的偶像陳強,陳強欣然允許。雖然沒演過主角,但是有陳強保駕護航他也是很放心,加之陳佩斯和父親長得很像,正好適合演劇本裡的父子。陳強每天在家裡手把手教兒子演戲,在父親帶領下,陳佩斯逐漸顯露出他的喜劇天賦。就這樣陳佩斯走進了觀眾的視野中,大家都認識了陳強的兒子。後來陳佩斯在父親的幫助下,走上了春晚小品舞臺。
  • 他是著名喜劇大師,惹官司慘遭封殺22年,今66歲這般模樣
    他是著名喜劇大師,惹官司慘遭封殺22年,今66歲這般模樣陳佩斯老師是著名的喜劇大師,雖然現在已經不太活躍在舞臺上了,不過有了短視頻APP,大家可以在一些短視頻平臺見到老師的身影。前段時間,陳佩斯的兒子陳大愚發布了一則視頻,視頻裡與父親同時出鏡,還讓陳老師扮作了香妃娘娘的樣子,引發網友熱議。
  • 陳佩斯:被父親陳強提攜,成名作《吃麵條》曾差點被「斃」掉
    01 實力被認可的陳佩斯這件事還要從陳佩斯如何走上春晚舞臺說起。那年導演王好為正在為自己的喜劇電影《瞧這一家子》籌備開拍,當時王好為找到了他的偶像陳強,陳強欣然允許。於是陳強就把劇本帶回了家,而陳佩斯跟在後面也一起看,看著就覺得劇本裡兒子的角色特別適合自己,就跟父親商量著想演這個角色。當時父親並沒有應和他,陳佩斯知道父親面子薄,不願意和人開口,就沒抱希望。
  • 喜劇之王陳佩斯,人們最懷念的大師
    三個孩子,陳佩斯和陳強長的最為相似,子承父業,沒想到,陳佩斯還真成為了中國的喜劇大師。 二、 陳強也知道兒子的想法,為了讓兒子順利返程,和陳佩斯商量後,他決定讓陳佩斯走自己的老路,演戲。 雖然陳佩斯長的最為像父親,但是並不出眾,北京文工團、歌舞團都不收他。 無奈之下,陳強只好拉下老臉,四處求人。
  • 喜劇之王陳佩斯,人們最喜歡的大師
    三個孩子,陳佩斯和陳強長的最為相似,子承父業,沒想到,陳佩斯還真成為了中國的喜劇大師。二、陳強也知道兒子的想法,為了讓兒子順利返程,和陳佩斯商量後,他決定讓陳佩斯走自己的老路,演戲。雖然陳佩斯長的最為像父親,但是並不出眾,北京文工團、歌舞團都不收他。
  • 陳佩斯與郭德綱擔任央視《喜劇班》導師,陳老當年因何被央視封殺
    陳佩斯自1999年與央視鬧掰被封殺之後,時隔20年重回央視,他當年到底是因為什麼被封殺呢?,父親陳強是知名的電影演員。陳強起初不願意讓兒子做演員,因為以他們家傳的長相只能演翻反派,在當時的環境下怕對他有不利影響。反覆打算之後,陳強還是讓陳佩斯做了演員,選了喜劇這一當時在國內還未發展起來的領域。陳佩斯從84年到99年一直活躍在央視舞臺上,他和朱時茂的小品至今仍是經典。
  • 一代喜劇大師陳佩斯一笑泯恩仇?時隔22年再登央視,風向欲變?
    廣電近日發布的《金牌喜劇班》正式宣布,陳佩斯將在節目中出任導師。這是在1998年之後,陳佩斯與央視因為版權糾紛後,時隔22年,再次現身央視,這對於很多人而言,都非常驚訝,更有不少人大呼恍若隔世。誠然,從1984年陳佩斯和朱時茂合作小品《吃麵條》後,新一代小品節目從此拉開序幕,可以說,陳佩斯帶開了現代小品的先河不算過譽。
  • 陳佩斯父親陳強:惡霸演得太逼真,險些被打死,晚年和兒子演喜劇
    改變路線,與兒子搭檔喜劇表演此時,陳強的次子陳佩斯順利考取了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和父親一樣,走上了演員這條路。1979年,喜劇電影《瞧這一家子》因劇情的要求需要一對父子,電影主辦方於是想到了陳強和陳佩斯。
  • 「喜劇之王」陳佩斯與央視的恩恩怨怨
    他要說自己心裡想說的話,要表達自我,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與此同時,他的影視公司也遭遇了危機。他之前拍的電影,雖然也賺了錢,但只夠他開拍下一部電影。到了1997年,他的大道影業公司出品的《好漢三條半》與馮小剛的《甲方乙方》同時上映。《好漢》起勢凌厲卻在幾天後被主流院線撤下,「原因是《甲方乙方》的投資發行都是他們的人」。就在這一年,新老喜劇之王易主。老一代喜劇之王陳佩斯被馮小剛完全打敗。
  • 封殺22年後回歸,他依舊是頂流。喜劇大咖陳佩斯將回歸春晚舞臺
    但因為種種原因,陳強並不希望自己的兒子走演員這條路。70年代,因為演壞人而被迫害,又害怕看電影會影響兒子學習,方方面面之下,他嚴令禁止陳佩斯接觸這些。所以陳佩斯接觸演藝事業,並不算很早。但即便這時,父親還是要求他以後去做工人,別的不說,安全,沒有政治風險。然而在內蒙古當兵太苦了,後來大家紛紛找路子回家鄉,於是陳佩斯就提出,希望報考文工團回城,這是條不錯的路,不需要走什麼後門可以順利回到城市,文工團的待遇也還不錯,一個月能發45斤糧食。
  • 深挖 | 「喜劇之王」陳佩斯與央視的恩恩怨怨
    他要說自己心裡想說的話,要表達自我,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就在這一年,新老喜劇之王易主。老一代喜劇之王陳佩斯被馮小剛完全打敗。自1985年陳佩斯開始拍攝電影開始,他的「二子開店」系列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他的父親陳強一起合作《父與子》《爺倆開餐廳》《傻冒經理》等電影堪稱80年代中國喜劇的代表。這裡面有個問題,為什麼叫「二子」呢?因為陳佩斯在家,父母就叫他「二子」,也就是二兒子。
  • 深挖「喜劇之王」陳佩斯與央視的恩恩怨怨
    就在這一年,新老喜劇之王易主。老一代喜劇之王陳佩斯被馮小剛完全打敗。自1985年陳佩斯開始拍攝電影開始,他的「二子開店」系列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他的父親陳強一起合作《父與子》《爺倆開餐廳》《傻冒經理》等電影堪稱80年代中國喜劇的代表。這裡面有個問題,為什麼叫「二子」呢?因為陳佩斯在家,父母就叫他「二子」,也就是二兒子。
  • 連續12年登上春晚,為何突然被封殺,陳佩斯重回央視能否再輝煌
    妻子生了大兒子,為了紀念這一時刻,陳強便給大兒子取名為陳布達,並想著再生兒子時就叫陳佩斯。陳佩斯小時候特別淘氣 ,從小學到初中都是坐在最後一排。,學習成績不好,還跟人打架,父親陳強對他十分嚴厲經常打他。在他15歲的時候,他隨父親上山下鄉到內蒙古插隊,在沙漠地區的建設兵團度過了四年的時光。
  • 重返央視:回顧喜劇大師陳佩斯與21年前的那場官司
    前幾天,我看到了一則新聞,名為「春晚」的微博帳號發文宣布,陳佩斯將擔任央視節目《金牌喜劇班》的金牌導師,要知道陳佩斯已經在春晚的舞臺上消失了21年了。在1984年,陳佩斯第一次登上春晚舞臺之後的10餘年間,他和搭檔朱時茂為觀眾奉獻出了一部又一部經典的作品,成為了一代人共同的記憶。
  • 重返央視:回顧喜劇大師陳佩斯與21年前的那場官司
    前幾天,我看到了一則新聞,名為「春晚」的微博帳號發文宣布,陳佩斯將擔任央視節目《金牌喜劇班》的金牌導師,要知道陳佩斯已經在春晚的舞臺上消失了21年了。如果不是因為當初的那一紙狀書,如今的喜劇屆恐怕會有不小的變化,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在21年前,這位喜劇大師與央視之間的愛恨情仇。
  • 「老炮兒」陳佩斯
    國內傳來消息,他的兒子出生了,為了紀念這一時刻陳強將兒子取名為「陳布達」。三年後陳強又有了一個兒子,取名「佩斯」。這便是後來成為一代戲劇大師的陳佩斯。小兒子陳佩斯卻一心要搞藝術創作。1973年,陳強的老戰友,著名演員田華告訴陳佩斯八一廠要招演員,陳佩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竟然考上了八一廠。父親陳強知道後嘆了口氣。
  • 喜劇大師陳佩斯的電影!每一部都經典
    陳佩斯留下了很多部經典的喜劇電影。喜歡看電影的朋友可以加關注,私信我電影名,免費給發送哦!父子電影早期的陳佩斯和其父親陳強也拍了不少的喜劇電影,給人們留下愛了比較深刻的印象。最早的一部是1979年上映的《瞧這一家子》陳強,大家應該都知道吧?
  • 著名喜劇大師因官司被封殺22年,現狀令人唏噓
    對於60、70、80甚至是90年代的人來說,陳佩斯這個名字應該是非常熟悉的吧,說他是著名喜劇大師,你應該也不反對吧!但是你有沒有發現,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陳佩斯這個人消失在了我們的視線中,你多久沒看到他了?
  • 喜劇演員那麼多,為什麼只有陳佩斯敢用胳膊掰大腿?
    中學還沒念完的時候,陳佩斯的爸爸就被捲入了時代的漩渦裡,被安排去內蒙古插隊,中學還未畢業的陳佩斯與父親同去。這一去,就是四年。沙漠地區的建設兵團條件十分辛苦,這四年的下鄉生涯給陳佩斯的一生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童年時代富裕的生活讓陳佩斯對「物質」兩個字沒有執念,與此同時父親陳強的生活方式在潛移默化中教會了他「精神富足」的重要性。
  • 1999年,女兒學費都拿不出來的陳佩斯,後來如何成為一代藝術大師
    ,不過這都不是重點,畢竟後來成為一代大師的陳佩斯,已經把這些功名利祿看的風輕雲淡。但是陳佩斯本人,卻是原則性極強的人,帶著傲骨和堅持。沒了商演,就連自己的公司都要到了快破產的地步,但是陳佩斯沒有後悔。2001年,陳佩斯和自己的老朋友朱時茂一起把兩家公司告上了法庭,而理由正是這兩家公司沒有得到二人的許可就把他們的作品給發行了,最後勝訴的二人拿到了30萬的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