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滿分作文出爐(官方公布), 這樣的作文才能拿高分!

2021-01-11 高考網

2019高考滿分作文已出現

 

今年高考作文難度其實並不低

 

  2019年高考語文考試落下帷幕,備受關注的作文題目相繼出爐,今年語文考試共分為全國I、Ⅱ、Ⅲ,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八套卷,網友們紛紛表示,今年的作文題,看起來簡單,其實難度大大提升。

  拿全國卷一舉例,語文特級教師張麗鈞指出,多數考生都在泛泛談勞動重要性,對勞動本身的深度解讀、對勞動價值的全面考量、對勞動予人的精神撫慰等闡釋得較少甚至沒有。這與他們慣於寫不走心的「聖誕樹作文」有關,更與他們對勞動這一議題相對陌生有關。

  為什麼會這樣?這就涉及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語文學科,有很強的綜合性。它考的是積累,是語感,是閱讀速度,是鑑賞與綜合分析能力。這些,不是靠一兩天突擊而成的。

  長期高品位的閱讀,才是提升語文能力的「法寶」。

  部分高考作文題如下:

  全國卷一

  (適用省份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安徽、福建、山東)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興夜寐,灑掃庭內」,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綿延至今。可是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學不理解勞動,不願意勞動。有的說:「我們學習這麼忙,勞動太佔時間了!」有的說:「科技進步這麼快,勞動的事,以後可以交給人工智慧啊!」也有的說:「勞動這麼苦,這麼累,幹嗎非得自己幹?花點錢讓別人去做好了!」此外,我們身邊也還有著一些不尊重勞動的現象。

  這引起了人們的深思。

  請結合材料內容,面向本校(統稱「復興中學」)同學寫一篇演講稿,倡議大家「熱愛勞動,從我做起」,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並提出希望與建議。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全國卷二

  (適用甘肅、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新疆、陝西、重慶)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際,中國青年學生掀起了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1949年,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新中國青年投身於祖國建設的新徵程。1979年,「科學的春天」生機勃勃,莘莘學子胸懷報國之志,匯入改革開放的時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國凱歌前行,新時代青年奮勇接棒,宣誓「強國有我」。2049年,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青年接續奮鬥……

  請從下列任務中任選一個,以青年學生當事人的身份完成寫作。

  ① 1919年5月4日,在學生集會上的演講稿。

  ② 1949年10月1日,參加開國大典慶祝遊行後寫給家人的信。

  ③ 1979年9月15日,參加新生開學典禮後寫給同學的信。

  ④ 2019年4月30日,收看「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後的觀後感。

  ⑤ 2049年9月30日,寫給某位「百年中國功勳人物」的國慶節慰問信。

  要求:結合材料,自選角度,確定立意;切合身份,貼合背景;符合文體特徵;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上海——」中國味「

  傾聽了不同國家的音樂,接觸了不同風格的異域音調,我由此對音樂的「中國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從而更有意識地去尋找「中國味」。

  這段話可以啟發人們如何去認識事物。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於800字。

  江蘇——」五味「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物各有性,水至淡,鹽得味。水加水還是水,鹽加鹽還是鹽。酸甜苦辣鹹,五味調和,共存相生,百味紛呈。物如此,事猶是,人亦然。

 

你所不知的高考作文閱卷秘密

 

  新高考時代敦促我們重新思考語文的意義和寫作的意義。過去多年來流於範式的寫作將成為閱卷場重點打擊的對象,高考對考生能力的考查也將越來越嚴格。

  除此之外,閱卷場上的技術變革超乎人們的想像,也將為考生帶來更加人性化的保障。

  人工智慧讓高考閱卷進入 3.0 時代

  從紙質化、平面化閱卷到網絡時代的電腦閱卷,我們曾經歷過一次巨大的飛躍。而如今,我們已進入高考閱卷 3.0時代,即機器將對主觀題,例如語文作文進行評閱。研究人員解釋了這套度量標尺是怎麼做成的:在閱卷過程中,機器採用機器學習的方式訓練,訓練的數據來自專家評閱大概 500 到 1000 份試卷,機器在學習專家評閱模式以後生成一個模型。這個模型對大部分試卷形成有效處理和覆蓋。但是遇到特別與眾不同的試卷時,機器還是會挑出來交給人工處理。

  機器評分的效果如何呢?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語文作文機評與最終報導一致率達到 95%,英語作文機評與最終報導分一致率達到 92.31%,兩者均達到或略高於現場人工兩評的一致率,這說明機評具有很高的評分準確性。

  機評還有一點比人工做得好,那就是篩錯。在 2017 年的高考閱卷中,北京考區一位考生在作文中大篇幅抄用了閱讀題中的材料,而北大附中的閱卷教師並沒有發現。最後,是機器在閱卷中篩選出了這份試卷。

  閱卷場對考生靈氣與個性的保護

  劉慈欣在小說《詩云》中提到,外星來的神一樣的文明發現自己無法寫出李白一樣的詩句,於是惱羞成怒,生成了所有可能的詩句——但是他並不能判斷哪首詩「更好」。這對於人工智慧來說,也是同樣的問題。

  有專家認為,機器給閱卷確實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在評閱作文時,也存在一些隱患。機器不能評的,恰恰就是李白那樣大白話似的詩。比如像「黃河之水天上來」這樣的詩。如果用機器來閱卷,李白這樣的詩是不是會被評為三類文?因此,專家提出要謹慎而積極地推進人工智慧閱卷。這樣的擔心是合理的,但換一個角度來看,正因為機器無法判斷,或許恰恰就能篩選出充滿靈氣的作文。而越是千篇一律的作文,得分將越低。

  孔慶東教授提到,2017 年北京卷作文題中「共和國,我為你拍照」一題,凸顯出了考生一個共同的問題——缺乏想像力。考題要求考生描繪的是 2049 年的中國,結果不少考生寫道:那一天祖國道路寬闊,高樓大廈林立,我坐著高鐵去這去那兒。孔慶東教授說:「現在中國不就這個樣子,30 多年後祖國還這樣嗎?閱卷場看重考生的創造性與想像力,考生務必對此有所準備。」

  不拘一格降人才

  語文閱卷要保護有個性的語文人才。例如 2004 年高考北京卷有一道「微寫作」考題,要求考生寫一段抒情文字或詩歌,紀念自己的 18 歲,要求感情真摯,富有文採。

  有考生寫了一篇《奠·18 歲》:「18 歲是一場苦難,太多的歡笑伴著淚水;18 歲是一次災難,靈感急迫地迸發,卻炸得我軀體皮開肉綻;我小心地將你度完,猶如葬花,將你掩埋,千萬別再來找我,從此你我都平安。」據說這段文字開始評分極低,層層上報,閱卷老師們都很謹慎,因為雖然文風悲觀,但文採出眾。最後孔慶東老師慧眼識才,為它評出高分。孔慶東老師認為:我們希望看到陽光少年,但有一些憂鬱的眼神,也不是壞事,這也是少年的一種。

  北大中文系教授漆永祥說道:「有 15% 的孩子從出娘胎開始,就喜歡語文,喜歡寫作,但是我們的教學如何把這 15% 的蘿蔔拔出來呢?」考試作文正是為了將這15% 的蘿蔔拔出來。那麼作文考場所排斥的,必然就是那些不具備自己個性、缺乏想像力的作文。因此,如何讓作文具備自己的個性,將成為2020高考備考的關鍵。

語文為王的時代,怎樣提升閱讀能力


  其實大家都知道,要想寫好作文,要想語文拿高分,廣泛閱讀必不可少,六個可以幫助你學好語文的好習慣供大家參考。

  勤閱讀,讀好書,讀經典

  語文學習最重要的內容是讀書。要學好語文,光讀好課堂上用的教材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大量地閱讀課外書籍,讀好書、讀經典。娛樂化的淺層次閱讀是無效的。

  一位語文名師曾經說過:

  學語文不閱讀,再多的刷題和應試技巧也救不了你!沒時間閱讀怎麼辦?爭分奪秒,見縫插針。歐陽修善於利用「三上」的時間讀書,即「馬上、枕上、廁上」,鄭板橋讀書則利用「舟中、馬上、被底」的零星時間讀書背誦。

  從小學階段培養閱讀習慣,一旦閱讀習慣養成,閱讀對孩子來說就像呼吸一樣自然,根本不用家長督促,他們自動會抓緊一切時間閱讀。

  勤做閱讀筆記

  不但要閱讀,還要有效閱讀。做讀書筆記是有效閱讀最容易在家庭中操作的方法,我們也可以稱之為閱讀批註。

  讀書必須學會圈點勾畫,學會做讀書筆記,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寫讀書筆記有助於培養勤於思考的習慣,提高思維的條理性和深刻性,有助於加深對讀物的理解、記憶。

  做讀書筆記有以下幾種方法:

  a.摘抄、摘錄;

  b.做卡片;

  c.提要鉤玄;

  d.寫讀後感。

  勤查詞典資料

  讀書要養成勤查詞典資料等工具書的習慣。工具書的種類很多,除了字典、辭典外,還包括文獻資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圖書。最常用的工具書為字典、詞典、辭典。

  如《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古漢語常用宇字典》《唐詩鑑賞辭典》《宋詞鑑賞辭典》等。工具書不僅可以在碰到疑難問題時查閱,而且也可以作一般書籍一頁一頁地讀下去。

  勤於朗讀、背誦

  朗讀背誦是最傳統也是最有效的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是積累語言、培養語感的重要途徑。

  一定要讓孩子大量朗讀、背誦古今中外的經典作品。通過朗讀,文章的內容、情感、文句的優美、漢語音的韻律,都能被體會出來。背誦的方法也很多,可以分層背誦;可以化整為零地背誦;可以先抓要點背誦,然後連貫地背誦。背出以後還要經常複習運用,這樣就可以做到牢記於心。

  勤於分享、探討

  要學好語文,還要學會分享。現在網際網路提供了很多分享、互動和探討的平臺。

  如通過網際網路的提問、遠程教育學習網站的在線答疑、論壇發貼等等。語文名師郭初陽老師在《如何精讀一本書》講座中曾經有個很好的建議就是,一本書讀完以後,去豆瓣發帖,和網友探討、研究,甚至是激烈的爭辯。把自己的閱讀感想分享出來。還可以多看看其他網友的閱讀感悟,取長補短,互通有無。

  網際網路是雙刃劍,人家用來打遊戲、刷視頻,學霸卻可以用來讓自己的閱讀水平突飛猛進!

  勤於練筆、寫日記

  語文考試的大頭是寫作,也是今後孩子一生必備的生存技能。

  寫作水平的提高,沒有捷徑,只有勤寫!

  比如,堅持寫日記就是學好語文的最重要的習慣。記錄自己的所言所行、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日記還可以積累寫作材料、儲存知識。剛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可能寫得簡單,語言也不一定通暢,但堅持寫下去就會逐漸提高。

  寫作和閱讀一樣,一旦形成習慣,就像呼吸一樣自然,更是孩子表達自己內心的一個出口。



別以分數的名義殺死閱讀

 

  今天,語文毫無爭議地成為了「拉分王」的今天,作為一個語文人,我非常擔心出現這樣的情況:

  對閱讀缺乏深入研究的命題者、缺乏整本書閱讀指導經驗的老師,加上一部分恨鐵不成鋼的家長,攜起手來,給孩子布置成堆的「必讀書」。

  這些「必讀書」必定會衍生成堆機械的「必做題」。我們的孩子們,又會陷入新一輪的題海之中。

  久之,閱讀,將成為他們新的夢魘。

  急功近利,隱性殺手。閱讀這件事,真的需要慢慢來。不要指望讀了一本書,馬上掌握所有的閱讀策略;不要指望讀了一本書,馬上就提高成績;也不要指望通過一次寫作指導,就像作家那樣文採飛揚。

  閱讀,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漸進過程。就像葡萄酒需要慢慢發酵一樣,教師、家長、學生,以享受閱讀的姿態沉入閱讀,簡單一點,好玩一點,放鬆一點。如此,閱讀著的每分每秒,都是豐厚的回饋。

 

相關焦點

  • 媒體人評高考滿分作文:好作文不應該只能「生活在樹上」
    包括陳建新在內的作文審查組老師一致給出高評,他們認為,「把此文打成滿分,不僅是給予這篇作文恰如其分的分數,也是展現浙江高三學生的作文水準。」但是在不少人看來,這篇作文就是「不好好說話」。包括職業作家在內的許多寫作者,也大都不認可這篇滿分作文,尤其不贊同將此文拿出來做範例進行宣傳。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熱議 官方回應:評卷程序無任何問題
    封面新聞記者 謝燃岸 實習生 楊欣可「嚆矢、振翮、孜孜矻矻、袚魅」,「海德格爾、卡爾維諾、麥金太爾、韋伯」……冷門生僻的詞語,超出一般高中生認識範圍的哲學家,它們出現在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網友們評論其「晦澀難讀」,也正因如此,這篇文章對外公布後引發了輿論爭議。
  • 嚆矢、振翮、濫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多的是你不認識的字
    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文 | 朱軒 楊璐伊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澎湃新聞」(ID: thepapernews),原文首發於2020年8月3日,原標題為《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 很多同學用60分鐘寫高考作文卻只拿42分,而滿分作文只用40分鐘!
    古有「一篇文章定天下」,今有「高考作文定全局」。高考作文滿分60分,這個分值舉足輕重,足以影響整個高考成績,讓每個考生都不敢小視。語文老師在作文上也是煞費苦心,重要的事情都強調三遍不止(不要跑題,不要跑題,不要跑題),但是大多數同學的得分區間都在40—45分之間。作文想要拿高分,確實不容易。
  • 近十年高考英語作文滿分金句
    最近很多同學都和學姐說在英語作文上感到很吃力,總是寫不好,每次都因為作文而沒有達到理想分數(>﹏<)學姐其實遇到很多這樣的同學,其實對於學姐來說,英語作文是個積累的過程,像語文作文一樣,要不斷去積累好詞好句,才能拿高分!
  • 高考日語作文要求是什麼?高考日語作文如何拿高分?
    眾所周知,高考日語除了作文,其他的都是選擇題,所以很多學生都把高考日語作文看的格外重要。那麼高考日語作文要求是什麼?如何拿高分?第六時限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 嚆矢、振翮、濫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多的是你不認識的字
    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文 | 朱軒 楊璐伊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澎湃新聞」(ID: thepapernews),原文首發於2020年8月3日,原標題為《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 英語作文想拿高分,卷面很重要!衡水體助你衝刺高分!
    2020高考英語作文題目新鮮出爐 今年的「寶」你押中了嗎? 英語考試一結束 志臻師生們手捧新鮮熱乎的高考英語作文 揭秘獲取高分的基本功
  • 高考日語|聽力、語法、閱讀、作文,怎樣複習才能得高分?
    高考日語共有四種題型,依次是聽力、語法、閱讀和作文,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除作文為寫作外,其餘題目均為單選。聽力聽力考試共有15道題目,滿分30分,考試時間20分鐘。高考日語的聽力語速比較慢,每年考滿分的人也不少,如果在聽力失分太多,必定會落後於別人。新高考地區有兩次考試機會,這對老高考地區的同學有些不利,老高考地區的同學更要加油!高考聽力很有規律,常見的對話場景每年都是那幾個,比如時間、交通、位置等等,聽力中常出現的詞彙也有章可循。同學們在練聽力時萬不可「盲打」,盲打效率太低了。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被指晦澀難懂,高考錄取通知書堅持本人籤收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被指晦澀難懂,閱卷組長:得分「恰如其分」3. 素質教育向應試教育低頭?二、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被指晦澀難懂,閱卷組長:得分「恰如其分」8月2日,浙江《教學月刊》雜誌社通過官方微信,將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作文對外公開發布。文中稱,上述作文是今年浙江高考的滿分作文。該滿分作文一經公布,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觀點明顯分為兩派,一部分人認為該文章晦澀難懂,不符合高考作文的要求,不應該給滿分。
  • 小學滿分作文素材:100段經典排比句,適合作文拿不了高分的學生
    小學滿分作文素材:100段經典排比句,適合作文拿不了高分的學生儘管很多學生都知道要想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首先是要在平時的語文學習過程中多積累和多閱讀,然而一些學生卻不知道該積累哪些素材,才能幫助自己提升寫作能力。
  • 2020高考英語:40篇預測熱點話題作文,提前列印背,寫作拿滿分!
    2020高考英語:40篇預測熱點話題作文,提前列印背,寫作拿滿分!我們都知道,英語學科若是想要無得高分,作文是不得不去突破,尤其是近年來中考的寫作分數已提升到25分,約佔總分的五分之一。可以先從一些簡單的模仿開始,看人家的高分作文和滿分作文是怎樣寫出來的,其次就是多學習掌握一些高級的詞彙和句式為英語加分,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了解當年的熱點話題,提前準備素材。
  • 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高考作文不是自媒體文章,不需要人人看懂
    01 這幾天,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被噴得不行,看遍網絡評論,沒有一個給說好話的。 其實大家都沒抓到點子上。 這篇作文,確實讓人看不懂。
  • 高考剛結束,「滿分作文」上市了?背後藏著怎樣的產業鏈?
    齊魯晚報8月17日消息,高考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但關於高考的話題還遠遠沒有結束。每年高考一落幕,滿分作文就會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什麼樣的文章才能得滿分,這對老師和學生有著無限誘惑。正因如此,每年都會有出版社抓住需求,結集出版「高考滿分作文」。
  • 初中語文:考場作文的9種滿分作文模式,孩子掌握好,寫作拿高分
    初中語文:考場作文的9種滿分作文模式,孩子掌握好,寫作拿高分!期末複習,同學們在進行基礎知識的複習和掌握的同時,也不要忽視了對作文寫作的訓練,眾所周知,初中語文滿分150分,作文就佔了60分,如果語文作文能夠拿高分,那麼,初中語文學習就成功了一大半。
  • 高考滿分作文有哪些共同點?看到卷面就懂了,網友:是我也給滿分
    在高考的滿分作文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就是不管你的文章寫得有多好,但如果你寫的字不標準,不整潔,那麼你的作文仍然得不到滿分。所以我們可以發現,高考滿分作文的共同點就是文章寫得好加上字寫得好,兩者缺一不可。
  • 三年級語文:20篇滿分作文範文大全,收藏學習,孩子作文拿高分!
    三年級語文:20篇滿分作文範文大全,收藏學習,孩子作文拿高分!孩子進入三年級學習之後,各科學習難度加大,好的學習方法就佔有重要地位。學習方法就是打開孩子學習大門的「金鑰匙」,孩子掌握好,才能輕鬆自主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 高考日語滿分作文秘訣,第五檔和第六檔差在哪裡?
    很多同學羨慕高考日語滿分作文的同學,但是要想高考日語作文拿滿分,我們首先要知道高考日語高分作文是什麼樣子。今天第六時限老師就以高考日語作文範文為例帶大家一起看看高考日語作文的第五檔和第六檔(最高檔)的差距在哪裡。
  • 我們應該鼓勵這樣的高考滿分作文嗎?
    最近,一篇來自浙江省的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在網上引起了激烈討論。有人認為,這篇文章堆砌辭藻,辭不配位;也有人認為,這篇文章邏輯嚴謹,論點明確。為什麼對一篇文章的評價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話不多說,我們先來看一下這篇滿分作文。什麼?你說看完了有些頭暈,想去查一下字典?
  • 浙江滿分作文閱卷組長被舉報!官方回應:停止其高考評卷工作
    還有人發現陳建新曾參與主編兩本高考作文教輔書,分別為浙江教育出版社在2016年出版的《論述類文章精選精評》與2019年出版的《高考作文實戰實訓》,並曾多次為浙江省教師、學生開辦高考作文講座。 有網友表示,陳建新「既當閱卷組長,又出書授課」的行為類似於「既當裁判又當教練」,恐有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