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兇宅」你會聯想到什麼?
是《招魂》裡安娜貝爾所在的那所房子,還是《此房是我造》、《維多利亞一號》?
無論是電影還是生活中,兇宅都是讓人恐懼的地方。然而現實中,兇宅不光有人住,最近還被搬上了真人秀——
最近美國一檔真人秀《兇宅改造》橫空出世,一改往日小清新的畫風,完爆所有爆改節目。
這部真人秀一播出,就直接衝上熱播榜第一。
01
《兇宅改造》每一集要改造的房子,都曾發生過血淋淋的兇殺案。
以至於設計師在改造房子時,很難不把它與「案發現場」聯繫在一起。
有的是因夫妻離婚財產分配不均,丈夫提槍怒殺妻子:
有的是童星父母因女兒教養問題產生矛盾,父親殘忍殺害女兒及妻子後,開槍自殺:
還有更兇殘的。
女房東圖財害命,連續下毒謀殺7名房客,並把屍體埋在自家後院。
精神病丈夫謀殺妻子後,在浴缸內肢解屍體,藏在冰箱中,還進行烹煮。
直到排風扇傳出陣陣惡臭,鄰居和警方才發現身邊驚世駭俗的慘案。
甚至節目裡會當場指出當時兇案屍體所在。
然後就是設計師一臉驚呼和倒吸一口氣的表情
你們感受一下…
但!
房子畢竟只是房子,犯錯的是曾住在這裡的人。
好房子不該被陰暗過去永遠籠罩,新住戶也不該為別人的錯誤影響。
因此,《兇宅改造》的口號就是——
「每一棟房子都擁有被改造的機會。」
第一集要改造的房子,曾發生過震驚全美、令人聞風喪膽的兇殺案。
一個叫多蘿西婭的老太太,在這間房子裡親手殺死至少7人,並埋屍在自家後院!
關鍵是,這個老太太,外表看起來竟是那麼慈祥,不僅衣冠整齊,就連自己的頭髮都打理得一絲不苟。
這個老太太靠著自己房東的身份,經常收留一些無家可歸的流浪漢,或是來公寓借宿的人,她讓他們上繳社會保障金,然後用毒酒殺死他們,幾個星期後等屍體降解,再把它們掩埋在後花園。
這起事件當年轟動了全美,甚至一度成為網紅打卡地,直到現在還常有人來參觀。
現任屋主住了10年的臥室,正是兇殺現場,連地板都是原來的···
以至於設計師聽後,笑容漸漸凝固。
更恐怖的是,當年掩埋屍體的地方,現在還堆放了很多假人模型,看上去是在還原當年的兇案現場。
還有一棟著名的兇宅也登上了這檔節目——這座兇宅的傳奇性,是因為一位好萊塢童星和母親。
男主人因為妻子要和自己離婚,並帶走女兒,於是在臥室裡槍殺了孩子,聽到聲音趕來的女主人,也在走廊上被槍殺,最後,男主人自己飲彈自盡。
隨後故事就開始變得靈異,新搬來的一家表示:車庫門總會時開時關,還總感覺有人盯著我們的生活。
搬來的新主人家的小女孩,在腦子裡臆想了一個叫約瑟夫的朋友 ,經常在房子裡行走,和她聊天、捉弄家人,後來他們得知,
兇手,就叫約瑟夫。
小女孩就住在當年那個小童星住的房間,床的位置都沒有變,她也因此經常夢魘,睡不好覺。
她在自己房間裡掛了很多捕夢網,希望通過這些可以去除那些不好的事情。
看到這裡我真的不行了,一個家裝節目硬生生拍出了恐怖片既視感,雖然全程無高能圖片,但想像力足以擊垮我。
目前改造過的幾個兇宅,住戶在兩天之後回到家裡,無不發出驚嘆,感嘆自己家裡發生了巨大改變。
這不光是給了這個建築本身一次重新「洗白」的機會,對於住在這裡的新主人來說,也是一個嶄新生活的開始。
02
因為東西方文化差異,對於我們來說,兇宅就沒有那麼容易接受了,更別說在裡面住個幾十年。
買房時,大多數人都會極力避開兇宅,即便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買到了兇宅,也會立即要求退房,甚至起訴原房主。
2003年,杭州有一樁轟動了全國的兇殺案,當時在杭州濱江區之江花園一別墅內,78歲的外婆、36歲的保姆、16歲的大女兒和4歲的小女兒正在屋裡酣睡。
兇手潛進來後,先上到二樓臥室,殺害了保姆和小女兒,隨後又在隔壁房間,殺害了年近八旬的外婆。關注公眾號:真實靈異事件當時16歲的大女兒苦苦哀求,最終逃過一劫。
在隨後13年裡,兇手一直逍遙法外,沒人知道這個兇手去了哪裡,還會不會回來。
被害者一家是做生意的,案發時男主人在外地,因此躲過一劫,之後,他們便搬離了這棟別墅。
2007年,男主人以低於市場價近一半的價格出售該別墅,最終一位王先生接盤,成交價僅170萬。
按照當年的市值,這套房子價值約300萬。
2011年,王先生又把別墅以市場價相當的價格再度轉賣。卻不想這次卻「翻車」了。
一個兇宅的買賣,因為沒有告知真實信息,被法院判了返還購房款,並支付中介費。
曾經南京江寧區就有這麼一棟「著名」兇宅,2016年,郭某的親戚駕車在高架上失控起火,死時被燒的面目全非。
由於親戚當時所攜帶的是郭某的駕駛證件,郭某便隱姓埋名註銷戶籍,「詐死」來騙取保險費。
卻沒想到事後一家人出現了財產糾紛,妻子擔心事情敗露,於是將丈夫綁架來別墅,用斧頭和菜刀將其砍死,並在地下車庫進行分屍。
於是這一棟3層別墅,變成了令人聞風喪膽的恐怖兇宅。
一般情況下,這樣的別墅市場估價約1236萬元,但由於兇宅的身份,當時的拍賣起拍價只要435萬元,低於市場價901萬。
但即使是這樣,還是不能打消兇宅在人們心中的顧慮。
03
《兇宅改造》彈幕裡很多人都在說:「改造後也無法改變我們心中的顧慮,如果是我的話,我是不會買的,最多也就考慮一下。」
大部分還是處於無法接受的狀態,但我看到一條很有意思的彈幕:
「你有沒有想過,你還在考慮要不要買兇宅,證明這裡的房價還不夠高。」
有人做過統計,只北京市就有近3000套兇宅,香港則超過3000套,廣州和上海也分別有數千套兇宅···
南京江寧區的宅子「猛降」901萬之後,一位看房的大媽表示:哎呀,好合算哦。430萬去買一個平層都買不了。
在被詢問是否害怕時,大媽樂呵地說:「我敢住,兇宅我不害怕,哪棟房子不死人啊?」
近年來高企的房價,讓原本不願住兇宅的房客,也漸漸動了心思,催生了不少從中撿漏、低價收購兇宅的人。
他們購買兇宅後,會以低廉的價格出租盈利。
知乎上搜帖子,也會發現,想薅羊毛低價買房的人還真不在少數,忌諱的人多,壓根就不忌諱的也不少。
日劇《賣房子的女人》中就有過一個賣兇宅的橋段,房子最後賣給了一個護士,見慣了生死,也許,這裡對他們來說,也只是一個棲身之所而已。
你會發現,大多買兇宅的都會是一些刑警、法醫 、護士之類的職業人群。
一來房價確實很便宜,可以緩解不少買房剛需的壓力,二來這些職業都有著很明確的特殊性,見慣了生死,也就只是覺得買了一套房子而已。
只要價格合適,地理位置合適,兇宅其實就只是一棟價格實惠的房子而已。
當然也有一些膽小,卻心動於低價的人。為了消除他們的顧慮,在日本甚至出現一種新職業——兇宅試睡員。
只要在中介指定的兇宅裡住上一個月,證明這棟房子並沒有異常之處,
就能拿到上百萬日元的月薪,大約等於六萬多人民幣。
中介把閒置的兇宅賣出去,試睡員可以拿到高額工資,客戶也能安心的買到便宜的房子,一箭三雕,互利你我他。
04
其實很多時候,陰暗老舊的家裝,本身會給人心理壓迫感,更容易聯想到「兇殺」,加上這麼多的心裡暗示,因而產生了恐懼感。
《兇宅改造》的宗旨就是:找到主人家心中的恐怖之源,直面並改造它。
改造後的兇宅均有了很大變化,窗明几淨,顏色鮮亮,一掃「犯罪現場」帶來的陰霾,更多的,是一個溫馨小家,是一段可以預見的嶄新的生活,房主們都表示:
「這太棒了,完全沒有之前的感覺了!」
房子只是房子,在現實面前,心理上的恐懼,或許並不那麼重要了。
微博上的一個評論非常寫實:「所以我一直說鬼並不可怕,貧窮才可怕。」
話糙但理不糙,為了生活,人們是真的膽大,也可以什麼都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