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人生無奈——讀蘇軾《滿庭芳,歸去來兮》

2020-12-24 吳遼雜談

如果你已經年過半百,還一事無成,且一直在外鄉漂泊,當你面臨再一次踏上他鄉,不知前路如何時,你的心會怎樣?

我想大多數人都會悲從中來。

前幾年很流行的一個討論,說逃離北上廣。為什麼要逃離北上廣?我想其實很多人是因為難以忍受在外漂泊而事業無望的悲觀情緒,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回到自己的故鄉。

今天我們看一看,蘇軾在這種情況下是如何調整心境的?

滿庭芳·歸去來兮

宋代:蘇軾

元豐七年四月一日,餘將去黃移汝,留別雪堂鄰裡二三君子,會仲覽自江東來別,遂書以遺之。

歸去來兮,吾歸何處?萬裡家在岷峨。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坐見黃州再閏,兒童盡楚語吳歌。山中友,雞豚社酒,相勸老東坡。

云何,當此去,人生底事,來往如梭。待閒看秋風,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細柳,應念我,莫剪柔柯。仍傳語,江南父老,時與曬漁蓑。

蘇軾寫這首詞的時候已經謫居黃州達五年之久,接到了到汝州安置的調令。鄰裡友人紛紛相送,蘇軾作此詞以示告別。這首詞可以說是蘇軾在親友前發牢騷,述發心中積鬱之作。只是詞中蘇軾情緒的轉變很明顯,畢竟豁達之人更容易看淡人生的苦難。

首句「歸去來兮」,搬用陶淵明《歸去來辭》首句。不過情緒完全不同。陶淵明《歸去來辭》說「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那是快樂地,輕鬆地準備回家。而蘇軾卻是繼續漂泊異鄉,所以才問「吾歸何處」。去哪兒啊,家在萬裡之遙的岷山與峨眉山,要去的不是家鄉,而是異鄉。

如果是年輕人漂泊異鄉可能還有新鮮感,有興奮感。但當時的蘇軾已經不是年輕人。「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人已經都快年過半百了,剩下的時日已經不多了,可他還是不能回家。」坐見黃州再閏,兒童盡楚語吳歌」。在黃州待了快六年,現在又是一個閏年,家裡的孩子都會講當地話了。這種漂泊的感覺真不好。

「云何,當此去,人生底事,來往如梭」。面對各位父老鄉親,要走了,蘇軾也不知道要說什麼。只能感慨人生就像梭子一樣,時光很快,轉眼即逝,各種事務紛雜,一刻不停,自己失意坎坷,無法掌握命運的痛苦之情溢於言表。

到此,蘇軾的悲傷情緒表達基本結束。

「待閒看秋風,洛水清波」二句,隨緣自適的思想取代了愁苦之情。一個「待」字,對未來的期待表現得滿滿。「好在堂前細柳,應念我,莫剪柔柯。仍傳語,江南父老,時與曬漁蓑」。對黃州雪堂的留戀,對鄰裡父老的深厚感情,正是蘇軾酒酣飯足時,瑣碎的念叨中表露無遺。

如何看待人生之不如意事,蘇軾應該做得非常好。笑看人生無奈,眼淚就隨著酒水一起咽到肚子裡去吧

相關焦點

  • 蘇軾一首《滿庭芳》,抒寫人生,寫盡人生得意失敗,是精神的解放
    在他的詩詞裡面,雖然經常會談到自己的境遇多坎坷,人生的眾多艱辛不堪的事兒。但到頭來,讓人讀他的作品之後,回味無窮的,是其中一句兩句的哲思之言,或者他在其中蘊含的「人生」,他對世事的超脫、對精神境界永遠高一層級的追求。這些都是我們當下之人,遠遠難以想像的。但我們還是能夠借蘇軾的詩詞,一點點了解他、理解他的超然。
  • 人生至暗時刻,讀蘇軾三首詞,隨緣自適恬淡曠達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甚而遭遇至暗時刻,此時是被痛苦壓倒還是超然物外?讀大文豪蘇軾的三首詞,不禁被其直面逆境,隨緣自適,恬淡曠達的精神所深深折服。蘇軾一生宦海沉浮,不斷地西去東來,南遷北徙,嘗盡了人生苦味。
  • 蘇軾的一首滿庭芳,慷慨激昂,最後12字富有餘韻
    北宋文學家蘇軾21歲就中了進士,之後便順利進入仕途,曾擔任過翰林學士、禮部尚書等職務。後來被貶黃州,心情也仿佛從萬丈高峰處跌落,好在他善於調節自己的情緒,終於沒有被各種重壓擊垮。元豐八年,蘇軾接到朝廷的通知,由謫居黃州改為謫居汝州。
  • 遇到煩惱時,品讀蘇軾這首《滿庭芳》,忘掉憂愁,重拾豁達
    蘇東坡之所以寫下這首《滿庭芳》,是因為他想告誡世人,不要被蠅頭小利和權力虛名蒙蔽了雙眼,如果因為這些小事失去了最重要的東西,那才叫得不償失。這是東坡先生一貫的寫作風格,豁達之間盡顯人生智慧,讓我們在品讀之餘,啟發我們深思。
  • 《滿庭芳》,寫盡人間春秋
    過片二字,亦有不叶韻連下為五言句者,另有仄韻詞,仄韻者,《樂府雅詞》中名《轉調滿庭芳》。▐《滿庭芳·歸去來兮》【北宋】蘇軾元豐七年四月一日,餘將去黃移汝,留別雪堂鄰裡二三君子,會李仲覽自江東來別,遂書以遺之。
  • 蘇軾用散文句法寫成的一首送別宋詞,讀起來朗朗上口
    蘇軾所運用到的詞牌名是非常之多的。什麼江城子什麼念奴嬌,什麼西江夢什麼減字木蘭花,什麼卜算子、水調歌頭等等,都有非常精彩的宋詞問世。今天我們所分享的蘇軾這首精彩的宋詞,乃是蘇軾用散文句法寫就的一首精美作品。當年的時候我們讀王勃的《滕王閣序》,最喜歡的就是「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這樣的語句,讀起來極為朗朗上口,充分體現了古典文學的音律之美。
  • 見到33年前的朋友,蘇軾感慨萬千,寫下千古佳作,讀後悲從中來
    見到33年前的朋友,蘇軾悲喜交加感慨萬千,於是提筆寫下一首詞,讀後令人悲從中來《滿庭芳·三十三年》:三十三年,漂流江海,萬裡煙浪雲帆。故人驚怪,憔悴老青衫。我自疏狂異趣,君何事,奔走塵凡。流年盡,窮途坐守,船尾凍相銜。
  • 蘇軾這首詞,教你看透人生的是非成敗
    人生真正意義是什麼,有什麼值得追求?為追名逐利,還是為實現自我?也許會有人為此困惑,蘇軾在詩詞中對此也進行過一番探索。蘇軾,北宋著名詞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古今最具知名度的文人之一。他才情卓著,卻仕途坎坷,屢遭貶謫,歷經生死沉浮。人生的起起落落,非但沒能摧毀他的意志,反而讓思維見識在歷練中得以升華。
  • 蘇軾鮮為人知的一首送別詞,道盡了人生真諦,被許多人奉為座右銘
    蘇軾鮮為人知的一首送別詞,道盡了人生真諦,被許多人奉為座右銘說到古代文學,就不能不談唐詩宋詞,說到唐詩宋詞,也總繞不開即為開山級別的人物:李白、白居易、杜甫、蘇軾、辛棄疾、李清照、柳永。而在宋詞中,蘇軾、柳永等人就詞的發展與風格的確立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 蘇軾豁達的代表作,用議論和故事,講出了通透人生,告誡世人
    很多人會發現,自己好像變成了一個俗人,他們的眼中只有功名利祿,在路上行走的時候他們是非常迅速的,並且,看道路旁邊的景色的時候,他們一直都不會去看一眼,甚至還會覺得非常快樂。其實他們真的快樂嗎?他們只不過是行走在名利場裡的人。變成了庸俗至極的人。
  • 蘇軾一首詞通篇說理,古代時傳遍海內,近代大學者:索然無味
    讀宋代的詩,總能領悟一些人生哲理。像「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都是富含哲理的名句。這兩句,都是出自於蘇軾之詩。是的,宋詩好說理,蘇軾寫詩,尤愛說理。他的一生歷經沉浮,或許也曾失望失落過,但他最終以樂觀豁達的態度,對待迎面而來的苦難。
  • 蘇軾用一首詞,道盡人生得失與成敗,看懂之人寥寥無幾
    我們都在探尋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一生忙忙碌碌,只是為了更加富有,更加聲名顯赫。還是說就這樣,無所事事地蹉跎一生。在世間,我們難免發現越來越多的人變得過分世俗。他們行色匆匆目光所及之處,除了名就是利。他們根本顧不上欣賞,人生旅途中所遇到的綺麗風景。又或許大部分的人,都樂於在這種生活中奮鬥。實際上像這種充滿了欲望生活,不免得有些俗氣。
  • 冬至微微笑,吉祥早來到——讀蘇軾的冬至詩,感受如約而至的美好
    冬至微微笑,吉祥早來到——讀蘇軾的冬至詩,感受如約而至的美好《冬至日獨遊吉祥寺》【宋】蘇軾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溼枯荄。在蘇軾的詩裡,盡顯人生灑脫,崇尚自我的表達,即便遭遇挫折,孤獨寂寞,也要將自己把對於生活的愛一一踐行,讓這溫暖,永遠都在。這既是時代和環境給人的壓力、對人的影響,也是人在各自生存環境中信念的滋生、心性的張揚。【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溼枯荄。】
  • 詩詞:蘇軾筆下的秋天,寫盡人生百味!
    擁有從來都是僥倖,無常才是人生常態。蘇軾筆下的秋天,是孤獨的。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西江月》無奈啊! 天涯同一月,相思兩地情。在這熱鬧的中秋月明之時,蘇軾渴望著與兄弟一訴衷腸,無奈遠貶黃州的他只能在北望中借明月遙寄相思。現實中太多的痛苦與無奈,他也因此而陷入更為深沉的悲涼之中。
  • 道家詞作 | 《滿庭芳》
    同成道,稱揚盛德,呈上滿庭芳。■本詞出自道教全真派典籍《雲光集》,為我祖玉陽真人王處一讚頌丹陽真人馬鈺之辭。滿庭芳,詞牌名,又名「鎖陽臺」「滿庭霜」「瀟湘夜雨」「話桐鄉」滿庭花「等。以晏幾道《滿庭芳·南苑吹花》為正體,雙調九十五字,前後段各十句、四平韻。
  • 蘇軾詞《滿庭芳》百年裡,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
    蘇軾的詞作中,我們比較熟悉的有他的豪放詞,如《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婉約詞《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還有一些比較清曠的詞作,如《定風波》「一梭煙雨任平生」等等。對他的議論詞了解的比較少,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他這首以議論為主的《滿庭芳》: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
  • 蘇軾的這首詞,勸誡世人莫貪名利,不忘本心,又有幾人能懂
    到底人生的意義在於何處呢?是一輩子追名逐利?還是碌碌無為,平庸一生?這兩種態度應該是現今大部分人的人生境況,但總的來說,還是有較多的人選擇前者那種活法的。而蘇軾所作的《滿庭芳》就是一首十分著名的議論詞,可以讓我們忘卻凡塵俗事,變得更加快樂豁達。
  • 蘇軾醉酒後寫下一首詩,卻道盡人生無奈,發自肺腑,感人至深
    人生就像一次遠行,不斷的分別,不斷的遇見,告別,只為遇見,更美的風景,更真的朋友,更好的自己。聽不進不同意見,用了很多小人,傷害了百姓利益,這是蘇軾不願看到的,所以他才兩年四上書,痛陳變法之弊。第八句一個空字,這是蘇軾的無奈,和憂慮。不得已他在第二年才去了杭州。第九句「敲搒」兩個字形象的寫出了新法的擾民。第十句,言外之意是改革派對反對者的排斥和傾軋,對容不得反對的聲音的憂慮。
  • 中華好詩詞·滿庭芳|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
    滿庭芳,詞牌名,又名「鎖陽臺」「滿庭霜」「瀟湘夜雨」「話桐鄉」滿庭花「等。1滿庭芳·南苑吹花晏幾道〔宋代〕南苑吹花,西樓題葉,故園歡事重重。
  • 汗牛充棟|《歸去來兮辭》- 我所理解的陶淵明
    在《歸去來兮辭》之前,小編除了《桃花源記》以外,明沒有看過五柳先生其他的任何作品,對他的記憶也僅停留在學校所教授的不甘與世俗同流合汙,不為五鬥米折腰,辭官歸田的清雅脫俗的志趣。他所描述的自己的田園生活與閒情雅致也讓後人們欽佩和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