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到骨子裡的教養,願你我都有

2021-03-02 十點讀書

最近電影《美女與野獸》正在上映中,這樣一部老少皆宜的電影,自然有很多父母帶著孩子去看,就有網友遇到這樣的「奇葩」事兒:

「看《美女與野獸》,前排媽媽帶著孩子來看。孩子一直怪叫,媽媽把手機給小孩玩。手機的光很刺眼,我就跟孩子的媽媽說,阿姨,麻煩不要讓孩子玩手機吧。孩子的媽媽卻說,什麼素質,還跟孩子計較。說完帶著孩子就走,走之前還用手機照了下我。」

@那麼愛笑的林檎姑娘

生活中,爸爸媽媽這樣「教」孩子的事情大家肯定也不少見吧。小時候跟著爸爸媽媽這麼「學」,長大了自己也這麼「做」,別人看到多半都會說出句,真沒教養。

所以,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教養到底是什麼呢?

父母的修養,是孩子的教養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看爸爸隨地吐痰,小孩兒會覺得這樣做沒錯;看媽媽對服務員白眼,小孩兒會覺得這是對的。電影院 、火車上和餐廳裡我們見過太多熊孩子和不會「教」的爸媽,可生活中也不乏很多會「教」的父母:

「早晨我媽出去鍛鍊,正好趕上環衛工人給綠植噴水。有一對父子就站在那裡,小男孩5、6歲,覺得澆水好有意思也想澆。他爸就很有禮貌地問環衛工人:師傅請問能不能讓我兒子澆幾下?師傅說,好呀。小男孩就澆得特別認真開心。

過了一會兒小男孩問爸爸:爸爸我長大也想當環衛工人澆水!他爸語氣很平和地說,好呀,只要好好學習努力工作,行行出狀元。」

@獅子牌的兔啊

「人生來一樣,卻養而萬種」。沒有生來就懂禮儀之道的寶貝,也沒有天生就任性妄為的熊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如今,我們熱衷於討論富養、窮養和愛養,可真正最該注重的是教養。

而教養更是與貧富無關:

「在地鐵站看到一對父子,父親一看就是很樸實的農民,身上背了個很大的編織袋。在走過道的時候,兒子說,『爸爸,小心你的袋子不要把別人撞著了』。父親回答道:『哎,好嘞。』」

@晴天虎

飛機的頭等艙裡也有刁蠻撒潑的,鄉間的小道上也有懂得禮義廉恥的。真正的教養與家境無關,看到這個幫好朋友捂裙的小姑娘,你只會想到她來自多麼有修養的家庭,而不是多麼富有的家庭。

父母的修養,是孩子的教養。小時候,沒把孩子教好的,長大後,社會終將還以響亮的耳光。

別把沒教養當真性情

生活中,我們總聽到有人這樣說:「哎,我說話直,你別介意啊。」可是所謂的說話「直」是真直麼?

有的人,以為自己的毒舌是幽默,還以此為榮,喜歡炫耀:

「我比較胖嘛,有次穿個肉粉色的裙子。當時快要遲到了,就使勁兒跑,結果我們班一個男生,看到我,大聲喊,『你跑步真像老母豬上樹,哈哈哈!』,當時所有人爆笑,他還以這個玩笑引以為豪,逢人就說。」

@魚兒妹

有的人,把口無遮攔和坦率畫等號:

「我:要不要去吃比格的披薩,他家味道不錯。朋友:那是你沒吃過好的。我:……」

@屁靈子

還有人,分不清輕重以為這是耿直:

「宿舍一女生S自幼喪母,大家都儘量避開問她媽媽的事。另一女生L動不動就對S說:『你媽生你的時候沒把腦子給你吧。』引起了公憤,她還說,這不怪我,我性子直!」

@Triumph-凱旋

生活中太多人,打著「我說話直,你別介意」的旗號,拿別人的痛處開玩笑,當眾揭別人的短。你要不高興,他還覺得是你開不起玩笑。

真正幽默的人擅長的是自嘲,而不是對別人冷嘲熱諷。真正有教養的人不會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不經過大腦,更不會分不清輕重,把「耿直」變成傷人的利器。

沒教養可不是真性情。

正確的男女觀是教養

嫁人也是嫁給「教養」,娶人也是娶了「教養」。男女間的相處,也深諳著人的教養:

「有男朋友了就不要和其他男孩曖昧了。」   

@全國廁所所長

「跟男生在一起的時候,真的不要什麼都讓男生花錢,AA有時候是一種教養。他們也是媽媽的兒子,希望不要什麼錢都讓男生掏,給自己留一個尊嚴。」

@98的少女壯士

「不要對女性使用暴力,即使你手捧鮮花也不行。」

@南牆yoona

「再鐵的異性朋友,當TA談上戀愛,自己主動拉遠距離。但遠離而不疏遠。」

@我依舊還是在等啊

「好好分手,不詆毀前任,分手見人品。」

@國民夫人

每當有出軌的事情爆出,大家都深惡痛絕。因為男女之間,感情的世界裡,也有很多道德準則。別把越界戲稱為控制不住感情,那其實是教養的缺失。異性間清晰界限,自重又互相尊重,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良人。

不佔便宜是教養

提到金錢,一涉及到自身利益,教養就像被剝了皮,鮮血淋漓:

「我大學同學,買蘋果花了5塊5,跟賣蘋果的老人家還價5塊。給了老人家10塊,結果老人家找她2張5元,她頓時覺得自己賺了大便宜,還回來炫耀。」

@Eason與你同在

「有次開車從老家到上海,一朋友恰巧要來就順帶一期。他大包小包的幾乎塞滿了後備箱,過路費400多,油費600多,他一份沒出不說,就連中途吃飯還是我請客。真的不是在乎那點錢,是有的人做事太差勁。」

@水煮小丸子MY

「我最氣的就是,借了幾次錢給別人,平常不怎麼熟悉,需要幫助了就找你了,等借了之後電話打不通了,信息不回了!」

@寶貝心蠻亂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不幫人會被罵?借了錢的倒成了大爺?

熟話說,「無功不受祿」。陌生人的便宜不要佔,那本就不是該得的。貪圖的那5塊小利也許是人家在寒風裡顫抖了大半天的所得。

朋友間的便宜更不應該佔,不應總想著從別人那兒能得到什麼。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做人靠自己才最踏實。與人相處,有來有往,人情必還。我們討厭把「你請客啊」掛嘴邊的人,更討厭花了人情還吝嗇錢的人。

對至親之人的態度更能體現教養

公車上遇到陌生的老奶奶,我們會站起來讓座;看到過馬路蹣跚的老爺爺,我們會過去攙扶,可是,我們對待自己的親人呢?

都說我們在自己親近的人面前是最放鬆的,展露的都是自己的缺點。可缺點就是隨意衝著最親近的人吼?缺點就是把不滿、壓力任意發洩在親近的人身上?

周國平說:「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對親近的人不挑剔,則是種教養。」

「媽,今天的湯差點兒鹽,太難喝了。」

「你眼睛瞎麼,羊毛衫用水洗。」

「買不起房,同事瞧不起我,都是因為我沒有個好爹。」

.

作家史鐵生雙腿癱瘓後,脾氣變得暴躁,經常對母親發脾氣。然而那時已經身患肝病的母親口吐鮮血,還在記掛著自己的兒子。

母親死後史鐵生才懂得:「這倔強只留給我痛悔,絲毫也沒有驕傲。我真想告誡所有孩子,千萬來這套倔強,我已經懂了,可走已經來不及了。」

《我與地壇》還在,我和母親再也沒有。所以,對親近的人,耐心一點,再耐心一點。那是最愛你的人,也會被你傷得最深。

最難做到的教養,就是對親近的人不發火。

教養不僅是尊重人,更是尊重萬物

世間萬物平等,人更是不分三六九等。還記得當年順豐小哥不小心颳了私家車而被扇耳光麼?沒有教養的人不懂尊重每一份勞動。

行業沒有高低貴賤,尊重每一種職業,這是做人最基本的教養:

「以前在餐廳打工,有一大家子聚餐。我負責上菜,當時菜很重,桌上沒有多餘的位置。連忙有人站起來,接過盤子,還招呼其他人挪位置。末了還說:『快離這些盤子遠些,很燙,我們自己來你去忙,謝謝你了啊』,當時感動得快哭。」

@張二狗喲巴扎嘿

不僅應該尊重人,更應尊重世間萬物:

「開車去買串,在路中間發現一隻狗,好像剛剛被撞死,我特別難受,就拿紙箱把狗埋到了道邊的土裡。教養不一定是對人,也可以是對動物或者其他,請大家一定善待它們。」

@王俊傑power


現實中,那些「某某到此一遊」,在古蹟上亂塗亂畫是對文物的不尊重;在草坪上亂踩亂踏是對自然的不尊重。人與人之間相處要有教養,人與萬物之間相處更要有教養!

潮起潮落,日月更迭,我們是這世間的主人,更是最懂教養的生命。

「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泱泱中華,禮儀之邦,華夏子孫更應做有教養的人!

在別人睡覺的時候懂得安靜;

下雨天開車路過水坑知道減速;

咳嗽的時候用手捂住,不對準任何人;

別人到店裡,即使買不起,也不要用瞧不起的眼神打量別人..

教養藏於生活裡的每一個細節。

「靜坐常思自己過,閒論莫談他人非」,教養更是對自我的約束。

深到骨子裡的教養,願你我都有!

相關焦點

  • 深到骨子裡的教養
    高圓圓有著一種深到骨子裡的教養 。>她很少有負面新聞和爭議的話題這樣的國民美女,每個角度、每個瞬間、每個微笑,所流露出來的都是一種美,讓你不得不想多看一眼。高圓圓與相差近五歲的趙又廷兩人是從電影《搜索》相識,到相戀
  • 胡歌蹲下來接受採訪:一個細微的動作,是深到骨子裡的教養
    從05年《仙劍奇俠傳》播出到至今,我喜歡胡歌已經15年了,從不曾變過。老公也曾嫉妒的問我:「你喜歡胡歌什麼?」我說:「喜歡他的帥,喜歡他的演技,喜歡他的低調,喜歡他的為人,喜歡他那種深到骨子裡的教養。」胡歌的魅力,不是簡單地用言語可以形容的,而是溫潤公子,人如玉,哪裡都是好的。
  • 隔離者退房後房間滿地垃圾:人深到骨子裡的教養,是對底層的尊重
    文/吳呱呱想起美食家蔡瀾老先生在《教養》一文中寫道:「教養這一回事,人家都以為是出自名門才能得到,其實是一種普通常識,只要稍微注意,都可學到,和你的出身沒有關係。」誠然如此。教養從來和學歷、身份無關,卻是一個人無形的財富。
  • 心理學:骨子裡有教養的人,都很「慎眾」
    所謂教養,即一種自我無意識體現出來的人格修養。它無關家庭、地位、國際,好的教養可以超越一個人的靈魂,使其散發出骨子裡的芬芳。 所有的教養都通過細節而體現,在無人觀看的地方也會堅持自己的為人準則。有教養的人,多了一份站在大眾思考的能力——慎眾。
  • 刻到骨子裡的教養,一定要有「邊界感」
    畢淑敏說:「教養和財富一樣,同樣需要證明。」依我看,教養最好的證明,一定要有清晰的「邊界感」。邊界感,指的是能分得清自己和他人之間的界限。你是你,我是我。你的事,是你自己的事。你的感情,也不過是你的感情。應該承擔事物和感情的當然是你自己,別人沒有義務花時間傾聽。如果別人想知道的話,請說出來。 這是分享。
  • 小葵刻在骨子裡的教養和風度
    小葵刻在骨子裡的教養和風度 心連心錄製現場導演說明了沒去成主會場的情況 小葵同時在臺下向各個角度的觀眾鞠躬 真的好溫柔,刻在骨子裡的教養和風度
  • 夜讀:未知全貌,不論是非是深入骨子裡的教養
    甚至還送上了「你沒談過戀愛,我都是為你好」的忠告。 她們倆因為這件事情鬧的不歡而散,從此互不理睬。 以至於夢夢後來和兵哥哥的婚禮都沒有邀請小米參加。 即使關係再好,對於他人的情感也只有冷暖自知。 因為如果感情也能感同身受,那麼人生就可不分你我。 縱使你是好意,別人也不會領情,反而會對你心生反感,更有甚者導致兩人情感破裂。 有一句話叫做,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自己喜歡的東西,如果別人不喜歡,也千萬不要勉強。
  • 勸阻聲音外放被罵「神經病」:一個人的有沒有教養,坐次火車就知道
    她在微博中表示:「老伯再三重申堅持要求我把這段視頻發布到網上給大家評理.也許有認識他的家人朋友同事能幫助教育他,公眾場合該怎麼遵循操守。」事後,葉璇的工作人員表示:已經找了乘務員和乘警,但該乘客還是一直不停地在外放,葉璇一開始並沒有想發微博,是因為老人說「那你發呀」。對於乘客老伯的行為,有網友表示譴責,並且對葉璇敢於發聲表示讚賞。
  • 喜歡肖戰的理由(5)刻進骨子裡的教養
    肖戰在蔚縣公益採訪時被問到,「大家都說你是一個很有明星素養的人」。肖戰的反映很真實,「沒有吧,真的是和從小父母的教育環境有關係,想教育我要當一個有禮貌的人,換位思考的人,太根深蒂固了。」發言後立刻戴上口罩,對身在疫情期間有十分清醒的認知,照顧身邊人的感受。來到剪紙博物館,老師將完成的福字送給大家,寓意:接福。肖戰雙手接過福字,一邊說著:「謝謝老師」,一邊將福字捧在手心裡。何為教養?都在細節裡。而吸引我們的,也正是這些細節。
  • 周深從骨子裡透出來的教養,低調不張揚,美好又正能量
    其次,不能說其次了,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人品。周深本人真的是和從前b站了解到的並無二致,說兩個細節。1.周深上場前一場的某位唱跳歌手,為了烘託氣氛,幾位伴舞每人拿一瓶礦泉水揮灑,灑完後瓶子隨手一扔。周深上臺開始唱歌后因為走位,工作人員才發現有沒來得及收拾的空瓶子。
  • 教養是你行走世界的通行證
    細心的網友發現,朱一龍時時刻刻都能讓人感覺到恰到好處的教養,似乎刻在了他的骨子裡。 當然,從劇外到劇內,這種小細節其實還有很多。 遞筆時筆尖要朝向自己,和女士握手時的紳士手,接話筒時會根據性別得體的肢體接觸…… 朱一龍從默默無聞到聲名鵲起,一路走來,好教養為他在圈裡圈外贏得了好口碑。
  • 邊程任敏直播之後,吳磊上熱搜:高情商,是骨子裡透出的教養
    任敏說:「我堅持每晚泡腳,因為我腳特別涼...」 這時候邊程發言:「因為你腳特別臭。」邊程:可以演我阿姨。旁邊的任敏都快哭了好嗎?尷尬都要溢出屏幕了。不得不說,邊程的發言太敗路人緣了。就算兩人關係真的不好,有些話也不應該拿到檯面上來說,更何況對方也只是個比他大幾歲的女孩子。
  • 迪士尼人偶被毆打成腦震蕩:這些小事,最能暴露一個人的教養
    有次他們去外面吃飯,服務員過來倒水時不小心打翻了杯子。 水濺到了男生的衣服和褲子上,但沒有弄溼太多。 服務員馬上怯生生地道歉,手忙腳亂地拿紙巾給他擦拭。 一般人估計也就罷了,但他卻火氣十足地罵了起來: 「是瞎了你的狗眼還是怎麼的,倒個水能倒在客人身上。」
  • 最「悶騷」的星座,早已深愛你到骨子裡,卻絕不主動說我愛你
    最「悶騷」的星座,早已深愛你到骨子裡,卻絕不主動說我愛你不是所有的感情都是,你情我願,你儂我儂。
  • 「有些教養是刻在骨子裡的」,王一博在《天天向上》中表現太優越
    「小透明」一樣存在著,其他人都在侃侃而談,而王一博站在一旁時而看看大家,時而偷笑。到了「吃」的環節以後,王一博的表現簡直太優越,俗話說「有些教養是刻在骨子裡的」,而王一博就是那個「教養刻在骨子裡」的大男孩。
  • 深到骨子裡的修養,是不隨意評價他人
    不斷學習、不斷成長,最終你才能領悟的生命的意義。02自我反思夏穆:白巖松說,「有時候,我們活得很累,並非生活過於刻薄,而是我們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圍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緒所左右。」深以為然。當你活在他人的影子下,你便不再是你,你的靈魂無處安放,你的身體也不過行屍走肉。
  • 董卿:我跪著,是因為穿著裙子不好蹲 你出門有教養的樣子,真美!
    在天我等父者,我等願爾名見聖,爾國臨格,爾旨承行於地如於天焉.我等望爾今日與我,我日用糧.爾免我債,如我亦免負我債者.又不我許陷於誘感.乃救我於兇惡.亞孟.愛德就是在生活中,小事上,處處想到周圍的人。有個女孩的車快開了卻還沒取票,她跑到隊伍前面跟排在第一的小哥哥說:「可以讓我先去嗎,我的車快開了!」
  • 深到骨子裡的勤奮,是努力得不著痕跡
    有什麼用?記得,兩年前,我頭腦發熱開始跑馬的時候,參加了一個訓練營,每周末到公園集訓,平時自己訓練就在群裡打卡。我把跑步軟體關聯上了社交帳號,這樣每次我跑完都有一堆人來給我點讚。最終,我參加了一個半馬比賽,拿了一塊完賽獎牌,樂得屁顛屁顛地在終點照相的時候,赫然發現一個同事穿著一件全馬的比賽服吃香蕉。又是一種瞬間被秒殺的感覺。
  • 有一種教養,是我懂得你不容易
    有評論這樣說:「要都是您這樣的奶奶,我願意給您讓座。」對於教養最好的詮釋,就是願意多為別人考慮。現在大家都是精緻利己主義者,稍有不如意就要爭個高低,日常生活中面對服務,手持投訴大權,更是願意上綱上線。還記得前幾天,朋友單位有人來鬧事,鬧事的原因是客戶自己用手機訂閱了某平臺聯名的會員包,扣了10元話費。
  • 伴讀 | 教養(深度好文)
    為人處世蘊藏大學問,那些推己及人的善良背後,往往是長期自省與自修的結果。  後來,他逢人便說:「藺相如這人,若是被我見著了,必定狠狠羞辱一番。」 這話傳到了藺相如耳中,他考慮到國家大局,便故意告假,以免與他產生摩擦。 廉頗得知後,十分愧疚,向他負荊請罪。 身為文官的藺相如,深知自己若與廉頗爭辯,自然能在言語上佔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