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項數據,可謂「觸目驚心」:
截止2019年為止,中國單身人數超過2.6億。乍聽起來好像沒什麼,但這個數值相當於俄羅斯和日本的人口總和。
不知從何時開始,年輕人似乎越發不想談戀愛了。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想起綜藝《心動的信號》中,楊超越的一段發言。
節目中談到婚戀問題,主持人杜海濤問楊超越:「你會因為感情放棄一部戲嗎?」楊超越毫不猶豫地回到:
「我一點都不想談戀愛,只想賺錢。」
」我光有男朋友沒有工資,也沒有依靠啊。「
短短一席話,說出了許多年輕人的心聲。
有太多東西橫亙在愛情面前了——沒有金錢,從而衍生出「沒有底氣」;而為了賺更多錢,從而變得「沒有時間交際」。
如此只能在「單身」的怪圈裡打轉。
所以,與其說當代年輕人不想談戀愛,不如說他們身不由己。
那有什麼方法可以打開這個魔咒呢?
先生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普通人的故事——雖然普通,他的經歷卻映照出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存在的惶惑與渴望。
希望他的探索與成長之路,能給予大家以啟迪。
「我戀愛去啦」
打開楊楊的探探號,最新一次動態是幾個月前。
上面赫然寫著:
「找到自我」和「戀愛去啦」。
他說,2020年是他人生最棒的一年,換了喜歡的工作,處於熱戀中,女朋友在探探上認識的,已經在計劃結婚了。
誰能想到,兩年前這個人還陷在人生困局中,無力彷徨。
楊楊家住北京,大學學的是計算機。他畢業那年,移動網際網路剛剛起步,一切充滿了機會,但是他並不喜歡這個專業。
所以離開校園後,找了一份新媒體工作。
隨後又去了遊戲公司當運營。
楊楊
在殘酷的社會中被打磨一遍後,他才深知人的無奈:
「小時候,我覺得自己是要拯救世界的。做遊戲運營,離我的理想差太遠了,就是些騙人錢的東西。再說我幹的都是雜事,離產品核心也很遠。
反正這種感覺讓我過得很難受,我還為此去看過心理諮詢。」
總之,那時他的狀態很不好。
工作、社交、生活都陷入僵局,為此他還找過心理諮詢師。
但是人生之路或許向來如此,起起落落,落落起起,有太多不容易,只要你不放任自流,生活就會迎來柳暗花明:
他找到了心儀的工作,雖然還是遊戲行業,但側重於研發。
愛情也迎來破局之路。
而談起這份愛情的到來,還挺有命運感的。
認識女朋友Brenda那天,是楊楊探探會員最後一天,本來充了一個月,想著過期就不用了,奇妙的是,恰好在這一天他們相遇了。
而且還同時給對方標了「超級喜歡」。
那段時期,楊楊剛換工作,內心有很多想要分享的東西,而Brenda的出現,就像是為他的人生打開了一道閘。
人生種種,從此有了落地的地方。
Brenda出生在一座小城市,在當地大學學日語,畢業後在一家日企工作,工資雖然不高,但勝在穩定,家人也很滿意。
不過,她卻嚮往更大的世界。
所以,畢業兩年後便離開老家,去北京找了工作。
相似的人生內核讓他們有話可聊。
兩人聊得特別多,也聊得很真誠,甚至一激動在電話裡就確認了男女朋友關係。
「你不必很好,我喜歡就好」
說起來,這段戀情裡還有段小插曲。
確定關係後,兩人打算從線上轉到線下,但楊楊卻猶豫了,因為工作不順那段日子,自己胖到了50斤,體重飆到了190。
而探探上的照片還是自己很瘦的時候。
所以,他想著先減減肥,等瘦下來再見面,擔心對方說她一個老爺們還搞照騙,丟人!
但強勢的Brenda卻把楊楊臭罵一頓:
「不是都男女朋友了嗎,還整天打什麼電話?趕緊出來見面。」
楊楊說,他最欣賞的就是Brenda的這種性格——行動力特別強,一件事只要想幹,就必須立馬做,出了問題再說。
而這件事也讓他對親密關係有了新的理解。
我們總是因為自己不夠好看,不夠有錢,不夠苗條,從而不敢投身進一段戀愛,但實際上,你不必非常完美才可以愛人。
愛情,人生,成長完全可以同步進行。
楊楊說:
「我性格很害羞,談戀愛特費勁。其實我的行業算半個影視圈,身邊女孩並不少,但我跟她們根本張不開嘴去聊天,不知道聊啥,怕打擾別人,所以我整天就上班,沒法認識人。」
最後悔的一次是,2018年年底。
當時他跟朋友參加酒會,在派對上認識了一個女孩,特別喜歡,好不容易加上對方的微信,但因為不會聊天,兩人就「相忘於江湖」了。
那時就想,有沒有什麼地方可以讓自己練習如何跟女孩交流。
楊楊和他的狗
於是,朋友給他推薦了探探。
探探就像為他打開了一扇門,也讓他意識到自己原來的世界有多狹小。沒過幾個月,他就在上面認識了第一個女朋友。
對方是一個做舞臺劇的北京女孩,楊楊對她很有好感。
雖然喜歡,但是他的自卑心理又作祟了。畢竟自己的工作、自我、生活都一片混亂,他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擔起這段戀情。
而就在這時,女孩家人不幸去世。
楊楊陪著她走過這段艱難的時光,患難與共後,兩人自然而然成了戀人。
然而結局還是很可惜,楊楊既沒有解決自己內心的問題,也沒能真正走進對方,所以,這段感情還是無疾而終了。
但經過這兩次戀愛楊楊意識到一個問題:
一直以來,自己對女性和男性魅力的認知,完全是片面和狹隘的。
以前我們都天然以為,女人都喜歡有錢的,而男人都喜歡好看的,但在探探上跟女孩交流過後,他發現——
世俗的評價標準並不適合每一個人。
這個世界上人豐富而多樣,大家的需求、喜好都不盡相同,想法也不一樣。
而好的愛情就是,你不必很好,我喜歡就好。
就像楊楊自己說的:
「我不幽默、不帥、賺錢也一般,我女朋友賺錢比我要多。可是這世上,也有這麼喜歡我的人。」
「愛是尊重與欣賞」
親密關係裡,比起物質,能為彼此提供穩定的情感需求更為重要。
站在當下,回憶過往,楊楊感嘆:
自己能交到心儀的女朋友,一切都和姐姐有關係。
楊楊有很多表哥、表姐,小時候家裡忙,他就跟著表姐們一起玩。在與她們相處的過程中,他漸漸明白女生喜歡什麼、反感什麼。
記得有這麼一件事——
有一次,他跟姐姐們去一個高檔泳池,管理人員請來不少女模特,穿著比基尼在池邊來回走動,供客人欣賞。
看到比基尼美女,表姐們很不高興。
他們找來管理人員,質問道:
「為什麼不請男的?要不你男女都有,找幾個女的來走,這什麼意思啊?」
就是這個細節讓他意識到什麼叫尊重。
往後的日子裡,這也讓他與女性交往時避開了許多坑。
而那段不成功的戀愛,也讓楊楊有所反省。
步入戀愛之前,男性會下意識評估自己的賺錢能力。
因為整個社會對男性的要求就是如此,要足夠優秀,要能承擔財務,一旦提供不了強大物質支撐,就會被替代。
所以,很多男性都會犯一個錯誤:
在親密關係中過於強調「承擔」。
但其實男性能提供的價值遠不止於此,關注、尊重、理解,欣賞同樣不可或缺。
為了大家理解,楊楊還舉個例子:
假如女孩在探探上放了兩張照片,一張是在遊艇上玩,一張是在山區支教,顯然在山區支教更可能是接近她內心本質、對她更重要的東西。
你試著去了解後者,才更可能得到她的好感。
因為你真的在關心「她到底是誰」。
就好比,他與現在的女友Brenda,女友很有主見,但又有很傳統的一面,意識到這一點後,他會主動分擔家務。
說起在社交軟體上的兩段戀愛,楊楊覺得很神奇。
在生活中那麼多年都沒碰到心儀的姑娘,在探探上卻連續遇到兩個,其中一個還即將成為自己的老婆。
探尋背後的原因,楊楊推測:
探探大多會根據職業、星座、興趣標籤等給你推送你可能喜歡的人,不得不說,算法有時候比人還了解自己。
認識Brenda之後,楊楊已經把探探卸載了。
但常常跟朋友推薦探探。
幾個朋友,形象氣質都不錯,只是缺少認識人的渠道。不過,最後只有一個女生接受了他的建議。
而且這個女生事業有成,長得還很好看。
基於此,楊楊打趣道:「這樣看來,在社交的積極性上,男生真的落後於女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