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是『美英』文化輸出?重點是因為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英國人。最近一次看到克里斯多福.諾蘭的電影是著名的《敦刻爾克》英國大撤退。可能有些電影,導演是不喜歡拍的,有可能是政治任務,但既然拍了,也要拍出自己的風格《敦刻爾克》就是這樣的人子,講歷史故事。
克里斯多福.諾蘭
但個人認為,諾蘭最好看的電影,還是科幻。《蝙蝠俠:俠影之迷》、《蝙蝠俠:黑暗騎士》、《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另外就是《盜夢空間》、《星際穿越》。這些電影奠定了克里斯多福.諾蘭成為大導演,成為超級票房的號召力!
回過頭來講《信條》。《信條》英文《TENET》信念、原則、堅持。講述的是一名超級特工任務失敗後加入了一個名為「信條」的神秘組織,這個組織歷史悠久,並且神秘。整個組織的成員各有自己的絕活,通過所掌握的逆轉時空從事阻止和改變全球災難事件的發生,而主角也是通過加入這個組織,阻止了所謂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發生。過多的劇情就不講了,因為已經有許多文章介紹過。
當然,電影採用了IMAX膠片攝影機拍攝,代表著現在電影業製作的最高水準,電影中採用了280個視覺特效鏡頭,給觀眾很大的視覺衝擊感受。好的電影,基本上都是捨得在製作上下功夫投資的。
電影《信條》
美國電影中特有的幾個元素貌似已經定型:
1、 高科技渲染;
2、 軍方背景;
3、 沒有過去,只有未來;
4、 腦洞大開的思維;
5、 拯救世界和平;
6、 打不死的主角;
7、 複雜的國際串聯;
8、 正義戰勝邪惡;
9、 結束後的反思;
1、 高科技的渲染。回憶一下看看,凡是覺得好看的電影,有哪一部美國片不是擁有高科技的?且這些科技變態又不失為理性,你覺得美國將來會有這些武器嗎?比如說「空天母艦」?
2、 軍方背景。基本上都有美國FBI的影子,且都有美國大兵的身影,有時候還有飛彈、航空母艦、隱身戰機配合,展示美國軍事力量,我們稱為秀肌肉。
3、 沒有過去,只有未來。好看的美國大片,講述的都不是歷史,而是一群人開拓未來。因為美國建國只有200多年,他們的歷史就是屠殺印地安人,電影剛剛興起的時候,美國已經拍了許多南北戰爭,西部牛仔的電影,簡單來說他們的歷史已經拍完了,只能瞄向未來。
4、 腦洞大開的思維。什麼叫腦洞大開?比如說《信條》裡面的時光逆流,逆轉時空。再比如星際電影裡面的穿越黑洞,還有就《環太平洋》裡面的外星人入侵,再者就是培育出遠古巨獸恐龍,你覺得已經離你很遠的生物和事件,被搬上屏幕,看了讓你大呼快感!更有些人,看了也不懂,然後莫名的覺得高大尚,偽崇拜!
5、 拯救世界和平。美國人很喜歡拯救世界和平?這跟美國人是『世界警察』如出一轍?他們覺得全地球人都需要美國保護,現實中全地球的國家多半都受到美國的欺負。他們保護的歷來只是自己,可電影拍出來後基本上都是美國人拯救了全世界!
電影《信條》主角
6、 打不死的主角。打不死的小強。主角無論是武力值,還是智商遠勝常人,還有特殊技能,但又覺得他是個常人。因為在美國的所有電影中都強調了『團隊合作』這個概念,主角再強悍,也有幾個兄弟幫扶。再強悍的幾個主角聚一起,也要相互幫助。
7、 複雜的國際串聯。無論是《海王》還是《蜘蛛俠》還是《信條》,電影總是在全世界的好幾個國家和地區拍的外景,從而強調壞人的勢力有多麼的強大,正義的力量追隨著邪惡到了許多國家。這也從一個反面說明,美國始終從骨子裡都不信任其它國家。打黑,掃黑手也伸得很長。
8、 正義戰勝邪惡。唯一一部正義沒能戰勝邪惡的電影,大家估計都想起來了,滅霸打了一個響指。但是在後續的另一部電影裡面滅霸也被滅了。自古邪不壓正,天道輪迴,從沒放過誰,美國人骨子裡想的也是這樣。
9、 結束後的反思。不得來說美國是一個善於總結的國家,每部電影最後都會有『番外』也就是電影放出字幕後又出現的短暫鏡頭。這些鏡頭介紹結尾。如果是星戰,就是天空寧靜,繁星點點,主角和家人終於在一起。如果是諜戰,世界恢復平靜,人類得於生息!
其實這些都是美國文化輸出所帶的元素。也是讓許多人崇拜美國的原因。因為美國的軍隊不可能隨時到達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起到威懾作用;但是電影可以把美國的思想、文化、理念、軍事帶到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並對其產生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