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俠:黑暗騎士》::為何小丑的疤痕有著一對矛盾的解釋?

2021-01-17 小希撩影視

《蝙蝠俠:黑暗騎士》:狂人小丑臉上的傷疤究竟從何而來?

由好萊塢最著名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黑暗騎士》中,裡頭的狂人小丑和其他版本蝙蝠俠電影中的小丑不論在外貌還是性格上都有著巨大的不同。在別的版本中,裡頭的小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他們已修復的傷疤和畫上的笑容。但由希斯·萊傑飾演的小丑版本中,他的臉上不但有固定的疤痕,而且這個特殊的疤痕還把他特殊的笑容延伸到了另一個充滿怪異和絕望的視線。

陰影下的小丑:身世的謎團讓小丑顯得更為迷人。

對於傷疤的由來,小丑在電影中給出了一對相互矛盾的解釋。在第一次提及中,他提到他的疤痕來自於他那滿口粗話的醉酒父親。而第二次在面對瑞秋時,他則給了一個完全相反的解釋,他提到了被黑幫破相的愛人,隨後他自嚼刀片,最終嚇跑了他的愛人。在前兩個悽慘的解釋當中,小丑面對蝙蝠俠似乎還要給予另一個版本的故事,但蝙蝠俠本人並沒有給他機會。

對於狡猾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來說,這是一個刻意的舉動,他從來沒有給出小丑為何有這個疤痕的具體原因。在採訪中,諾蘭提到:「在敘述蝙蝠俠的故事中,我們無意把他人性化,我們不想讓觀眾知道他究竟從何而來,誰造就了這樣的一個狂人小丑,誰指使他做出如此瘋狂的舉動,如果給予了太多的信息,那麼小丑就會變得根本不具有威脅性。」這就是所謂的謎團讓小丑顯得更為迷人。

小丑的出現除了對蝙蝠俠是個致命的威脅外,他還是社會混亂和無秩序的體現。因此關於他傷痕累累的臉上給予給我們的也只是一個矛盾和說不清的神秘往事。但根據《蝙蝠俠:黑暗騎士》的整部電影分析,包括克里斯多福·諾蘭電影中的哲學思想,作為觀眾的我們依舊可以分析出小丑疤痕的多重象徵意義。小丑紅嘴上的怪誕扭曲在視覺上反映了一種幽默感,這種幽默感也被帶到了一種病態可怕的極端,這便是小丑的標誌。

陰影下的小丑:一個關於愛與扭曲的故事。

在電影中,毫無秩序掛念的小丑喜歡玩弄受害者,把他的殺戮當作遊戲來對待。 作為一個硬幣的兩個面,小丑的對手蝙蝠俠是一個最具有秩序觀念和嚴肅感的超級英雄。對比於蝙蝠俠隱藏在自己的蝙蝠面具下,小丑的疤痕標誌的是他所有厄運的解藥和發洩。

即使看似是一個接近於微笑的傷痕,但如果我們湊近看得更真切一些,這是一張充斥著令人恐懼和不滿的臉龐。在小丑之前敘述的有關於他臉上疤痕的兩件軼事都描述了一段扭曲的關係,在這段關係中,小丑本人並沒有得到他所追求的愛。

在他的第一個故事中,本該處於保護他,照顧他的父親卻是一個只想傷害他的暴虐狂,在第二個故事中,他為了妻子而毀容自己,但他奇怪的浪漫姿態卻取得了適得其反的效果。 通過上述的總結我們可以知道,小丑的疤痕不僅僅存在於我們能可以看到的表面,在肆無忌憚的表面下,隱藏著更多的是一個心靈上永遠無法彌補的傷痕。

陰影下的小丑:下一個繼承人。

小丑似乎不滿自己一人承受著這巨大的悲傷,他對哈維·丹特做了同樣的事——實施情感於身體的共同創傷。哈維不僅經歷了面部的毀容,對他更大的打擊是女友瑞秋的離世,而這一切都在小丑的掌控之中。

所以我們可以從中得知,小丑在把他所謂的暴力看作遊戲的同時,在另一方面,他還用著自己的掌控讓周圍的人不論是身體還是情感上都產生了一種崩潰的狀態。當哈維·丹特半張臉毀容變成雙面人後,他無論做任何事之前都會默不作聲地拋硬幣來決定是否殺了這個人。而這個破壞了自己原有人格地哈維所做的事,正是一個鏡面中的另一個狂人小丑。

我們都知道硬幣的正反面完完全全是一種隨機的概率,這一個輕率的遊戲和可怕的暴力的結合。 因此,小丑成功地在自己的遊戲中重塑了理想主義的善行者哈維。

陰影下的小丑:我們每個人都會變成這樣的一個小丑。

關於小丑的傷疤,我們可以從他的所作所為得知,他把它們看作是一種可觀的財富,他那令人毛骨悚然的心靈遊戲。小丑想讓哥譚市的人們相信他們的社會是不合邏輯和毫無意義的。 這些奇怪的無法解釋的傷疤正是他向人們證明他們的世界是瘋狂的方式。

相關焦點

  • 黑暗騎士中的小丑為何如此迷人
    《蝙蝠俠前傳·黑暗騎士》中希斯萊傑所飾演的小丑更是螢屏中的經典角色。冷酷與瘋狂,膽大與機智,希斯萊傑幾乎將小丑演繹的完美至極。本期節目,我們將通過《黑暗騎士》來為大家深度解析小丑這一角色的迷人之處。不得不說,《黑暗騎士》中,開篇搶錢那五分鐘的戲實在安排的精妙。小丑對人性弱點的熟練把握一覽無餘的在這五分鐘裡展現。貪婪的人類,最後必將被貪婪吞噬。小丑達到了目的,除掉了累贅,開啟了故事,瀟灑的離開。
  • 影評:《蝙蝠俠·黑暗騎士》看小丑的瘋狂
    上周看完了諾蘭的《信條》後,對諾蘭早前的作品又有了好奇,發現了這部2008年上映的《蝙蝠俠·黑暗騎士》,豆瓣9.2分,作為一部DC漫畫改編的電影,分數高得有點不可思議。帶著好奇,我又上豆瓣搜了下,發現自己2012年就看過後作《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
  • 《蝙蝠俠:黑暗騎士》原來真正的黑暗騎士是小丑?
    在蝙蝠俠暗夜騎士這部電影中,如果說只是只是從主幹上來說內容,那麼這句話就是蝙蝠俠又一次拯救了自己所在的城市,他是當之無愧的黑暗騎士,可是如果從其中多個人物的角度去談談,那麼我們也就知道了,這個黑暗騎士指的是什麼了。
  • DC《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的首選不是希斯·萊傑,那麼誰才是?
    《蝙蝠俠:黑暗騎士》能夠成為最出色的超級英雄電影,裡頭很大的功勞,要歸功於扮演小丑的男演員希斯·萊傑。不過,當時DC在選擇小丑男演員的時候,考慮的可不僅僅只有希斯·萊傑。在眾多版本的小丑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無疑是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
  • 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
    他對城市作出的破壞主要出發點也並不是為了得到多少金錢,更大的樂趣在於與蝙蝠俠鬥智鬥勇的過程。這簡直是個體驗派的破壞者。一、小丑形象於我的印象如圖片所示,小丑的妝是白白的底、黑黑的眼圈、紅紅的嘴巴,兩側嘴角各自向腮部延伸出長長的疤痕。那疤痕是真實存在的,影片中小丑陳述自己臉上疤痕的來歷是有出入的,兩次提及兩次不同的來歷。
  • 《蝙蝠俠:黑暗騎士》,最經典的小丑,永遠的希斯萊傑
    《蝙蝠俠:黑暗騎士》,最經典的小丑,永遠的希斯萊傑。2008年一部《蝙蝠俠:黑暗騎士》橫空出世,全球席捲超過10億美元票房,成為影史上第一步跨入10億美元俱樂部的超級英雄電影,影片不僅在商業上取得巨大的成功,上映後更是口碑爆棚,被影迷們和電影人稱為迄今為止最好的超級英雄電影,影片以現實主義警匪片的手法包裝了一個極度寫實的超級英雄故事,成功地挖掘出了角色深層性格和故事蘊涵的人性哲理,將漫畫電影提升到一個嶄新的層次。
  • 《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經典語錄
    前兩天,因為DC獨立電影《小丑》的洶湧之勢,寫了兩篇關於小丑起源和地位的文章。期間重溫了《蝙蝠俠:黑暗騎士》,又出現了小丑中毒的症狀,細看之下,希斯·萊傑版小丑的臺詞真是口生蓮花,句句經典。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中,此時稍顯年輕的蝙蝠俠剛剛接觸小丑,在對小丑的分析中他認為罪犯沒有那麼複雜,每個罪犯都有自己想要的東西,金錢、權利或女人。管家阿福於是對蝙蝠俠說了這樣一個故事:「很久以前,在緬甸,我和我的朋友為當地政府工作,他們想用寶石收買當地的部落首領以換取忠誠,可運送寶石的車隊在途中遭到一個強盜的襲擊搶劫。
  • 蝙蝠俠——誕生於黑暗的騎士
    不同於其他超級英雄,蝙蝠俠是一個孤獨而特立的存在。他因為仇恨而誕生,卻又率先放下了自己的仇恨。他渴望一份純真的愛情,卻無法在摯愛面前吐露心聲,只能扮演令她厭惡的角色,然後裝作滿不在意的目送她離去。尼採曾說:當你凝視著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著你。他穿上蝙蝠衣,化身黑暗騎士,目睹過無數次的黎明。然而當陽光照在他身上的那一剎那,他會不會嘆息一聲「天下之大,無處容身」呢?
  • DC《蝙蝠俠:黑暗騎士》,為何蝙蝠俠的愛人,換了個女演員?
    不過,在第二部電影中,瑞秋的演員就突然換了一個人,這讓粉絲們好奇,究竟發生了什麼,是否是因為導演克裡斯託夫·諾蘭和演員凱蒂·霍爾姆斯有矛盾,讓《蝙蝠俠:黑暗騎士》瑞秋的演員,從凱蒂·霍爾姆斯變成了瑪吉·吉倫哈爾?
  • 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看小丑如何顛覆人性
    https://mp.weixin.qq.com/s/XFn7vOeRzicuDskzq1j3rw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主演:卡利斯蒂安·貝爾/希斯萊傑上映時間:2008年時長:152分鐘主要獎項: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黑暗騎士
  • 豆瓣9.2《蝙蝠俠·黑暗騎士》對「小丑」人性中「七宗罪」的分
    有人說:小丑是蝙蝠俠內心黑暗的一面,蝙蝠俠打破秩序是為了維護理想的正義;小丑打破秩序是為了探索人性的真諦;這也是對既定秩序的挑戰,但蝙蝠俠被定義為重建秩序,小丑被定義為製造混亂。小丑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因為加盟使影片的內涵再次升級,面對人性與混亂、正義與秩序脆弱不堪,影片展現了人性的黑暗與混亂的從容,並成功將黑人蝙蝠俠變成了深淵,然後阿左開始復活黑暗騎士並分析「小丑」的黑暗人性。
  • 《蝙蝠俠黑暗騎士》的精彩,是小丑的大放異彩,至惡背面的反思
    大概很多人都沒注意,在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的開場,率先出場的不是主角蝙蝠俠,而是充滿危險氣息,邪惡味道十足的小丑。不知各位是否有同感,在看新警察故事時,似乎吳彥祖扮演的叛逆惡徒,會讓你在蝙蝠俠中出現的小丑找到共同點。憤世嫉俗,叛逆暗黑。
  • 《蝙蝠俠:黑暗騎士》光明騎士與黑暗騎士
    《蝙蝠俠:黑暗騎士》是諾蘭執導的蝙蝠俠系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在這部影片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不是布魯斯韋恩的蝙蝠俠,也不是瘋狂的小丑,而是在他們中間的雙面人哈維。
  • 《蝙蝠俠:黑暗騎士》:無盡的黑暗
    十幾年間,超級英雄電影層出不窮,為什麼《蝙蝠俠:黑暗騎士》依然可以雄踞IMDB排行榜的前列?這部神作究竟好在哪裡?三個男人一臺戲蝙蝠俠、雙面人和小丑這三個形象把人在善惡兩面的矛盾及選擇映射得淋漓盡致,於是成就了史上最佳漫畫和英雄電影。
  • 蝙蝠俠2黑暗騎士
    - 小丑-相比於正面主角的光環,2008年諾蘭導演的黑暗騎士裡,反派角色才更像是把這部電影推向高峰的最大功臣。我也是第一次被一個反派驚豔到如此地步,想要費勁腦筋把這個角色的精彩點完全剖析出來...-當然,這裡的反派指的就是諾蘭黑暗騎士裡的小丑。
  • 打敗蝙蝠俠的小丑輸了?不尬吹,獨家新解《黑暗騎士》史詩三部曲
    這便是催生蝙蝠俠這一概念的原始動力。影武者聯盟的設定不僅解釋了蝙蝠俠為何能夠神出鬼沒,單槍匹馬輕鬆擊潰普通罪犯,而且為哥譚市極端環境提供了一個合理的形成原因。布魯斯·韋恩和杜卡重新相遇的那場對話,透露了三部曲電影的前史。千百年來,一個叫影武者聯盟的組織,用他們的方式清除著人間敗類。
  • 【材薦影】《蝙蝠俠·黑暗騎士》
    ——《蝙蝠俠·黑暗騎士》我的黑暗將是你虛偽的榮耀。——《蝙蝠俠:黑暗騎士》黑暗猶如黑夜,卻又與黑夜一樣漫長,克里斯多福·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感覺像是一個開始,更像是一個結束。它摒棄了藝術與工業,詩歌與娛樂之間的鴻溝。通過表現,乍一看可能會被誤以為是悲觀主義的矛盾心理,使得它比任何好萊塢超級英雄電影更為黑暗和深刻難懂。
  • 小丑與蝙蝠俠:黑暗的兩種可能
    80年間,從偵探漫畫裡身穿緊身衣的犯罪剋星,逐漸被後來者賦予深沉氣質,再到電影裡形象多變的黑暗騎士,蝙蝠俠成為漫畫界最有辨識度的超級英雄。其中,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蝙蝠俠》三部曲,造就了神話同時,也讓克裡斯汀·貝爾的蝙蝠俠成為影史經典。
  • 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中的小丑,不瘋魔,不成活
    這部新的小丑,番茄還沒有看,暫不多說。《蝙蝠俠:黑暗騎士》這部電影是2008年的作品了,對於裡面的角色不管是人物塑造,還是鮮明的性格特點,都非常值得討論,尤其是小丑和蝙蝠俠。小丑是一個反派,但是許多人都很喜歡他,有些人喜歡他顛覆常識,打破規則,更彰顯人性;有人喜歡飾演小丑角色的希斯•萊傑,當然希斯•萊傑的演繹不能用像來說,他真正的融入了這個角色。
  • 《黑暗騎士》為何能夠成為《蝙蝠俠》系列之最?
    」的電影,獲得了「超級英雄」系列的口碑第一,並且也是《蝙蝠俠》所有作品之最,這部影片究竟是為何能夠獲得這樣好的成績呢?我們都知道,小丑是《蝙蝠俠》系列中的反派角色,他代表著邪惡,而蝙蝠俠則是「超級英雄」,他代表著就是正義,可是在《黑暗騎士》中,蝙蝠俠雖然被視為正義的化身,但是卻遭到了人類無情的出賣,在影片中,小丑一直想要讓蝙蝠俠現身,因為蝙蝠俠一直身處於黑暗,沒有人知道他到底是誰,所以,小丑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讓高譚市的市民威迫蝙蝠俠出現,如果蝙蝠俠不出現,那高譚市將變成一個地獄,並且由小丑接管,平日裡保護高譚市的蝙蝠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