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出品的《藍宇》,即便是以今時中國內地的尺度而言,仍然是一部多有忌諱的電影。就該片當時與現在產生的影響而言:它令劉燁捧得金馬「影帝」,從此打開星途;它令原著網絡小說《北京故事》傳播更廣,使得許多人對於同性戀有了一定認知;
故事是這樣的:一位名叫捍東的成功大老闆為圖新鮮,睡了一位名叫藍宇的男大學生,本來單純的419卻不知為何睡出了感情。然後這一對兒經歷了捍東劈腿、藍宇受傷,捍東結婚、藍宇再受傷後,捍東終於發現自己內心真實感受,浪子回頭。本以為這會是個完美的故事結局,最後偏偏藍宇在工地上發生意外去世了,捍東對著藍宇的屍體哭到站不起來。
當時劇組鎖定了22歲的劉燁和32歲的胡軍,但是更大的問題就是,這倆都是直男。劉燁先後7次拒絕邀請,最後還是答應了出演。
製片人張永寧表示,甄選兩位男主角時,「陳捍東」很快就敲定胡軍演出,但原著小說《北京故事》中的清純建築系男生「藍宇」只有16歲,成名演員不適合,只好去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和上海戲劇學院尋找合適的學生。
諸多人選中,陸毅的氣質很適合,但他為了新片健身,肌肉太壯了,被刷掉;黃曉明因為太帥沒中選;陳坤與劉燁的氣質都適合,但最後張永寧和導演關錦鵬選了劉燁。
不過,劉燁不想演同性戀角色,多次回絕張永寧的邀約。當時他的女友,也就是目前當紅的大陸主持人謝娜,鼓勵劉燁珍惜機會,他才答應和張永寧見面。由於他赴約遲到,讓張永寧在咖啡店裡等了一個多小時,結果被罵「小屁孩」
電影上映同一年,23歲的劉燁憑藉《藍宇》拿下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那一年他是拉著胡軍一起上臺的,他說沒有師哥就沒有這個獎,這是兩個人的獎。說起這事,想起後來胡軍在接受採訪時說的,本來關導告訴他,自己被金馬獎提名的時候他很高興,因為「捍東」這個角色真的讓他很累心,就在所有人都覺得最佳男主角獎已經放在他兜裡的時候,臺上一句「劉燁」讓胡軍徹底懵了。但他要在燈光打過來的瞬間掩蓋所有的失落、委屈,他要高高興興給劉燁一個擁抱。
戲拍完了,獎也拿好了,兩人開始了對彼此的刻意迴避。關導回香港前告訴過兩人「暫時不要見面」,而劉燁和胡軍也是趕緊跑去各個不同的地方拍戲。從那年起,但凡有兩人共同出席的場合都是只能看見其中一個人。胡軍說:「拍完戲後我們很少聯繫,想儘快從這個戲裡出來。我會刻意不給他打電話,他也明白,也不打過來。」看到這句話,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想起了戲中的那句臺詞:「我知道最終你還是要走的,我一直這麼提醒自己。讓自己在明天醒來的時候喜歡你少一點,在離開的時候可以輕鬆一點。」
回顧拍戲的情景:劉燁沉默,內向,寡言。"我不太愛說話,但特敏感。任何小的事情在我這兒反應都特大,跟我小時一樣。我平時不太願接觸更多的人,但攝影機一開燈光一亮,我就興奮了。" 他從停車場走過來,瘦高個,長手長腳,眼睛半睜半閉,夢遊般。閉上眼睛任化妝師擺布,半晌,終忍不住說::"你們怎麼不誇我眼睫毛長呢?"深深的大眼睛作出一個深情的眼神,任我們大笑,自己無辜一如嬰兒。他的頑皮也屬於靜態,只管一個眼神接一個眼神地拋,眼睛裡是赤裸裸的天真而單純。看眾人皆笑方才心滿意足地閉上眼睛。而回答採訪,他卻認真嚴謹的讓人不敢輕視;等到了片場,他又是另一幅狀態---這真是個天生的演員,如同學袁泉說:"他是個天然的演員,很多東西不會故意去做,想出很多手段來演,他是骨子裡感覺是怎樣就怎樣演的那類。"
藍宇是個敏感而深情的角色,一開始,劉燁感覺象讓自己演女人。笑起來的樣子,看愛人的眼神,他猜度藍宇的細膩,直到關錦鵬說,你相信你真的愛這個人就夠了,演你自己。劉燁一激靈,心似明鏡,一下子,找對了感覺。
相對來說更粗線條的胡軍,入戲要更難。開拍一周,阿關還在說胡軍你狀態不對,你完全還是一個男人對哥們兒的感覺而不是愛人.---如果對方是個漂亮的女孩那也好說,這麼個大男孩(劉燁身高1.85米)站在你面前,你怎麼想像種種微妙細膩的情感。
整整一個月,關錦鵬將兩人關在一起,每天對一遍劇本,培養兩人捕捉默契反射。給他們講自己與男朋友十幾年的分分合合,將男朋友結婚是自己弄傷自己邊流血邊喝酒,那純真之外蘊含暴烈,而其中的傷害痛苦幸福又與眾人無異。如果你把同性戀看得多麼神秘,那種心態就註定你無法演好。
胡軍不再想像劉燁是個女孩,他只相信自己愛那個人,不管他是誰。於是有一天,阿關說,胡軍,你入戲了。
附:關注公眾號—亂木藏花,回復《藍宇》獲取無刪節版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