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電影》欄目於每周六頭條更新,以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筆觸,每期介紹一部經典影視劇。我們不吹不黑,只推薦有價值的作品。
喜歡刷美劇的直男軍粉兒,是不會錯過軍事題材劇的。軍事題材劇作為美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雖然比不得律政懸疑、殭屍奇幻等常常強勢霸屏,但也由於觀眾的忠實度高、人群基數固定和宣揚主旋律的關係,常常能保持三、四部片子周更的速度,但是想創造如《兄弟連》般的好作品,卻是越來越難了。
▲難以逾越的經典
比如去年播出的軍事題材類美劇:包括《海豹突擊隊 SEAL Team (2017)》、《反擊 第六季 Strike Back Season 6》、《勇者 Valor (2017)》等幾部,都是比較「硬的」,但同質化的劇情、對高分前作的狗尾續貂,乃至爛片氣質不明就裡的劇情,實在讓被其他高分美劇慣壞胃口的軍迷「味如嚼蠟」。
▲它應該算是2017年度軍事
題材類最高的美劇了
好在還有一部國家地理頻道推出的八集迷你劇:《漫長歸途 The Long Road Home (2017)》(也譯作《歸鄉路漫漫》),評分都不錯,目前還在周更,劇情、場景和細節均在線,雖然一些新演員稍顯稚嫩,但絕對值得一追。
▲IMDb評分7.5
本片根據2004年4月4日,入侵伊拉克的美軍第一騎兵師在巴格達薩德爾城遭遇「圍點打援」,一戰造成8人陣亡,65人重傷的真實事件改編而成。
▲現在網上還能搜索到
當年媒體的報導
真實事件改編難有懸念,這就要看編劇的功力了,好在有國家地理頻道的品質保證,許多細節更是大大增加了看點。
▲還有更血腥的畫面這裡就不放了
每集開頭都是幾個頗具衝擊力的簡短鏡頭:遍地呻吟的傷兵、濺滿汙血的營地、「顧頭不顧腚」的醫護兵,勾勒出一幅活脫脫越戰美軍被痛揍的場景,完全沒有人們印象中美軍在伊拉克秋風掃落葉的感覺。
這個伏筆埋下,相信觀眾都會隨著劇情追下去——到底發生了什麼?
該劇共八集感感覺時間蠻長,實際是從黃昏到日落,救援過程剛好匹配八小時,第四集開始「摸黑」打。
▲電影《黑鷹墜落》中重現的場景
劇情劇本是兩條線索交錯推進,一條是重現美軍犯了10年前俄軍在車臣首府格羅茲尼的一系列錯誤,進而導致被人員素質和武器裝備裝備水平完全不在「一個紀元」的所謂「叛亂分子」打出一部「悍馬墜落」。
▲美軍家屬後援會,幼童嬌妻老母
他們日後心境不會比被圍困士兵們更好
▲美國國內的家屬劇情線和
伊拉克的戰爭戲同樣精彩
二是在國內的親人焦急等待軍人歸來,真可謂是「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有劇評說該片是低配版的「黑鷹墜落+兄弟連」,筆者到是覺得「敦刻爾克」的感覺更多一些。
▲熙熙攘攘的貧民區街頭
先堵車再說.
如今如何「自黑」出新高度幾乎成了好美劇的標準之一,本劇拿「敗仗說事兒」,從各種細節、各種角度全面「開黑」不留情,不僅能讓一般觀眾好好了解當年「黑色星期日」的由來,更是深刻的反思,讓我們隨著主線的推進過程一一來看。
▲演員麥可·約瑟夫·凱利
(Michael Joseph Kelly)
事件得到了「下木總統」的高度重視,親派處理「出軌事件」不力的「狗哥」到伊拉克將功補過.《紙牌屋》粉兒秒懂。好吧跳戲了,本劇最大的彩蛋就是他,出演負責救援的指揮官。
▲深諳「圍點打援」之道的伏兵
劇中精準還原歷史事件,增加了可信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見美國陸軍《裝甲》雜誌2004年第6期的文章,網上有中文翻譯(百度搜索「美國陸軍《裝甲》雜誌2004年第6期」即可)
▲如果這裡的美軍堅持收繳武器的話
也許後來的戰鬥就不會發生了
一是高層似乎沒搞清楚狀況,侵佔他國領土試圖大搞親善意圖以「白蓮花」之姿換取民心,視高漲的敵對情緒於不顧而墨守成規,最終釀成大禍。比如巡邏隊發現一幫壯碩的教徒全副武裝立即收繳,上級說根據協議他們保衛清真寺可以持有武器,於是就把武器還給他們了。
▲眼鏡男一看就面善,
後來還挨了一手榴彈直接炸懵逼了
當然巡邏隊還會警告他們不要搞事情否則沒收.所以,這些眼裡能噴火的壯漢當然不聽話要搞事情啊,否則要一個個的200多斤拿百十把AK打兔子嗎?
▲狂戰士說,謝謝美軍叔叔把我
心愛的AK還給我,先吃我一梭子
二是由於輕敵(甚至可以說是傲慢),而導致的準備嚴重不足。此事件發生在美國前總統喬治布希宣布伊拉克戰爭「任務結束」近一年之後,高層開始放鬆警惕,以為只是「治安作戰」。而彼時的「治安作戰」的對手還完全沒有顯現出今天中東狂戰士的瘋勁兒,所以「治安」真心是「治安」,也就難免重蹈俄軍第一次攻打格羅茲尼的覆轍。
巡邏隊看著裝備精良,實際主要是幹「修前鋪路」的活,槍榴彈、AT4等火力猛的一律不帶!完全不想搞事情。注意配備的悍馬,那會真是心大、夠敞亮
巡邏隊四輛車,裝備一挺M2,其他都是M249,兩輛還是皮卡式敞篷,人還坐得滿滿當當,結果打壞一輛就誰都別走了。
現在不論是美軍還是中東各色人馬,悍馬幾乎都包得如同粽子一般,還要常常加裝自動榴彈發射器甚至14.5大口徑,且日常鬧著換防雷車。
▲那些說為什麼不拿手機地圖導航的
2004年估計諾基亞還只有黑白的吧
二戰水平的導航,甚至通訊設備都是愛有沒有的,車載GPS一開始就完美壞掉,士兵們好多都是新兵蛋子,彈藥也帶不夠,一個巡邏排以為天黑就下班夜視儀也不帶.如此種種,「哎,你以為逛超市呢?可長點心吧!」
這也該慶幸這些所謂的叛亂分子素質夠差、裝備也就老三樣(RPG+AK+炸彈),圍點打援折騰到日薄西山也沒團滅這點人。
▲反政府武裝人員的「槍法」
和美軍普遍配發的防彈衣也是
美軍小隊得以存活的重要原因
中東戰區保留節目:RPG懟悍馬!可惜美軍沒有鋼絲床,擋不住啊——參見《戰狼2》
▲《戰狼》2中的場景
最大的問題是出了事兒更沒有什麼應急預案,手裡有什麼用什麼,救援隊倉促上陣。重裝甲的布雷德利,卻混搭無武裝和防護的運兵卡車,簡直是「皮薄餡大」,救援隊人沒救出來,自己先被完美「圍點打援」,救人路上么蛾子不斷,一會兒指揮官車輛被毀等救援,一會兒一卡車人不見了.
▲很有氣勢的布雷德利M3A3
但注意後面的卡車,後來淨添亂.
▲臨時在悍馬車加裝的防彈鋼板
▲在貧民區找路的好大隻移動靶
夜戰果然貢獻了最大傷亡率
▲悍馬車隊一路開進遭受了密集火力襲擊
而最受詬病的應該是缺乏保護的悍馬射擊座以及薄弱的火力,致使巡邏隊一交火沒多久便被壓制撤退,最後固守民居待援。
▲車隊先是受阻傷亡不斷,後來因為通訊不暢
又一路狂奔完美錯過救援對象,真是糟心
救援隊也差不多,縱觀整個作戰,悍馬機槍射手的傷亡都很高,還至少報廢5輛車,嚴重影響士氣和火力。布雷德利礙於巷戰火力不好發揮,最後倒是客串救護車效果最好。
▲布雷德利內景,地上躺著重傷員
這些從悍馬下來撤退的士兵,
坐在戰車裡都常長舒一口氣
片中除了激烈的巷戰場面和時不時力王狂瀾的重型戰車,對戰爭中人性的探討也是多角度的。不僅士兵家屬的戲份多,包括家長裡短和傷病的種種不幸境遇,還由於巡邏隊困守的民居有伊拉克民眾。
▲由於自家房子被美軍用作了掩體
因此,這家人就陷入了
總共長達8小時的噩夢當中
可以說是比較尷尬的人質,一邊是精神崩潰的美軍拿槍指著、一邊是叛亂分子把老百姓當人肉盾牌,造成了很多衝突,乃至是屠殺。
▲被充作人質的兒童
▲本劇中,一位年輕士兵連殺
同一家祖孫三代的情節很是「摧心」
叛軍把民眾包括婦女兒童集中起來,躲在人群中向美軍射擊推進,並且高喊著這樣死可以上天堂.這些人性撕裂的探討,混合著狂亂的戰場氣氛,使得整個劇的品質提高了不少。
伊拉克翻譯戲份不少,說是「伊奸」也好,只是他差點就成為「傑哈德」(聖戰者),比較出彩的角色。好的軍事題材劇,回歸的都是人性的探討,單純的飛機大炮,能炸出什麼花來?
▲相信很多大兵的母親都會有這種疑問吧
美軍的傷兵問題一直沒有消停過,政府雖然態度遮遮掩掩,但民間和影視劇卻直面問題並持續關注、幫助他們,這也是美軍戰鬥力的來源。
▲相比於在外廝殺還是在家相聚好
挖掘戰爭中的人性,國內要走的路還很長,熱血已經夠多了。最後想必肯定會有人問,直升機帶著特種部隊救人不就完事兒了麼,別急,直升機會來的,不過.漫長歸途,不是說著玩的。
觀影指南:
在常用搜尋引擎(例如:搜狗、baidu)當中,輸入"歸鄉路漫漫"即可輕易找到下載資源(推薦下載站:美劇天堂),祝大家觀影愉快。
-作者簡介-
高偉川,軍武特約作者,資深軍事愛好者,長期關注軍事類電影。編輯補充:TDK
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觀看軍武精選視頻
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購買軍武優選商品
明日軍武日曆:周末你打算玩些什麼?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821120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