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上精緻美好、探探上孤獨爆棚,這屆中國年輕人有多分裂?

2020-12-23 WiFi新連接

從漫漫冬日到春暖花開,你在家宅了多少天?

這段史無前例的超長假期裡,有人隔離在老家,持續承受父母催婚的壓力;有人「007」式的對著伴侶,不時冒出還是上班舒服的念頭;還有家長面對不能復學的小魔王,數度產生了自己要替孩子上學的衝動……

「抗疫成績」出來了,家庭扎堆宅的人們也快憋得神經錯亂了。

可看著那些即將被家人逼瘋的同類,孤身在外打工的單身狗表示,竟然有點羨慕……

以往還自詡生活豐富、聚會多的外漂族,這次卻幾乎成了孤島。或許,偶然想起往年被大姑二姨強行安排相親的日子,還會有點破天荒的懷念。

好在還有手機。下班回家吃飽飯,左刷刷、右滑滑,跟手機那頭的陌生網友聊聊孤單,談談焦慮,日子總算能過下去。

前兩天,社交平臺探探發布了疫情期間大數據,報告顯示,疫情期人們「孤島式」的生活方式催化大量在線社交需求,探探App迎來用戶「回歸潮」,人均使用時長大幅增加。

不過讓小wifi感嘆的卻是,00後與95後已經成為登陸頻次激增的「網戀」主力軍!

真是「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啊。而社交軟體上的人,簡直是永遠年輕。

1

疫情期間在線社交報復性增長

「網戀」已成年輕人主流交友方式?

還記得那些年爸爸媽媽的諄諄告誡嗎?

「網上認識的人你也能信?」「你二姨給介紹的她同事家的孩子,知根知底的多好!」「相親怎麼了?我跟你媽就是相親認識的!不也過得挺好?」

然而,今天再提「相親」倆字,實在有些趕不上年輕人的風潮了。

現在的年輕人,一部手機就能交遍全世界的朋友,無論是各行各業,還是國內國外。

貴州女孩火柴,一位在線旅遊服務公司的運營。熱愛跨國旅行,喜歡多元文化。

或許火柴也曾想過能在全世界的走走停停中,遇到理想的人生伴侶。但沒想到,她的異國情緣沒出現在任何一次旅行中,而是在手機中的一部社交軟體,探探。

運營的工作經常加班到深夜是常態。這讓空閒時間本就不多的北漂族,更缺少了線下交際的動力和空間。

一個周五晚上,火柴剛加完班,卻依舊精神抖擻。在床上輾轉反側,又不好打擾朋友,於是像往常一樣,火柴打開了探探。

很巧,剛上線就收到了一個「超級喜歡」。小wifi這裡科普下,「超級喜歡」是一種付費功能,每日發送次數有限,這在探探上意味著,對方非常鍾意你,強烈渴望擁有與你擦出小火花的進一步交流機會。

火柴翻了一下對方的資料,是個韓國歐巴,好奇之下點了右滑。

沒成想,文化、教育背景天南海北的兩人,居然相談甚歡。

這位韓國歐巴在人大讀外交學博士,關注國際政治,這讓喜愛跨國旅行和多元文化的火柴莫名驚喜,兩人不知不覺竟聊到天亮。

火柴和她的韓國歐巴

「要珍惜一個能和你徹夜長談的人。」兩個原本在平行世界裡各自孤單的年輕人,就這樣突如其來地,碰到了自己最嚮往的那個TA。

見面、戀愛、結婚,一切變得順理成章。回想起來兩人從素不相識的「互滑」,到見面、建立親密關係、結為人生伴侶,火柴依然覺得不可思議。

曾經那麼嚮往全世界,世界最終出現在自己身邊。

「很希望未來的他、我、我們變得更寬容,更多元,更能理解世界的不同,理解彼此的不同。」

這樣劇本式的關係締結,每天都在探探裡上演。

一個年輕的獨立音樂人,自述是「敢愛敢恨的姑娘」,在探探收穫過酒友、朋友、男友,也在探探上第一次體驗到與不同角色的陌生人聊天、見面、相處的樂趣。

她的想法,和她的自我描述一樣坦蕩:「年輕嘛,就應該認識更多的朋友。」

無論是尋求浪漫的戀愛關係,還是希望打破日常交際圈層、尋找理想中的朋友,一個能夠打破人際壁壘、容納多元、呈現自我的社交平臺,無疑是必要又高效的途徑。

探探,正是這樣一個發現美好的「寶藏平臺」,這裡的年輕人在積極生活,不斷發生美好的相遇。

從平凡的人生敘事,到不一樣的生命渴望,在探探,你總能找到願意聆聽的TA,總能發現豐富的個體,總能看到另一個有趣的自己。

你們可能因為對方的一技之長而印象深刻,也可能因為有著同樣的愛好或者個性惺惺相惜。

曾經也認為「網戀」不靠譜?或許,這種安全理性,確實可以迴避一些擴展社交邊界的未知風險,但也更大概率上會錯過大千世界無數美好的遇見可能。

2019年10月20日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探探CEO王宇曾表示,當下多數年輕人會通過社交平臺,找到與自己文化和興趣相同的朋友,並逐步建立相應的文化群、文化圈,最終形成文化群落,從而迸射強大的文化活力。

今天的年輕人們,正在變得越來越敢於擁抱未知、擁抱多元、擁抱可能性。

2

上抖音記錄美好,用探探釋放孤單

這屆年輕人到底有多分裂?

沒有人比App更了解今天的年輕人。

每個年輕人的手機上都有幾個最愛的App,它們就像一個個散落的個人生活拼圖,幾塊拼出來,就能還原年輕人精神生活的全貌。

小wifi注意到,從最近抖音和探探分別發布的用戶大數據來看,其用戶趨向的構成相似性之高,令人驚訝。

在用戶群體上,同抖音用戶群以18—30歲的年齡分布相似,而探探平臺上,90後用戶佔比近80%,其中95後、00後用戶成為主新增。

比如,在2019抖音上點讚最高的職業TOP5中,有五分之三的類別,與2019探探被like最多的職業TOP5(女性)重合,都是教師、護士、醫生。

而在收穫點讚佔比和最活躍的用戶地區的城市統計中,抖音和探探重合度分別達到80%、60%。

在對不同年齡區間用戶的內容喜好統計上,兩者也具有比較高的邏輯重合度。

比如抖音上90後喜歡生活探店,探探上90後則喜歡火鍋、早茶、提拉米蘇等食物;抖音上00後更注重二次元、萌寵的個性化內容,而探探上的00後也相應地貼上了諸如強迫症、AJ控、選擇恐懼症等個性化標籤。

下班路上刷抖音、發視頻、元氣滿滿,晚上睡前滑探探、聊聊天、釋放孤單。這屆年輕人的精神世界,真是豐富又分裂。

不過,他們的鐘意趨向,卻呈現出一致性。

以日活破4億且覆蓋了國內絕大部分年輕群體的抖音為例,我們可以看到其中吸引年輕人的趨同特徵。

首先,是對產品簡潔性的喜愛。

抖音直接滑動操作的產品簡潔性,在探探上也有類似體現。

在抖音裡上下划動,在探探上左右滑動,儼然成為了年輕用戶不經意間的記憶點手勢。用戶喜歡的內容,在抖音劃一划中被觀看,就像在探探裡,有眼緣的用戶,會在滑一滑中被選中。

這種簡潔有趣的互動設計,無疑讓年輕人的產品體驗更加便捷而自然。

其次,抖音這種以內容為媒介的分發場景和推薦機制,更加高效和智能,符合玩著手機長大的年輕人的接受習慣。

探探也是如此,其新上線的基於LBS的附近動態,可以讓每個人的生活展示,公開化地呈現在用戶的信息流之中。而用戶喜歡的用戶數據特徵,也會在下一次滑動中得到體現和反饋。

另一方面,在品牌表達上,抖音記錄美好生活的引導,及其內容表達的潮流性、時尚性和美好特徵,十分契合年輕群體的心理衝動需求。

這也恰恰是探探持續增強用戶活躍度和產品粘性的品牌策略。

社交的反面,往往是人類深層的孤獨感。

因此,戀愛需求,已經遠不是新一代年輕人的社交目的的充分呈現。

這也是2019年,社交創業賽道再起旋風的底層原因。這一屆90後和00後,更樂意體驗社交帶來的生活沉浸感和交友的充實感。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不同的泛年輕化App上流動和活躍。

無論是在抖音,還是在探探,他們追尋的,都是對於自我存在的深刻感知。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以往,人們只能藉助文字表述,來傾訴和排解社交路徑匱乏下的孤獨和疏離感。

如今,過多的社交渠道,反而構成了社交信息的雜音和篩選策略的茫然。

回到產品本身,其實用戶的親密需求和對陌生人社交渴望,並不需要社交機制的過度設計及社交噱頭的喧賓奪主。

探探最重要的互動方式就是滑動卡牌實現匹配。簡潔的操作背後,不僅是探探大數據智能推薦及社區運營能力的體現,也是讓用戶社交體驗更加沉浸這一產品理念的必然表達。

而旨在讓年輕人充分展示自我個性與吸引維度的產品理念,則讓探探,不斷拓展著自身的社交承載邊界。

抖音記錄美好生活,探探讓相遇更美好。

在這裡,我們讀懂中國的90後00後。

本文作者:遊人 小野

編輯:小野

版式設計:甸甸

相關焦點

  • 探探上年輕人的愛情:只有先愛自己,才能更好愛人
    大張偉的「愛情語錄」之所以被網友稱道,是因為他用最精闢的語句概括出了愛情的真諦和美好的樣子。關於愛情,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隨著時代的發展,愛情早已不是老一輩眼中的「一生一世一雙人」,「合適就是一輩子」。年輕人的愛情觀是「愛要放肆」「愛要轟轟烈烈」「愛要勇敢說出來」「愛不是我媽說不行就不行,而是我說行就行」。
  • 上杉傳媒、堅果文化、ak娛樂、星影傳媒招探探、抖音、快手等多平臺掛靠、主播!
    目前,公司總部經紀人500餘人,線上、線下簽約藝人 40000 餘人,總部藝人直播間400餘間;線下實體遍布全國 15個省份,75家分公司。在直播與短視頻領域,2017-2018年榮獲火山小視頻第一公會;火山小視頻年度「十佳王者公會」;首屆「東北直播與短視頻峰會」獲最具影響力經紀公司;第二屆中國網絡直播年度盛典「年度品牌十佳公會」;第三屆「中國直播與短視頻峰會「全網年度十大經紀公司。
  • 研究探探2個月,我終於搞清楚了年輕人怎麼玩社交
    很多人都說:「這屆年輕人,為什麼不社交了?」其實,不是我們不想社交,是沒有時間,圈子有限。但夜深人靜、孤獨難過的時候,你是不是也想改變現狀?去邂逅更多有趣的靈魂,創造更多奇妙的經歷?這微妙的心理變化,讓一米八的鋼鐵直男有了心理專家似的深度洞察。數據報告顯示,6年來探探已有3億多用戶,研發團隊不斷攻克的難關,是精準的產品設計和算法推薦。因為在這個時代,每個用戶都是獨立表達的個體。
  • 左右滑這麼簡單,探探憑什麼捕獲4億年輕人
    從相識到相愛,再到生離死別,他們的故事一共才過了五個多月,但這段經歷已經刻在了所有聽眾的腦海裡。在探探上,這樣的匹配已經發生了超過200億次,每次匹配之後,都可能產生一段令人回味深長的愛情故事。在這六年間,無數模仿者如過江之鯽,後浪推前浪,但笑到最後的仍是探探。這是為什麼呢?在探探相識並結婚,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在知乎,有數萬人關注過這樣的問題:「在探探上找到另一半並結婚,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屢屢「被卸載」的探探 緣何受年輕人青睞?
    「很難想像,一款應用軟體被用戶認可的標緻是被卸載,但探探就是這樣。」探探產品相關負責人說到。據了解,作為年輕人頭部社交品牌,探探憑藉超3.6億用戶穩居行業前列,但卻不得不面對被用戶屢次卸載的境況,這背後究竟為何?  據探探產品相關負責人介紹,很多年輕用戶選擇用探探,需求很多樣。
  • 因為探店,中國多出了上百萬「美食家」
    許多人在廣袤的原野上奔跑,卻不知道自己已經在天空下畫地為牢。戴維·皮林——《生存的藝術》◆這是什麼神仙菌火鍋?要提前兩天預定!◆燒烤來這裡吃,帶您擼串扎啤嗨上天!◆昆明最low餐廳清單,有的擠到馬路邊都還搶著排隊!◆完了完了!
  • 探探潘瀅:讓算法匹配連接真實社交
    探探聯合創始人潘瀅表示:「現如今,很多年輕人離開家鄉來到大城市生活、工作,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他們需要建立新的社交圈。探探上的左滑右滑創造了一種全新的相遇方式,一種新的相遇場景,讓年輕人不必擔心如線下表白般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氣,也不必擔心有被拒絕的尷尬。
  • 在探探上Debug的人生
    小鎮青年蟲子在學習「怎麼跟異性聊天」這個事情上純屬摸黑操作,經過大量的試錯才實現了自學成才。「我的方法也簡單,就是不停在探探上約人吃飯唄!」「說吃三次飯就學會聊天,那是誇張。中間還不知道有多少次失敗經歷呢。只是我覺得這三次最有標誌性,讓我確確實實感受到了自己是在成長的。
  • 「我又在探探上找到了男朋友」
    昨天,popi箱突然上了熱搜。 當有不明狀況的網友在想popi箱是什麼,一些網友正在惋惜自己提問箱裡的那158個問題變成了空白。 因為一些用戶在軟體上打擦邊球,上傳一些不法訊息,而導致軟體被約談下架。
  • 探探上乘風破浪的女飛行員
    「你是不是上學上傻了?」「你都三十多了還不結婚?」「不結婚就永遠不能幸福!」「你老了誰來照顧你?」這類強硬的價值觀判斷從幾乎不曾中斷。生於 1989 年,女飛行員李琪對《中國剩女》完全能夠感同身受。1 每個女人身邊都有一堆打壓她的親戚?
  • 探探上3.6億當代青年:普通人的社交有多難?
    如何面對孤獨是人類永恆的命題,而單獨監禁,從古至今都是監獄中最嚴厲的懲罰。因此,對於單身人士來說,除了確保自己的財務狀況足以支撐生活之外,如何打破社交隔離、與他人建立有意義的關係,可能是最重要的需求和生活動力之一。普通人的社交到底有多難?社交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月入10萬的抖音美食探店號玩法
    特別是今年,受疫情影響,倒閉的餐飲門店特別多,他們急缺線上流量解決方案。我一個做餐飲的朋友告訴我,現在每個城市每年都有3成左右的餐飲店倒閉,同樣也有三成的餐飲店開張。新開的餐飲店都需要宣傳渠道,抖音本地美食探店這個市場是很廣大的。
  • 「雲上美食節」 以美食之名 開啟美好探店之旅
    10月7日下午,網友「塗鴉的娜子」收到了第十二屆浙東新商都(上虞)金秋購物節「雲上美食節」發送的錄用聘書。「得知雲上美食節的活動,我剛好和朋友一起相約去萬和城賢合莊火鍋吃飯,就拍攝了一個小視頻,分享美食就是分享快樂嘛,沒想到這麼快就獲得了認證,現在咱也是持證上崗的『探店達人』啦。」「塗鴉的娜子」開心地和朋友分享。
  • 最後一次更新探探上的動態
    最近看到一項數據,可謂「觸目驚心」:截止2019年為止,中國單身人數超過2.6億。乍聽起來好像沒什麼,但這個數值相當於俄羅斯和日本的人口總和。不知從何時開始,年輕人似乎越發不想談戀愛了。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 探探直播公會華星兄弟排名怎麼樣 探探的華星兄弟公會靠譜嗎
    所以很多人想在探探找個靠譜的公會做直播,華星兄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於是有多人在問, 探探推出直播,作為陌生人社交起家的探探,天生就有著用戶打賞的意願和習慣
  • 探探邀請詩人餘秀華拍短片,鼓勵年輕人勇敢愛
    從生活上,留意每一個細節,因為有可能下一個靈感就來自於角落裡一本落灰的筆記,一個打動人的畫面、一次與伴侶的談話,或者一部老電影。不去迎合用戶,而將深埋在每個人心裡的話用作品表達出來,去觸動人。切身感受過的東西,才能夠引起共鳴,這是品牌核心理念的傳達,轉化為品牌影響力,進而逐漸沉澱為品牌資產。」探探公關品牌負責人安娜在採訪時說到。
  • 和探探上女生見面,她竟然帶男朋友一起來?| 盤點探探上那些神奇人類!
    在探探上,有許多著孤獨的荷爾蒙和有趣的多巴胺。
  • 線下社恐,線上「蹦迪」,探探背後的95後社交圖譜
    就在最近,中國社會科學院和社交平臺探探聯合發布了2020《95後社交觀念與社交關係調查報告》,其中有數據顯示,超八成的被調研用戶將社交軟體作為拓展人脈圈子的重要途徑, 58%
  • 湯姆·克魯斯《俠探傑克:永不回頭》上海人氣爆棚
    女主角寇碧·史莫德斯雖然是第一次來到上海,卻笑言「已經有了入夢童話般的感覺,很開心自己能來到地球的另一頭,見到如此多熱情的人。」當天活動現場,美國派拉蒙影片公司全球發行與市場總裁梅根·科裡根女士便率先強調中國是派拉蒙最重要的市場,而中國之行也是全球宣傳的第一站,稱讚中國市場是一支「優質潛力股」,中國團隊們的專業和創新令其十分感激。
  • 戀愛圈:一個男女不平等的「探探」?| 熊貓家族
    戀愛是年輕人永遠繞不開的話題。無論是在上學還是上班,無論是蝸居家中還是漂泊在外,總會有那麼一個晚上,孤獨感如潮水般洶湧而來,猝不及防。這個時候,你會希望有個人能陪伴身邊。而很多社交產品,都想幫你找到那個人,比如最近剛剛拿到融資的——戀愛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