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中,有這麼一個場景:賈寶玉第一次見到林黛玉的時候,便笑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但其實,他並沒有見過。
在我們的周圍,不光賈寶玉有這種感覺,很多成年人也會有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就比如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你會感覺自己好像來過;見到了一個你不認識的人,你會覺得自己好像見過他。那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難道真的如書裡所說,人有前世今生?
早在半個多世紀以前,醫學界就已經開始研究這個問題了。不過,由於各種原因,那時候的人們認為只有腦子有問題的人才有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但實際上,這種情況很多人都曾經歷過。根據調查,約有三分之二的成年人至少有過一次「似曾相識」的經歷,而且那些越具有想像力的人越有可能經歷這種奇特的感受。那麼,既然不是腦子有問題,那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其實啊,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就是正常的一種生理現象,也叫「既視感」、「既視現象」,也可以翻譯成「幻覺記憶」,指我們未曾經歷過的事情或場景,仿佛在某時某地經歷過的那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我們的大腦具有非常強大的信息儲存功能。科學家發現,人的大腦會把那些我們經歷過的場景啊事情啊還有人啊都儲存起來,一般情況這些記憶都不會被我們的大腦再想起來。但如果你在生活中又經歷了類似的場景時,那麼,現實中的場景就會和我們腦子裡那些已經無意識的信息之間產生一種共鳴。這時人會有一種熟悉的感覺,但因為已經忘記了大腦中信息的來源,所以就會覺得這種熟悉的感覺很奇怪。
所以,在成年人之間,常常會聽到他們驚呼:哎呀!這個地方我記得我來過!不會是我在夢裡來過這個地方吧!太神奇了!」
體會到「似曾相識」並非容易的事。「似曾相識」容易發生在情緒不穩定的狀態下和對場景的體驗上。儘管所有的人都會出現「似曾相識」的主觀體驗,但並不意味著「似曾相識」在所有人身上發生的頻率都是一樣的。一般來說,與情緒密切相關的事情容易記得比較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