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中的小丑,不瘋魔,不成活

2020-10-04 Top番茄

最近比較火的是什麼電影?

國慶三部電影可謂十分火爆了,《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票房也是節節高升。2019年10月4號在美國上映的《小丑》口碑火爆,評分達到9.3。

《小丑》的故事背景設定在1980年,這是一個全新的小丑,講述他的起源故事。

這部新的小丑,番茄還沒有看,暫不多說。

《蝙蝠俠:黑暗騎士》這部電影是2008年的作品了,對於裡面的角色不管是人物塑造,還是鮮明的性格特點,都非常值得討論,尤其是小丑和蝙蝠俠。

小丑是一個反派,但是許多人都很喜歡他,有些人喜歡他顛覆常識,打破規則,更彰顯人性;有人喜歡飾演小丑角色的希斯•萊傑,當然希斯•萊傑的演繹不能用像來說,他真正的融入了這個角色。

這部電影的主角蝙蝠俠是隱藏的富豪,因為小時候掉入井裡,給他留下了陰影,也正因為如此,他以曾經讓自己害怕的蝙蝠作為自己的盔甲戰衣,同罪犯展開鬥爭。

在他的秘密基地裡,有各種高科技,用於打擊罪犯,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懲罰罪犯,與警察一起為了城市安全而戰鬥。

小丑的形象顯得很另類,誇張,小丑與蝙蝠俠是一對天敵。

小丑在這部影片可謂有「主角」的色彩,他是這部電影的核心之一,除了希斯萊傑的精彩演繹之外,導演和編劇也功不可沒。

小丑是誰?

他來自哪裡?

為什麼要製造混亂?

一時腦中出現了好多問題,電影在用它自己的語言講述這一系列故事。

小丑的西裝,還有亂糟糟的頭髮,臉上塗的慘白的妝,猩紅獰笑的嘴,有點癲狂且十分詭異,像是一個非常混亂的精神患者。

當小丑第一次故意被抓時,他什麼都沒有,沒有指紋、沒有DNA、口袋裡只有幾把小刀還有線團。

小丑自己說過:「I'm an agent chaos」(我是混亂的代表)。

他並不像那些普通的罪犯,他不為錢,不為榮譽,不是那種傳統意義的反派。

整部電影並未提及小丑的來歷,沒人知道他為什麼來到這座城市,為什麼犯罪。

他擁有超出常人的冷靜、聰明的大腦以及高明的犯罪手段。

他同蝙蝠俠一樣都只是普通的人,但他卻把人玩弄於股掌之間。

小丑名義上和黑幫合作,一起犯罪,製造混亂,他的目的是讓蝙蝠俠露出真面目,讓他的身份公之於眾。

在審訊室裡,小丑與蝙蝠俠有一段對話,他對蝙蝠俠說,「在他們看來你只是個怪胎, 就像我一樣。他們現在是需要你,但是等他們不需要了,就會像對付麻風病人一樣把你趕出去,他們的道德,準則,就是個冷笑話。一遇到麻煩就全扔到一邊了,他們的優點是很有限的,我會讓你看到,到了緊急關頭,這些所謂的文明社會的人,就會互相吞噬。我不是怪胎,我只是頗有遠見。」

不知道小丑有著怎樣的經歷,但是從他的言語來看,他仇恨這些秩序、道德。

小丑認為,沒有什麼人是一直都是好的,就像硬幣一樣,具有兩面性。

只要有人在背後輕輕推一下,這個人會變得自私和醜陋,甚至放下以前一直堅持的原則,從而變成惡魔。

影片的哈維正是這樣的人,他和瑞秋是一對戀人,一名檢察官,維護社會的秩序。

蝙蝠俠說,這個城市需要哈維這樣的人,他可以用法律手段把罪犯送入監獄,不需要像蝙蝠俠那樣用暴力打擊罪犯。

哈維曾是像這座城市的光,但是他過於偏執。

因為他的戀人死後,他崩潰了。

原本信仰的公平正義,都坍塌了,他靠拋硬幣來決定人的生死。

這是人的陰暗一面,正如他的臉,有兩面,一面完好,一面醜陋不堪。

小丑贏了,他把城市之光的人拉下了黑暗,墮入了深淵。

電影裡有一段十分經典,小丑事先在兩艘船上放了炸彈,一艘是普通民眾,一艘是罪犯,並告訴乘客,自救的辦法就是用遙控器引爆另一艘船。

這是陷入兩難的境地,最終歸為是對人性的終極大考驗。小丑以為人們肯定會為了自身安全引爆另一艘船的,可惜,他失算了,人們的良知最終戰勝了邪惡。

蝙蝠俠為了城市不再陷入混亂,他扛起了所以罪名,獨自一人默默承受人們的指責與唾罵。

最後在警察的追捕之下逃離,結尾是對英雄的又一次升華,也許這就是我們喜歡蝙蝠俠的原因吧。

硬幣在影片多次出現,就像這枚硬幣一樣,一面是蝙蝠俠,一面是小丑,我們得審視自身,這種對敵,加深了我們對人性的思考。

所以,「小丑」在這部電影中可是非常成功的角色,經典形象深入人心。

相關焦點

  • 傑昆菲尼克斯在《小丑》中的表演方式詮釋了什麼是不瘋魔不成活
    他讓我看完這部電影,第二天又讓我看一遍,然後對我說:『你要再次開始學習演戲,這就是你以後要做的事情。』我對他非常感恩,因為表演給了我一個不可思議的人生。」巧合的是,傑昆菲尼克斯和羅伯特德尼羅在《小丑》中有很多精彩的對手戲。不得不說,人生有時就是這麼奇妙。
  • 《蝙蝠俠:黑暗騎士》原來真正的黑暗騎士是小丑?
    在蝙蝠俠暗夜騎士這部電影中,如果說只是只是從主幹上來說內容,那麼這句話就是蝙蝠俠又一次拯救了自己所在的城市,他是當之無愧的黑暗騎士,可是如果從其中多個人物的角度去談談,那麼我們也就知道了,這個黑暗騎士指的是什麼了。
  • 《黑暗騎士》蝙蝠俠為什麼不殺小丑
    《黑暗騎士》是一部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克裡斯蒂安.貝爾、希斯.萊傑、麥可.凱恩、艾倫·艾克哈特等主演的動作、犯罪、劇情電影,於2008年7月18日在美國上映。影片的開始是小丑帶著手下搶了一家黑道的銀行,其中有一個人進行了反抗,但是,不幸身中子彈。不過手下們也被小丑的伎倆玩弄,開始自相殘殺。當晚假的蝙蝠俠試著阻礙黑道與稻草人之間的毒品交易,但是,他受傷了。
  • 影評:《蝙蝠俠·黑暗騎士》看小丑的瘋狂
    上周看完了諾蘭的《信條》後,對諾蘭早前的作品又有了好奇,發現了這部2008年上映的《蝙蝠俠·黑暗騎士》,豆瓣9.2分,作為一部DC漫畫改編的電影,分數高得有點不可思議。帶著好奇,我又上豆瓣搜了下,發現自己2012年就看過後作《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
  • 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看小丑如何顛覆人性
    》無疑是超級英雄系列中最值得思考的電影,不同於單純的正義和邪惡,它深刻又黑暗,再看幾遍都激發著對人性善惡的思考,不同於《小丑》的獨立電影,《黑暗騎士》裡的小丑作為配角站在了蝙蝠俠的對立面,這裡的Joker更加瘋狂且張揚。
  • 諾蘭和他的《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
    細心的瓜眾們在看《追隨》和《記憶碎片》的時候,會發現一個非常穿越的標誌——蝙蝠俠標誌。直到在喬·舒馬赫執導的《蝙蝠俠與羅賓》被評為「史上最爛續集電影第五名」的七年後,諾蘭終於獲得一次重振蝙蝠俠系列電影的機會,與《蝙蝠俠》結下了不解之緣。
  • 《蝙蝠俠:黑暗騎士》,最經典的小丑,永遠的希斯萊傑
    《蝙蝠俠:黑暗騎士》,最經典的小丑,永遠的希斯萊傑。2008年一部《蝙蝠俠:黑暗騎士》橫空出世,全球席捲超過10億美元票房,成為影史上第一步跨入10億美元俱樂部的超級英雄電影,影片不僅在商業上取得巨大的成功,上映後更是口碑爆棚,被影迷們和電影人稱為迄今為止最好的超級英雄電影,影片以現實主義警匪片的手法包裝了一個極度寫實的超級英雄故事,成功地挖掘出了角色深層性格和故事蘊涵的人性哲理,將漫畫電影提升到一個嶄新的層次。
  • 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
    這是蝙蝠俠三部曲中第二部。經過第一部中布魯斯拯救哥譚的情節,末尾處又響起新的危險預警信號,一張小丑的撲克牌。
  • 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中希斯·萊傑的小丑幾乎有一個起源故事
    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蝙蝠俠三部曲的第二部《黑暗騎士》是2008年票房最高的影片,但是也受到了大眾廣泛的批評,尤其是希斯·萊傑對小丑的黑暗刻畫。黑暗騎士是所有蝙蝠俠系列電影中第一次在片名中沒使用「蝙蝠俠」這個詞的,也是比前作俠影之謎更為黑暗與成熟的作品,該片以現實主義警匪片的手法包裝了一個極度寫實的超級英雄故事,成功地挖掘出角色的深層性格和故事蘊含的人性哲理,將漫畫電影提升到一個嶄新的層次。
  • 3位能駕馭《黑暗騎士》小丑一角的華語演員,最後一位很可惜
    今天偶然又翻到一篇小丑希斯萊傑的文章,作者詳細寫了希斯萊傑的生平和電影作品,從《斷背山》到《蝙蝠俠:黑暗騎士》,這位偉大的演員還沒能親手捧回自己的奧斯卡最佳男配獎盃,甚至還沒等到《黑暗騎士》的上映就隨著藥物的折磨去了天堂。
  • 《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正義與邪惡,英雄與小丑!
    大家好,這裡是強哥說劇,我是強哥,今天跟大家講的電影是《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改編自DC漫畫公司的經典超級英雄漫畫《蝙蝠俠》,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克裡斯蒂安·貝爾主演,於2008年全球公映。
  • 蝙蝠俠:黑暗騎士,一部不容錯過的電影
    這部電影有著科技感十足的炫酷畫面,打鬥感十足,期間小丑與蝙蝠俠的對決更是經典之作,影片中的蝙蝠俠與小丑開始各種戰鬥,手段豐富,兩者鬥智鬥勇,小丑的癲狂給人們留下極深的印象。2001年希斯·萊傑出演了影片《聖戰騎士》,使他獲得第三屆青少年選擇獎 最佳電影男演員的提名。2005年,希斯·萊傑憑藉《斷背山》中的表演獲得第78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提名。2008年,因出演《蝙蝠俠:黑暗騎士》中小丑一角獲得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 豆瓣9.2《蝙蝠俠·黑暗騎士》對「小丑」人性中「七宗罪」的分
    小丑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因為加盟使影片的內涵再次升級,面對人性與混亂、正義與秩序脆弱不堪,影片展現了人性的黑暗與混亂的從容,並成功將黑人蝙蝠俠變成了深淵,然後阿左開始復活黑暗騎士並分析「小丑」的黑暗人性。
  • 打敗蝙蝠俠的小丑輸了?不尬吹,獨家新解《黑暗騎士》史詩三部曲
    在這裡諾蘭加入了現實中也存在的事件。《俠影之謎》明確說明了哥譚市曾發生經濟大蕭條,《黑暗騎士》主要表現城市犯罪,《黑暗騎士崛起》則是危險指數更大的恐怖主義。在現實主義的框架下,哥譚市與布魯斯·韋恩,都必須有一個合適的理由,才能變成漫畫中所描述的模樣。布魯斯·韋恩的初始身份,是一個富二代兼孤兒。
  • DC《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的首選不是希斯·萊傑,那麼誰才是?
    《蝙蝠俠:黑暗騎士》能夠成為最出色的超級英雄電影,裡頭很大的功勞,要歸功於扮演小丑的男演員希斯·萊傑。不過,當時DC在選擇小丑男演員的時候,考慮的可不僅僅只有希斯·萊傑。在眾多版本的小丑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無疑是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
  • 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影評,小丑全解析
    看過《蝙蝠俠黑暗騎士》的網友也許對小丑這個角色有些捉摸不透,今天我們就小丑這個角色進行解析,當然,我們並不是推崇影片中小丑的犯罪手段,只不過小丑身上散發的這種魅力,深受觀眾的喜歡。影片中,反派角色小丑的終極目標是要證明,沒有人是不會崩壞的,而放眼整個高譚市,「正義的象徵」蝙蝠俠,是小丑唯一的障礙,因此,對付蝙蝠俠就成了小丑的唯一任務,為了完成這個目的,他制定了一系列縝密的計劃。
  • 電影|《小丑》《黑暗騎士》《v字仇殺隊》|思想是不怕子彈的|電影中的小丑群像
    🃏電影中出現的幾個經典小丑角色2019年上線的《小丑》作為《蝙蝠俠:黑暗騎士》中小丑的前傳
  • 揭秘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幕後你不一定知道的故事
    《蝙蝠俠:黑暗騎士》這部電影,於2007年6月開拍,同年11月拍攝完成,影片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影片製作成本是1.85億美元(約13.91億人民幣),影片在2008年7月開始上映,最終獲得全球票房10.04億美元(約69.44億人民幣),影片票房大獲成功,同時這部電影也是影史上第一部超過10億美元的超級英雄電影。
  • 小丑的敵人從來都不是蝙蝠俠,而是正義《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
    今天東籬要為大家講的是一部豆瓣評分9.0的科幻動作電影:《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改編自DC漫畫公司的經典超級英雄漫畫《蝙蝠俠》,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克裡斯蒂安·貝爾主演,於2008年全球公映。
  • 《蝙蝠俠:黑暗騎士》:一部被小丑成就的超英電影,至今不可超越
    寫在前面《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的扮演者希斯萊傑,憑藉此片獲得了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此前他出演了《斷背山》的男主,並獲得第78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希斯萊傑是一個有天賦也很努力的演員,每一個角色他都用心揣摩和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