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出嫁當天得知新郎是死人?高校演繹冥婚題材街舞,網友:很具反省...

2021-01-07 北晚新視覺網

近日,在廣西「藝起舞」高校街舞聯賽中,廣西財經學院的作品《殙》講述了一名女子被父親賣去配冥婚,在出嫁當天被活活勒死的故事。

據舞社成員透露,該作品獲得比賽亞軍。

網友評論

延伸閱讀

冥婚自古就被視為違背倫理

冥婚到底是什麼?又為什麼會有冥婚的出現呢?

冥婚又稱嫁殤、遷葬、陰親、陰配、陰婚、鬼親等等。「殤」的意思是十九歲之前去世的人,「嫁殤」指的就是嫁給早死的人。從冥婚的幾種稱呼中不難看出,冥婚就是為已死的男女舉行的婚禮。

歷史上冥婚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遷葬」,也就是在早亡男女生前沒有婚約的前提下,將二者的骸骨遷葬到同一墓室,使他們能夠在陰間成為合法夫妻;另一種是舞蹈《殙》中表現的活人與死人之間的結婚形式。

冥婚儘管在殷商時就有了雛形,但武王伐紂後,冥婚現象鮮有記載,因為儒家經典《周禮·地官·媒氏》中明確反對冥婚。所以即便是在古代有冥婚發生,也是爭議頗多。

曹操最心愛的兒子曹衝早亡,心疼兒子的曹操想給他娶一個冥妻,正好他的下屬邴原剛死了女兒,曹操於是向邴原請求讓他的女兒與曹衝合葬。但是邴原以這種做法不合乎禮法為由拒絕了曹操的要求。曹操不甘心,最後聘了甄氏的亡女為兒媳,與曹衝一同合葬。

從這個歷史故事可以看出兩點:

一是「遷葬」要得到雙方父母的同意,地位之高如曹操也不能例外。冥婚並非簡單直接埋葬,它的操辦程序和活人之間的婚姻一樣。通常有鬼媒人作媒、主婚,並且需要雙方家長同意。

二是冥婚不符合當時的禮法,這是邴原能夠拒絕曹操的主要原因。以司空陳群為首的儒家士人指出冥婚不符合傳統禮法,引《周禮》認為冥婚是亂倫的行為。後來曹操的孫子曹睿想要為殤女結冥婚,同樣遭到了反對。

到了唐代,冥婚的現象變多了。唐中宗的兒子李重潤被武則天杖殺時才十九歲。中宗即位後,追贈李重潤為懿德太子,並且聘國子監丞裴粹的亡女為妻子,為他們舉行了冥婚並且合葬到一起。

有皇帝帶頭,便有人想要效仿,甚至還有一些人試圖將冥婚納入到當時的婚姻制度中。但是,士大夫們照樣是反對的。大詩人白居易曾有一篇判詞控訴冥婚,稱其「既違反了國家禁令,也亂了人倫」。

唐代以後,冥婚也受到了懷疑和抵制。五代時期後唐的明宗看到唐代有些地方的婚姻制度中夾雜有冥婚,感慨地說:「儒生的作用是發揚孝道,移風易俗。婚禮是吉禮的一種,怎麼可以用在死人身上?」於是下詔讓大臣務必廢除這些陋俗。

暗藏利益鏈

冥婚引發眾多惡性案件

社會習俗都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冥婚出現並且長時間在中國一些地域流行,不外乎是三種原因:

第一主要是封建迷信思想中對死者的恐懼心理作祟。早夭未婚者不能埋入祖墳,家人擔心這些早夭的子女亡靈無依無靠,會對家人產生很大的威脅。

第二是在中國古代宗法制度下,未婚早夭的男子因為沒有子嗣,不能享受家族後代的祭祀。通過冥婚結成「夫妻」,便可以認為他們有子嗣,不僅能夠埋入家族祖墳,也可以享受後代家族成員的祭祀。

第三是父母對子女的感情和虧欠心態。曹操就是因為心疼幼子曹衝早夭才為他聘娶鬼妻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冥婚出現的原因理應已不存在了。中國的法律對相關的違法犯罪行為也是明令禁止。但事實上,冥婚一直沒有完全絕跡,直到今天仍出現在一些地區。不僅是頑固的社會陋俗,甚至還成為一些人斂財的手段。

2016年5月12日,《中國新聞周刊》曾做過調查報導,稱在我國一些省份存在著冥婚利益鏈,年輕女性屍體是明碼標價的。上世紀90年代初,一場門當戶對的冥婚要5000元,至本世紀初便漲到5萬元;到2010年,10萬元只能保證配上婚,已經不能提太多條件了。而到了2016年,15萬元以下連「一根骨頭都買不到」。利益面前不少不法之徒鋌而走險,因此冥婚也引發出包括掘墓盜屍、販賣屍體、殺人販屍等在內的不少惡性案件。

據齊魯網報導,2014年3月,山東巨野的一個犯罪團夥在深夜盜竊了一具下葬不久的女性屍體,經層層轉賣,女屍被以42000元的價格賣至河北邯鄲想要為男性死者配陰婚的家庭。所幸,案發後屍體被追回。

又據《山西晚報》2004年10月30日報導,霍州婦女湯某因聽說有女屍冥婚賣了5萬元,便萌發了犯罪的念頭。為了配陰婚賣屍體,湯某竟喪心病狂地將一名12歲的女學生殘忍殺害,賣出屍體後得贓款2.38萬元。

殺人自然是嚴重的犯罪行為,盜竊屍體同樣也觸犯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零二條規定:盜竊、侮辱、故意毀壞屍體、屍骨、骨灰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說起封建迷信,總有一些人喜歡用「存在即合理」的說辭來對其進行維護。但縱觀冥婚的發展歷史以及當今冥婚引發的案件可見,冥婚這樣的封建迷信行為早應被時代摒棄。

毋庸置疑,冥婚屬於封建迷信。它所謂的「存在即合理」,恰恰是一些人為了利益去刻意迎合,根本不管其是有違人倫,只管一心促成,充實自己的錢袋子。結果不僅違背公序良俗,擾亂社會秩序,還很可能給自己惹來牢獄之災。

(原標題:廣西財經學院演繹冥婚題材街舞:抵制迷信,並非為嚇人)

來源:綜合自@澎湃新聞、中國反邪教

流程編輯:U016

相關焦點

  • 冥婚陋習何時休
    ■王梓佩2020年底,廣西財經學院Frebel街舞社編排的舞蹈《殙》引發熱議。舞蹈展示了女孩興高採烈地準備出嫁,發現新郎是死人後拼命抗拒,最終被勒死完成婚禮,其父收下婆家錢財的故事。幾乎同一時間,網上傳言山東被丈夫公婆虐待致死的女子方某洋被親屬配冥婚。
  • 歷史上的冥婚有多殘忍?配偶可以是死人也可以是活人!
    又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原因,最終只好為死去之人選擇冥婚。在唐宋時期,冥婚就十分流行。在康譽之的《昨夢錄》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記載,「凡未婚男、女死亡,其父母必託「鬼媒人」說親,然後進行佔卦,卜中得到允婚後,就各替鬼魂做冥衣,舉行合婚祭,將男、女併骨合葬」。很多時候,冥婚不僅僅局限於死人與死人之間,甚至包括活人與死人之間。
  • 為了給兒子配冥婚,他們花了20萬買偷來的女屍
    是婚禮,也是葬禮有一支名為《婚》的街舞視頻,在這幾天也火出了圈。直到新娘發現,新郎是個死人,她這才反應過來,於是本能地拒絕、尖叫、反抗,只不過一切都為時已晚。可以有多種解讀:它可以是韜CI夫妻檔演繹的痛失愛人的午夜夢回;也可以是生前不能相許,死後也要永遠相聚的為愛冥婚;又或是,新郎已死,新娘嫁去陪葬的徹底絕望。但不管是哪種解讀,這首作品的核心內容,還是在講述一段悽美的純愛故事。「風鈴起,夢境起,佳人在側喜連理風鈴落,夢境沒,不過一場空歡喜」。
  • 鞭笞冥婚的街舞《殙》何以頻頻「出圈」?
    廣西財經學院的街舞作品《殙》,最近出圈不是一回兩回了。來自全國知名媒體和自媒體的持續關注,說明了一件事——這個作品反映的冥婚,並未隨著時代的更迭而徹底消亡,反而因為近來的某些社會熱點事件,越來越多被討論。點開這支掛在熱搜上挺久的舞蹈視頻,觀看效果是蠻恐怖的。
  • 印度女子婚禮當天被索要50萬嫁妝,得知其拿不出後,新郎當場退婚
    與我國的風俗習慣不同,在印度,女子出嫁時都要準備足夠豐厚的嫁妝,這樣不僅女子本人更受尊重,女方家人也會非常有面子。反之,如果拿不出豐厚的嫁妝,不僅女子嫁過去之後在夫家沒有地位,更有甚者還會遭到打罵虐待。
  • 扒一扒「冥婚」陋習的黑歷史
    前段時間,廣西財經學院街舞社一段以舊社會為背景、名為《殙》的舞蹈在網絡上引起熱議。舞蹈剛開始時,氣氛喜慶祥和,新娘和伴娘們輕盈的舞姿,訴說著對婚姻的渴望和對未來新郎的憧憬。等到新郎終於上場時,新娘看到的是一具被眾人抬著的屍體。▲舞蹈《殙》中新娘被捆綁了起來▲舞蹈《殙》中被舉起的男屍和新娘一瞬間,新娘想要逃走,但卻被父親狠狠地推向了那具屍體。最後,新娘被紅綢勒死了,父親得到了一大筆錢。
  • 鬼妻丨配陰婚,駭人聽聞的冥婚行為,令人髮指
    說是逐漸消失了,實際上,「冥婚」在各個朝代均未絕跡。清末民初的北京仍有陰婚風俗的殘餘現象,還有個別家庭辦死人與死人結婚的「喜事」,稱之「搭骨屍」。早年,這種「婚禮」的迎娶儀式多在夜間舉行,有時,人們正在安睡之際,忽被街巷裡的鼓樂吵醒,原來是「搭骨屍」的。抬著一頂紙轎子,由單鼓、單號、單嗩吶吹奏前引。
  • 冥婚不僅依舊存在,竟還有這麼多令人髮指的秘密?
    陰婚,也叫冥婚,是為死去的人找配偶。有的少男少女在定婚後,未等迎娶過門就因故雙亡。老人們認為,如果不替他們完婚,他們的鬼魂就會作怪,使家宅不安。因此,一定要為他們舉行一個陰婚儀式,最後將他們埋在一起,成為夫妻,併骨合葬,免得男、女兩家的塋地裡出現孤墳。男女定親後,若婚前男子死亡,女子也要出嫁成親,拜堂時由亡夫姐妹抱「神主牌」和新娘舉行婚禮。
  • 揭露冥婚
    再加上過去女子死後是不能夠入自家祖墳的,大戶人家的一些父母辛辛苦苦把自己的女兒拉扯長大,如果在未婚配之前,女兒就不幸往生的話,父母也不忍心看著女兒被葬在亂墳崗,成為一具孤魂野鬼,這個時候就只能找鬼媒為女兒配一雙冥婚,讓女兒葬入夫家的祖墳。因此儘管周禮明文禁止,但是民間的冥婚從來就沒有斷絕過,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冥婚的記載更是越來越多,其原因就是因為曹操帶頭為自己的兒子曹衝辦了一場冥婚。
  • 冥婚的背後,是迷信和利益
    他們承認,的確收了對方的「彩禮錢」,但「出嫁」時會回過去,給女兒配陰婚也不是為了錢,只是希望逢年過節能有人給她燒燒紙而已。婆家並不相信,他們聽中間人的說法,認為對方找了並不止一個「買家」,是有利益驅動的。這也是更多網友的態度。
  • 22歲山東女子遭虐致死,死後被配冥婚,是愚昧還是冷漠?
    下面是一篇2016年的陰婚調查,「一具女屍18萬」、「15萬以下骨頭都買不到」、「特別滿意」....每個字都看得我毛骨悚然。    死人結婚的儀式混雜了紅、白兩事的禮儀,依當事人的主張不同,形式出入很大。一般來說,冥婚要通過媒人介紹,雙方過門戶帖,命關和婚後取得龍鳳帖。男方放定也是要進行的,一半是真的綾羅金銀,一半是紙糊的各種衣飾,最後在女方家門口或墳上焚化。  4.
  • 冥婚這個習俗和道教有關係嗎?
    冥婚算是一項頗有名氣的「習俗」了,有很多人覺得這類玄幻的東西肯定和道教是有關係的,其實嚴格來說也算是一個充滿玄學的民俗活動,不算是道教的產物,那麼冥婚的過程到底是怎樣的?到底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活動呢?今天我們就來探索一下。01什麼是冥婚?
  • 女子結婚當天坐地起價,向新郎索要5萬下車費,新郎:原路返回!
    如今,多數人都讓金錢的欲望衝昏了頭腦,想要在婚禮當天大撈一筆,這一舉動的出現無疑是讓大家所熟知的幸福儀式,變成了傷風敗俗的陋習。就像近來一位女子,在婚禮當天就向新郎一家人索要5萬塊錢的下車費,否則這婚我就不結了。新郎:好,那就不結了。從圖片中大家可以看到,這個新娘坐在勞斯萊斯婚車中,可謂是非常有面子。就算是租來的,但對於某些農村地區來說,一天下來的租金也算得上是天價了。
  • 一曲《囍》爆紅,國產武俠網遊蹭熱度推「冥婚」嫁衣?引巨大爭議
    葛東琪創作的一曲《囍》,講訴女子出嫁之事,悲喜參半,紅透了半個古風圈。該歌曲也引發了許多網友的爭議,許多網友認為這首歌講述的可能是"冥婚",在網易雲和B站的視頻中對於"冥婚"討論也是層出不窮,反而演繹出了一種"另類美感"。甚至在綜藝《這!就是街舞》中,楊文韜、張燦演繹了《囍》的舞蹈更是直接空降熱搜第一,極度震撼。
  • 冥婚視頻瘋傳男子迎娶已故女友催人淚下 葉世榮曾為女友舉行冥婚引唏噓
    今日(13日),冥婚上熱搜第一讓不少網友都嚇一跳,但看到網上熱傳的視頻,網友們紛紛被視頻中男子為女友舉辦的盛大冥婚儀式所感動。據悉,舉辦冥婚臺灣男子姓賴,他與女友本來是羨煞旁人的恩愛情侶,但是沒想到的是女方卻在今年不幸去世。
  • 為死去的人辦婚禮,冥婚的恐怖操作,你知道多少?
    冥婚,顧名思義,就是所謂的讓死人找配偶,而這個恐怖的習俗,不單單的存在於在以前社會中,現代社會仍然存在,那麼冥婚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冥婚到底是怎麼回事?
    《華陽國志》也記載,當時女子的平均結婚年齡是17歲左右,男子基本在20歲以上。這個年齡,基本是甜文標配了。但在皇室和貴族,早婚才是標配。整個魏晉南北朝的皇后,出嫁時的平均年齡是13歲。南朝梁太宗簡皇后王氏,8歲就出嫁了。
  • 冥婚
    我是一個講故事的人兇宅、鬼打牆、降頭、養蠱、黃皮子有些是自己的親歷,有些是朋友的描述短短的是故事,長長的是人生----今天也和大家講講,恐怖小說必寫的一個題材1922年,後來小夥子不想按當地風俗和死人結婚,就逃跑去當兵,後來被女方家人捉了回來。這照片是下午傍晚拍的,女人已經死了6天,背後是用木架支撐起來的,她的腳沒有著地!有些人不知道它為何而恐怖,只是看上去有些怪異,其實這張結婚照真的很令人恐怖的,它裡面人的表情和照片中的顏色以及背景都是很怪異很陰深的。
  • 婚配與喪禮之間—冥婚習俗探析
    李重潤因為私議朝政,被武則天杖殺,中宗即位後為他和國子監裴粹之女舉辦了冥婚,後世的考古發掘中在墓裡發現了兩具屍體的合葬,證實了史料中記載的這起冥婚。可以看到,在整個封建社會時期,冥婚的習俗一直紮根民間且在不同的地方,形成了一整套不同的禮制。在這些記載中多為死者與死者配冥婚,這種形式多流行於北方。而南方的冥婚則分為兩種,一種如上,還有一種則是活人與死人成婚。在南方某些地方的舊俗中。冥婚有鬼娶妻,娶鬼妻,嫁鬼夫等形式,目前在沿海和臺灣等地還有流傳。
  • 女子去世12年後屍體被父親挖出,惡魔殺智障女:「冥婚」有多瘋狂
    陝西一個煤老闆的一對15歲雙胞胎兒子在車禍中喪命,煤老闆希望出高價買兩具年輕、新鮮的女屍給兩個兒子配冥婚。這單生意被做中介的丁大寶得到了。在收了煤老闆五千元定金後,丁大寶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女屍。於是,他產生了一個罪惡的想法:以招工為由騙殺智障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