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團年飯、放煙花、看春晚
中國的春節活動可謂是豐富多彩
但世界上其實還有一個地方
過年的活動同樣極具年味兒,格外有趣
這裡就是馬來西亞
遊哥今天就來帶你看看
馬來西亞的春節到底是怎麼過的~
但是在馬來西亞,當地華人不僅會聽熱鬧的新年歌,還會購買新年專輯作為年貨。馬來西亞本地電臺、電視臺每年都會重新編曲、甚至是創作出新曲子,製作成全新賀歲專輯。
圖/988官網
在中國,春節的慶祝活動一般是舞龍或者舞獅,但是在馬來西亞,還有一種特別的舞虎活動。產生這個活動的原因是因為老虎是馬來西亞的國家象徵之一,所以政府全力鼓勵華人社團舞虎。圖/Tennysonlee
二十四節令鼓用二十四面單皮大鼓代表二十四節氣,表演者為每個節令鼓創作不同的鼓點節奏,搭配吶喊、肢體動作和隊形的變化,形成一個大型的鼓陣演出。二十四節令鼓是新春晚會的重要表演環節,有些廣場和購物中心也會有現場表演。圖/攜程攻略社區用戶 天藍年代
馬來西亞的元宵節不流行賞花燈,卻流傳著一個「拋柑」的習俗。「拋柑」的習俗據說是來自閩南語的「丟柑嫁好尪」的俗語,就是嫁個好老公的意思。待字閨中的少女們,都會在這一天把自己名字和電話寫在蘆柑上面,然後拋入湖中。這時那些圍觀的男士們就會爭先恐後地在湖邊「撈柑」,期待撈到一段好姻緣。
圖/MGR Online
大馬華人過年,也和中國南方人一樣吃盆菜。大家圍著熱烘烘的盆菜,一邊品嘗,一邊慶祝。盆菜裡選用的食材多有講究,比如魚代表「年年有餘」,豬手寓意「招財」,年糕象徵著「步步高升」等等。
圖/南苑盆菜官網
撈魚生是馬來西亞華人過年不可或缺的年菜,它是一道用魚肉和各種蔬菜配料製作的涼菜。
吃的時候大家要用筷子將盤子中的各式材料高高夾起,一邊夾一邊還要大聲喊:「撈起!撈起!撈到風生水起,一年好過一年!」聽說夾得越高,來年賺的越多哦。
圖/萬豪官網
粿加必是馬來西亞必吃的年餅之一。粿加必其實類似雞蛋卷,原是馬來西亞人和娘惹人的傳統餅食,後來潛移默化地融入了華人家庭,成為華人新年必備的節慶食品之一。
圖/Papa Cookies官網
對於馬來西亞華人來說,肉乾是新年不可或缺的年貨,既可以送給親朋好友,也可以在家當零食吃。
肉乾多以雞肉、豬肉、牛肉製成,還有原味、辣味等多種口味可供選擇。除了肉乾之外,店裡還會出售肉鬆等土特產,也可以搭配購買一些。
圖/林志源官網
當地飛車黨較多,走路要專心,不要邊走邊玩手機
在熱門景點、商城要注意財產安全,時刻保持警惕
參加水上活動,要注意安全,聽從專業人員的指導
當地車輛靠左行駛,行人過馬路時要注意來車方向
乘坐汽車要系好安全帶,自駕要選擇正規租車公司
如有突發狀況,別驚慌,及時報警和聯繫領事保護
回複目的地關鍵詞查看更多旅遊攻略:
如:回復【東京】至公眾號後臺 ,查看東京攻略
廈門 | 南京 | 上海 | 蘇州 | 杭州 | 北京 | 重慶 | 香港 | 成都 | 武漢 | 福州 | 深圳 | 長沙 | 西安 | 雪梨 | 日本 | 泰國 | 法國 | 德國 | 美國 | 義大利 | 英國| 加拿大 | 韓國 | 臺灣 | 土耳其 | 荷蘭 | 寮國 | 緬甸| 印度 | 斯裡蘭卡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