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莫非賈寶玉是山東人?

2020-09-03 愛濟南新聞客戶端

 

  張雨綺帶著山東倒裝句上了熱搜。

  不久前,在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中,張雨綺帶著山東倒裝句上了熱搜:「我怎麼那麼醜,化得」「明天給吳亦凡打電話,咱倆」「你眼睛怎麼這麼紅,今天」……

  本來廣大山東人對「倒裝句大省」之名的態度還是「沒有吧,我覺得」,這下子一舉實錘!

  好吧,山東是有傳統底蘊的論倒裝;文化人都愛倒裝你們沒發現嗎?再說,語言是活的文化,誰是倒裝還不一定:有人習慣主謂賓,也有地方官方語法就是主賓謂。

  ▶真的愛倒裝句嗎山東人?

  據說全國人民都知道,山東人全都是平平無奇的倒裝句小天才。在山東,人們平時打招呼的畫風一般是這樣的:

  ——吃了嗎你?

  ——沒有呢還。

  ——去吃吧一起?

  ——吃啥啊咱?

  ——知不道!

  乍一看這似乎不是什麼值得自豪的事,所以山東人對「此處人人愛倒裝」的論定,並不是十分認同。實際上這個說法幾年前就開始冒出來,但山東人的回應一般都是:沒感覺啊平時;說啥呢這些網友;明明都很正常我們說話!

  但隨著明星們的不斷加持,加上諸多公眾號和大V們的蓋章,「倒裝句」大有代替「挖掘機」成為山東人最大的梗之勢。本著自黑不是黑的精神,山東人開始直面現實:還真是這樣,一直沒意識到呢我們!

  山東省內的方言,不同區域差別其實很大,但說到倒裝,卻是一個公約數。除了乘風破浪的德州姑娘張雨綺憑一己之力為山東倒裝句代言外,山東新生代流量小生的代表、來自青島的黃子韜,微博上的日常表述多是這樣的:

  你們是想累死我可能;什麼玩意兒這都是些?5777這數字喜歡;雙馬尾哪個女孩沒扎過……

  另一個熱門綜藝《爸爸去哪兒》某集中,臨沂大帥哥張倫碩對張亮兒子說:「我不逼你,叔叔」——並不是張倫碩衝小亮仔喊叔叔,他的意思是:「叔叔我不逼你」。

  果真,山東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從沂河之邊到黃海之濱,妥妥的都是倒裝句高手。

  有兩張圖在網上流傳很廣,據說是山東人愛用倒裝句的鐵證——肯德基門上貼著告示:所有玩具沒有了都;校車後面刷著警示語:請停車等候當停車指示牌伸出時。

  豆瓣上有人展示了一張微信截圖,其中一人發言說:微信有倆文章被刪除了後臺直接剛才。

  這三重倒裝運用得如此清新脫俗又行雲流水、毫無雕琢痕跡,底下有人評論說這得是山東省文科狀元吧?也有人說這位其實是個北京人,只是娶了個山東老婆。

  所以現在如果你說沒有一個山東人能逃得過倒裝句,他的態度基本會是:可能這樣比較方便吧我覺著,但也不是特別普遍其實,習慣了也可能是。

  在山東人終於認領了倒裝句特質後,全國各地反倒自發組成了後援團。

  ——愛說倒裝句的難道不是我們廣東人嗎?給支筆我、你走先、有問題我覺得,「粵語倒裝天下無雙」。

  ——各個省份都這樣啊,比如港臺劇裡:不是吧阿sir?比如天津話:說嘛呢你介是?東北話:不稀得說你我都!

  ▶論倒裝的文化與歷史

  誠如祖國各地兄弟省份對山東人的應援,雖然我們經常倒裝而不自知,但倒裝的也不只山東這一山一水。

  如果評選「史上最動人的一句情話」,這句必然會擁有姓名——「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

  什麼前世姻緣、心有靈犀、一見鍾情,這一個倒裝句看似尋常地一舉全囊括。莫非賈寶玉是山東人?

  再翻翻《西遊記》,齊天大聖的身體裡貌似也流著山東人的血液:「萬望菩薩方便一二,救我老孫一救」(五行山下被壓五百年,收了鋒芒向觀音服軟)、「象那千裡之內,蜻蜓兒展翅,我也看見」(吹噓自己的千裡眼)。最有意思的一處,別人告訴他弼馬溫一官「沒有品從」,當時還未被生活碾壓過的猴王天真地自忖「沒品,想是大之極也!」

  不單單是用倒裝句表達,都直接是用倒裝句來思考了,或許大聖祖籍山東?

  周星馳巔峰時期的喜劇代表作《九品芝麻官》裡,候補知縣包龍星與廣東四大名狀之一方唐鏡鬥嘴,方挑釁包:「咬我呀你!打我呀笨蛋!」

  大概這倒裝句的挑戰指數十級,所以包龍星和師爺跳上前去痛扁了這位名嘴,然後還一臉無辜:「大家都聽到了,是他讓我打的」「像這種要求我這輩子都沒見過」。

  但有時候倒裝句又自帶緩和屬性。德雲社有段「四人約架」的相聲,嶽雲鵬孫越郭麒麟幾個人為爭德雲一哥,連吵帶鬧約好「找個野湖幹起來」,孫越脫口而出一句「打不死你我」。本來挺嚴肅一個事兒,讓這一倒裝,狠勁兒立馬消解了很多!雖然全國人民都倒裝,但現在山東人也想明白了,為什麼只有山東的倒裝最有名?因為誕生了孔孟之道、作為儒學發源地的齊魯大地文化底蘊最深厚、歷史最悠久。

  倒裝,那是從春秋、論語、詩經時代就開始的傳統:

  子耶,言伐莒者?——是你嗎,說討伐莒國的?

  甚矣,汝之不惠!——也太嚴重了,你的不聰明!

  美哉室!——太美了,這房間!

  大哉,堯之為君也!——偉大啊,堯作為君主!

  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太久了,我不再夢到周公。

  從那時起,山東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就一路繼承倒裝的真諦。濟南走出的「二安」之一、大詞人辛棄疾,其名句「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天外七八個星、山前兩三點雨)、「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麾下分八百裡炙、翻五十弦塞外聲),倒裝得天衣無縫。

  不過正如玩轉三重倒裝的還是北京人,詩詞裡面的倒裝最高境界要推生於河南老於四川的杜甫。著名的「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不是倒裝高手根本不懂是幾個意思——實際上老杜要表達「鸚鵡啄餘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但他真想要強調的是「香稻粒鸚鵡啄餘,碧梧枝鳳凰棲老」。要說詩人都不好好說話,這兩句算是登峰造極。

  所以,山東人習慣倒裝、擅長倒裝,很大原因是我們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比較強。

  ▶「倒裝」與「正裝」的相對性

  既然說到語言文字的運用,就來真正探討下語序問題。

  討論倒裝,首先要明白什麼是正裝。世界上絕大部分語句的組成部分,都是主(S)謂(V)賓(O)語法三要素。漢語語序常見排列是SVO,很多語言的句式也都是這個結構。但不同語言中這三要素的排列並不相同,SOV, OSV,OVS,VSO,VOS都有。

  簡單地說「我吃飯」,在世界語言大家庭裡,可以有多種表達方法:我吃飯、我飯吃、飯我吃、飯吃我、吃飯我、吃我飯,都可以。

  比如日語,就是典型的SOV結構,最重要的放在最後。在日本人眼中,這是正常語序。日本著名語言學家金田一春彥曾開玩笑地說過:世上各國人講話都是顛三倒四的,只有我們日本人講得堂堂正正。

  這告訴我們,不要隨便說某個人說話是倒裝,是誰倒裝還不一定!

  以人數來論,SVO語法佔有壓倒性局面,畢竟光中國就有14億人口。但按照語言體系種類來說,SOV語言比SVO還要多。也就是說,說「我飯吃」的語言種類,要多於「我吃飯」的語言。從歷史角度來看,人類最早的語法順序是SOV。因為現存的原始語多為SOV,比如原始漢藏語系,原始印歐語系,突厥語系,蒙古語系,通古斯語系等。而且留心下會發現,嬰兒語言通常也傾向SOV。大概這個語序是人類的本能。

  但從語言成熟程度來看,SVO似乎更具科學性。雖然考慮到民族情感,很難比較哪種語序技高一籌,但至少不少人造語言如世界語、邏輯語、大同語等,傾向於SVO,認為這樣更容易突出接受關係。

  語言是活的使用體系,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人們的習慣偏好改變、社會潮流導向或者某段時期內特定的文化衝擊等等,都會使其發生變化。一個語言結構內部也可能有眾多的異樣情形,比如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倒裝。

  在咱們大一統的SVO裡,各種「亂序」很常見,也就是所謂的倒裝。倒裝——包括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狀語後置(又稱介詞結構後置)、謂語前置等等,多半是為了強調。

  與日語不同,我們通常是重要的先說:山東人我是——強調賓語「山東人」;沒有吧我覺得——強調「沒有」;不都這麼說話嗎一直——強調主句。

  這也正是今天的漢語倒裝句為什麼多出現在口語裡的原因,思維要快過表達,先想到的東西脫口而出,然後一邊說一邊再補充其他部分。

  至於為什麼山東人的倒裝句最為集中突出?廣大網友們已經形成了一致的看法:因為更爽直啊山東人!

相關焦點

  • 有一種感覺叫似曾相識,這個妹妹我曾見過
    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中,有這麼一個場景:賈寶玉第一次見到林黛玉的時候,便笑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但其實,他並沒有見過。在我們的周圍,不光賈寶玉有這種感覺,很多成年人也會有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 生活觀察丨山東人說話愛用倒裝句的源頭,找到了
    :「我怎麼那麼醜,化得」「明天給吳亦凡打電話,咱倆」「你眼睛怎麼這麼紅,今天」……本來廣大山東人對「倒裝句大省」之名的態度還是「沒有吧,我覺得」,這下子一舉實錘!如果評選「史上最動人的一句情話」,這句必然會擁有姓名——「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
  • 海王男友:「這個妹妹我見過」
    依珊與男友小張是在大學的畢業晚會上相識,男友是當天晚會的主持人,依珊則是表演的琵琶《枉凝眉》,晚會結束後小張找到了依珊並開玩笑說,你彈琵琶的樣子跟平時的你一點都不一樣,你這個妹妹我在哪裡見過。小張這一句話便把依珊逗笑了,依珊反問小張,你見過我平時的樣子?誰料小張在手機裡找到一個照片,是依珊打傘拿書的側臉。
  • 賈寶玉為何對林黛玉情有獨鍾?
    賈寶玉和林黛玉初見,就產生了莫名的親切感,一個心裡想,一個嘴裡說,意思再明白不過,這兩人曾經是見過的。其實何止是見過,兩人還有情有義。  拋開這些不說,就是兩人生活在賈府,也是情投意合,兩心相印的地方多了去了。
  • 林黛玉賈寶玉初見,發生了什麼?
    近日據可靠消息來源,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名滿京城的賈寶玉公子竟然摔了玉。小編帶你一尋究竟。 原來巡鹽御史林如海女兒林黛玉因母病亡、外祖母賈母憐其無人依傍教育,邀請其赴外祖母家賈府。據說林姑娘有閉月羞花之貌(無圖無真相,小編選擇用照片說話),生性聰明,極工詩詞。
  • 賈寶玉對女性社會角色很認同?賈寶玉: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
    (第三十六回)寶釵實在看不下去,便見機勸導,哪知賈寶玉卻反唇相譏:「好好的一個清淨潔白女兒,也學的釣名沽譽,人了國賊祿鬼之流。這總是前人無故生事立言豎辭,原為導後世的鬚眉濁物。不想我生不幸,亦且瓊閨繡閣中亦染此風,真真有負天地鍾靈毓秀之德!」(第三十六回)有一次,賈雨村要見賈寶玉,寶玉不願去見,這時湘雲笑道:「還是這個性情不改。
  • 賈寶玉明明很喜歡林黛玉,為何卻處處留情,常常親近其他女子?
    當她與寶玉相見時,書中寫到黛玉一見寶玉心中吃了一驚想到:「好生奇怪,倒像在哪裡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而寶玉見到黛玉便說到:「這個妹妹我見過的。」這大抵就是我們所說的前生有緣,所以今生一見如故。一見傾心。但為什麼賈寶玉和林黛玉之間既有前世的姻緣,今生又一見傾心互生歡喜,但最後卻沒有好的急劇,寶玉又時常親近其他的女子呢?
  • 林黛玉對賈寶玉的愛是慢性自殺?
    寶玉在許多人眼中是個不講道理的小霸王,半瘋半痴。黛玉卻不會這麼看。黛玉從寶玉身上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只不過自己把瘋魔的那部分壓抑得比較深,但也還是易傷感、愛生氣的。難怪寶黛相見,彼此都覺得對方似曾相識。黛玉是心裡暗想:「好生奇怪,倒像在哪裡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寶玉則明說了:「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賈母笑話他:「可又是胡說,你又何曾見過他?」
  • 紅樓夢中的林妹妹:黛玉,這個妹妹你可曾見過
    林妹妹不僅有傾城的外表還有一顆有趣的靈魂,她其實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小姑娘,奈何有些人人云亦云說她矯情玻璃心。妹妹是性情中人,一個真實可愛的文藝青年。於人情她敏感通透而不媚俗,於愛情她認真專一而不虛偽。她說,我為的是自己的心。
  • 三生三世石頭記,賈寶玉和林黛玉的三世情緣
    其實,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可以叫《三生三世石頭記》,下面我來細數一下寶黛的三世情緣。第一世賈寶玉的第一世。「女媧鍊石補天之時,於大荒山無稽崖煉成高十二丈、見方二十四丈的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那媧皇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單單剩下一塊未用,棄在青埂峰下。
  • 泥花草|「這個妹妹,我曾經見過的......」
    今年我留意到,母草六月就已經開花了。只是整個夏天太熱,戶外活動幾乎減少至零,而母草們的花期又長,乃們九月初才從空調房裡出來,一見兩歡。第一次遇見泥花草時,我差點把它認成了旱田草。它們的花形真的很像,但又總覺得有哪裡不太對。再細看,發現這兩種的葉子明顯不同。
  • 財話紅樓之:富貴閒人賈寶玉
    從這可以看出,賈寶玉雖然自己不理財,至少他知道誰能理財,誰會理財。第六十二回中,他跟林黛玉說起探春代理鳳姐理事時的有一番話,寶玉對黛玉說道:「你不知道呢。你病著時,她(探春)幹了好幾件事。這園子也分了人管,如今多掐一草也不能了。又蠲了幾件事,單拿我和鳳姐姐作筏子禁別人。最是心裡有算計的人,豈只乖而已。」
  • 你沒有見過的明星試鏡照,林青霞的賈寶玉,baby的碧瑤甜美
    林青霞曾經在《金玉良緣紅樓夢》試鏡過林黛玉,但是因為個子高不符合林妹妹的弱柳扶風,最終被欽點為賈寶玉。林青霞的賈寶玉簡直太帥太美了,我想原著裡的那個美貌少年,必定就是這副樣子:眉如墨畫,鼻如懸膽,睛若秋波。陸川導演的《王的盛宴》海選時,迪麗熱巴只有18歲,當時她參加了虞姬這個角色的試鏡。而迪麗熱巴最終沒能成功試鏡上虞姬這個角色,最後的虞姬扮演者是何杜娟。
  • 孤獨的賈寶玉
    這個過程想是多數人都有的,不過是一個程度的差別。而在賈寶玉身上,這個漸離就表現得十分明顯。從三個方面我們可以了解賈寶玉的漸離,以及因漸離而表現的孤獨。一個是賈寶玉化身的方面,一個是男性與女性群體的方面,還有一個是神性與人性兩個世界的方面。
  • 何韻詩版《賈寶玉》,伴隨一代人的童年,你還記得嗎?
    何韻詩曾演過話劇《賈寶玉》,當時我在浙江上學,有幸跑去杭州得見真人表演,那一面,可謂是真的驚鴻一面呀!至此我被她的演技深深折服,她在劇中女扮男裝,將賈寶玉的才情和常年同女子們玩樂那陰柔的一面完全演繹出來了,入木三分。
  • 甄寶玉、賈寶玉
    ——納蘭性德《木蘭詞 擬古決絕詞柬友》孤獨的人是可恥的。英雄惜英雄,甄寶玉與賈寶玉終於見面了。「寶玉,我等你太久了!」 甄寶玉、賈寶玉異口同聲道。賈寶玉見到甄寶玉,想到夢中相見之景,並且素知甄寶玉為人,必是和他同心,以為得了知己,只因初次見面,且又賈環賈蘭在坐,不便造次故用一些客套話極力誇讚。
  • 賈寶玉寧死不碰薛寶釵?她褪下麝香串時,賈寶玉的想法已暗示一切
    不過,由於林黛玉先一步進了榮國府,自幼和賈寶玉耳鬢廝磨,日久生情,反而始終未能俘獲表弟的垂青,總是處處晚了林妹妹一步。在曹雪芹筆下,林黛玉是絳珠仙草轉世,原本就是投胎報恩的。不過,儘管賈母曾有心讓雙玉聯璧,卻終究未能敵得過現實。林黛玉總是一副病病殃殃的模樣,仿佛一陣風便能吹倒,還總是醋意頻生,免不了惹得賈寶玉發狂,加之母親、父親相繼過世,自然成了無依無靠的浮萍。
  • 賈寶玉的夢話說明什麼?
    關於「金玉姻緣」的說法,由於薛寶釵出生時所遇見的那個和尚所說的話,導致書中所有的人,都知道這個說法,所以,賈寶玉也就知道了。但是,關於「木石姻緣」的說法,似乎除了廣大的讀者之外,也就只有那一僧一道以及所謂的太虛仙境的那些神仙們知道了。除此之外,賈府的所有人,除了賈寶玉之外,都是不知道這件事的。那麼,賈寶玉知道「金玉姻緣」是事實,但怎會知道「木石姻緣」?他夢見了什麼?
  • 賈寶玉朋友圈有幾個聊天群?
    文/吳明慧【作者簡介】吳明慧,筆名:北南,生活在江南的北方人,中學歷史教師,業餘酷愛讀書寫作,在新浪博客上寫作十一年,散文隨筆偶見報端。(一)寶玉朋友圈中置頂的毫無疑問,是黛玉了寶黛初見就已在心底早早認可了彼此: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像在哪裡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且自從黛玉入賈府,老外婆便將她同寶玉放在同樣的心肝位置來疼愛,寶黛之間的親密友愛便與別的姊妹有些不同。即便後來多了一個寶釵,仍無法撼動黛玉的置頂地位。
  • 賈寶玉前世神瑛侍者是和尚?答案就在絳珠仙草棲身的「三生石」上
    警幻亦曾問及灌溉之情未償,趁此倒可了結的。那絳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並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絳珠仙草生長在西方靈河岸三生石畔,得赤瑕宮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這裡點出絳珠仙草的故鄉和神瑛侍者的出身為西方。中國神話體系,西方屬於佛國,靈山、靈河都是佛國的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