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綺帶著山東倒裝句上了熱搜。
不久前,在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中,張雨綺帶著山東倒裝句上了熱搜:「我怎麼那麼醜,化得」「明天給吳亦凡打電話,咱倆」「你眼睛怎麼這麼紅,今天」……
本來廣大山東人對「倒裝句大省」之名的態度還是「沒有吧,我覺得」,這下子一舉實錘!
好吧,山東是有傳統底蘊的論倒裝;文化人都愛倒裝你們沒發現嗎?再說,語言是活的文化,誰是倒裝還不一定:有人習慣主謂賓,也有地方官方語法就是主賓謂。
真的愛倒裝句嗎山東人?
論倒裝的文化與歷史
誠如祖國各地兄弟省份對山東人的應援,雖然我們經常倒裝而不自知,但倒裝的也不止山東這一山一水。
如果評選「史上最動人的一句情話」,這句必然會擁有姓名——「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
賈寶玉也是倒裝句高手
什麼前世姻緣、心有靈犀、一見鍾情,這一個倒裝句看似尋常的一舉全囊括。莫非賈寶玉是山東人?
再翻翻《西遊記》,齊天大聖的身體裡貌似也流著山東人的血液:「萬望菩薩方便一二,救我老孫一救」(五行山下被壓五百年,收了鋒芒向觀音服軟)、「象那千裡之內,蜻蜓兒展翅,我也看見」(吹噓自己的千裡眼)。最有意思的一處,別人告訴他弼馬溫一官「沒有品從」,當時還未被生活碾壓過的猴王天真地自忖「沒品,想是大之極也!」
不單單是用倒裝句表達,都直接是用倒裝句來思考了,或許大聖祖籍山東?
周星馳巔峰時期的喜劇代表作《九品芝麻官》裡,候補知縣包龍星與廣東四大名狀之一方唐鏡鬥嘴,方挑釁包:「咬我呀你!打我呀笨蛋!」
大概這倒裝句的挑戰指數十級,所以包龍星和師爺跳上前去痛扁了這位名嘴,然後還一臉無辜:「大家都聽到了,是他讓我打的」「像這種要求我這輩子都沒見過」。
但有時候倒裝句又自帶緩和屬性。德雲社有段「四人約架」的相聲,嶽雲鵬孫越郭麒麟幾個人為爭德雲一哥,連吵帶鬧約好「找個野湖幹起來」,孫越脫口而出一句「打不死你我」。本來挺嚴肅一個事兒,讓這一倒裝,狠勁兒立馬消解了很多!雖然全國人民都倒裝,但現在山東人也想明白了,為什麼只有山東的倒裝最有名?因為誕生了孔孟之道、作為儒學發源地的齊魯大地文化底蘊最深厚、歷史最悠久。
倒裝,那是從春秋、論語、詩經時代就開始的傳統:
子耶,言伐莒者?——是你嗎,說討伐莒國的?
甚矣,汝之不惠!——也太嚴重了,你的不聰明!
美哉室!——太美了,這房間!
大哉,堯之為君也!——偉大啊,堯作為君主!
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太久了,我不再夢到周公。
從那時起,山東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就一路繼承倒裝的真諦。濟南走出的「二安」之一、大詞人辛棄疾,其名句「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天外七八個星、山前兩三點雨)、「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麾下分八百裡炙、翻五十弦塞外聲),倒裝得天衣無縫。
不過正如玩轉三重倒裝的還是北京人,詩詞裡面的倒裝最高境界要推生於河南老於四川的杜甫。著名的「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不是倒裝高手根本不懂是幾個意思——實際上老杜要表達「鸚鵡啄餘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但他真想要強調的是「香稻粒鸚鵡啄餘,碧梧枝鳳凰棲老」。要說詩人都不好好說話,這兩句算是登峰造極。
所以,山東人習慣倒裝、擅長倒裝,很大原因是我們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比較強。
「倒裝」與「正裝」的相對性
你平時最愛說的倒裝句是啥?
趕快評論區來聊聊啊大家!
來源:濟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