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廣州「十四五」規劃建議之科創篇|掀開 「科創藍圖」,眺望廣州...

2020-12-23 廣州日報

科技創新需要進行長遠謀劃,才能把握髮展大勢和時代潮流,作出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之選。「十四五」正開啟新徵程,廣州為實現更有後勁的發展,正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強市,此時謀劃好「科技創新」的藍圖尤其重要。

12月21日,《中共廣州市委關於制定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簡稱「規劃建議」)正式公布,其中關乎廣州今後5年乃至15年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

遵循「科學發現、技術發明、產業發展、生態優化、人才支撐」的全鏈條創新發展路徑,規劃建議對強化「一區三城十三節點」創新空間布局、搭設重大創新平臺助力原始創新、培育市場主體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賦能「雙創」實踐等工作的目標進行了明確。

勾勒框架:

鍛造「科技創新軸」

謀篇布局,必先構思框架。廣州把優化提升科技創新布局擺在了首位。在「科創藍圖」中勾勒出一條承載廣州未來經濟發展引擎的主脈絡——科技創新軸。

中新知識城

規劃建議提出以中新廣州知識城和南沙科學城為極點,舉全市之力規劃建設連結廣州科學城、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天河智慧城、南沙慶盛片區、南沙明珠科學園等全市域科技創新關鍵節點的科技創新軸。

南沙科學城

這條科技創新軸串聯廣州南北眾多科創資源,使得廣深港澳科創走廊的「廣州段」也更加明晰。軸線中,「一區三城」更是承擔「主陣地」的角色。規劃建議濃墨重彩地對此進行了展望。

其中,廣州將全力建設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促進「一江兩岸三片區」良性互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示範區;依託南沙科學城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主要承載區;把中新廣州知識城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知識中心;支持廣州科學城建成國際一流的中國智造中心和「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先行示範區。

在規劃建議中,廣州立足「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歷史機遇,同時根據自身區域發展的稟賦和優勢,還提出了一些新目標,「科技創新軸」也因此被賦予了新的內涵。

比如廣州提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協同創新引領區、黃埔硬科技創新先行區;還會探索將廣州大學城、五山—石牌高校區及周邊地區打造成開放式科技成果轉化的「科技創新特區」,共建珠三角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

宏大布局

匯聚高端戰略創新平臺

中國技術能力跟跑多、領跑少。歸其原因是原始創新少,基礎研究是短板。廣州正在「科技創新軸」上做宏大的布局,以滿足國家的重大需求。

根據規劃建議,廣州將匯聚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設呼吸領域國家實驗室和人類細胞譜系、冷泉生態系統、高超聲速風洞、極端海洋科考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水平建設生物島、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等省實驗室。目前深圳鵬城實驗室已經在廣州設立基地,廣州還將爭取建設張江實驗室廣州基地。

生物島實驗室

這些布局均是為了加強「從0到1」的原始創新和科學發現,帶動從「1到10」的科技成果產業化。比如規劃建議中提出將建設全國首個航空輪胎動力學試驗大科學裝置,此舉直指國內大型民航客機輪胎依賴進口的現實,並將有助突破中國輪胎企業在高端航空輪胎領域的技術空白。

只有平臺建起來,創新要素才會集聚,才有可能催生出原始創新,才能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所以規劃建議中也提出,廣州將強化自主創新,實施重點領域研發計劃,支持人工智慧、集成電路、智能網聯汽車、生物醫藥、腦科學與類腦研究、新能源、新材料等關鍵領域核心技術研發,成體系解決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等「卡脖子」問題。

為了支持自主創新技術的應用,規劃建議還提出,廣州實施國產技術市場化行動,編制廣州市創新產品目錄,推進首臺套示範應用,建設新技術應用場景體驗推廣體系,鼓勵高新技術企業互購創新產品。

精雕細琢

讓中小微企業成為「創新發源地」

在「十三五」期間,廣州高新技術企業從2015年的1919家增加至2019年的1.2萬家。企業逐漸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成果轉化的主體,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動能。

營商環境無小事,在十四五期間,廣州仍將精雕細琢地培育適合科技企業成長的營商環境,也就是鼓勵創新創業的生態環境。

規劃建議提出,培育壯大科技創新型企業。更好發揮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強化政產學研金協同創新,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發揮企業家在技術創新中的重要作用。

廣州開發區打造「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先行先試區

值得注意的是,該建議不僅著眼於大企業,「支持大企業搭建協同創新平臺」;也切合廣州「單打冠軍、隱形冠軍」企業成就突出的產業實際,提出要讓「中小微企業成為創新重要發源地」。

規劃建議明確,廣州將深化分層分類服務科技創新企業做優做大做強行動、高新技術企業樹標提質行動,壯大一批頭部科技企業,培育眾多高成長性中小微科技型企業。

為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廣州還明確將落實企業投入基礎研究的稅收優惠,讓投身科創的企業獲得「真金白銀」的支持。

不拘一格

開闢優秀人才職稱評定綠色通道

創新的關鍵在於人。科學技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競爭。根據規劃建議,廣州將以開闊的視野、開放的胸襟、不拘一格選人才、用人才。

在選人才方面,廣州從人才的「引進」和「培育」兩個方面做出布局。

「引」主要是深入實施「廣聚英才計劃」,發揮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作用,聚焦重點產業急需緊缺人才出臺政策,培育引進更多戰略科學家和國際一流科技領軍人才、高層次人才、青年才俊及創新團隊。

2020海交會現場

「培」主要是實施知識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動,推行新型學徒制,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壯大高水平工程師和複合型人才隊伍。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實施帶頭人全權負責制。

在用人才方面,廣州將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實施帶頭人全權負責制,同時健全科技人才評價體系,開闢優秀人才職稱評定綠色通道。

規劃建議還提出一系列服務人才的利好措施,比如廣州將支持南沙區建設國際化人才特區,建設中國廣州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並落實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優化人才綠卡,提供教育醫療、住房保障等組合式服務。

在今年年初的科技戰「疫」中,廣州抗疫科技工作者「不獲勝利、不寫論文」的行動、「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為新時代科學家精神作出了精彩註腳。規劃建議也特別提出,要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學風、科技倫理和科研誠信建設。

關鍵一筆

建設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先行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最緊迫的是要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最大限度解放和激發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所蘊藏的巨大潛能。

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是繪就科技藍圖的關鍵一筆。規劃建議專門提出,廣州要建設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先行區。在上層建築中,廣州將圍繞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完善政策體系,實施廣州市科技創新促進條例。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時,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楊子峰帶隊,通過AI預測模型,率先分析出疫情的趨勢走向。該項目受益於廣州科技計劃項目經費「包幹制」改革。作為項目負責人,楊子峰能夠充分行使科研經費的支配權,更為自主地開展項目研究。

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楊子峰

科研經費的使用是改革的重頭戲,規劃建議中提出,廣州將通過「健全基礎研究政策供給、經費資助體系、人才體系」,在經費分配上,讓善為者能為,在項目安排上,有為者有位。同時推行重點科研項目「揭榜掛帥」機制,開展科研項目經費使用「包幹制」改革試點。

科技成果轉化離不開金融支持。規劃建議提出,健全科研經費多渠道投入機制,發揮市科技成果產業化引導基金作用,發展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建立覆蓋種子期投資、天使投資、風險投資、併購重組投資的基金體系。

科創企業「從0到1」,也需要服務體系支撐。規劃建議明確,全力做好科技基地落地服務。完善「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園」創新創業載體服務體系,用好舊廠房、舊物業等發展創新載體,推動專業化品牌化國際化發展。

廣州「十四五」規劃建議原文請戳:

中共廣州市委關於制定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龍錕 方晴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張影

相關焦點

  • 新藍圖掀開上海嶄新篇章——解讀上海「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
    今天,《中共上海市委關於制定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正式發布。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規劃《建議》深入分析了上海發展面臨的國內外形勢,清晰展望了上海發展2035年的遠景目標,明確提出了「十四五」時期上海發展的指導方針、主要目標、重點任務、重大舉措。
  • 解讀廣州「十四五」規劃之黨建篇|完善「令行禁止、有呼必應...
    奮進「十四五」,為下一個十五年錨定方向,黨的建設猶如乘風破浪的壓艙石。「十四五」時期,廣州計劃持續實施組織力全面提升工程,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實施「頭雁」培育行動,擴大基層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更好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人才,發展中的關鍵詞,規劃建議中的高頻詞。規劃建議明確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完善人才工作體系,培養造就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 科創企業,福利來了!廣州首筆「工銀科創投資+」業務正式落地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戴曼曼 實習生 黃楚萱 為全力扶持科創企業發展,廣東銀行業金融機構持續在行動。7月24日,工商銀行廣州分行在廣州舉辦了「工銀科創投資+」啟動儀式暨雲從科技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
  • 廣州開發區科創企業育成孵化聯盟成立
    近日,第二屆 " 歸谷雙十二科技薈 " 在廣州歸谷科技園圓滿收官。活動由 " 廣州開發區智能製造與『德國工業 4.0 』對接交流研討會 " 和 " 廣州開發區科創企業育成孵化聯盟倡議發起儀式 " 兩個分場組成,集結珠三角地區特色重點企業、知名製造業企業,薈萃各領域翹楚,聚焦企業技術痛點解決,共探發展新動能,啟幕粵港澳大灣區科創新徵程。
  • 第九期廣州青年學堂開講,專家解析「十四五」規劃
    第九期廣州青年學堂開講,專家解析「十四五」規劃 2020-12-15 12: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桂城文翰湖國際科創小鎮規劃發布!
    5月21日,佛山三龍灣文翰湖國際科創小鎮核心區規劃在深圳發布。根據規劃,未來將在2平方公裡的核心區內集聚一批以網際網路、物聯網、5G技術、人工智慧等新經濟產業,配套多條軌道交通緊密連接廣深港澳,全力打造廣佛科技城的極核,成為佛山科創資源最集聚、高端人才最集中、專業服務最集約的地區。
  • 投資50億 深圳科技園佛山科創園落戶佛山
    深圳科技園佛山科創園正式籤約落戶佛山。(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佛山12月22日消息(記者張勝強 通訊員區智穎)為跨越珠江兩岸的科創力量和先進位造業搭建起橋梁,12月22日,深圳科技園佛山科創園正式籤約落戶佛山西站樞紐新城。
  • 深圳科技園佛山科創園落戶佛山西站樞紐新城
    深圳科技園佛山科創園正式落戶佛山西站樞紐新城,為跨越珠江東西兩岸的科創力量和先進位造業搭建起連接橋梁。此次落戶南海的深圳科技園佛山科創園由深圳科技工業園(集團)有限公司全流程參與規劃、建設、招商、運營,項目位於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檢驗檢測產業主題,導入行業國際國內產業頭部企業和上下遊配套企業,匯集科研院所、檢驗檢測中心、行業協會、公共服務平臺、孵化器等相關配套產業。
  • 陝西「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建設國家(西部)科技創新中心〡專題報導
    近日,許多省份陸續公布了省級層面的「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十四五」規劃建議)。其中,陝西的「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將建設國家(西部)科技創新中心。在激烈的「科創中心」競爭中,擁有先發優勢的陝西,在「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提出建設國家(西部)科技創新中心,在創新驅動發展方面、加快打造西部創新高地方面,搶佔了先機。
  • 資本賦能 科創升騰——2020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資本市場高端峰會24日...
    原標題:資本賦能 科創升騰——2020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資本市場高端峰會24日在廣州舉辦   作為首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廣州開發區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第一梯隊
  • 科創板早報|上海抓緊編制生物醫藥「十四五」規劃 中芯國際上半年...
    《科創板日報》(上海,鄭嘉維)訊,今日科創板早報主要內容有:上海市副市長吳清:抓緊編制生物醫藥產業「十四五」規劃;中芯國際半年報:上半年歸母淨利潤13.86億元,同比增長329.8%;復星醫藥籤訂1000萬劑mRNA新冠疫苗供應意向書;LG電子下周將推出口罩式空氣淨化器。
  • 解讀上海「十四五」規劃建議:新發展格局中的站位和使命
    今天,《中共上海市委關於制定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正式發布,這份重磅文件,為接下來上海的發展描繪藍圖。《建議》起草小組相關專家近日接受記者採訪,就《建議》的主線、要點和亮點等作了一番解讀。
  • 王建華在全縣「十四五」規劃《建議》和《綱要》徵求意見會上提出...
    縣委書記王建華出席會議並對我縣「十四五」發展提出總體目標,要求深入貫徹中央及省市委全會精神,奮力進入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百強。 王建華指出,在兩個百年交匯、統籌兩個大局的關鍵時間節點,編制好陽新縣「十四五」規劃《建議》和《綱要》意義非凡、十分重要,將有力引領我縣裡程碑式發展,實現質的飛躍。 王建華強調:編制好「十四五」規劃《建議》和《綱要》,重點要把握好五個方面。
  • 解讀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向...
    新華社北京11月3日電 題: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行動指南——解讀《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新華社記者11月3日,新華社受權播發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
  • 佛山攜手深圳構建「1小時科創圈」
    「深圳創新+佛山產業」合作深圳科技園佛山科創園的落地,是珠江東西岸產業力量的一次重要握手。在科技自立自強和國家科技戰略中,深圳是一個標杆,匯聚了全球優質科創資源,扮演著火車頭的角色。此次落戶的深圳科技園,正是深圳科創力量的優秀代表。
  • ...聚焦「科創、人文、生態」卓越價值取向 奮力開創新時代松江...
    12月14日下午,區委召開松江區老幹部座談會,聽取老幹部對松江「十四五」規劃編制和區委常委會2020年工作報告的意見和建議。區委書記程向民主持會議並講話,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彭瓊林出席。老幹部們圍繞黨風廉政建設、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新城建設、教育衛生事業發展、社會治理、養老服務、水利建設等方面提出了真知灼見。程向民認真傾聽記錄,不時就共同關心的問題同大家交流討論,對老幹部們一直以來關心支持全區經濟社會發展表示感謝。 程向民向與會老幹部介紹了松江「十三五」和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整體情況。
  • (封面專題)老城廣州 萬象更新
    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廣東時,要求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在綜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綜合實力、現代服務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方面出新出彩。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的重要政治任務,是廣州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頭等大事。
  • 四關鍵詞解碼廣東「十四五」規劃建議
    四關鍵詞解碼廣東「十四五」規劃建議   交通強國作為頂層設計,被明確為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 爭奪「科創中心」,哪類城市機會更大?
    近日,各省份「十四五」規劃建議陸續公布,一場「科創中心」爭奪戰已經打響。比如,陝西提出,建設國家(西部)科技創新中心;湖北也明確,「十四五」要初步建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中心;四川和重慶,也同時將「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寫入其中。實際上,這正是國家層面賦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一大重任。
  • 大江東︱從「1」到「10」,端詳上海「十四五」藍圖
    資料圖片又是一年歲末,又到新一輪五年規劃時——2020年11月25日,中共上海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最重要的成果,是審議通過《中共上海市委關於制定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