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謀深算、怪招迭出的智者也罷,陰險狡黠、行跡卑劣的小人也罷;安邦定國、勳勞卓著的功臣也罷,朝秦暮楚、明哲保身的牆頭草也罷,在楚漢對峙的劉氏集團裡,陳平堪稱一個神奇的存在。儘管沒被老大拽入「漢初三傑(張良、韓信、蕭何)」的小圈子,但也備受司馬遷另眼高看,將其列入了「三十世家」。
不可否認,在世人眼裡,陳平集盜嫂、受金、跳槽等諸種爆點於一身,妥妥的是個頗具爭議的主兒。
對了,他還做過一樁值得狠狠八上一卦的牛掰之舉——
視死如歸娶「五連殺」小寡婦。
01
據《史記陳丞相世家》記載:「陳丞相平者,陽武戶牖鄉人也。少時家貧,好讀書。」
陳平,出生於陽武戶牖鄉(約今河南蘭考縣東北一帶)。幼時家境拮据,日子過得不咋地。不過,抱著知識改變命運的想法,陳平從小就非常喜歡讀書,尤其著迷黃老之道。
生性樸實厚道、極重手足之情的大哥陳伯見狀,毫無怨言承擔起了勞作之事。但凡苦活累活髒活,絕不讓弟弟伸一把手。甚至,因老婆嫌棄小叔子整日讀書交遊不幹活,氣鼓鼓發了句牢騷:「亦食糠核耳。有叔如此,不如無有。」
哼,也就是吃糠咽菜渣的貨。有這麼個小叔子,還不如沒有的好。
結果,陳伯二話不說,直接打包退貨,將老婆休回了娘家。
一轉眼,在大哥含辛茹苦的拉扯下,陳平漸漸長大,也到了談婚論嫁之年。
嗯,該娶媳婦了。可是,沒硬體啊,這可咋整?
02
自古以來,討老婆都不是一件簡單事,得循「六禮」之序。
六禮,即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而其中的納徵,也叫納幣。這下好理解了吧?就是收錢兒。當然是女方收男方的,男方想娶媳婦,需得拿出一筆聘禮,如今叫彩禮。
可陳平家貧,沒錢。
不光沒錢兒,還沒車,馬車牛車都沒有,有的只是兩間寄身破草房。就這般條件,想娶上媳婦,難度不小。
所幸,陳平並非一無是處,連司馬遷都如是誇他:「平為人長美色」。後在間行歸漢途中,司馬遷再次誇讚:「船人見其美丈夫」。
翻閱《史記》,司馬遷記人長相,多用墨極簡,而三番兩次提及陳平長得賊帥,可見陳平的確是個高顏值的花美男,且是那種高大俊朗的帥哥,而非塗脂抹粉、娘聲娘氣的小鮮肉。
放眼古今皆看臉,哪個朝代的女人不喜歡帥哥?
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安排,在陳平老家戶牖,還真有這麼一個女子,正期期切切地等著他呢。
03
暫且放下陳平,再來說一個名叫張負的暴發戶。
《史記陳丞相世家》載:「戶牖富人有張負,張負女孫五嫁而夫輒死,人莫敢娶。」
張負家中牛羊成群,田宅成片,可謂富得流油不差錢兒。但窮有窮的苦惱,富有富的煩憂,張負也不例外。他的孫女,可惜史書中沒能留下名字,姑且叫張氏女吧,在十裡八村赫赫有名。
只不過這名是惡名,是奪命兇煞:張氏女命中克夫,誰娶她誰掛,殺傷力槓槓的強,堪稱滅絕師太。
絕非扯玄。別看只二十左右的芳齡,卻已出過五次嫁。而前後五任老公,無一例外全掛,一個個入完洞房就去見了閻王。
事不過三,過三必有妖。從此,左鄰右舍皆避之如瘟神,遠遠的一瞄見張氏女的影兒,掉屁股就躲,撒丫子就走。
也難怪,古時婚嫁,是為了傳宗接代,延續香火。而香火未繼,人卻先蹬腿枉送了卿卿小命,這媳婦不娶也罷。
你們不娶,我娶!關鍵時候,陳平大義凜然站了出來。
04
司馬遷在《史記陳丞相世家》中說,聽聞張氏女克夫如嗑瓜子,一個活口沒留,「平欲得之。」
由此倒能看出,彼時婚俗還是挺寬鬆的。民國時期被譽為「清華三才子」之一的吳景超(1901年~1968年),便在其著作《西漢寡婦再嫁之俗》中提到了這位五度出嫁、又五次守寡的無敵女剋星:
「這個故事,有好幾點值得注意。第一,嫁過五次的女子,不厭再嫁。第二,寡婦的尊長,不但不勸寡婦守節,還時時刻刻在替她物色佳婿。第三,嫁過幾次的女子,也有男子喜歡她,要娶她。第四,寡婦的父親,並不以女兒為寡婦,而降低其擇婚的標準。」
事實也是,儘管陳平欲娶,但張家卻不急於出手這塊「燙手山芋」。而為了娶妻進門,冒著成為第六任前夫的莫大風險,陳平也著實沒少花費心思。
記得有一碗雞湯是這樣煮的:「一個成功者的幸運並非偶然所得,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放出話要娶張氏女不久,陳平便等到了一個近距離接觸張負的好機會。
張負一直視孫女為掌上明珠,唯有搞定爺爺,方能拿下張氏女。
話說這日,一鄉賢去世,要大辦喪事。陳平心知肚明,張家與喪主交情不淺,必往弔唁。因此,他也前去幫忙,且早去晚歸,盡心操持。
事實證明,這是一次收效顯著的策劃。陳平的一舉一動,皆被張負看進了眼裡。
嗯,相貌俊美,勤快周到,是個好小夥子。張負暗下點了頭。接下來,又悄悄跟隨,去了陳家考察。當時,陳平家住偏僻陋巷之中,殘垣斷壁,寒酸至極。特別是院門,哪有什麼門,只是一領垂掛而下的破草蓆罷了。
見過窮的,沒見過這麼窮的。別看我孫女嫁過5次,就算嫁50次,也不能落進這樣的破敗人家。
且說張負轉身要走,一時間,卻又收住了腳。
反轉來了——
05
窮家破院,自然是買不起車的。可陳家門外,卻留有一道道非常明顯的車輪印跡。
能開起車的,必定是名門貴人。也就是說,平素和陳平來往的,並非一般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將來,這小夥子指定差不了。
如此一想,張負樂了。顛顛一回到家,便對張氏女他爹道:「吾欲以女孫予陳平。」
張氏女他爹回道:「平貧不事事,一縣中盡笑其所為,獨奈何予女乎?」
張負再道:「人固有好美如陳平而長貧賤者乎?」
世上哪有長得像陳平這樣的美男子,會長久貧寒卑賤的呢?單靠一張臉,也能吃飽飯。
就這樣,張負下了決定,要將孫女嫁給陳平。可陳平家忒窮了,出不起彩禮。
這還叫事?我來扶貧。於是,張負又自掏腰包,送給陳平一大筆錢,讓他託請媒婆,上門納採問名,走六禮之道。嫁娶之日,陳平沒錢擺桌,張負再度「予酒肉之資以內婦」。
新媳婦進門咯。
娶妻成家,結束單身生活,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史記陳丞相世家》中說:「平既娶張氏女,齎用益饒,遊道日廣。」
陳平娶了張氏女後,資財日益寬裕,交遊越來越廣,也才有了投奔寧陵君魏咎,再跳槽西楚霸王項羽,及轉投漢王劉邦的資本。
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你囊中羞澀癟又癟,誰認識你陳平是誰啊?遠點溜達去。亦正如坊間謔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鈔票薄厚決定升遷速度嘛。
06
有人說,漢高祖劉邦這位泗水潑皮,能以布衣之身,提三尺之劍平四海安天下,全仰仗老天賜予他的幾位曠世奇才的輔助:足智多謀的張良,能徵善戰的韓信,敬業勤勉的蕭何,弓馬嫻熟的周勃,身經百戰的曹參。再有一個,那便是詭計多端的陳平。
詭計也罷,陽謀也罷;小伎倆也罷,大智慧也罷,陳平能進入劉氏集團,且在高祖薨後又穿梭於惠帝、呂后和文帝三朝廟堂,久居高位名留青史,所有這一切,皆得益於視死如歸、迎娶了奪命連環克的張氏小富婆。
難道,陳平不怕死麼?
當然怕。試問世間,誰人不怕死?而且陳平著迷黃老之道,自然更相信運命之說。可當一個人貧困潦倒得只剩下一條賤命的時候,還有啥可顧惜的?
「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不搏上一搏,又怎知這條賤命,不會比克夫張氏女還硬?所以,陳平選擇主動出擊,聯姻豪門,絕非自尋死路,而是向死而生。
縱觀陳平一生,能建功發跡,也恰恰是從娶了張氏女那刻開始的。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必須承認,若無張家鼎力資助,或許陳平一輩子都走不出破落院。
一個梅開六度,嫁了俊男帥哥;一個時來運轉,意氣風發走上大好仕途,多麼美哉的雙贏。
而這,恰恰應了那句老話:欲成大事,莫走尋常路。
或曰:
哥討的不是老婆,而是一個實現抱負的強大平臺。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刺蝟 製作:吃硬碟吧、發達蚊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