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的扮演者希斯萊傑,憑藉此片獲得了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此前他出演了《斷背山》的男主,並獲得第78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希斯萊傑是一個有天賦也很努力的演員,每一個角色他都用心揣摩和詮釋。遺憾的是,《蝙蝠俠:黑暗騎士》成為了他的遺作,2008年被發現猝死在公寓裡,年僅29歲。
謹以此文,紀念希斯萊傑。
《蝙蝠俠:黑暗騎士》自2008年上映以來,至今仍是DC超級英雄電影的一個標杆。短短的152分鐘,不僅完美融合了動作和劇情,還探討了當時最熱的恐怖主義、越界權力等充滿爭議的問題。
劇情大致講的是:自詡「城市之王」的小丑,樂此不疲地向蝙蝠俠發起正義挑戰,哥譚市民一次又次被迫接受人性考驗。在大眾的正義信仰快要崩塌的時候,蝙蝠俠力挽狂瀾,自願承擔所有不屬於他的罪責與惡名,成為了一個真正的黑暗騎士,消失在黑夜裡。
影片開頭,5個戴著小丑面具的「狠人」去搶劫黑幫銀行,策劃人給其他5個人單獨放話,錢到手後把自己的同伴幹掉,這樣錢就可以多得一份。最後只剩一個人帶著一車錢揚長而去,那個人就是策劃人——小丑。
剛開始警方和蝙蝠俠並不以為意,覺得只是普通的銀行搶劫案。沒想到後來小丑把黑幫、警局、蝙蝠俠、檢察官耍得團團轉,整個哥譚市也被小丑搞得幾乎癱瘓。接下來我們探討一下,沒權沒勢沒武功的小丑,為什麼能有如此大的能耐?這部影片又帶給觀眾哪些思考?
深諳人性的弱點,熱衷破壞規則
蝙蝠俠有一條鐵律:不殺人。哪怕對方罪孽深重應該千刀萬剮,蝙蝠俠也絕對不會破殺戒。而小丑不僅不遵守任何規則,還熱衷於破壞社會規則。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聯結黑幫,集結精神病患者為他賣命。別說殺人,炸大樓在小丑眼裡也就相當於點了個炮仗。
搶劫黑幫銀行時,小丑能活到最後,是因為他殺人毫不遲疑。小丑找到黑幫,稱可以幫他們解決掉蝙蝠俠,只要把得來的億萬美金分小丑一半。黑幫的人開始覺得面前這個「怪物」就是來找死的,可結果小丑還是收編了一部分黑幫人員,還抓來當初揚言要殺了他的兩個黑幫成員。小丑扔下被掰成兩段的棍子,告訴他們只能活一個,讓他們自相殘殺。
小丑無視一切生命和法律,神通廣大,今天說要殺誰,那個人就活不過明天。小丑殺死蝙蝠俠的模仿者,並給模仿者畫上和他一樣的小丑裝,懸掛在哥譚市市長窗前。給全市人民放話,今天晚上開始,如果蝙蝠俠不摘下面具自首,他就會一直殺人。
起初蝙蝠俠並不覺得小丑能掀起多大的風浪,他的追擊目標還在黑幫身上。可後來收到小丑撲克牌的人都無一例外死了。警察局局長在探員戈登眼皮子底下被毒死,正義女法官蘇芮羅被炸死在自己車上,兩個和哈維登特名字類似的無辜的人也死了。
在此介紹一下, 哈維登特是哥譚市有名的的熱血檢察官,不止長得帥,還正氣凜然,敢於和黑社會鬥智鬥勇。
小丑越來越瘋狂,他甚至混進儀仗隊,意圖刺殺哥譚市市長。幸好探員戈登反應快,替市長擋了一槍,戈登將計就計,炸死。
此舉徹底惹怒了蝙蝠俠和哈維登特,蝙蝠俠不想再因他產生更多的傷亡,就打算在媒體面前揭下面具自首。哈維登特一身浩然正氣,大喊著叫蝙蝠俠不要屈服,第二天他代替蝙蝠俠自首了。
在哈維登特被抓回警局的路上,小丑帶著一群小弟跟隨警車一路襲擊。目的就是逼出真正的蝙蝠俠,因為小丑根本就不相信哈維登特是蝙蝠俠。蝙蝠俠騎著他的最新裝備一路猛衝,橫掃罪犯,直逼小丑。小丑已經等這一刻等得太久了,他興奮地喊著「撞我吧!」
因為如果小丑被蝙蝠俠撞死了,那麼蝙蝠俠就打破了他不殺人的規矩。換句話來說,小丑寧願用他的死來換取蝙蝠俠的打破規則。可蝙蝠俠縱有一百萬個殺小丑的心,他也不能這麼做。因為他的存在本來就是凌駕於法律之外,如果殺了人,和殺人犯有什麼區別?
蝙蝠俠沒撞,小丑反而掃興。小丑走到蝙蝠俠面前,舉起槍,卻殺死了他的同伴。他還捨不得蝙蝠俠死,因為沒有蝙蝠俠和他對抗,他覺得沒意思。小丑被戈登抓到警局去了,但小丑哪有這麼容易認栽,他去警局都是故意被抓的,因為他有更大的局在後面。
小丑沒名沒姓沒指紋,查無此人
他告訴蝙蝠俠瑞秋(蝙蝠俠的紅顏知己,也是哈維的現女友)和哈維登特被關在兩個不同的地方,一分鐘後這兩個地方都會爆炸,蝙蝠俠只能救一個人。蝙蝠俠選擇去救瑞秋,然而小丑故意說反了地址,他救的是哈維。瑞秋被炸死,哈維的臉也被燒得面目全非。
然後小丑淡定地借警察手機打了一個電話,引爆了裝在精神病罪犯肚皮裡的炸彈,帶走重要黑幫合伙人劉(可以拿到錢),堂而皇之地逃出警局。
小丑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他拿到了兌現了黑幫的承諾,幫黑幫追回了堆積如山的美金。小丑也分到了屬於他的一半錢,然而小丑卻當著黑幫的面,澆了幾桶汽油在錢上,一把火把錢燒了。鄙視黑幫除了錢就是錢,這個城市缺了點高品質的犯罪。
有一句老話,有錢能使鬼推磨,金錢是大多數罪惡的源頭。但小丑拿錢當紙燒,做了這麼多壞事,他圖什麼?
蝙蝠俠布魯斯韋恩的管家跟蝙蝠俠講了一個這樣故事,以前管家在緬甸邊境碰到一個偷寶石的強盜,可是那個強盜卻把到手的寶石給扔了,因為他偷寶石純屬覺得好玩。
有一些人,收買、威脅、談判,全都不管用,就些人就是想看著人間變地獄。
小丑就是其中之一。他不但「是」,而且「能」,他善於抓住人性的弱點,讓事情按照他預想的去發展。黑幫看似有原則、道義,實則只要用金錢去引誘,黑幫內部就潰不成軍了,所以才被小丑利用。警察局長、法官、瑞秋的死,都跟警局內部的人脫不了干係。他們受了小丑的威脅,以家人做人質,必須聽從小丑的安排。小丑的「事跡」造成全市人民的恐慌,逼蝙蝠俠出來自首,而全然忘了蝙蝠俠是拼死守護他們安寧的英雄。
小丑親自動手的事情並不多,很多事情沒有外力根本完成不了。他只是一個把人推向罪惡的推手,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小丑真是個社會心理學大家。
天使還是魔鬼,只在一念之間
與怪獸搏鬥的時候要謹防自己也變成怪獸。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你。——尼採
哈維登特,哥譚市的明星檢察官,正義、堅毅,不懼怕黑惡勢力,是哥譚市的「城市之光」。
蝙蝠俠,從小目睹父母慘死在搶劫犯槍下,長大後去海內外遍訪名師學習格鬥和忍者之術,學成歸來便立志守護哥譚市。白天是哥譚市最帥、最富的花花公子布魯斯韋恩,晚上是行俠仗義、懲治罪犯的蝙蝠俠。
但是蝙蝠俠的存在實際並不合法,他沒有權力替代警察捉拿罪犯,他只能藏在暗處。他也會有老去的一天,他的能力也有限,所以他得找一個繼承人,代替他懲惡揚善,保護哥譚市。這個繼承人必須是人民選出來的英雄,哈維登特符合繼承人的所有條件。
蝙蝠俠和自己的「老戰友」戈登都覺得哈維登特是代表正義的不二人選。於是蝙蝠俠盡力扶植他,幫他辦參加選舉的籌款晚會,保護他不受傷害。
一開始意氣風發的哈維登特是不負眾望的,追查黑幫,不向小丑屈服,代替蝙蝠俠自首。他的正義和膽識令人欽佩。可在戈登炸死的時候,哈維是有些動搖的,那麼多正義無辜的人死去,他已經有點懷疑正義是不是他信奉的法律了。
哈維登特還有一個綽號——雙面人,他認為用拋硬幣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是最公平的。戈登炸死後,他逼問小丑的一個同夥說出小丑的位置,可那個人什麼都不知道。於是氣急敗壞的哈維,決定用他的老方法——拋硬幣,來決定要不要殺掉那個同夥。好在蝙蝠俠及時趕到,阻止了他。
阻止得了第一次,阻止不了第二次。小丑越來越猖狂,哈維每次都晚一步,他見識到了無邊的黑暗,他開始懷疑法律的公正。哈維的底線就是不能碰瑞秋,而瑞秋恰恰死了,哈維崩潰了。
罪惡推手小丑來到哈維的病床前,把他引向罪惡的深淵。
哈維相信的公平正義就是50比50的概率,這就好比我們無法平均分配的時候,往往採取抓鬮、搖號的方式來決定。哈維用槍對著小丑,拋一枚硬幣,用正反面決定他的生死。哈維徹底墮入了深淵。
哈維帶著一把槍,找當時出賣瑞秋和他自己的內奸,一個一個算帳,用硬幣決定他們的生死。
哈維從一個正義的化身,變得和小丑沒有區別,這其中經歷了信仰的建立——信仰的堅守——信仰的懷疑——信仰的崩塌四個階段。「建立」,來自於哈維書本上的所內容,法律條文告訴他對與錯、正義與邪惡。「堅守」,來自於哈維與黑幫鬥爭的結果,黑幫為了錢無惡不作,破壞社會秩序,這足以燃起哈維鋼鐵般的鬥志。「懷疑」,是因為小丑犯的罪有許多本應正義的外力幫助。崩塌,幫兇內奸直接導致了女友瑞秋的死。
為什麼蝙蝠俠沒有被小丑同化呢?
因為蝙蝠俠信仰的建立不是來自書本,而是從小黑暗的經歷。他的世界觀牢固,蝙蝠俠是一個孤膽英雄,就像羅曼羅蘭說的,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它。
每個英雄的背後都隱藏著一段悲劇
蝙蝠俠每天只睡一個小時來保護哥譚市的安寧,而哥譚市民聽了小丑的威脅就要交出蝙蝠俠。
一個叫裡斯的政客在電視上公開支持哈維的義舉,被小丑點名要殺了他,不然就炸掉市裡的一座醫院。這個無辜的政客什麼也沒有做錯,但他一下樓就被市民團團圍住,有的人甚至公然朝他開槍。
這些無奈的個體在強大的命運只能屈從,像極了古代祭天,為了風調雨順,獻上無辜的童男童女。
小丑又公開發話,不想跟他玩,就趕快自覺離開這座城市。於是市民紛紛乘船轉移。轉移到最後一批的時候,小丑又來了個人性遊戲。
有兩艘船,一艘船載著囚犯,另一艘船載著守法公民,兩艘船上都有炸藥,都放著對面船的引爆器。在凌晨12點前,先按下引爆器的那艘船活命,如果都不按,都可以活。問題是,船上沒有任何通訊號,誰也無法保證對面不先按下引爆器。
「囚徒困境」在兩艘船上都引起了極大的緊張和騷動,時間越來越接近,每個人的心都懸到了嗓子眼。但最終沒有人按響。
小丑輸了。
蝙蝠俠拉住往下墜的小丑,對他說正義的人大有人在。但小丑說他沒有輸,因為哈維已經被他拉下神壇了。已經千瘡百孔的哥譚市民,要是沒有一點正義的心理支柱,信仰必然會像哈維一樣全然崩塌。
英雄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決定性關頭做了為人類社會的利益所需要的事。——伏契克
哈維設計找到戈登一家,同樣用拋硬幣的方式決定生死。就在哈維要開槍打死哈維的兒子時,蝙蝠俠抱著哈維一起墜向地面,哈維領盒飯了。
看著躺在地上的哈維,戈登絕望地宣布「小丑贏了」,因為苦心扶持的哈維,哥譚市的真理之光墮入了罪惡的深淵。
蝙蝠俠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他說「要麼捨生取義,要麼長生久視,坐等與惡人為伍」,就像當初哈維在他面前讚許蝙蝠俠時說的一樣。
哈維在與瑞秋約會時,遇到韋恩,談及蝙蝠俠,滿是讚許和崇拜
蝙蝠俠決定扛下哈維的所有的罪責,在公眾面前,哈維還是那個滿腔正義的檢察官。蝙蝠俠本身就出沒在黑暗裡,他可以是任何一種人。一個堅守的不殺人規則,就因他人之錯而違反了。
什麼是真正的英雄?凡事以大義為首,能擔負重任,能對所做之事負責到底,意志堅定,願意犧牲。就像蝙蝠俠這樣,如此悲壯。
有人說《蝙蝠俠:黑暗騎士》是一部披著超級英雄外衣的警匪片,之所以會有這樣的體驗,是因為這部電影帶給觀眾的,比一般打打殺殺的超英片更多。
小丑的犯罪和恐怖主義差不多。為了抓到小丑,蝙蝠俠讓公司董事長福克斯布置全市監控系統,這涉及到越界權力。全片劇情的反轉點很多,沒有人會猜到小丑下一步要做什麼。《蝙蝠俠:黑暗騎士》不論是從劇情的安排,打鬥場景的設置,還是給人思考的延伸來說,在超英片裡的表現都是極佳的。