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玉翁仲

2021-02-23 藏玉



《藏玉》專注傳統和田玉 為您打開玉石收藏之路自古以來,中國就有一個說法,認為玉是有靈性的,可以去災避禍。

  幾千年來,中國人佩戴飾物闢邪已十分普遍,種類也極其多,但是大多還是喜好佩戴玉飾闢邪,尤喜玉翁仲。漢代人們更是把玉剛卯(嚴卯)、玉翁仲、玉司南,合稱為闢邪三寶,用來闢邪厭勝。

  玉翁仲始於漢代,漢廣陵王劉荊墓曾出土的玉翁仲便可佐證。關於翁仲的記載,自漢開始,歷經各代,少有記載,真正把翁仲講清楚的是明代時期。

  由李賢、彭時等纂修的《大明一統志》載:"秦,阮翁仲,身長一丈三尺,氣質端勇,異於常人、少為縣吏,為督郵所答,嘆日,人當如是邪,遂人學究書史,始皇並天下,使翁仲將兵守臨洮,聲振匈奴,秦以為瑞,翁仲死,鑄銅為其像,置成陽宮司馬門外,匈奴至,有見之者猶以為生。"

  這段記載是在前人關於翁仲的典故基礎上,拼湊而成。大概是講翁仲實為人名,據說其乃秦始皇時一名大力士,身長1丈3尺,端勇異於常人,秦始皇令翁仲將兵守臨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後,秦始皇為其鑄銅像,置於鹹陽宮司馬門外。匈奴人來鹹陽,遠見該銅像,以為是真的阮翁仲,不敢接近左右。

  從某種意義來說,翁仲可以算得上抗擊匈奴,保家衛國的英雄。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這種氣節也與和田玉的品德不謀而合,後人便以玉雕翁仲像,把玉翁仲當作一個保護神,保護著我們。

  當然,因為翁仲典故的神秘色彩,十分受統治者的喜愛,皇帝於陵墓前鑄翁仲像,翁仲守於墓前,震懾他人。柳宗元曾於《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寫:"伏波故道風煙在,翁仲遺墟草樹平。"這裡翁仲指的就是墓前石人,可見至少在唐代已將墓前石人稱為"翁仲"了。

  若僅僅作為墓前石人,翁仲還不會如此聲名大噪,漢代的玉翁仲,把翁仲與玉結合在了一起,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具愛配玉翁仲,驅除邪魔。

  古人認為玉乃石之美者,聚集天地靈氣,日月精華,經過匠人精心雕琢為飾,佩戴在身,可以為主人擋災,加上翁仲的形象,這種威力更是倍增。

  出於對玉翁仲的喜歡,漢翁仲更是採用漢代風格"漢八刀"的雕琢方法,白玉無瑕,玉質細膩油潤,雕工簡潔有力,線條流暢,工藝精湛,打磨光滑。 圓雕翁仲人形,上身三角,足部呈圓錐形,寬衣大袖,"人"字型穿孔,刀法簡樸,不刻五官,直立全身像,佩戴於身,驅鬼避邪。

  隨著歷史的演變,科技的進步,作為墓前石人形象的翁仲早已不再,現代人通過對玉翁仲傳統文化的繼承,加入自己的創新,讓翁仲繼續走入大眾視野,不讓時間湮沒這段歷史。

  如今,玉翁仲雖然發展出不同樣式,但簡單與古樸仍是不變的風格,玉雕師也不斷地在玉翁仲中寄託文化,寄託美好祈願,期翼災難與病禍遠離我們。

  翁仲在如今的文化中,它有驅災闢邪之意,同時翁仲的精神也值得我們傳揚,在如今疫情霍亂之時,很多人都抱著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精神,奔赴前線!

有人說他們是從天而降的英雄,可這世上哪有什麼英雄從天而降?有的不過是無數閃亮的平凡人的挺身而出!

  願他們平安歸來,願疫情能早日結束。

每天原創文章,將藏玉設為星標,不錯過精彩內容!

和田玉鑑定、收藏指導

請下載藏玉app

(點擊圖片進入小程序)

▼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藏玉app!

相關焦點

  • 《戰「疫」故事》: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有人說:「越是危險之時,越是衝在最前面,並不是他們不怕疾病、不怕危險,而是義不容辭,必須逆向而行、迎難而上。」只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白衣戰士。
  • 愛國科學家趙忠堯教授的一生:苟利國家以生死,豈因禍福避趨之?
    01/「只要能為國家帶來一點小小的利益,他無懼自己的生死。」有此父,有此為國讀書的好少年 1902年,趙忠堯出生在浙江諸暨。父親是一位私塾老師,是一位有著「苟利國家以生死」情懷的男人,見到彼時舊中國積貧落後的樣子,心中憤懣難平。
  •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我和我的祖國》影評
    但是這並不能掩蓋這部影片本身的閃光之處,下面小編就來帶大家細看一下這部電影。(本文涉及部分劇透,沒看電影的小夥伴記得先收藏,看完電影了再來看)     《我和我的祖國》由七個不同時期的故事組成: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這七個故事都取材於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以來,祖國經歷的無數個歷史性經典瞬間。
  • 苟利國家生死以
    據說,道光帝在11月9日讀到奏摺中的「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這句話時,大為感動,還畫了個朱圈點了個贊。就在同一時期,道光帝在京城發現皇侄莊親王等貴族吸食鴉片,這又給了他很大的刺激。而在11月8日,道光帝又收到琦善的奏摺,得知在天津竟查獲鴉片13萬兩,道光帝終於忍無可忍,於是決定召林則徐入北京城。
  • 新塘先鋒行動—先鋒人物⑧ 盛惠明:「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2月8日晚10時許,執勤民警盛惠明在御景灣第五巡區卡點巡查時,發現一名婦女抱著一床被子欲通過卡口,他上前詢問得知,該婦女是被兒子「驅逐」出來的,因其丈夫於當晚發熱被送至醫院進行隔離。而她,則有極大可能是潛在感染人員,故其兒子將之拒之門外,讓其在地下室過夜。
  • 【「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動」徵文】李明珠 ‖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動」徵文】李明珠 ‖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2020-10-03 2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懷愛國之心,壯華夏山河(馬祖兒)
    懷愛國之心 壯華夏山河(馬祖兒)作者:馬祖兒遼寧學習平臺祖國用激情點燃洞穿時空的火焰,走了幾千年;用打磨過石斧石錘的手,為我們織就美麗的畫卷。如今,中國從一絲微光到萬丈光芒,其背後是一代又一代人熱忱的愛國情懷。愛國心來自樸素的生活實踐。
  • 英雄世家,什麼樣的父母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孩子,都是國之棟梁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杜富國,排雷英雄,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時代楷模。他的一句「你退後,讓我來」感動了無數民眾。六個字鐵骨錚錚,以血肉擋住危險,用身體來守護自己的戰友和人民。妹妹杜富佳兩次請戰,主動要求加入抗疫一線。杜富佳說:我是報名之後才告訴家人的,他們知道了也很支持我,只是叮囑我要注意防護。
  • 道義放兩旁,利字擺中間
    這也許和電影本身誕生在擁有「獨立宣言」的國家裡有關,從理智上我是不相信這句話的,但是從感性出發,非常希望「There's always a choice」才是真理。我們接受到的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形如「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思維,就是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東西讓你「不得不」,不理解的話就想想看是不是被教育要爭做什麼什麼的接班人來著?接班人這事,是你考慮過之後的決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