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早報|上海抓緊編制生物醫藥「十四五」規劃 中芯國際上半年...

2020-12-24 極客網FromGeek

《科創板日報》(上海,鄭嘉維)訊,今日科創板早報主要內容有:上海市副市長吳清:抓緊編制生物醫藥產業「十四五」規劃;中芯國際半年報:上半年歸母淨利潤13.86億元,同比增長329.8%;復星醫藥籤訂1000萬劑mRNA新冠疫苗供應意向書;LG電子下周將推出口罩式空氣淨化器。

【市場動態】

上海市副市長吳清:抓緊編制生物醫藥產業「十四五」規劃

8月27日,上海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領導小組2020年第一次會議召開。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出席會議並講話。吳清要求,各單位要加強協調聯動,加快支撐體系建設和產業政策規劃研究制定,出臺新一輪三年行動計劃等產業政策,抓緊編制生物醫藥產業「十四五」規劃;加大投資促進力度,加速推進已籤約項目落地開工、在建投資項目建成投產;各區、園區要進一步提升產業承載能力,挖掘產業發展空間潛力,引進符合產業定位的重點項目。

特斯拉超級工廠新項目啟動招聘 操作工職位招聘近千人

特斯拉對超級工廠新項目發布招聘公告,電機車間、壓鑄車間、總裝車間、物流部門、超級充電樁等部門共招聘近千人,涉及技師,班長,操作工等一線職位。

恆大集團三年預計累計投入294億元 恆馳明年下半年量產

恆大汽車透露,預計下半年恆大集團繼續投入27億,主要用於股權收購;2021年布局基本完成,預計投入90億,主要用於研發;2022年後開始銷售,集團不再進行投入。初步估算2019年至2021年,集團整體投入294億元。另據恆大汽車集團總裁劉永灼透露,恆馳汽車明年上半年試生產,下半年實現量產,恆馳上市後會快速搶佔市場。

大眾下月將在合肥測試自動駕駛汽車 明年對公眾開放

大眾汽車9月將在合肥測試自動駕駛汽車。這是該公司在中國的第一個自動駕駛試點。10輛奧迪e-tron將部署在合肥市海恆社區。e-tron是大眾汽車的高級電動SUV車型。大眾表示,該測試項目明年將對公眾開放。

華為在北京落地5G智慧商圈

在今日的華為北京城市峰會2020上,華為高級副總裁、中國地區部總裁魯勇宣布,利用5G+華為河圖技術,華為與北京聯合在北京坊打造了全球首個AR虛實融合的5G智慧商圈,預計9月份正式發布。

【公司面面觀】

中芯國際半年報:上半年歸母淨利潤13.86億元 同比增長329.8%

中芯國際發布半年報,報告期內,中芯國際營收約131.61億元,同比增長29.4%,主要受期內付運晶圓的數量增加及平均售價上升所致;毛利率23.5%,同比增長2.5個百分點;歸母淨利潤13.86億元 同比增長329.8%;淨利率同比增長個8.2百分點至9.2%。

滬矽產業:上半年淨虧損8259.42萬元 去年同期虧損7496.87萬元

滬矽產業公告,今年上半年淨虧損8259.42萬元,去年同期虧損7496.87萬元。公司作為半導體產業鏈上遊的材料供應商,春節復工後因交通運輸和人員往來受阻,公司部分原材料運輸、機器設備安裝進度等受到一定影響,但目前生產經營均已恢復正常。

復星醫藥:籤訂1000萬劑mRNA新冠疫苗供應意向書

復星醫藥公告,控股子公司復星實業與雅各臣籤訂意向書,擬向雅各臣供應、並由雅各臣在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經銷1000萬劑mRNA新冠疫苗。

臺積電預計5nm佔今年16nm及以下晶圓產量的11%

據外媒報導,臺積電的5nm工藝在今年一季度已大規模投產,為蘋果、華為等廠商代工最新的處理器,預計會貢獻今年近一成的營收。在剛剛結束的臺積電2020年度全球技術論壇和開放創新平臺生態系統論壇上,臺積電方面也提到了今年大規模投產的5nm工藝,披露了較7nm工藝的性能提升狀況。他們預計在今年16nm及以下工藝的晶圓中,5nm工藝將佔到11%。

【科技前沿】

LG電子下周將推出口罩式空氣淨化器

韓國LG電子宣布,將在下周在線舉辦的歐洲最大科技博覽會IFA 2020上推出電子口罩LG PuriCare,這是一款可穿戴式空氣淨化器。該空氣淨化器內置雙風扇和呼吸傳感器,同時呼吸傳感器檢測佩戴者的呼吸周期和呼吸量,相應調整風扇速度。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

相關焦點

  • 中芯國際:首次公開發行並在科創板上市招股意向書附錄(二) 中芯...
    中芯國際:首次公開發行並在科創板上市招股意向書附錄(二) 中芯國際 : 首次公開發行並在科創板上市招股意向書附錄(二) 時間:2020年06月30日 01:46:32&nbsp中財網 原標題:中芯國際:首次公開發行並在科創板上市招股意向書附錄(二) 中芯國際 : 首次公開發行並在科創板上市招股意向書附錄(二)
  • 誰是科創之星?12科創公司三年研發投入佔比超30% 生物產業突出
    來源:投資時報誰是「科創之星」?12家科創板公司三年研發投入佔比超30% 生物產業突出丨科創之星近三年研發投入合計超過10億元的公司有13家,包括中芯國際、中國通號等;而前沿生物、君實生物、寒武紀等公司三年研發投入佔比排名前列。
  • 解讀廣州「十四五」規劃建議之科創篇|掀開 「科創藍圖」,眺望廣州...
    「十四五」正開啟新徵程,廣州為實現更有後勁的發展,正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強市,此時謀劃好「科技創新」的藍圖尤其重要。 12月21日,《中共廣州市委關於制定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簡稱「規劃建議」)正式公布,其中關乎廣州今後5年乃至15年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
  • 「創新引擎」強勁,蘇州工業園區打造生物醫藥「芯」
    2021年的第一個月,蘇州工業園區(以下簡稱園區)生物醫藥企業持續「高光」表現。亙喜生物正式登陸納斯納克,成為2021年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時隔數日後的1月13日,浩歐博生物成功登陸上交所科創板。
  • 中芯國際科創板上市首日股價「坐上蹺蹺板」 寒武紀20日「登科」
    《科創板日報》(上海,何律衡)訊,今日科創板早報主要內容有:中芯國際坐上「蹺蹺板」,A股202% H港25%,原因是這一趨勢;大基金加持 SiC晶片龍頭天科合達叩門科創板,募投加碼12萬片6英寸產能;寒武紀、艾迪藥業20日科創板上市。
  • 中芯國際回歸A股創科創板記錄 揭秘中芯國際背後的三個臺灣人
    6月10日晚間,上交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公告,已經確定於6月19日審議中芯國際首發申請,如果順利獲得通過,將創造國內最快登陸A股市場紀錄——18天完成註冊上市流程,中芯A股市值有望突破2000億人民幣,成為大陸半導體「帶頭大哥」。 中芯國際的成立,還要感謝美國和臺灣,因為中國晶片快速崛起的背後,離不開一群在美國留學、工作過的臺灣人。
  • 康希諾生物獲IPO批文 多家醫藥生物企業上半年業績下滑|醫資日報
    細分板塊中,醫療服務上漲2.07%,化學製藥上漲1.35%,醫藥商業上漲1.11%,生物製品上漲0.69%,醫療器械下跌0.06%,中藥下跌0.74%。· 7月14日,遠大醫藥發布公告稱,公司與上海行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訂立投資協議,對行深生物進行人民幣3000萬元的投資,獲得行深生物約9.7%的股權及一個董事席位。同時雙方達成了產品轉讓及開發合作的主要條款,遠大醫藥將獲得全球創新水泡性口炎溶瘤病毒產品的全球獨家開發、生產及商業化權益。
  • 新藍圖掀開上海嶄新篇章——解讀上海「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
    今天,《中共上海市委關於制定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正式發布。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規劃《建議》深入分析了上海發展面臨的國內外形勢,清晰展望了上海發展2035年的遠景目標,明確提出了「十四五」時期上海發展的指導方針、主要目標、重點任務、重大舉措。
  • 科創板一周年張江版圖:11家企業已上市,28家企業正在衝刺中!
    在「1歲」的科創板徵程中,張江作為中國硬科技產業集聚地,已經有11家企業成功上市,28家企業正在衝刺中。  從張江科創板上市企業分布領域來看,集成電路佔有6家,生物醫藥佔有4家,還有1家來自信息技術領域,與張江兩大優勢產業緊密結合。不論是集成電路還是生物醫藥企業,如今都是科創板的熱門選手。
  • 大江東︱從「1」到「10」,端詳上海「十四五」藍圖
    ——2018年,總書記交給上海三項重大任務:增設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2019年,總書記要求上海強化「四大功能」,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貫徹落實「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2020年,總書記出席浦東開發開放
  • 2020年科創板IPO:「上北深」最受益,中芯國際募資532億居首
    原標題:2020年科創板IPO:「上北深」最受益,中芯國際募資532億居首 來源:發現網2020年已經過去,2020年科創板IPO也已經落下完美句號。發現網就2020年科創板IPO進行了盤點。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自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社會各界眾志成城,抗「疫」效果顯著。
  • 上海臨港新片區發布「十四五」規劃
    2572次閱讀 作者:陳鴻應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20年12月23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12月18日,中國(上海
  • 科興製藥:重組蛋白龍頭圓夢科創板
    原標題:科興製藥:重組蛋白龍頭圓夢科創板 摘要 【科興製藥:重組蛋白龍頭圓夢科創板】秉承「精益製藥、精益用藥、守護健康」的理念,科興製藥(688136)在行業深耕
  • 午評:創業板指一度漲逾1% 生物醫藥股早盤活躍
    指數早盤弱勢震蕩,創業板指一度漲逾1%,生物醫藥股早盤活躍,汽車、軍工股衝高回落,白酒概念盤中下探回升,半導體、農業養殖板塊早盤下挫,兩市個股跌多漲少,增量資金入場意願萎靡,市場短期趨勢偏弱,賺錢效應較差。
  • 市民熱議大同「十四五」規劃編制
    市民熱議大同「十四五」規劃編制 2021-01-12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新」「芯」相印 釋放中國硬科技力量
    科創引領產業追「新」百川匯流,心嚮往之。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開啟了我國資本市場的新徵程。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兩大產業領銜,科創板迅速成長為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新興產業的聚集地,產業集聚效應初步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中,24家集成電路企業已形成產業鏈上下遊完備的產業集群,湧現出中芯國際、中微公司、瀾起科技等細分產業龍頭;生物醫藥板塊,45家科創企業涵蓋生物製藥、化學製藥、體外診斷、醫用材料等領域,匯聚了君實生物、微芯生物、康希諾等競爭力突出的創新「先鋒」。
  • 研發客發布《2019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藍皮書》
    去年一年,有8家中國生物醫藥研發企業在港股陸續上市,其中信達生物和歌禮製藥分列全球IPO融資額的第二和第三位;全新的科創板則給中國生物製藥企業提供了發展空間和希望。在這令人驚嘆的行業高速發展背後,新技術及其帶來的新產品成為重要推動力,更與中國近年來對生物醫藥行業創新的高度重視和一系列相關政策出臺息息相關。
  • 科創板早報|四大行正大規模內測數字貨幣App 寧德時代成為奔馳頭部...
    《科創板日報》(上海,王夢雅)訊,今日科創板早報主要內容有:四大行正大規模內測數字貨幣App 可憑手機號完成轉帳; TIKTOK將在愛爾蘭建立首個歐洲數據中心;寧德時代成為奔馳頭部供應商;信維通信半年報:上半年淨利潤同比下降11%【市場動態】
  • 浦江之畔,科創板「聯動」三重奏
    制度的創新,允許了未盈利企業、同股不同權企業、紅籌企業在科創板發行上市,這大大增加了資本市場對於科創企業的包容性,為這些企業提供了直接融資的新途徑。截至目前,科創板累計受理企業152家,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等各個領域,近三年平均收入覆核增長率49%,近一年平均研發投入佔比11.45%,普遍具有高成長、強研發、稀缺性發展的特點。
  • 千億PC巨頭要來科創板!中金「保駕」 融資近100億
    01「官宣」赴科創板  根據公告,聯想集團董事會已批准了公司發行中國存託憑證(CDR)、並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申請CDR上市及買賣的初步建議。  據悉,《上交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中指出,允許符合相關規定的紅籌企業申請發行股票或存託憑證並在科創板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