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寫作文就跑題?別急,試試這招

2021-01-08 親子讀寫

期中考試結束了。朋友上高一的兒子給我打電話說:「阿姨,我的作文又寫跑題了。」語氣中充滿著無奈和困惑。

的確,常有學生苦惱於自己的作文是否切題根本不在自己的掌控中。因此,作文的成績也就充滿了「撞大運」的成分:某一次作文得了高分,也不知道自己因為什麼得的高分;某一次老師的評語說作文跑題了、偏題了,也沒搞明白自己為什麼就寫歪了。那麼,這個寫跑題的魔咒怎麼破呢?

跑題的原因

- 1.沒讀懂作文題 -

作文題的導語通常是出題人寫給學生的寫作方向建議。所以,讀題目時認真審題,劃重點,讀懂字面背後的深層含義,就能幫助學生把作文題寫對。

例如:

這個以「獨」為話題的作文題,在導語(楷體字部分)中給出了學生以下幾個寫作方向——

(1)獨自努力不如眾人合作(第1句話)。

(2)保持自己的獨特性讓人獲得自由(第2句話)。

(3)保持獨立的思考和見解,既是出眾,又有高處不勝寒的孤單(第3句話)。

(4)「獨」對於人的三種不同意義——不完美、生存需要、精神追求(第2段)。

儘管寫作文時不一定局限於題幹中給出的這幾個方向,但如果讀題的時候沒有用心思考,沒有領悟到出題人對寫作者的引導,那這個作文的確不太容易寫得切題。

- 2.盲目追求標新立異-

有些孩子雖然讀懂了題目導語給出的引導方向,但他認為,導語中既然寫了,就會有很多同學都寫這個立意方向,是非常俗的。如果我不能另闢蹊徑的話,寫出來的作文和其他作文千篇一律的,閱卷老師會看得很煩,會給很低的分數。

這個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一篇文章是不是寫得的很俗,並不完全取決於它的立意(論點)是不是和別人一樣。

- 3、為了用例子而設置論點 -

有些孩子看到話題詞以後,腦子裡會立刻蹦出1~2個他所熟悉的人物事例。心潮澎湃地非要把這個例子用上不可。專門從例子當中提煉出一個觀點,讓這個觀點和話題詞有一定的關聯。這樣很容易導致偏題。

如何做到切題

-1、先定論點,再選論據 -

在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當中,論點是這篇文章的靈魂,論據是為論點服務的。所以,如果為了使用上某個論據而根據論據確定論點的話,顯然是本末倒置了。

所以,建議同學們在讀完題目和導語之後,首先確定一個自己也非常認同的、符合自己生活體驗的立意方向,作為自己這篇作文的論點。用一句正面、肯定的判斷句來表達這個論點,並且寫在草稿紙上。然後再想,古今中外的歷史上有哪些名人軼事可以作為例證,或正面或反面地支撐自己的觀點。

-2、不要擔心論點太俗 -

很多孩子認為,只要自己的論點和別人一樣了,就一定不是好文章。這是一個大錯特錯的觀念。

在成年人的日常生活中,經常寫議論文體的工作總結。而全世界的工作總結,無論用哪種語言寫成,無論出自什麼單位、什麼部門,論點都是一模一樣的——「我或我所在的團隊,這一年幹得特別出色」。很難想像哪個人寫出的工作總結會是標新立異的其他觀點,諸如:「我們團隊這一年很放鬆,稀裡糊塗的就混過來了,所以我們很優秀」,或者「我們沒幹什麼事兒,玩著就過了這一年,所以大家應該給我們團隊年終一等獎金」等等。

可以想見,每到年底,全世界大概要產生幾十萬篇這同一個論點的議論文吧。不但沒聽說誰因為覺得觀點太俗就不寫了,反倒是大家都在拼命通過論證過程來解釋為什麼我們團隊幹得最好,並且把這一年我們做了哪些具體工作當做例證,來證明我們團隊的確做得最好。

-3、論證過程才是關鍵-

假設我們全體同學寫的都是同一個論點。在這種極端情況下,誰把這個論點的內涵挖掘得最深刻,誰把為什麼要提出這個論點解釋得最有邏輯,那麼誰的作文就是最好的。 所以,一篇好作文往往勝在對話題詞的概念界定上。切中肯綮,直擊實質,才能算準確深刻地闡述了觀點。 比如,如果大家都寫「兼聽則明」這個論點,那麼,比拼的就是誰把「聽什麼」的內涵解釋得準確到位了。「聽」是聽取很多人的意見,還是聽取多種不同類型的意見,還是能夠容忍和自己完全相反的意見?這直接決定了聽的結果,是不是能夠做出英明的判斷。

其次,要想「兼聽」之後做出英明的判斷,還有賴於判斷者有理性的決策能力。否則聽得越多越六神無主,就是民諺所說的「人多蓋塌了房」。 有了這樣深刻的認識和論證過程,即便再俗的論點,也能寫出「以理服人」的效果。

-4、材料的「準」比「新」更重要 -

很多孩子跟我說:「老師我即便確立了觀點,腦子裡也沒有多少材料能支撐這個觀點,最多有一兩個,可是在考場上又不能上網查,這怎麼辦呢?」我通常會告訴他們:「把所有你背誦默寫過的文言詩文篇目,按朝代順序,從上到下逐一把作者和作品主人公的生平事跡想一遍,總能有幾個人物的生平事跡能夠驗證你現在正寫的論點。」因為中學生作文的論點大多是關於道德操守、人生觀、價值觀層面的,會有名人軼事符合這些話題。

即便這些材料不夠新鮮,但至少是準確的。如果你現在不是在備戰高考,不是以寫出一類中、一類上的範文來為目標的話,那麼,把平凡的例子用準確,把例子與觀點間的內在聯繫分析得深刻到位,就是議論文寫作的練習階段應該關注的方向。

還以「兼聽則明」這個論點為例。很多同學都會舉這兩個例子:一是《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齊威王被宮婦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內的百姓們的意見蒙蔽,二是唐太宗李世民常常聽取魏徵的意見,以保證自己的政務清明。

這裡,讀者就會產生一個疑問,齊威王聽了那麼多人的意見,為什麼反而是被蒙蔽的?李世民只聽取了一個人的意見,為什麼所做的決定是英明的?

這就需要作者把這兩個材料和「兼聽」聽的是什麼聯繫起來:齊威王聽的意見都是相同的,儘管人多,卻起不到讓他多角度思考問題的作用。所以,他被同一種意見蒙蔽著,很難做出英明的決策。而李世民雖然只聽取了魏徵一個人的意見,但這意見通常是反向的。這使得李世民在考慮問題時,正反兩方面都通盤考慮過了,所以做出的決定往往是正確的。

由此可見,只要分析得準確深入,即便是以人人耳熟能詳的名人軼事做論據,也能起到打動人心的作用。

【後記】

學寫議論文和其他任何工作一樣,都要踏踏實實地從最基礎的事情做起,不能好高騖遠,總想著與眾不同、一鳴驚人。

如果你的立意和支撐立意的事例跟所有人都不一樣,那十有八九是偏題了。因為你要相信,古往今來這麼多仁人志士不會全都沒有你聰明。你想到的論點和驗證觀點的名人事例,一定都有人想過了,用過了。你要承認自己的平凡,要肯於腳踏實地地做最平凡、最基礎的事情——用議論文來訓練自己的邏輯思維。

如果能放下借某篇作文來炫耀自己的想法,肯於寫最樸素、最大眾化的論點,那麼你的作文一般情況下就會避免跑題。

相關焦點

  • 2019高考作文「容易跑題」省份,及格都困難?語文老師:就該這樣
    2019高考作文容易跑題的省份,學渣及格都困難?語文老師:就該這樣在我國,每年的6月7號和6月8號都是全國人民最緊張的日子,畢竟高考是關係著千萬家庭的大事兒,高考成績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考生能夠考生一所什麼樣的大學,未來能夠成長為什麼樣的人才!
  • 小學生寫作文,學會這一招,寫作水平趕超作文學霸
    看到這裡,我忍俊不禁笑了,孩子寫的話太逗了:哪有那麼誇張,西湖邊會有那麼多西瓜攤?!雖然這篇,他沒有按照作文要求寫上自己喜歡的原因,扣了不少分,但我看到他寫作文有了可喜的進步。他寫了西湖的春夏秋冬,有排比的氣勢和工整,在學寫作文的階段,我已經很開心了,他把能想到的好詞好句,都用上。不可能一開始學習寫作,就能馬上寫得那麼驚豔,與眾不同。
  • 別發愁三年級孩子不會寫作文了,這篇寫作教學,解決你的苦惱
    我們直接進入主題,不少家長為剛進入三年級的小盆友不會寫作文感到苦惱。孩子難,家長難,老師也難……這篇文章以部編版三年級教材中的1-8單元習作為例,張老師教大家如何寫出一篇高分作文。家長學會後,可以在家輕鬆輔導孩子寫作了。
  • 如何積累作文素材?讓孩子寫作文時不再發愁
    作文素材積累方法一:名人名事記憶法 名人身上發生的事情相比普通人來說更有說服力,個人經歷也更深刻,還有一些名人名言言簡意賅,運用起來表達意義也更深刻。例如: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孩子就可以聯想到孔子的「仁德」和善於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再者可以結合具體事例來寫,孩子就不會覺得素材枯竭沒得寫,或者感覺文章不夠充實了。
  • 三年級孩子寫作文難度大,不妨試試思維導圖作文法,作文不拖後腿
    小學生上了三年級後,就要嘗試著寫一整篇的文章,不是像以前一樣寫某個片段了,我們把這種結構完整的文章稱為「作文」。作文在語文科目中所佔分數的比重會隨著年級升高而增大,小學的時候作文就佔了總卷面分的30%,到了高中的時候幾乎就佔50%了。所以,只要作文寫得好,卷面總分也不會很差。
  • 一考生英語作文寫了科比,網上呼叫求助跑題了嗎?
    近日,一位剛參加完高考的考生,網上諮詢:全國一卷英語作文寫科比離題嗎?作為曾經也曾參加過高考,也是科比球迷的小編來說,知道這位考生如今的心情,肯定是忐忑不安。如果離題的話,那麼他就要有可能面臨今年英語作文是0分,那麼對他的高考成績就影響太大了。
  • 孩子寫不好作文怎麼辦,小學生如何寫好一篇作文
    小學作文是大家最頭痛的,提筆難,畏懼寫作文,一寫作文就頭痛,有時候就連個開頭都寫不好,或者寫出的文章就像流水帳似的,讓人不忍直視。有一位大教育家曾經說過,寫作文無非是把所見所想、所聞所感想一想,想清楚了,構成個有條有理的形式,用書面語言給固定下來。那麼,如何才能輕輕鬆鬆寫出一篇好作文呢?
  • 寫稿20年,老司機教你這樣一步一步套路孩子喜歡上寫作文
    小學生從三年級開始,學校課內就會要求寫作文。所以跟兒子同齡的孩子有不少已經被家長送去了作文班。 家長之所以對作文這麼上心,多半因為它是將來中考和高考的拉分項。通常在重要的語文考試中,作文的佔分比從50-70分不等,這樣一來會寫作文的孩子明顯比不會寫的更佔優勢。
  • 孩子怕作文,最底層的邏輯是什麼?3步「思維導圖」訓練法就懂了
    每天分享有趣,有用,有料的作文技巧,手把手教孩子寫作文,歡迎關注。經常輔導孩子作業的家長特別有體會:「見作文就像見仇人一樣」「一小時憋不到一行字」「沒思路,不知道寫什麼」可讓人焦慮的現實是:80%的孩子怕作文,學校老師也不怎麼教,三年級普遍要求至少300字!家長愁,孩子煩,到處找提高作文的方法。有家長簡單歸因到閱讀量少,這是不全面的。不會寫作文,最底層的原因是:邏輯思維。思維清晰的人,確定寫作主題就能很快的完成寫作,下筆時胸有成竹。
  • 小學生寫600字作文有多難?網友:難為孩子了,老師:重寫
    對於小學生來說,最害怕的就是寫作業了,不少孩子都對寫作文有一種莫名的恐懼,對於孩子而言,上學時期最害怕的就是老師留寫作文的家庭作業了。有些學生甚至為了湊夠600字作文,而兵行險招,接下來就帶大家看一些小學生寫的湊字作文。
  • 兒子不愛寫作文,擅長寫作的知名顧問也犯愁?結果,他用了這一招
    小學生寫作文,記流水帳,湊字數,半天寫不出一篇像樣的作文。眾多父母為此而煩惱。有的父母直接埋怨自己的水平不夠,簡直沒有辦法輔導。其實,擅長寫作的知名商業顧問,為兒子的寫作,也曾經犯愁呢!和很多孩子一樣,小米愛玩遊戲,不愛寫作業,尤其不愛寫作文。「劉潤老師是知名的商業顧問,寫作能力也非常出色,但自己兒子不愛寫作,他一直苦惱沒有好辦法突破。小米的媽媽也買了好多書,讓他學習,好詞、好句、好段、好文章,但父母心裡知道,不愛寫就是不愛寫。
  • 天津東麗中考模考作文《多一點__》,怎麼寫?半命題作文該這麼解
    多一點興趣,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一點欣賞,讓我們的世界更加精彩;多一點執著,讓我們的步伐更加堅定;多一點擔當,讓我們的脊梁更加挺拔……同學們,天津東麗區的這道作文題,其實就是2019年重慶A卷的中考作文題,難度不大,但若想寫好,不太容易。這是材料式半命題作文,確切地說,是選擇性材料式半命題作文,因此,你只要從並列的材料(導語)中任選一點行文即可。
  • 曾經高考「怪咖」用甲骨文寫作文只得6分,被破格錄取,現狀咋樣
    曾經高考怪咖用甲骨文寫作文只得6分,現狀咋樣這位高考怪咖名叫黃蛉,他的學習成績很一般,為了與其他高考生拉開分值,他用了一招險棋來取勝,通篇使用甲骨文來去寫。滿心期待的他在聽到作文成績,更是大吃一驚,判卷老師只給了他6分,而其中2分還是辛苦分,也就是說整篇甲骨文就值了4分。有人將他這篇別出心裁的甲骨文作文爆在了網上,引起了不小的風波和爭議。
  • 別怕孩子唱反調,試試這招兒「回聲法」
    別怕孩子唱反調,試試這招兒「回聲法」 2020-07-06 1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很多同學用60分鐘寫高考作文卻只拿42分,而滿分作文只用40分鐘!
    希望在人生最重要的考試上,每位同學都能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考出最好成績,上一所理想的大學。高考作文,每年都是高考結束後的熱議話題,自帶光環和流量。高考作文如此受關注,無外乎兩個原因。一,佔分最多,用時最長。
  • 小露姐姐分享寫作文的小妙招,讓孩子寫作不再是難題
    每次考試完,看孩子試卷,總是作文扣分最多對於孩子作文這一部分,我們應該怎樣去輔導呢?今天小露姐姐繼續和各位家長聊聊快速掌握「看圖寫話」的一些小妙招,讓您孩子的作文獲得老師的青睞。一起來看看這幅圖還記得小露姐姐寫句子的模式嗎?
  • 三年級寫作文技巧有哪些?試試這幾個方法吧
    「出口成章,下筆成神」是大家對文章寫得好的人一種讚美之詞。小學三年級是寫作文起步階段,是培養寫作能力的「最初一公裡」,關係到今後孩子的寫作文技巧能力。對於三年級學生如何培養孩子的寫作文技巧,小編認為可以從以下5個方面進行。
  • 初中生寫作文不會點題?這你就得花點心思了
    「來來來,你看看你這篇作文,到底寫的啥?」「老師,還敢寫啥,當然是寫的題目啊!」「『猶抱琵琶半遮面』,叫人看得雲裡霧裡啊!你寫這件事究竟要表現啥?難道考試的時候,還要叫閱卷老師拿著放大鏡,反覆地去揣摩你的主題啊?」「啊?那不就慘了!
  • 如何有效地輔導孩子寫作文
    如何輔導孩子作文,是很多家長感到頭痛的問題,經常有網友問我如何解決。 癥結何在? 孩子怕寫作文,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是拿到作文題目不知道寫什麼;二是不知道怎麼寫。
  • 教會孩子寫作文,家長要把握3個要點
    常常在朋友圈裡,看到家長們各種發愁,說自己的孩子不會寫作文。然後是互相求問哪裡的補習機構好,哪裡能夠請到有這方面能力的家教。先不說校外補課的方式是否值得商榷,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孩子對於作文,有沒有興趣,有多大的興趣,他們在學習中遇到了什麼樣的瓶頸,應該怎麼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