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婚到底是怎麼回事?

2021-02-19 有兩夏子

我們在古裝劇裡總能看到各種男女主的關係。

撒糖型的自由戀愛,一般男主20、21,女主15、16。加點波折的,一般都會有娃娃親,指腹為婚之類的情節。走逗比路線的,男女主輩份相差甚遠,女主一嫁就漲輩,男主一娶就降輩。走靈異路線的,就會出現冥婚。

講真,雖然現在的編劇天馬行空,但這些婚姻關係,在我國古代卻也是真實存在的。

尤其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大家婚嫁起來,比起古裝劇有過之而無不及!不是我吹,看完這篇文,你要寫穿越文簡直信手拈來!

《後漢書•任延傳》記載,任延在邊遠地區當官時,就把內地的婚嫁習俗帶了過去,規定男20歲,女15歲就可結婚了

《華陽國志》也記載,當時女子的平均結婚年齡是17歲左右,男子基本在20歲以上

這個年齡,基本是甜文標配了。

但在皇室和貴族,早婚才是標配。

整個魏晉南北朝的皇后,出嫁時的平均年齡是13歲

南朝梁太宗簡皇后王氏,8歲就出嫁了。

8歲…這簡直當童養媳養了…

三國時夏侯霸的妹妹,13歲就嫁給了張飛。

孫吳鬱林太守陸績的女兒,也是13歲就嫁給了周郡張白。

東漢末年,徐州刺史陶謙,14歲就娶了老婆。

更誇張的是,西晉傅鹹6歲的時候跟著繼母去看望外祖母。外祖母一看,這個娃娃不錯!說:「汝千裡駒也,必當遠致。」

當下就從自己家裡淘出一個女娃娃,嫁給了傅鹹。

這才是,挑帥哥,要從娃娃抓起!不然真的手慢無啊!

受到貴族階層的影響,平民百姓的婚嫁年齡也開始提前。

魏晉南北朝時期,大家結婚的年紀普遍小於兩漢。

西晉時束皙曾說:男十六可娶,女十四可嫁

但大家嫁女兒還是越來越早。

因為女孩子出嫁的年齡越來越小,朝廷覺得不行,得管管。以至西魏北周先後下詔,規定女孩子不滿13不準嫁

尤其北周武帝的詔書,直接規定「男年十五,女年十三已上,……,以時嫁娶」。

於是,男子十五六歲,女子十三四歲,就成了當時老百姓的普遍結婚年齡

所以現在不少小說,動不動就說女主十三四歲,生得傾國傾城,引得一堆王公貴族前來提親,在當時也確實是有的。但這又引出了另一個關鍵問題——門第。

小說和古裝劇裡,總會有富家少爺愛上窮丫頭,富家小姐看上窮小子的情節。

這個說穿了,只是財富上的差距。

真正來說,富和貴是不一樣的。古代的門第觀念,比這種「霸道總裁愛上我」要嚴苛得多。

你富,不代表你貴。士族就是士族,庶人就是庶人。

在魏晉南北朝,士族婚姻對「士庶之別」的要求格外嚴格。

南朝蕭齊時期,有人叫王源的人。咳咳,不是那三小隻裡面的王源哈!正好同名同姓而已。

他的曾祖父是西晉右僕射王雅,祖父和老爸也都是官居清顯之位。但王源卻很窮,老婆也死得早,於是他就把女兒嫁給了富陽人滿璋之的兒子滿鸞。

滿家很有錢,為娶王源的女兒,光禮錢就給了5萬。

而且,他們也不算是平民。據說滿氏是高平舊族滿寵、滿奮的後代。

王源還專門查過滿氏的閥閱,滿璋之是王國侍郎,滿鸞是王慈吳郡正閣主簿。然後才訂下的這門親事。

這樣看,雖然對方沒有王源的家世那麼顯赫,但也可以算是門當戶對。結果王源卻被重臣沈約當朝彈劾。

因為沈約認為,滿氏沒有明確的士族證明。滿奮死於西晉,此後滿氏一直都沒有什麼顯赫的聲跡,所以,滿璋之的家世是偽造的。

他認為,王源就是為了錢才將女兒嫁給了滿鸞,說他「蔑祖辱親」,要求「免源所居官,禁錮終身」!

多麼恐怖的門第觀念!

如果你是個庶人,就算你現在本身也是當官的,就算你家境殷實,想和真正的士族聯姻,也是絕對的高攀!

而如果你是士族,就算再落魄再窘困,要是和庶人聯姻,直接一竿子打到死,根本無顏面對親族和祖宗!

所以那時候,想要破除門第是很難的,基本都是幾個大族之間互相通婚,檔次不夠,根本加入不了。

再所以,那時候要是有錢人家的少爺看上了窮人家的女兒。少爺家的人在那作妖,女孩家完全可以一句懟回去:大家都是庶人,門當戶對。

是不是很牛皮!

但也會有所謂的「財婚」,因為總有人會為了一個「士族」身份,一擲萬金。所以就出現了誰家禮金高,就把女兒嫁哪家的現象。

經常有女孩已經訂了親,突然冒出一個大財主,出N倍禮金來求娶,然後女方家就找各種理由悔婚,接著又找各種理由與財主家聯了姻。有的甚至接二連三的悔婚,到處收聘禮

這種現象在北朝尤為突出,北魏北周的皇帝們也是三番五次下詔,明令禁止士庶通婚,要求婚嫁從儉。

我們經常在古裝劇裡看到表哥和表妹訂親。當然,為了過審,劇裡的表哥或者表妹多數都是男女主通往幸福之路的絆腳石。

但在以前,這種親事是真不少,而且還不光是表哥表妹。

像孫權和他老婆徐氏的關係就很複雜。

來,一起捋一捋。

徐氏的祖父和孫權的老爸孫堅關係很好。

孫堅就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了徐氏的祖父。

然後,孫妹妹就生下了一個孩子,叫琨。

再然後,琨就生下了徐氏。

再再然後,徐氏嫁給了孫權。

照這樣算,徐氏的祖父應該是孫權他老爸的妹夫。這裡面差著輩分呢!所以,這就是,女的一嫁就漲輩,男的一娶就降輩。

南朝劉宋時,有個叫蔡興宗的人,和王源一樣,老婆死得早,留下了一個年幼的女兒。

而他的外甥袁瞁,也死了老婆,留下了一個年幼的兒子。

蔡興宗的姐姐是袁瞁的老媽,就把這兩個孩子帶在身邊一起養。

一個侄女,一個孫子,這裡面也差著輩分,但兩人長大後成親了。

所以像夜華和楊過這種,都喊過自己老婆「姑姑」的,在以前也是正常的。

尤其在門第的加持下,這種「親上加親」的操作在士族中更是屢見不鮮。

北魏官員李叔胤的老婆,為了保家族門第,將侄女納為兒媳,在當時還被視為義舉。

指腹為婚」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個詞,意思就是,孩子還沒出生,就被訂了親事。

其實「指腹為婚」和「娃娃親」一樣,都屬於幼童婚。

差別就是一個還沒出生,一個剛剛出生。

這種親事聽上去很草率,但具有絕對的約束力。

《晉書》中記載了一件事:

有個叫王砯的人,和自己的好兄弟管彥訂了娃娃親。

不想管彥英年早逝,他兒子將老爸安葬在洛陽後,就隨老媽回了臨淄。

王砯見女婿都走了,就把女兒另嫁了他人。

結果管彥的弟弟找來了,問他怎麼能隨便就把女兒另嫁他人?

王砯說,我當初就是因為一個人在洛陽,家裡親戚都很遠,才和管彥兄訂了這門親事。希望以後彼此在洛陽有個照應。賢兄之子葬父於洛陽,就是說自己是洛陽人了。結果他葬父之後又去了臨淄,我只能把女兒另嫁他人了。

管彥的弟弟說,我嫂子是齊人,回臨淄也正常。

但王砯卻認為,你明知有婚約,也把老爸葬在了洛陽,結果人卻走了。幾個意思?都這樣了,這婚事還怎麼算數?

雖然最終這個婚就沒結成,但也可以看出來,哪怕管彥死了,哪怕他兒子去了臨淄,哪怕從當初訂娃娃親到最後王砯嫁女兒少說過了十幾年。管家人還是可以憑著這門親事上門討說法的。約束力非同一般。

而且這事是因為管彥的兒子先違背了最初的約定。如果他沒有隨老媽回臨淄,而是留在了洛陽,那麼王砯的女兒就只能嫁他了。

很多靈異小說裡都會寫到「冥婚」,包括網上也傳過一些清末民初冥婚的照片。

內容基本都是活人配死人,什麼大戶人家的少爺或者小姐死了,找個活人來成婚。

其實真正的冥婚不是給死人找個活人結婚,而是說,到了可婚配的年齡,還沒結婚就死了,家裡人可以幫著尋個年齡相仿,同樣未婚而逝的人來結成冥婚。

辦冥婚,如果下葬的時間差不多,就直接合葬在一起。但通常這種巧合很難遇到,一般都是有的已經下葬幾年了,一個是新葬,或者兩個都已各自下葬,然後家裡人才給定的冥婚。這樣就涉及到遷葬。反正就是一定要葬在一起,這樣才不會孤獨,彼此有個照應。

冥婚在《周禮》中就曾明令禁止,但卻一直到民國,都有冥婚的記載。

《三國志》裡就記有曹操為愛子曹衝找冥婚對象。

他看上了邴原的女兒。當時邴原的女兒早亡,曹操最愛的兒子曹衝也死了,曹操就想給兒子結個冥婚,有意將兩人合葬,結果被邴原巧言拒絕。

但曹家人一直對冥婚保有執念。

魏明帝曹叡一個十分喜歡的女兒早亡,他就從甄宓的後人裡找出一個小子,追封為列候,和女兒合葬,辦了冥婚。

所以,在魏晉南北朝,冥婚也是一直存在的。

其實,婚姻怎麼樣,最終還是得自己過。

這些婚姻規則裡,更多是家族的體面,利益,門第。也許從某些角度看,這個沒有所謂的「婚姻自由」,甚至有些愚昧。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門當戶對,也失為一種對婚姻的保障。

相關焦點

  • 冥婚:臺灣的冥婚是什麼樣的,一個跟活人結婚的故事
    大師說:「對了,我記得你好像在寫冥婚吧?」我又點點頭,是的,前幾年我花了一年的時間,寫出了一本以冥婚為題材的懸疑的小說,通過這部書也讓我認識了不少讀者。雖然起初文筆很差,但還是很感激那些讀者的支持。大師呵呵一笑,說:「那你知道臺灣的冥婚是什麼樣的嗎?」我搖搖頭,臺灣跟內地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也有很多不同的風俗。
  • 為死去的人辦婚禮,冥婚的恐怖操作,你知道多少?
    冥婚,顧名思義,就是所謂的讓死人找配偶,而這個恐怖的習俗,不單單的存在於在以前社會中,現代社會仍然存在,那麼冥婚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求婚 訂婚 結婚 最怕冥婚
    筆者自少在南洋長大,當然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 當年的七月初一,寅申相衝,陰七的涼氣直滲進來,我和學生們搭了一個草棚,造了草轎,紙紮品,大量法科用品,他們做賓客,見證一場簡陋而莊嚴的「冥婚」儀式。 冥婚,在東南亞一帶是常見的,它屬於民間婚姻習俗的一種,只不過整個儀式都是陰沉沉,有點令人毛骨悚然。
  • 陰道瘙癢到底是怎麼回事
    有人說,陰道瘙癢足矣逼瘋一個人,尤其是在大街上,陰道瘙癢時又不好意思撓,只能趕緊找廁所,或者人少時,撓一下,可是隔靴撓癢,越撓越癢,那陰道瘙癢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陰道瘙癢是怎樣的一種感受呢?
  • 扒一扒「冥婚」陋習的黑歷史
    有人難過到流淚:有人被嚇得起雞皮疙瘩、做噩夢:更多的網友堅決反對這種封建糟粕:冥婚自古就被視為違背倫理冥婚到底是什麼?又為什麼會有冥婚的出現呢?冥婚又稱嫁殤、遷葬、陰親、陰配、陰婚、鬼親等等。「殤」的意思是十九歲之前去世的人,「嫁殤」指的就是嫁給早死的人。從冥婚的幾種稱呼中不難看出,冥婚就是為已死的男女舉行的婚禮。
  • 冥婚
    那就是活人配冥婚,也就是被娶鬼新娘,對,你沒看錯,就是被迫!中國民間迷信相信,如果男女未到娶或未嫁而亡就不能進入輪迴,必須由原生家庭在祭祀的時候, 擺設女兒亭,另外祭拜。所以,很多家裡面死去了單身子女的父母們,相信這一習俗的,家裡人就會想辦法,尋找另一方有意圖且差不多年紀男性屍體來組成冥婚,一來,讓雙方在黃泉路上走也不至千孤零零的;二來,了卻 亡人者的父母看著孩子成冢的心願。
  • 冥婚這個習俗和道教有關係嗎?
    冥婚算是一項頗有名氣的「習俗」了,有很多人覺得這類玄幻的東西肯定和道教是有關係的,其實嚴格來說也算是一個充滿玄學的民俗活動,不算是道教的產物,那麼冥婚的過程到底是怎樣的?到底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活動呢?今天我們就來探索一下。01什麼是冥婚?
  • 「副乳」到底是怎麼回事?
    「副乳」到底是怎麼回事?副乳是指人體除了正常的一對乳房之外出現的多餘乳房,一般在腋前或者腋下,也有發生在胸部正常乳房的上下、腹部、腹股溝等部位。在胚胎時期,女性從腋窩到腹股溝的兩條線上長有6到8對乳腺的始基,出生前,除胸前的一對繼續保留以外,其餘的都退化了。
  • 冥婚陋習何時休
    幾乎同一時間,網上傳言山東被丈夫公婆虐待致死的女子方某洋被親屬配冥婚。日前,南方周末進行跟蹤報導,方某洋家屬否認配冥婚的說法,但承認當地存在冥婚習俗。通常意義上的冥婚是獨身男女去世後,雙方家屬將二人合葬,結為「婚姻」。有人質疑《殙》描述的是殉葬而非冥婚。然而,無論理解為「以配冥婚為動機的殺人」,還是「以殺人為手段的配冥婚」,冥婚都是這場悲劇的核心。值得注意,舞蹈並非藝術誇張聳人聽聞。
  • 古代詭異的冥婚事件
    近年山西省陽泉市偶有冥婚習俗!這地方的冥婚也主要發生在兩個死者之間。不過並不限於未成年的死者,當地人也把單身死者做冥婚視為必須的事情。既有不怕挫折,為死者撮合親事的,也有不惜重金買女子屍骨的,甚至有的人會為配冥婚盜墓,殺人犯事的。這就引發了一系列的惡性案件。近年不時的發出報導,引起了社會的關注。由於女子屍骨價格高漲。買女子屍骨做冥婚花費不菲。有的人家就用麵粉捏成人偶。或者在蘿蔔上刻出人形。亦或者買回來一個布娃娃穿上女人的衣服。用來配搭冥婚。
  • 法院的兩審終審制到底是怎麼回事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問題,更多的人開始了解法院,法院神秘的面紗也漸漸的從人們心目中消失,特別是這兩年,諮詢小編有關打官司的朋友越來越多,作為法律人終於有了存在感,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困擾很多人的法院兩審終審制到底是怎麼回事。
  • 古代冥婚是怎麼進行的?至21世紀仍存在,催生出一個可怕的行業
    在中國古代有許多聳人聽聞的陋習,比如活人殉葬,閹割成太監,以及冥婚,前面兩種許多人可能知道,唯獨冥婚很少聽說,就更別說建過了。事實上活人殉葬和閹割這兩種陋習可能徹底消滅了,唯獨冥婚這種陋習至今存在,許多人誤解這是一種,並非如此,冥婚是一種封建習俗,屬於保存至今的陋習。
  • 「冥婚」流變考論
    冥婚」這種稱呼,並延續至今。作為一種民俗,冥婚從起源就受到儒家的批判,但因其與人情有相契合之處,在後世雖然屢屢受到正統思想的反對,但卻不能被湮滅。從魏晉直到唐代,冥婚流行於上層社會;宋元兩代,風俗大變,火葬盛行,冥婚一度消歇。直到明清之後,才又死灰復燃。隨研究視角的不同,冥婚或被視為兇禮,或被視為嘉禮;冥婚研究中尚存在一些問題。 冥婚就是俗稱的嫁死人。
  • 蔣佳恩消失了怎麼回事 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蔣佳恩消失了怎麼回事 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時間:2020-03-23 16:02   來源:唯美村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蔣佳恩消失了怎麼回事 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兩年,關於女演員蔣佳恩消息真的很少,蔣佳恩消失了嗎?關於蔣佳恩的熱議,最大的就是涉及潛規則以及辭演一事了吧,那麼。
  • 劉桂秋:古代的「冥婚」陋俗
    古代的「冥婚」陋俗劉桂秋劉桂秋, 江南大學人文學院教師,副教授。在我國古代的婚姻形式中,有一中頗為特殊的、帶有濃厚迷信色彩的形式——冥婚。所謂冥婚,就是替已死的男女結成婚姻關係併合葬在一起。「冥婚」之俗起於何時?《周禮·地官·媒氏》載:「禁遷葬與嫁殤者。」鄭玄注曰:「遷葬,謂生時非夫婦,死既葬,遷之使相從也。殤,十九以下未嫁而死者。生不以禮相接,死而合之,是亦亂人倫者也。」《周禮》是部記載西周時代社會政治制度的著作,由此可見冥婚的風俗早在西周時代就已產生了,但在當時又是被禁止的,因為它被看作是一種「亂人倫」的行為。
  • 揭秘冥婚照片之謎,真相讓人大吃一驚!
    日前,一張「冥婚照片」在網絡盛傳,照片拍的是兩人舉行婚禮,但兩人面無表情,再加上老舊照片的昏暗色調,讓人覺得無比陰森恐怖,與之同時,還有一段恐怖故事附於其下,確實讓人看後感到背後發涼。那麼真實事件到底是怎樣的呢?下面就為您揭開冥婚照片之謎。冥婚照片之謎還有背景介紹的,據說,照片裡的人都來自餘杭鄉村。女子名叫葉子梅,背景很深厚,家裡是有名有錢的地主,十七歲的時候得了熱病去世了。
  • 高校演繹冥婚題材街舞,網友:很具反省...
    延伸閱讀冥婚自古就被視為違背倫理冥婚到底是什麼?又為什麼會有冥婚的出現呢?冥婚又稱嫁殤、遷葬、陰親、陰配、陰婚、鬼親等等。「殤」的意思是十九歲之前去世的人,「嫁殤」指的就是嫁給早死的人。從冥婚的幾種稱呼中不難看出,冥婚就是為已死的男女舉行的婚禮。
  • 膝蓋疼到底是怎麼回事?
    膝蓋疼到底是怎麼回事?那麼膝蓋疼到底是怎麼回事?      醫學上稱這種膝蓋疼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它發生的原因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 <怪談>欲為翁美玲搞"冥婚" 湯鎮業:娛樂圈的恥辱!
    湯鎮業對「翁美玲冥婚」消息大發雷霆 ▲《怪談》主持梁思浩(右)  近日,香港有線電視靈異節目《怪談》的一次宣傳活動中,節目主持人梁思浩、岑寶兒竟然聲稱打算嘗試「冥婚」,前者要「娶」翁美玲,後者則會「嫁給」已故名嘴鍾保羅
  • 林聲客棧之冥婚
    「我也是半個月前才知道,收到書信之後還好奇的很,就找人打聽,才知道是要結冥婚,不過以他的性子,怕是趕到了也只能參加這次婚禮了。」安林君苦笑著說道。 「可是,高毅不是不持冥婚嗎?」 「沒有沒有,我也好奇呢,你說這大小夥子怎麼看不得二十七八,怎麼連個家室都沒有,自己一個人住不寂寞?你看看,我想……」老人說了一大堆話,安林君也附和著回了幾句,心中想著的卻都是允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