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探成擴圈「橋梁」 近半數女用戶願意與線上好友見面

2021-01-13 中國新聞網

「難得八天假期連在一起,終於有機會外出旅行了」。十一長假剛過,不少用戶紛紛在探探上分享假期計劃。據了解,探探上的很多用戶,尤其是女性用戶更願意在線上分享趣事,相比於線下的熱鬧更獨享社交軟體帶來的交流體驗。

不久前,在社交平臺探探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95後社交觀念與社交關係調查報告》中數據顯示,「害怕線下社交」的女性用戶佔比達20.7%;認同或完全認同「線上聊的來的好友,願意在線下見面」的女性用戶比例高達40.5%。

業內有關專家表示,線上社交軟體提供了很好的社交演練環境,幫助她們拓展了交友邊界和社交邊界,也減輕了線下社交帶來的心理壓力。

在線尋同好,社交軟體上活躍的單身女性

一個人出遊、一個人宅在家裡看電影、一個人去看展覽……,假期期間的探探,仿佛上演了一場「單身趴體」。近年來,隨著「單身群體」的增加、人口流動的加劇以及女性地位的提升,「獨居女青年」人數逐年遞增。在此背景下,網絡提供的「淺層社交」撬動了「她社交」的市場,得到了女性用戶的青睞,也幫助在傳統「矜持」文化影響下的女性用戶,帶來社交破冰的良好體驗方式。

探探用戶蘇然表示:「使用探探的目的是鍛鍊自己的社交技能。由於性格內向,在日常生活中很難結交到異性朋友,更不用說男朋友;但是在社交軟體上,則可以放下現實中的顧慮,來和異性朋友聊上幾句。」

相比男性,女性在線下社交中呈現出較為顯著的封閉傾向。基於此,線上社交則為女性用戶拓展社交關係提供了契機,則表現為他們在社交軟體上較之以往更為活躍。 在訪談過程中,不少女性用戶認為,自己不主動難以獲得有效社交。因此,他們在社交軟體上會開始嘗試與異性溝通。

優化社交體驗,探探上的女用戶被「偏愛」

「在探探上,女生的主動性很強,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來選擇是否與對方建立連接,我可以很容易找到和自己有相同興趣的人,而且真實認證的機制讓我覺得很放心。」探探用戶小小說到。

據探探產品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探探上,只有相互右滑、彼此喜歡的用戶,才可以開啟聊天模式,這則有效防止了群發信息,降低了用戶之間尤其是對女性用戶的騷擾行為;同時,如果女性用戶在聊天中,收到對方不文明不雅言語,系統會立刻彈出窗口,詢問女用戶是否遭到騷擾,如果女生回答yes,則一鍵拉黑並舉報,探探人工客服會立刻介入調查。倘若查證後發現情況屬實,男用戶就會被直接封號,永久不能再註冊探探。

在不久前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期間,探探在全國婦聯宣傳部的指導下,針對網際網路上常見的欺詐女性用戶非法事件進行系統分析,以生動、易懂的漫畫形式來解讀其中的騙局,提醒廣大女性用戶在網際網路平臺上不要輕言輕信,謹防不法分子的圈套,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業內有關人士表示,探探在對女性用戶的保護,為社交關係的建立打下良好基礎。一方面是對平臺審核機制的完善,一方面是對女性用戶體驗的持續關注,這將助力探探建立社交賽道護城河,也將為更多的年輕用戶帶來社交新體驗。

相關焦點

  • 央視:探探報告顯示超八成95後用戶用社交軟體拓展人脈
    近日,在央視CCTV13 朝聞天下專題報導中稱,在最近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95後社交觀念與社交關係調查報告》數據中顯示,超過八成的95後被調研用戶,已經把社交軟體作為拓展社會關係及人脈圈子的重要途徑。
  • 探探大數據:超四成用戶自稱「社恐」,社交軟體成破冰「利器」
    探探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調研針對探探平臺18至35歲的用戶發放問卷,其中40.2%的被調研用戶表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障礙,其中女性用戶佔比高於男性用戶;同時,通過社交軟體交流成為當下最常採用的社交方式。受益於科技的發展,探探在幫助用戶尋找未來伴侶、拓展交友圈的同時,已成為連接年輕人線上線下交流的橋梁,並且幫助那些存在社交障礙的年輕人開啟了破冰的第一步。
  • 線下社恐,線上「蹦迪」,探探背後的95後社交圖譜
    從上述《報告》中的調研數據中顯示,27%的被調研用戶認為「線上比線下更容易找到好友」;而對於線上聊得來的網友,48.6%的用戶表示願意線下見面;93%的用戶不排斥與網友見面。 在社交軟體中建立的虛擬朋友關係,會隨著時間、地域、同頻、吸引力等因素延伸為線下社交;因興趣標籤等開啟雙方的話題匣子之後,用戶將在聊天互動中共同感受對方的人格魅力和吸引磁場。 當雙方在同頻率的虛擬場域中形成更加穩固的互動關係之後,這種關係會突破線上虛擬的互動場景,在更真實可感的現實世界建立聯繫。
  • 從「左滑右滑」中解碼探探做社交的圖譜
    其實他們的手機裡早就裝滿了各式應用,就比如在探探上滑好友已經是他們使用交友軟體的日常。近日,探探聯合創始人潘瀅在36氪wise2020峰會上分享,現如今,很多年輕人離開家鄉來到大城市生活、工作,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他們需要建立新的社交圈。探探上的左滑右滑創造了一種全新的相遇方式,一種新的相遇場景。
  • 《探探2020獨居青年生活報告》:社交軟體成交友拓圈首選方式
    探探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調研針對探探平臺18至35歲的用戶發放問卷,其中單身未婚樣本佔比高達91.83%,他們中49.64%的被調研用戶表示「目前一個人居住」,是典型意義上的獨居青年;值得注意的是,64.83%的被調研用戶選擇通過社交軟體來結交新朋友,且一、二線城市佔比更高,線上交友成為不少獨居青年們緩解孤獨的「必選項」。
  • 是時候,扒出探探產品經理了
    打開探探界面,完成註冊流程,可以很快熟知操作路徑,按照自己的喜好來尋找志同道合的好友;可以設置自己的主頁,為自己貼上個性化標籤,標註出喜歡什麼,並上傳滿意的照片。反而是在探探上遇到的人,能進行一些更深入的交流。」李琪說。這樣的故事,在探探上持續發生著。探探更像是一座由科技構建的社交橋梁,將隔著屏幕的兩端巧妙連接,為有同好的用戶構建新的社交關聯。
  • 少女「探探」上結識網友,初次見面便遭強姦
    6月20日,北京海澱法院通報近五年來審理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特別是熟人作案的情況,並發布典型案例。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其中一起典型案例發生在網友之間。37歲的桑某某系某單位的工作人員,17歲的許某某系某中學的在校生。2018年2月某日,桑某某與許某某通過「探探」交友軟體相識,桑某某化名「張宇」,謊稱23歲。
  • 網戀約會指南:探探好友第一次見面,約著擺了個攤兒
    在探探上匹配了聊得來的小哥哥(幻想)另外附上超級實用《擺攤兒約會指南》第一步:達成共識先把這個美妙的想法跟你的探探好友商量好如果ta反對哼,這麼跟不上時代的人不見也罷第二步:選址翻閱《北京擺攤兒指南》選一個離雙方都近的擺攤點,最好不要髒亂差
  • 探探潘瀅:讓算法匹配連接真實社交
    探探聯合創始人潘瀅表示:「現如今,很多年輕人離開家鄉來到大城市生活、工作,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他們需要建立新的社交圈。探探上的左滑右滑創造了一種全新的相遇方式,一種新的相遇場景,讓年輕人不必擔心如線下表白般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氣,也不必擔心有被拒絕的尷尬。
  • 第一次約探探好友見面,我想AA制有錯嗎?
    在參與投票的2萬多名探探女性用戶中,有53.21%認為首次約會應該AA制;而在參與投票的5萬+探探男性用戶中,只有39.2%認為應該AA,比女性用戶低了10多個百分點。在觀察分性別的數據後,發現男性和女性對待這件事的態度有著明顯的分歧。
  • 探探知道對方的暱稱可以查找好友嗎 探探有暱稱怎麼找人
    探探是我們經常會使用的交友的手機軟體,也是我們在閒暇時光中消磨時間的方式。那麼探探知道對方的暱稱可以查找好友嗎?探探有暱稱怎麼找人?相信還有很多用戶還不是很清楚,下面就快和小編一起看看探探如何搜索添加用戶吧!
  • 左右滑這麼簡單,探探憑什麼捕獲4億年輕人
    她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因為探探,兩位年輕人無意中匹配成了一對,他們一見傾心、徹夜長談,單純地喜歡著彼此,但男孩一直拒絕女孩見面的請求。後來,男孩說自己身患絕症,不想拖累女孩的人生,但女孩還是選擇在男孩人生的最後時刻陪在他身邊。
  • 研究探探2個月,我終於搞清楚了年輕人怎麼玩社交
    反而是在探探上遇到的人,能進行一些更深入的交流。」李琪說。這樣的故事,在探探上持續發生著。探探更像是一座由科技構建的社交橋梁,將隔著屏幕的兩端巧妙連接,為有同好的用戶構建新的社交關聯。用Mike的話來說就是:探探的操作是簡潔的,但背後的產品設計邏輯是理性與感性的平衡,是大數據算法與人性洞察的交織,是科學而縝密的。
  • 聯合創始人潘瀅:探探上女用戶活躍度是男用戶1.5倍
    近日,36氪WISE 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在北京舉行,社交平臺探探聯合創始人潘瀅受邀出席。在演講中,潘瀅提到,很多人會本能地感覺在一個非熟人社交軟體上,男性用戶比女性用戶更活躍,但實際數據卻顛覆了人們的想像。「我們看到的數字是什麼呢?
  • 2020 在探探上最後一次表白
    在接到探探的這個項目後,我第一反應,就是想到了Umi。另一個有趣的探探好友,是這次影片的英文翻譯之一Juan。Juan是一個巴拿馬籍華人,在中央美術學院讀書,是版畫系全額獎學金獲得者。其實我在探探上滑到Juan的時候並不是很喜歡他,一看就不是我可能戀愛的類型,但是對他的藝術背景感興趣,也為了讓自己什麼人都見一見,不要事先帶有偏見。
  • 陌生人社交:探探、soul產品分析報告
    所以陌生人交友不局限於異性之間具有目的性的社交,也可以是好友之間心與心的溝通。另一方面,用戶很少會跟陌生交友app認識的好友見面,60%-70%的用戶在一年內見面數量少於5人,其中30%-40%的用戶一人未見。可見用戶往往只是在特定生活場景下,偶爾希望在線上找到排解孤獨的對象,未必會發展到建立線下關係的程度。
  • 探探推真實頭像認證 「世界微笑日」曬真笑臉
    細心的用戶發現,在探探平臺,大部分用戶都願意將自己真實的頭像和身份體現出來,而這則源於探探背後關於「真實」的產品設計邏輯。打開探探好友界面,可以看到很多用戶照片下方都有一行醒目的藍色標識:TA已完成真實頭像認證。相較於其他選擇隱匿用戶真實情況的社交類產品設計,探探這一舉措受到不少用戶歡迎。「雖然相識於虛擬網絡,但還是希望現實中的對方和線上的差別不大。
  • 抖音上精緻美好、探探上孤獨爆棚,這屆中國年輕人有多分裂?
    但沒想到,她的異國情緣沒出現在任何一次旅行中,而是在手機中的一部社交軟體,探探。運營的工作經常加班到深夜是常態。這讓空閒時間本就不多的北漂族,更缺少了線下交際的動力和空間。一個周五晚上,火柴剛加完班,卻依舊精神抖擻。在床上輾轉反側,又不好打擾朋友,於是像往常一樣,火柴打開了探探。
  • 在探探上Debug的人生
    近兩年熱播的電視劇《上海女子圖鑑》、《北京女子圖鑑》、《都挺好》,慣於塑造成功逆襲的大女主。小鎮的姑娘來到了大城市,她們幸運地遇到了職場上的「貴人」,解鎖了一系列都市生存技能。卻沒人關心蟲子這波同樣龐大的人群。
  • 《探探女用戶右滑比提升近2倍 什麼樣的社交軟體受女性青睞?》
    國內社交頭部平臺探探在復工之後發布的一份報告也顯示,「社交隔離」令探探迎來用戶回流高峰,疫情也揭示了社交作為人們日常剛需產品的重要性。在網絡社交領域,「得女性者得天下」已經是業內的共識。在中國,探探擁有近一半的女性用戶比例,且一直有意識地重視女性體驗,並把這個理念貫徹到全球。女性用戶為什麼青睞探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