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高考,想更多地為即將高考的同學們,分享一些助考乾貨。希望在人生最重要的考試上,每位同學都能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考出最好成績,上一所理想的大學。
高考作文,每年都是高考結束後的熱議話題,自帶光環和流量。高考作文如此受關注,無外乎兩個原因。
一,佔分最多,用時最長。
古有「一篇文章定天下」,今有「高考作文定全局」。
高考作文滿分60分,這個分值舉足輕重,足以影響整個高考成績,讓每個考生都不敢小視。語文老師在作文上也是煞費苦心,重要的事情都強調三遍不止(不要跑題,不要跑題,不要跑題),但是大多數同學的得分區間都在40—45分之間。作文想要拿高分,確實不容易。
另外,寫作文用時長。通常老師在考前會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答題時間,給作文留出充足的時間,儘量留出60分鐘甚至更多的時間,一篇好的作文,是需要時間打磨的。
如果時間來不及了,文章質量難以保證,更有甚者作文都寫不完,字數都達不到800字。那語文這科就直接考砸了,也很影響後面的考試科目。
二,沒有標準答案,評分標準更偏向主觀化。
我們知道在高考中,1分就能甩掉上萬人,分數太珍貴了。高考作文的閱卷工作也極為嚴謹。
高考作文在閱卷時,每一篇作文都是由兩個閱卷老師共同完成的。每位老師打出一個分數,而你的最後分數是取兩位老師的平均分,更顯公正。
大多數人覺得作文是必須扣分的一題,只是扣分多少的問題。可是每年高考都不乏滿分作文,極致之美是有的。這就給了我們努力的信心和希望,寫得好,就有可能拿滿分,一舉成名。
高考作文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下面,劃重點!怎樣用較短的時間拿到一個高分作文呢?
第一,提前預測主題,準備素材。
滿分高考作文臨場發揮的?那是不可能的。都是提前做了充分的準備。
高考作文表達內容不同,但是主題大致相同。近兩年的常考主題就是「隨著時代變遷,社會的進步」、「我們青年人肩負的責任」,「科技的發展對我們生活的影響」等等。
這種大方向下的主題,我們可以多多搜集和積累素材。有了豐富的文章內容,才能在高考的緊張氣氛中「有話可說」。至於主題的選取,例如今年在新冠肺炎影響下,我們國家的舉措,我們老百姓的生活變化等等……,我們可以平時多留意社會熱點和我們的生活變化,多思考,多提煉,多總結。
我們要做的是提前準備素材,背誦下來,高考時根據作文內容提煉主題,再把準備好的素材與主題相扣。所以說,提前準備好素材,就是縮短寫作文時間的秘訣,也是「打勝仗」的利器。
第二,合理構建文章結構,優化文章內容。
文章的結構可以細分為五個部分:開頭、總括主題、論證部分、聯想到到自己(提升主題),最後結尾(首尾呼應)。
文章的框架有了,再內容填充進去。做好這兩點,你就能拿到45分左右。
首先,你的主題明確,立意深刻。其次,你的結構清晰,格式完整。基本作文就能拿到一個中等偏上的分數。在此基礎上,在語言文採上下功夫,讓語言亮起來,就能妥妥地拿到一個高分作文。(如何寫作才能增加文採,我會在後面的文章中分享,歡迎繼續關注)
第三,卷面整潔,字跡工整。
「好字行天下」,字好就成功了一半。
大家要搞清楚,字跡是加分項,不是減分項。我們至少要做到橫平豎直,能讓老師看懂你寫的到底是什麼字。否則,你的內容再精彩,立意再深刻,文採再優美,也是無用。
高考作文閱卷時,老師的工作強度很大,審閱每篇作文的時間大概都在1分鐘之內,文章行雲流水,一手好字如錦上添花,讓人賞心悅目,怎能不得高分?相反,如果看到一篇字跡潦草,難以辨認的文章,閱卷老師會花5分鐘以上時間去仔細辨識你的字,再去打分嗎?
寫在最後:運用好上面的方法,高考作文輕鬆拿到50分,還節省了考試時間,把精力放在相對較難的古詩詞和閱讀上。我會繼續分享更多高考內容,歡迎關注,你對寫作文有什麼困惑?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分享學習方法,助力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